袁丽娟
(大连市第七十九中学,辽宁大连116021)
如何用歌曲增添历史课堂的魅力
袁丽娟
(大连市第七十九中学,辽宁大连116021)
新的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歌曲情感丰富,给人以激情,不同时期的歌曲都具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教学中恰当运用能够营造合适的气氛,拓宽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增添历史课堂的魅力,从而实现打造高效课堂的最终目标。那么,如何利用歌曲来增添历史课堂的魅力呢?
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一般都要进行复习提问,课堂上除了常规方法外,还可利用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使学生们进入情境。例如在讲授《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时,可以选择屠洪刚的那首《精忠报国》。在苍劲有力的旋律及高亢歌声的衬托下,播放反映抗战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的图片。当歌曲将要结束时,屏幕上呈现出思考题:列举抗战以来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在“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的歌声中,同学们的思绪被带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在他们眼前就会出现“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画面。这样设计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加强了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
新课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它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新课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而最能激起学生主体意识使其感观处于活跃状态的方法就是歌曲。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时,利用歌曲《苍穹》导入新课效果就很好。当雄浑豪迈的歌声响起后,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可以根据内容选择歌曲,调节课堂气氛。用歌曲来导入新课的例子在教学中是很多的,比如用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出“改革开放”的学习、用《七子之歌·澳门》引出“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的学习、用《明月几时有》引出“宋元文化”的学习等等。
通过演唱歌曲来进行教学活动也是增添历史课堂魅力的一种方式,因为歌曲比文字材料更生动、立体。它有助于提高从多方位、多角度了解史实的能力,有助于强化对时代特点的把握,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使课堂变得轻松愉快。在讲授北伐战争时,通过演唱歌曲《国民革命军军歌》,就能做到趣学新知,因为这首歌的曲调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童谣“两只老虎”的曲调。看到屏幕上的歌词,学生们就会兴奋地随着音乐唱起来,歌声过后学生们都会自主完成思考问题。可以说学生们是通过演唱歌曲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这一课的教学是在趣味中完成的。
歌曲归根到底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流于形式。因此必须结合教学目标和歌曲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步骤,同时也是对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运用。《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学生对这一内容比较陌生,所以新授前可让学生先来欣赏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歌词中有“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然后让学生结合歌词和教材来完成思考题:《汉谟拉比法典》是谁颁布的?法典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这样处理后,使得本来比较枯燥的世界古代史,因为学生们喜欢这首歌曲而对这一内容产生了兴趣,它既加深学生们对法典作用的理解也突出了教学重点。
MV是我们熟悉并喜欢的一种音乐形式,在课堂中运用它可以再现历史,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让学生在想象、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思维。在讲述《南京大屠杀》时,就可以采用金海滨创作的MV《1937年》。随着女声忧伤的演唱,屏幕上一幅幅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资料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现。接着男声又以追忆叙述般的语调演唱:“1937,那个世道,那层古都城壕,就在12月13日侵入强盗,阴霾的拂晓,扬子江水滔滔,到处都是轰隆隆的枪炮,到处都是血淋的刺刀……”在间奏时,出现字幕:远离野蛮,远离战争,呼唤文明,呼唤和平。这是生者对死者的告慰,对后来者的承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对历史事件掌握得更准确、更透彻。这一过程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使他们认识到捍卫和平是中国人民用血的代价得出的坚定信念。
历史教学的内容是丰富的、生动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把歌曲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适当地使用,不仅能展现历史教材的丰富内涵,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审美愉悦中得到培养,性情在情景交融中得到陶冶,使历史学科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每次歌曲播放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是每节课都需要歌曲。这要根据教学实际,因地制宜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并有所收获。
[责任编辑:阅文]
book=83,ebook=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