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绿色崛起” 建设“中国武隆公园”

2012-08-15 00:53张小平
重庆行政 2012年6期
关键词:武隆绿色旅游

□ 张小平

重庆市武隆县如何利用生态优势,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这是武隆人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武隆县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旅游富民、工业强县”,加速“绿色崛起”,建设“中国武隆公园”的宏伟目标,这既是对历届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全市特色经济强县、全国生态县、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的继承提升,更是对县情深刻分析、对民意广泛吸取、对形势科学判断所作出的新选择、新举措。

一、“绿色崛起”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绿色崛起”的内涵

武隆 “绿色崛起”的内涵是指以环境友好为前提,以经济崛起为核心,以文化建设为支撑,以社会建设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保障,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和最合理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推动武隆在青山绿水中异军突起,实现跨越发展。

(二)武隆加速“绿色崛起”的重要性

1.“绿色崛起”是建设“中国武隆公园”的必要条件。建设“中国武隆公园”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是一个城乡统一、天人合一的公园有机复合体。要把县域全境,打造成为“经济富裕、山川秀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世界级大公园,就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发挥我县生态优势,加速“绿色崛起”。

2.“绿色崛起”是武隆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武隆正步入人均GDP4000美元的关键时期,环境容量狭小、用地空间有限、建设资金不足、科技人才紧缺等制约因素更加突出,如果继续走“低、小、散、差”粗放式发展的老路,不仅环境、资源难以支撑,更会严重制约自身优势的发挥。当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我国区域战略的发展方向,只有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坚持走“绿色崛起”之路,才能扬长避短,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3.“绿色崛起”是发挥生态优势,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武隆探索“绿色崛起”之路,就是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前提条件,追求更安全、更环保、更协调的发展。近年来,武隆县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要继续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注重建设生态文化,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探索一条“以绿色崛起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4.“绿色崛起”是坚持共建共享、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绿色崛起”不仅要求经济崛起,更要求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共享性增长、包容性增长。“绿色崛起”的最终成效体现在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上。要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同时,大力提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不断加大财力投入,切实解决老百姓在就业、就学、医疗、住房、社会保障中的民生问题,努力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加和谐,让老百姓参与“绿色崛起”实践,共享“绿色崛起”成果。

二、加速“绿色崛起”,建设中国武隆公园的优势

“绿色崛起”必须立足于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武隆虽然受自然、历史等条件的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武隆也有许多比较优势,能为“绿色崛起”提供有力支撑。

(一)生态资源优势。武隆是市级森林城市、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市级卫生县城。武隆正在创建全国生态县和全国卫生城市。境内山青水秀,环境优美,常年平均气温比周边县市低2~3度,是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生态环境整体提升,森林覆盖率从32.7%提高到47.2%;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5.6%、3.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5天;地表水达到国家水域功能标准。

(二)交通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水陆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辐射渝东南和黔东北的重要交通、商贸枢纽。国家一级干线渝怀铁路与渝湘高速公路横贯武隆全境,南涪高速路、南涪铁路也经过武隆,拥有国道319线,省道203、303、904线以及武隆到贵州道真、务川省际高等级公路。武隆港为重庆市重点港区,乌江航道可通航1000吨级船舶。仙女山旅游机场正在稳步推进。

(三)特色产业优势。通过多年的努力,武隆的工业已初具规模。主要引进和发展新型环保工业。五年累计引进工业项目85个,计划投资205.2亿元,到位投资95.3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和机械加工为龙头,以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商品开发为辅的工业支撑体系。生态农业特色明显,围绕“高山绿色蔬菜、林禽、林畜、林药(茶)、林果和森林旅游”等“六篇文章”做实主导产业,新培育15家出口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了30万亩高山蔬菜基地县、100万只草食牲畜养殖基地县、中药材种植基地县、供港蔬菜基地县建设。

(四)旅游资源优势。武隆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旅游大县。2011年接待游客1329万人次。天生三硚和仙女山景区游客量分别突破100万人。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创建国家5A级景区,成为全国9个既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又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品牌的地区之一。成功举办中国(重庆武隆)森林旅游节,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 “中国森林旅游试验示范区”的县。连续举办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成为全球顶级品牌赛事。成功试演“印象·武隆”大型实景歌会,成为全市的旅游文化名片。创建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景区,成为全市唯一被列入并通过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验收的单位。

(五)环境优势。武隆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有特色鲜明的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武隆环境宽松,是政策的洼地、投资的沃土。武隆是全国各类优惠政策的叠加地区。这里拥有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重庆直辖的优惠政策、三峡库区的特惠政策和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独有政策。还集合了三峡库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国家扶贫开发政策、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政策、渝东南地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等多种政策优势。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同时,重庆市政府筹资50亿元帮助武隆在内的 “两翼”区县建设特色工业园区,设立100亿元的区县产业投资基金,用于区县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的重大项目股权投资;国家和重庆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库区产业扶持政策,每年分解给武隆产业扶持资金800多万元;市委、市政府在渝东南产业扶持政策中每年切块给武隆1000万元,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扶持产业发展。对重大投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武隆拥有开放的创业环境,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刑事发案率低,历年来群众满意度都在重庆市处于领先地位。

三、武隆加速“绿色崛起”的制约因素

“绿色崛起”是一条不同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路子,起点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高。从武隆实际看,当前还有一些制约和影响“绿色崛起”的难点问题需要加快突破。

(一)在提高招商质量上求突破。武隆是世界自然遗产地,环境保护压力和环境容量不足的制约十分突出。目前,我县东部地区旅游景点富集,并且处于乌江上游地区,不适合发展工业,工业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的白马、长坝、平桥、鸭江等地,导致工业区开发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了限制。要破解环境容量不足的制约,必须牢固树立“选商选资”意识,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有选择地引进对财政就业贡献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环境破坏程度低的大企业大项目。

(二)在缓解要素制约上求突破。武隆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要素十分紧缺。“十二五”期间全县实际可用土地不多,远远无法满足发展需求;金融市场总量不大,2011年度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2亿元、贷款余额90亿元,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存在;本地高级技术人才少,外地人才引进困难;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今后,必须创新思路,做好用地空间拓展、金融主体培育、科技人才培养等工作,切实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三)在统筹城乡发展上求突破。由于山多地少、人居分散,“以城带乡城不大”,城乡发展不均衡,是影响武隆“绿色崛起”的一大难题。老城区面积只有7.03平方公里,空间拓展已十分有限;26个乡镇平均人口只有1.5万左右,大多数集镇产业基础薄弱、集镇功能设施不全,辐射带动能力也不强;乡镇规模普遍较小,人口集聚功能较弱。加快武隆“绿色崛起”,必须注重坚持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两条腿走路,突出中心乡镇建设,居民安置点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四)在改善民生条件上求突破。武隆财力相对不足,导致在民生方面的历史欠账较多,特别是在农村住房、医疗服务、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还比较强烈。近年来,全县民生支出以每年15%以上的比例快速增长,2011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1.41亿元,民生事业支出占到财政总支出的60%以上。今后,要根据我县人力、财力、物力实际,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真正让老百姓生活更好一些。

四、加速“绿色崛起”建设中国武隆公园的路径探索

实现“绿色崛起”的目标,必须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找准着力点,打造新亮点,发展才能见成效,群众才能得实惠。

(一)以“中国武隆公园建设”为目标,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着力优化城乡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绿色崛起”的基础。继续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仙女山、白马山、桐梓山、乌江流域、芙蓉江景区等的生态保护为重点,以生态林建设、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生态修复为手段,进一步加强森林武隆建设,保护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扎实推进全国生态县创建,抓住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这一关键环节,加快生态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为契机,抓好“城区市容环境整治”和“清洁乡村”行动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全国最美镇”建设,切实搞好山体绿化、水体美化,不断提升城乡生态环境质量。要通过强化能效管理、推广节能新技术、淘汰落后产能等综合措施,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硬任务”。

(二)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1.大力发展旅游业,推进旅游国际化。“立足重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加快旅游国际化步伐。一是推进旅游产品国际化。以国际化的视野,制订中国武隆公园建设总体规划,适时启动全县260处串珠式景点开发。按照具有世界震撼力的要求,全面打造天生三硚精品景区。进一步推进仙女山景区、龙水峡地缝景区、芙蓉江和芙蓉洞景区的提档升级。加快开发乌江画廊、芙蓉湖、白马山、后坪天坑、木棕河漂流等景区。适时启动朱子溪、万峰林海、鸭江小三峡、黄莺大峡谷、天星竖井群等开发。发挥现有水域作用,积极发展游艇经济。利用温泉资源,开发温泉旅游。二是推进旅游营销国际化。以国际化的市场开发眼光及策略,将休闲度假、会展商务、科考探险及特种旅游产品作为向海外市场宣传促销的重点,大力发展“入境游”。同时巩固扩大国内市场,确保游客接待量保持高位。三是推进旅游功能国际化。加快建设和完善与国际旅游目的地相匹配的配套设施。力争开工建设武隆仙女山旅游支线机场,建成仙女山国际亚高山运动基地等一批旅游重点项目。将“印象·武隆”培育成一张靓丽的旅游文化名片。四是推进旅游服务国际化。制订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行业系列标准和运营管理模式。加快实施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五是推进旅游富民大发展。引导和扩大旅游消费需求,加快发展旅游带动产业,鼓励城乡居民从事涉旅服务。

2.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坚持集聚、集约化发展方向,坚持生态绿色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推进产业聚集。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提高产业集中度的主要抓手,切实加快武隆工业园区“白马、长坝、平桥、鸭江”四个组团建设,在项目投入、产出强度达到市级工业园区标准。二是加快创新升级。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推动产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农副产品和旅游商品加工、生物制药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造条件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创意产业。三是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坚持引进“绿色企业”“环保企业”,对生态环境、旅游发展有影响企业坚决不能引进。

3.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农业,始终坚持农业绿色化发展取向,重点打造高山蔬菜、草食牲畜、地道中药材、乡村旅游四大优势产业,着力培育胭脂萝卜、生态笋竹、有机茶叶、优质林果四大特色产业。通过推广现代化生产方式,创新组织化经营模式,创建绿色品牌形象,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变。

4.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商贸多元化。发挥旅游带动优势,加快商贸经济多元化发展。一是全力构建三大商业中心。加快县城、仙女山新区、白马组团三大商业中心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商业群。县城重点培育以世纪·五龙城、芙蓉中路商业中心、南城中央广场现代商业中心、中堆坝步行街商业中心等四大年交易额在20亿元以上的县城中心商圈。二是加快打造商业特色街道。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县城培育美食文化一条街、精品百货一条街、沿江夜市一条街、民俗一条街;仙女山新区规划建设旅游产品购物一条街;白马组团规划建设园区东路餐饮娱乐一条街和石滨路夜市一条街;培育羊角豆腐干特色食品购物一条街、江口镇芙蓉江都商业步行街等特色商业街。三是着力推进集镇商贸发展。在每个乡镇引进品牌连锁超市、改造农贸市场、培育特色餐馆、改建星级农家乐,完善乡镇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四是建设便利基层商业网点。积极发展社区超市、便利店和折扣店;在农村的各个村级活动中心建立相应商业网点,满足群众消费购物需求。五是全面推进外经外贸发展。六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以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为重点,着力发展现代仓储、物流配送,打造成区域物流集散中心。同时,稳健发展旅游房地产业,加快发展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全方位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三)以富民惠民为目标,着力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建设“中国武隆公园”加快“绿色崛起”,必须以富民、惠民为立足点,按照“乡村美、农民富、生活好”的要求,加快建设“秀美乡村、和谐家园”,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真正让城乡居民口袋鼓起来。大力打造城乡居民创业就业平台,支持和鼓励发展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农家乐”、来料加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真正让乡村发展快起来。坚持以生态理念引领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融合发展。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加快培育一批布局较合理、功能较完善、带动能力强、辐射面较广的中心镇,进一步增强集镇对农村人口、产业和公共服务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促进乡村发展。真正让农民日子好起来。加快发展民生事业,把公共财政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重点解决好群众的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营造人人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四)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着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文化名城。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树立绿色、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是推动“绿色崛起”的重要支撑。广泛开展生态文明“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村居、进家庭”活动,引导全县干部群众牢固确定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增强绿色崛起的意识和责任,不断提高环境道德素质和生态文化修养。一是积极挖掘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创作、挖掘、整理、保护一批反映武隆地域特色的山水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本土传统文化资源,把传统文化融合于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业和特色文化村建设之中,积极培育具有武隆特色的休闲养生文化品牌。二是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体育”的特色文化产业。提炼武隆旅游文化内涵,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着力培育印象公司、仙女山歌舞团等骨干文化企业。持续打造“印象·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等文化体育品牌。三是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加快建立绿色志愿者队伍,积极创建一批绿色村庄、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等绿色单位,引导城乡居民自觉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社会管理转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是“绿色崛起”的重要保障。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和“绿色崛起”要求的政策导向、考核评价和社会监督等机制,将生态项目、环境质量、节能减排等相关指标,纳入乡镇、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建设,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三项制度”等做法,通过发扬基层民主,有效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加快“绿色崛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顺应社会发展形势的新发展、新趋向,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能力和水平,为加快“绿色崛起”建设“中国武隆公园”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武隆绿色旅游
绿色低碳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武隆人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自然的遗产 世界的武隆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