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专业工学交替“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以北京商业学校物流专业为例

2012-08-15 00:52王彩娥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工学校企物流

王彩娥

(北京市商业学校,北京 102209)

0 引言

虽然,伴随中国物流服务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企业渴求物流人才。但是,中等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却十分困难。究其原因,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用人单位人才层次需求不相匹配。现代物流产业不仅是一个新兴复合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在运输、储存、包装、配送、流通加工、搬运装卸、信息处理等每一个物流功能环节中,都需要大量的物流操作技术人员。随着物流产业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企业对物流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许多中职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不规范,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所培养的毕业生无法适应现代物流企业的需要。不少中职学校投入了大量经费,建设物流专业实训基地,而这些物流实践资源分散、教学模式落后、物流实践训练水平低,影响了物流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学校只有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运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物流人才。

1 企业需要的物流人才标准

北京商业学校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寻找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的人才水平之间的差距。通过调查发现,企业普遍反映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物流专业毕业生缺乏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二是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不强。三是缺乏合作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四是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弱,不会与人打交道,难以胜任复杂工作。

现代物流企业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专业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综合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已成为企业第一用人标准。吃苦耐劳的精神、良好的职业素质、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是企业对物流人才的基本要求。《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明确了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即产教结合、校企合作,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来培养合格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应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物流行业的发展特点,探索物流人才培养规律,构建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2 工学交替“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北京商业学校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物流资源,把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结合起来,按照工学交替的要求,分层次、分阶段地推进教学工作,逐步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形成具有特色的工学交替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确定实施工学交替“递进式”人才培养途径。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逐步分层次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让学生进入企业实践,把做和学结合起来,实现学校课程教学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对接。将培养目标分解到每一学年的工学交替任务中,课程结构和课程教学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由单一业务训练到综合业务训练,逐步地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

其次,工学交替实现了专业核心课程与物流岗位工作任务的对接。基于行动导向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工学交替的教学项目,把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岗位的任务统一起来。按照培养目标、能力考核及实践教学管理要求,把工学结合的任务教学内容编制成《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指导手册》。把岗位工作流程设计成课业单,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实践和完成课业。

最后,统筹管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活动。总结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管理规律,探索实践教学的科学管理方法,完善理论教学管理方法,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把教、学、做、评四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提高企业生产性实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工学交替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北京商业学校不仅探索工学交替 “递进式”人才培养的规律,还积极开展物流人才的工学交替“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3.1 校企合作,确定工学交替“递进式”人才培养过程

首先,按照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以及物流人才培养规律,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三个维度,以及学校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学习两个方面,分阶段推进物流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工作。

第一阶段,在学生学习物流专业基础知识后,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实践,让学生对物流产业、物流企业和物流专业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第二阶段,在学生学习物流业务知识后,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第三阶段,在学生学习完所有的物流专业知识后,安排学在企业实践2~3个月时间,加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第四阶段,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顶岗实习,训练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

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安排不同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学校学习和工厂实践,层层推进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教育。

3.2 校企合作,制定课程教学方案

北京商业学校与北京福田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工学交替教学活动。福田物流属于中国物流行业的4A企业,物流资源丰富、物流业务充足,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场所、住宿条件、生活补贴,还专门指派辅导员管理学生的工作和生活,与学校共同编制了课程方案。企业安排一位业务骨干,指导学生实践。由学校教师、企业指导师傅、企业辅导员三方共同协商,编制实践课程教学方案。企业师傅采用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学习,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岗位的基本业务流程。还安排学校教师和企业辅导员共同指导学生课业、心里、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在企业认知工作流程、适应工作环环境、感受企业文化、接受企业管理,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学生更能够适应企业的文化环境。

3.3 校企合作,创新教育教学内容

北京商业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按照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要求,职业学校必须将企业实践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近几年来,北京商业学校与福田物流、顺丰速运等都多家企业深入合作,签订订单班、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师培训基地、冠名奖学金等办学协议。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把企业岗位的职业能力标准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依据。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共同指导下,学生操作物流业务,加深了对课程内容和相关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针对性。工学交替教学实践中,构建了物流专业教学管理新机制,建设企业实训平台,完善教育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实习岗位课业,设计学业评价体系,创新产学结合新模式,推动了教育教学一体化发展。第一,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学校和企业协商,根据学习目标、企业岗位职责、课程教学内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原则、途径,成立合作教学组织。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岗位现场操作要求,安排学生在企业交替学习和工作。第二,校企双方共同编制实践教学指导书。学校物流专业与福田物流公司、顺丰速运公司密切合作,共同编制了《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指导手册》。专业指导教师调查企业岗位情况,设计符合岗位工作技能标准和工作流程的学习课业,设计从低年级学生的单项工作训练到高年级学生的综合训练,专业能力逐步递进。指导手册中设计了各种实践任务,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对应,让学生熟悉物流岗位的业务和业务流程,锻炼学生在物流岗位的操作能力。《指导手册》还规定了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经验交流和指导学生完成课业,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技能、知识、素养。第三,构建校企合作的学业评价体系。传统的学业评价方式不适应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评价学生的学业,校企双方动态考核学生实训学习效果,才能全面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教师考核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企业师傅考核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工作态度。通过这些考核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理论水平、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职业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3.4 建立合作管理机制

学校与企业共同负责学生校外实践性教学的日常管理工作。校企双方各指派一个负责人,直接对参与实践的学生进行统一管理。指导教师关注学生身心状况和职业能力训练情况。企业还为每一位学生指派一名指导师傅,现场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师徒意识,使学生和指导师傅明确实习目标。

北京商业学校制定了校、系两级学习管理制度。系部、学生处、教务处负责指导、检查、考核学生的实践情况,处理学生实践过程中发生的重大问题。系、部具体组织管理和考核学生实践活动。借助网络信息化平台对学生实践教学进行管理和提供信息服务。

3.5 规范培养过程

不少职业院校都开展了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各个学校的实施过程并不完全一样。规范实施过程,培养管理过程制度化,固化培养模式。第一,岗前教育。工学交替过程中,学生面临角色转换和环境变化,容易产生不适应感。开展岗前教育,有利于缩短学生的心理距离,缓解心理压力。第二,制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学生企业实践管理制度,包括对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考核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的行为。第三,重视实践过程管理。学生实践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比较困难,如果不及解决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局面失控。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让学生学会正确解决各种困难的办法。其次,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畅通与企业联系和沟通的渠道,积极地与企业协商解决问题。第四,建立与学生家长沟通和联系的渠道。建立学校和学生家长交流沟通的平台,让学生家长充分理解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企业顶岗工作的状况和取得的成绩;让学生家长参与解决学生实践学习中碰到的问题的困难。通过学校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家长积极支持学校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也能够顺利地解决学生和学生家长所存在各种思想问题。第五,建立学实践经验交流机制。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及时地总结学习、工作,而且还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会,让学生畅谈实践体会和心得,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点评学生的发言,促进学生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提高职业能力和素质。第六,改革考核方式。学校教师不可能了解学生实践的全部情况,由学校教师单独考核和评价学生实习成绩缺乏科学性。考核学生的实践成绩,既要考虑到学生完成实践的各个必要环节,如入职培训、专业实践、实践总结,还要考虑到评价主体包括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学生自己。每个评价主体可能评价学生实践的一个环节,也可能是多个环节。不同的评价主体的作用不完全相同,应给每一个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赋予不同的权数,综合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

[1]卢坤建,温和,郭剑英.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21).

[2]朱蓉.构建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0).

猜你喜欢
工学校企物流
盐工学人
盐工学人
——沈 妉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盐工学人
——李 琦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