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梅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重庆 合川 401572)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充分运用网络的平台,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是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结合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以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已成为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要立足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契机,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1]。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作用点,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现实生活世界,又要回归于现实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现实生活世界相一致,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大学生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另一个是虚拟世界。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的真实身份被虚拟化了,但大学生仍然以平等的地位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各种信息的自主选择,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生活信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大学生生活世界,不仅是现实生活世界,还有网络虚拟的生活世界。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融入到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去,形成健康的网络生活,实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这是当前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立足于网络生活,在网络生活中寻找契机,以大学生为主体,以网络为媒介,以网络生活为中心,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受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高校信息化进程加快,使当今的大学校园里基本上达到了“天罗地网”、“无网不在”。 现代大学生借助网络媒介,形成了丰富的网络生活,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活方式。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大学生网络生活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网络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实效。只有形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才能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时代,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信息,网络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网络生活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搜索引擎迅速获取所查找的信息。通过淘宝网、拍拍网等网站,购买衣服、食品、订票出行,进行网络消费;通过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方式,进行网络娱乐;通过网络聊天室(如 QQ)、电子公告版(BBS)、电子邮件(Email)等形式进行网络人际交往;通过网上讲座,网络图书资源浏览,下载中外文电子期刊,进行网络学习。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便捷而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但大学生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有的大学生为了逃避现实的大学生活,而整天沉浸在网络生活中。网络生活中的负面效应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及其行为模式。高校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认识不足,很多高校尚未认识到针对并贴近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展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而只是将作用力集中在简单消除网络的负面信息之上,这样做存在片面性,收效甚微。
在大学生的部分网络生活领域中,出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必要的引导的现象。如在网络娱乐中,网络游戏是受到很多大学生青睐的娱乐活动。网络游戏推陈出新,许多大学生经不住诱惑而沉溺其中,荒废学业。在网络游戏中夹杂的网络色情更是让有些大学生胡思乱想,丧失道德。对于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这个领域,网络游戏给大学生带来严重负面影响。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思想教育,但是并没有从网络游戏的本身进行必要的引导,针对大学生网络游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有待努力。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滞后于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缺乏有效的引导。当大学生在网络中缺乏理性的人际交往,透支网络消费而无法支付等负面现象对大学生产生严重影响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加强重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是建立红色网站进行教育,提倡思想政治教育者建立班级聊天的QQ群进行督导。红色网站主题思想鲜明,内容丰富,但是很多红色网站并没有与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信息点相连接,教育的内容理论性强,形式单一,无趣味性,缺乏吸引力和引导能力,不能调动大学生积极参与。所以很多高校建立的红色网站的点击率并不高,有的甚至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出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建立班级QQ群聊这种方式,方便向全班同学发布信息,同时能随时关注群聊记录,也能把握大学生的一些思想动向,进而针对关键人物,展开交谈,进行引导教育。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网络人际交往中,大学生群聊的内容是一些现实事件,很多大学生通过私聊的方式进行交流。即使通过群聊信息,有的群聊内容具有含蓄性,不能很好地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化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巨大挑战。网络让大学生能迅速获得所需信息,他们不满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枯燥的理论教育内容和灌输形式,他们希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能了解并理解他们的网络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通过平等的对话方式与他们进行交流,教育内容是寓教于乐的,通过多种网络现代化手段的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有很多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网络生活体验,这种网络生活体验是站在大学生的立场和心境需要下的生活体验。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也有自己的网络生活,但仅仅从教育主体的立场出发展开教育,也很难深刻地把握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所以,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不高。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有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网络技术不熟悉,要对大学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很大。有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未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不知道怎样运用网络技术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对大学生网络生活突显出来的问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洞察力不强,预见性不够,不能有针对性地及时地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引导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根据该意见提出的目标,要实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从长远来看,只有树立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战略意识,才能保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长久焕发生机和活力。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在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难免会接触到一些负面信息,高校应在网络中占领并巩固阵地,对大学生展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信息来占领网络阵地,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巩固网络阵地。同时,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各领域,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高校应从具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出发,做好大学生网络生活教育、生活管理、生活服务,全面、细致地突出重点生活领域地展开工作,以实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作为负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树立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战略意识,适应网络发展的新方式,结合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需要,展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增强自身的使命感。一方面要做好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内容的校园网站建设;另一方面结合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各领域,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此外,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彼此的经验,以便更好地推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跟上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发展节奏,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网络生活协调发展。长期以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滞后于大学生网络生活,不了解大学生的网络需求,没有贴近大学生网络生活。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网络生活出现 “两张皮”的现象,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甚微。立足于大学生网络生活需求,把其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实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关键。高校应不断完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网站,丰富网站内容,创新网站形式,打造更多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载体,以满足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多样性的需求。同时,根据各载体在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受欢迎的程度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突出各高校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建设中的特色。
把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大学生网络生活中,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网络生活相结合,才能实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把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大学生网络学习中,以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学习的结合。如果是正式的网络课堂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多向授课老师宣传,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渗透在其教学的学科当中;如果是非正式的网络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者引导大家在网络中,上传正确、积极、健康的知识,以便受教育者检索和系统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信息。把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中,以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人际交往的结合。如果是个人型网络交往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个人一般以电子邮件、发短信等形式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如果是个人与公共型网络人际交往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者对陌生群体展开话题交流,通过网络聊天等形式围绕相关话题,将党的方针、政策渗透其中,进行引导。把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大学生网络娱乐中,以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娱乐的结合;如果是视听欣赏型的网络娱乐,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网络上向大家宣传、上传思想高尚、健康向上的视听资料,做好大学生网络下载、收藏的管理和服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时时关注大学生经常浏览的影音网站,可以设置影音评论区,根据大学生评论的内容,来把握其思想动态,展开引导和教育;如果是参与型网络游戏娱乐方式,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网络游戏中,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游戏相结合。大学生玩网络游戏是校园大学生主要的网络娱乐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注意这个实际情况,与网络游戏软件开发商进行合作,开发具有思想和娱乐性,并易于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游戏软件。使大学生在轻松的网络游戏时,又在潜意识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就可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可见,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通过各种网络形式,能够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展开全面、持久的引导,实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一定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履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责,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也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网络生活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理论学习,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除此之外,还要加强自身的网络技术培训,掌握网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解决大学生面对的各种问题。高校可以定期约请网络技术专家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展开培训,增强他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有现代教育意识,真正树立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结合大学生网络生活,在网络环境下主动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又懂信息网络技术,并且具有丰富大学生管理经验的新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者既要有丰富网络生活体验和从大学生的立场和需要出发的生活体验,又要有作为教育主导者的理性思维,做到深刻把握大学生的网络生活。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参与网络人际交往,与大学生进行互动,通过网络与大学生多交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在与大学生交谈中发表自己有见地的想法,以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融合生活,寻求多样性,使大学生易于接受。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自己的博客和微博,以开放、多样、有趣的话题,吸引大学生参与话题讨论。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者还要像大学生一样有网络娱乐生活,体验各种网络娱乐方式,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网络娱乐中的作用。
总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有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从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出发,关注大学生的网络生活需要,把握大学生网络生活存在的问题,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融入在网络生活中,以实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保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持久效力。
[1]陈兰荣,张震.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21):124,125.
[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03.
[3]李焕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116-117.
[4]邱莉丽.刍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1):188.
[5]张媛媛 钟兰岚.网络文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研究,2010(2).
[6]柳礼泉,陈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述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2010(1).
[7]黄娜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8]陈木龙.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J].求是,2011(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