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形象构建途径的思考

2012-08-15 00:43:59许爱琼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1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师

许爱琼

(广东培正学院, 广东 广州 510830)

关于教师形象构建途径的思考

许爱琼

(广东培正学院, 广东 广州 510830)

拥有良好的教师形象,集内在美与外在美于一身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与熏陶.如何运用人际交往心理效应,从环境限制的范围找到最适合个性的定位,塑造出独特的、有魅力的教师形象,探求教师的立足之本、发展之道,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整个人类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教师形象;形象构建;形象设计;形象塑造

1 引言

教师因教育对象、学科领域、工作地域等的不同以及时代的飞速发展,在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形象不断提出的新的要求下,其形象构建内容及要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界长期以来对教师形象的完美化和理想化,使广大教师深感为师之难.本文在对已有文献资料归纳、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师形象构建的途径进行分析,将教师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结合起来,以良好的教师形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主动求知和感悟,形成教学的共鸣链,从而表现出一种教师所特有的、外在与内在和谐的美感,以符合教师人际交往的需求,辅助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规范教师形象,推进教师素质建设作参考.

2 教师形象构建的途径

教师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工作的地点主要在学校,因此,教师形象的构建,可以从社会、学校、教师个人三种途径进行.

2.1 社会途径

2.1.1 营造和谐氛围,尊重教师心理

教师形象的构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与理解.教师的经济压力大,工作压力也大,加上社会对教师精神形象的无限放大,使得不少教师出现了心理问题,表现为情绪紧张、焦虑不安、缺乏自控等.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成为“精神生活极其丰富者”.只有精神生活丰富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精神生活丰富的学生;只有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下,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工作,才能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把幸福与愉悦的感受传递给学生.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生活、学习,才能热爱身边的一切,有爱的人才能生活得快乐.

2.1.2 提高教师的政治形象、经济形象

目前,由于受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影响,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形象、政治形象普遍偏低.多数教师的精神形象难以与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着教师形象的发展和完善.小学生最崇拜的人应该就是教师,但是调查显示,大多数孩子长大后最不想做的职业也是教师.甚至有的学生用“老师可怜”来解释自己不想做教师的原因.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却不想从事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要树立教师的光辉形象、要让年青的一代愿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必须提高教师的待遇,提升教师在社会中的政治形象和经济形象.

2.1.3 有正确的性别形象导向

教科书中关于教师形象的描述,对学生的性别意识以及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教科书中的“师范人格”对教师形象的塑造过于完美,片面强调心灵美重于形体美,造成了一种红烛、春蚕般完美教师形象的社会思维定式,素面朝天、衣着朴素成了鉴定教师是否“内秀”的标准之一.而现实中社会对女教师的形象期待却主要是有气质、富有亲和力且能够保持充满活力的思想和开放的心态.全社会对教师形象提出要求时要避免社会文化对两性作用的定型看法.

2.2 学校途径

2.2.1 建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教育改革的力量源自学校内部,“教师形象工程”体现着强烈的行政色彩,教师形象有赖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引导和规范.教师形象的好坏影响着组织形象的整体构建.具体的制度规则,可以使教师以最直接的形式,明确学校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明确形象设计的方向和需要,增强教师的个人形象设计意识.从思想到观念,从观念到行为,从行为到语言,从外在到内在等多角度来约束引导教师,用制度和行政的手段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在教育体制及教育机制灵活运行的基础上,着力培养教师、强化师德师风.

2.2.2 提出教师形象标准

每个学校教师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师形象以条文的形式进行规范,保证教师在进行形象构建时有一定的标准作参考.比如,可以对教师的形象制定行为规范标准,要求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身正为范,树立正师仁师形象;在常识才能方面,要学高为师,追求名师高师形象;在师生关系方面中,强调教育教学的过程和行为,树朋友兄长形象;在日常行为方面,规定教师不可以使用外显或隐晦的侮辱性语言,多用文明礼貌用语等;在仪容仪表方面,要求教师的着装以及妆容要亮丽而不艳丽,甜美而不娇柔.通过提出教师形象标准,塑造教师的群体形象,体现出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

2.2.3 为教师提供继续学习机会

袁振国在《教师的发展》中提到,教师是一个联系未来、感知未来的事业.人类的发展是面向未来的,同样教育的发展是为未来培育人的.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应不断给予教师相应的发展空间和可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5]由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地带”,有自己熟悉的活动范围和经验,在其中就会觉得安全、舒适和稳妥,一旦逾越,则可能会遇上困难和挑战,大多数教师抵制变革便来源于他们对未知的恐惧或超越自我舒适地带的忧虑,因此,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要改变教师的行为和观念异常艰难.学校要能不断提供给教师继续学习的机会,让教师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得到充实、发展与完善.

2.2.4 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给教师形象工程“动力”

学校领导是教师,但又不同于一般教师,其形象既要有教师形象的闪光点,又要有领导形象的特殊性.领导形象工程建设是教师形象工程的“基础”.学校领导首先要设计与塑造出自身的良好形象,要在“自育”的基础上,对教师形象做一个合格的设计者,用领导干部人格形象来促进教师形象的树立,感召教师的觉醒,实施教师形象工程,鼓励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以推动整个教师形象工程的建设.比如杭州一位校长,出差时带个全校女教师每人一条真丝围巾.结果,整个冬天,校园充满了苏州丝绸的温柔.常有家长说这位校长来当校长后,这个学校的教师变漂亮了.

学校要实现组织模式创新,创设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文化氛围,从行政管理模式向学习型组织和专业发展组织转型,让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有力辅助、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师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1]

2.3 教师个人途径

2.3.1 思想方面

首先,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爱心育人.教师要有甘于清贫、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要有昂扬的精神面貌及以身垂范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要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相待、真诚沟通的新型师生关系,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2]

其次,挖掘优势,进行形象定位.教育发生在极其复杂的社会情境中,它既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又指向我们理想中的未来.在进行形象构建时,教师首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了解自己,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在综合考察内外环境的基础上,寻找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的发展方向,通过差异地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创造出独特的人格魅力,打造自已特有的教师品牌.

最后,保持好学上进的心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教师充当着“作为人的教师”和“作为教师的人”的双重角色,应该树立“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把教学作为一种开放的、能够与自己的经验之间进行交往的过程,把教学本身视为研究对象,不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改造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学习教学”的过程.

2.3.2 文化修养方面

首先,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韦伯曾说,“学术已达到空前专业化阶段,而且种种局面会一直继续下去.无论就表面还是本质而言,个人只有通过最彻底的专业化,才有可能具备信心在知识领域取得一些真正完美的成就”.[3]一个知识渊博、专业精深的教师,必须不断地拓宽知识面,站在知识发展的前沿,建立与学生知识需求相适应的知识框架,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给学生人格上的感召力,使学生感悟到知识的力量和智慧的光华,从而化作奋发向上、求知有为的精神动力.

其次,教师要不断反思,成功地进行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既包括知识技能的成长,也包括师德、个性等软件的成长.教师的学术和研究成果的取得是展开教育工作和提高专业水平的理论基础.教师要善于反思、善于合作,反思能生发教育的灵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源动力.教师在确立和维护发展定位的过程中,要将自身特点、学生特点、学校特点等相关资源进行整合,提炼出与特定的教书育人目标相匹配的核心价值,内化社会上对教师的一些看法,并且成为自我在学校里工作之观念的一部分,并以此构建自己的精神形象、行为形象和视觉形象.

2.3.3 日常行为方面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以身作则是最大的潜在教育力量,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正如孔子所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4]教师在教育学生要“乐伸手、勤弯腰”时,自己要先摆脱传统的师者形象,主动地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去体悟、构建教育教学实践知识体系,成为教育实践理论的主动构建者,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以自己工作的专业性与创造性真正赢得可贵的“师道尊严”.[1]45

现代社会讲求人际交往中要有悦目性,教师应注重仪容仪表,讲求服饰.和谐的着装不仅给人以美好的印象,同时也使着装者本人产生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积极心态,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总能充满激情,精力充沛,并能充分发挥工作中的独创精神.曾有一位美国的中学教务主任到山东大学附中访问,该校的高级教师李昌玉问他:“如果上课时学生纪律不好怎么办?”他说:“只要系上领带,学生就庄重严肃了.”李老师已经60岁了,在一次观摩课上,他果断地系上红领带,使观摩课上得格外成功.李老师从红领带中受到激发,变得振奋、庄重,并向学生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我是很严肃认真地对待这次观摩课的,并决心上好这节课,希望大家与我密切配合,完成任务.[5]

3 结语

教育过程是复杂的,教育任务是多样的.教师形象的构建,不是一个简单地、孤立的问题,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社会、家长和学生要对教师形象有合理的要求,不能偏离实际.教师要在对自身个性特点充分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教师行为准则,不断发掘自身优势,既应注重仪态外表的包装,更应加强内在精神实质的培养,以符合全社会对新时期理想教师的角色要求,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创造出一个完善和谐的统一体,既符合他人角色期待又不失个性与时尚.

〔1〕周耀威.我国传统老师形象批判[J].全球教育展望,2008(7):44-45.

〔2〕周维敏.今天我们这样做老师—谈新世纪教师形象[J].人民教育,2001(11):40.

〔3〕张巧明,崔焕娟.大学生心目中理想教师的因素分析[J].心理研究与行为研究,2007(5):22.

〔4〕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傅道春.教师行为访谈[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G525.1

A

1673-260X(2012)11-0245-03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
圆我教师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