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课题辨析

2012-08-15 00:43:59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材目标

哈 斯

(赤峰农牧学校 体育部,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课题辨析

哈 斯

(赤峰农牧学校 体育部,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本文运用文献法以体育教学设计系统为研究对象,对体育教学设计的概念、构成的基本要素进行辨析,认为:在教学活动之前对教学目标、教材的选择、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进行分析和设计,改变过去传道、授业、解惑的灌输型教育,转变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促进型教学.

体育教学;教学设计;要素辨析

体育教学设计是指体育教师预测教材内容、学习环境、自身行为所引起的效果,是规划自己的教学行为所形成的构想.这种“构想”是教学全过程在教案中的“再现”,相当于工程师编制设计图.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课题,如何设计好这些课题,这是广大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本文欲从现代教育论的观点出发,试述下列五个值得研究的基本课题.

1 教学目标

在体育教学目标问题上,传统的教学主要受生物体育观的束缚,存在三个弊端:(1)教学目标表述的笼统含糊,难以观测变量;(2)认知目标是唯一的,忽视了其他目标;(3)不能及时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目标.因此,近年来国际教育界主张,不仅要从传递人类文化遗产的观点,还要考虑通过学习过程去掌握学习的方法、思维方法、行为方式的观点提出教学目标.这些观点对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十分有益的,在一次教学中可以确定若干个目标,如整体目标,个体目标,男女生目标,强,中、弱分组目标等.无论多少其总目标都要以学生的行为方式加以表述,也就是“行为目标”.行为目标的确定不仅有助于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而且能够准确的把握行为变化,有助于调整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2 教材选择

体育教学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每个学生经过学习活动后是否获得了新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这其中,教材内容的质及其结构、学生掌握教材的活动方式,显然有相当大的约束性.因此,选择什么教材,如何组织教材,教材的重难点是什么,以及学生为掌握教材需要做哪些必要的准备等,都会对教学活动过程、学习效果有影响.通常教材选择基本趋于两种方法:一是“客观选择”,就是将教材加以逻辑的、系统的组合,使教材本身具有自身的价值;二是“主观选择”就是是教材具备学生能有目地的探索问题所必须的具体内容.这两种方法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在教材的选择中还应进一步研究下列问题:学生感到通俗易懂的具体而直观的教材有哪些,它们是否精炼、典型、实用等.选定教材之后就要探明形成适合于学生认定能力的教材结构是什么.通过上述几道工序筛选后再进行教材的总体设计,通常把这个全过程称为“教材研究”.

3 教学组织

体育教师是师生间、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相互存在一定的制约性.因此,教学的组织与学生的组织两方面来考虑.首先是教师的组织,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我国体育教学从内容到结构、从组织到教法几乎全都受到苏联的影响,属于一种“牵羊式”的教学组织,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七十年代后期至今,广大体育教师对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像男女分组、健康分组教学等等,较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教学组织的共同点,不再局限一个班级、一个年级的框框,而是从学校的全局高度出发,尽量提供每个学生健全发展的学习条件,这也是今后需要巩固和发展的方面之一.其次是学生的组织,现在通常采用的教学方式依然是班级授课制,一名体育教师同时面对几十名学生组成的班级集体施教(也称为集体学习).其特点在于,通过集体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诱发、相互鼓励相互补充,并形成集体中每一个人的积极思考.但也必须看到,有时“集体学习”的作用发挥的很小,只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单纯的集合罢了,往往忽视了每个学生能力与能力倾向.因此,近年来许多国家提出了“个别化教学”、“个性化教学”的组织形式.“个别化教学”并不意味着放弃“集体学习”而是要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加强“个别化教学”,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4 教学方法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重点应从体育教师采取怎样的“教授行为”的角度来考虑.如课堂教学中提问、处理学生回答、激发学习兴趣、纠正错误、控制运动负荷、密度、搜集信息的方法等等.在此同时,我们还应大量引用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像布鲁纳的“发现式”、布鲁姆的“掌握式”、奥苏贝尔的“接受式等.

5 教学评价

现阶段常采用的教学评价方法主要是全面分析与专题分析两种,也就是众多体育教师对某一名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但往往忽略了教师自身教学效果的评价.1968年曾有人提出”前后关系——投入——过程——产出“的教师自我评价模型*(简称CIPP模型),我认为很值得体育教师借鉴.这种模型其要点为:(1)前后关系:是评价该节课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来龙去脉”,涉及着教师的教材观的领域.(2)投入:涉及教学计划、教学及其他教育环境的领域,主要包括下列诸项:教学目标的确定妥当与否;目标与学习活动的选择一致与否;是否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是否有适当的灵活性;是否准备了第二、三套方案;是否考虑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学的展开是否合乎逻辑;教学是否形成高潮;课时分配是否合理;是否浪费时间;是否编制了形成性测验与总结性测验的计划、适当与否等等.(3)过程:这是实施教学的部分,评价时要着眼于学生是怎样学习的;仔细分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相互关系(包括人际关系).(4)产出: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或评分,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上述方法可以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将各项指标分的细一些,使教学评价更具体、全面.

体育教学设计的课题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列举了几个基本课题.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将会大大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杨学海.体育教学设计的三维结构[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12).

〔2〕于素梅,杨帆.从“跪跳起”课例谈体育教学设计的要素与方法[J].体育教学,2011(01).

〔3〕魏曙光,才让卓玛.体育教学设计中教学对象的分析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4〕马玉龙.现代教学理念下体育学科教学设计的着眼点[J].宁夏教育,2005(12).

〔5〕于素梅.会看的看门道(一):看课与分析体育教学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2011(04).

〔6〕伍天慧,谭兆风.体育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系统观[J].体育与科学,2005(02).

〔7〕王丽君.系统化体育教学设计[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04).

〔8〕曹淑忠,曹浩.围绕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2011(03).

〔9〕梁艳.新课程体育教学设计探究[J].新课程(上),2011(04).

〔10〕马学勇.体育教学设计策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1(05).

G807.4

A

1673-260X(2012)11-0180-02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材目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我们的目标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1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体育师友(2011年1期)2011-03-20 15:29:23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