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琳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四川汶川 623002)
关于羌族民间舞“巴绒”胯部动作的探析
马 琳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四川汶川 623002)
羌族民间舞蹈“巴绒”的胯部动作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是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羌民族的诸多舞种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通过对古老羌舞“巴绒”的研究,能深入了解羌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古老的民间舞蹈文化,对羌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极具研究价值和积极作用。
羌族舞蹈;巴绒;胯部动作;文化
“巴绒”是羌族在“瓦尔俄足”民间传统节日中所跳的礼俗性舞蹈。“瓦尔俄足”是一项由原始的母系文化特质演变而来的综合性民间节庆活动,因为完全是由羌族女性参加的习俗活动,所以又被称为“羌族妇女节”。
“巴绒”以展现女子为主,通常由公认的能歌善舞的老人领舞,其他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老年、中年、青年人,初次参加者排在最后。领舞起歌后,所有舞者齐声合唱,同时开始舞蹈,并在领舞的示意下变换歌曲、动作以及队形。队形多以圆圈为主,或前后两队,两队同时沿圆圈方向行进;舞蹈动作由缓到急,速度从慢到快,不断变换胯部动作以炫耀自己的技能。“巴绒”的动律新奇别致,令人叹服,特有的胯部轴向往复转动以及翘起小指头轻轻勾住两旁人腰带的含蓄手形,显得十分奇特而古老。舞到最后时刻,妇女们往往要放开双手,转动身体,快速转胯,让人们从背后观赏她们的身姿[1],充分显露羌族女性独有的美的动势和体态。
关胯:以左脚为主力腿,右脚脚尖内关踏点地(双脚微呈内八字脚位),双膝微曲,右胯关胯外顶,并带动身体轴向运动形成“S”形姿态。
甩胯:正步位站立,双膝微曲,胯向前顶,上身略后仰,双手小指头勾住两旁人的腰带或与两旁的舞者相互交叉双臂扶腰。一拍,右脚往右踏一步为主力退,左脚微离地,左膝微关,以腰为轴,胯自左甩向右。二拍,左脚靠向右脚踏地为主力腿,右脚微离地,右膝微关,胯自右向左甩。因是向右行进的动作,右甩胯的幅度大于左甩胯的幅度,整个动作保持上身平稳,双膝微曲,并颤动,自然而松弛。
转胯:正步位站立,右脚全脚掌着地,左脚半脚掌着地靠右脚心处,双膝微曲,左膝略关,胯向前顶,上身略后仰。1.慢转胯,一拍,右脚原地起步落地支撑,左脚微离地,左膝微关,双膝下颤,右胯由左至右、由上而下划立圆转动顶出,然后左脚半脚掌再着地,双膝微伸,动作还原;2.快转胯,一拍,右脚原地起步落地支撑,同时左脚快离地,膝盖微曲叠盖于右膝前,右膝下颤,右胯快速由左至右转动顶出,然后左脚半脚掌再着地,双膝微伸,动作还原,一拍之内,完成胯的轴向急速往复转动。双臂屈肘于胸前,手心向下在身前随胯部的转动自左至右划圈,动作时,上身保持平稳,脚下的小踮步、双膝的颤动、左膝的关开、右髋关节脆而主动的转顶,形成一种特殊的胯部往复转动的韵律。这一动作还可用于自转、前进或后退。
顶胯:小八字步位站立,自然体态。一拍,左脚为主力退,右脚前踏一步,同时重心移至右腿,微侧身,胯向右前顶出。二拍,左脚原地踏步踩地为主力腿,胯向左后顶出。三拍,右脚后撤,同时重心再次移至右腿往右顶胯。四拍,左脚原地踏步踩地为主力腿,胯向左顶出。四拍为一个动作,手臂始终处于放松状态,小臂随胯部的动作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这一动作是随舞者移动重心,胯向两侧斜前方及斜后方顶出中形成的,胯随重心多方位移动,侧身向左、右、前、后顶出,从而形成“S”形优美体态,整个动作保持双膝微曲,颤动,自然而松弛。
摆胯:八字步位站立,双膝微屈,胯向前顶,上身略后仰,双手小指头勾住两旁人的腰带或与两旁的舞者相互交叉双臂扶腰,一拍,前半拍,左脚原地踏地,重心微微移向左脚,胯向左前顶出;后半拍,右脚原地踏地,重心微微移向右脚,胯向右前顶出。整个动作保持双膝微曲,并随胯的摆动作作相应的屈伸,每次胯的摆出都要有沉、而顿的感觉。
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西北部河谷地带及高半山区。长期背负重物行走于崎岖山路以及上下自家房屋独脚楼梯的羌族人民,自然就练就了灵活稳健的下肢,形成了侧身行走的习惯。行走或上下楼梯时,侧着身子,先用一只脚慢慢试着探出,由于重心和上身不能及时随探出的脚移出,为了保持平衡,也就必然引起胯的主动送出。这种来源于生活智慧,行动起来最省力、最快速又最安全的行为体态,形成了羌族舞蹈的动律特征,也成为羌族民间舞“巴绒”下肢动作丰富以及以胯部动作伴随双膝颤动、脚步关、开为主要动律的重要因素之一。
羌族是亦牧亦农的民族。历史学家认为:“牧就是牧羊,产就是粗耕。他们以牧羊为主要生产,而以粗耕为辅,男子牧羊,女子粗耕,形成一种原始的男女分工。”[2]羌族民间舞“巴绒”正是“女子粗耕”的动态缩影:羌族女性在舞蹈“巴绒”中出现的胯部轴向转动以及双手手心向下在身前随身体摆动而划圈的动作,就与她们搓玉米、吊麻线、做纺织的劳作动态极为相似;她们拉着自己的长衫衣角,甩胯、顶胯、摆胯的动作又与其在庄稼地里埋头收割,在晒场上用筛子、笸箩,筛簸粮食的动态有关。这些来自田间地头、房顶晒场的生产劳作是形成“巴绒”别具一格的胯部动作的重要因素。
羌族妇女心灵手巧,擅长挑花刺绣,精美的挑花刺绣是其聪明才智和乐观精神的标志,“极具生活情调的羌族刺绣上至纯至艳的色彩是这种情感最直接的体现。”[3]因而羌族女性用于传情达意的舞蹈往往与她们精心缝制的服饰有关。当身后的彩色挑花腰带随着胯部的丰富动作摇曳摆动时,舞技和绣工同时得到充分的展示,着实有着一番令人叹服的妩媚风韵。因而羌民族本身的审美情趣和服饰也是形成“巴绒”特殊的胯部动律的原因之一。
“巴绒”的胯部动作是羌族妇女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经历了漫漫数千年延续至今的结果,因而“巴绒”的胯部动作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性的物质载体,更保持着远远超越现代舞蹈艺术范围的文化意义,具有着区别于其它舞种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羌族民间舞“巴绒”以其古老的传说为源头,以“瓦尔俄足”习俗活动为载体,与“释比”(羌族巫师)文化共融,传承着古羌民族的传统文化。2009年6月27日,四川茂县举行了“瓦尔俄足”民俗庆典活动,这也是古老的羌族民间传统节日“瓦尔俄足”首次以政府组织的庆典的形式,展示在世人面前。在庆典仪式上,共有1000多名普通羌族妇女参加活动,近千名妇女齐跳“巴绒”,和着羌语古歌,同时踏步转胯的震撼场面,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羌族民间舞蹈“巴绒”的胯部动作所具有的美学特征,顺应了羌族人民的审美心理,是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羌民族的诸多舞种(尤其是后来的自娱性舞蹈“萨朗”)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通过对古老羌舞“巴绒”的研究,能深入了解羌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古老的民间舞蹈文化,对羌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极具研究价值和积极作用。
[1]《中华舞蹈志》编委会.中华舞蹈志·四川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2]冉光荣.羌族史·序[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
[3]黄洋.羌族造型艺术审美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141).
J722.22
A
1008-178X(2012) 05-0194-02
2012-02-13
马 琳(1977-),女,四川松潘人,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讲师,从事舞蹈教育、舞蹈编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