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伟, 罗 侠, 王业军
(1.滁州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2.滁州市花山初级中学,安徽 滁州 239082)
园林植物栽培学实践教学研究
王 伟1, 罗 侠1, 王业军2
(1.滁州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2.滁州市花山初级中学,安徽 滁州 239082)
园林植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部分突出问题,重点围绕如何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型园林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实践教学改革建议,为以后园林专业植物栽培实践教学的整合优化提供参考。
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园林植物栽培学;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质量显著提高,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专业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等。对于新建本院校来讲,客观上更加迫切需要加快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1]。园林植物栽培学是园林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为园林规划设计、绿化施工及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等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是从事园林、城市林业、城市绿化、风景区园林植物设计与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2,3]。园林植物栽培实践教学是以植物学、园林树木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植物造景等多门学科为基础,是一门专业性、实用性、综合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其实践过程要求学生灵活应用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各种问题。
实践教学环节是本科教学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大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质的不断改革,滁州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确立了建设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突出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服务,着重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4]。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园林专业需要科学、合理地将应用能力培养的理念和思路融入到主要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胜任皖东地区园林绿地养护、绿化苗木生产、栽植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工作。
目前我校园林植物栽培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教学模式单一落后、系统性不强、教学资源缺乏等几方面。
国内多数高校的做法是按照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结合现有条件开始5-6个实践专题,尚未形成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6],因此必须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植物栽培学实践教材的编写工作。结合皖东园林植物应用和发展趋势,组织专家学者编写适合地方区域经济和行业特色的实践教材的工作急需部署实施。
园林植物栽培学的理论内容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园林树木学等多门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相似知识点在相关课程的学习中已经涉及,往往造成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兴趣减弱和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结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调整某些章节的内容,对理论教学酌情简化,或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及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思考和创新的能力[7]。
园林植物栽培学实践性强,而目前的教学环节中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封闭性和局限性,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践内容很难开展[8]。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该课程大部分内容需要在实践基地完成,并且要有足够的课时量来保证。教师通过理论讲解、示范、现场指导、答疑等多个环节辅导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实践课程教学完成后,还需要通过较长一段时间内园林植物生长情况来检验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由于时间、场所条件的限制,使得多数实践教学活动浅尝辄止,无法真正深入到苗圃、施工现场,多数园林植物生产、栽植和管理过程,只能采用现场观摩、认知实习的方式,整个实践教学难以做到系统性和连贯性。另外,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也突出了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观察及学习能力。园林植物年周期观测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在一年中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外形和色彩,是植物景观营造的核心。同时,让学生了解当地常用园林植物的物候期将为制定科学栽培措施[3]打下基础。通过园林植物年周期的观察、记录,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季节植物的主要观赏特点,更有利于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营造出绚丽多姿而又富于季相变化的视觉效果。另外,新的栽培方法、技术不断涌现,在保证基本教务任务的前提下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去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使其在查找文献资料、书籍等过程中掌握园林植物栽培行业中最新的成果和技术。
(2)重视实验设计。传统的实践教内容大多为验证性和观摩性实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且习惯了机械地按照实验书中规定的内容来开展的方式,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创新能力较弱。现有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8]。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几个专题实验设计的形式,例如要求学生独立设计无性繁殖的扦插池及附属灌溉系统、针对某个观赏树种设置不同处理来提高繁殖系数,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主动查阅资料、复习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结合制图规范和实验方案制定来完成实践教学,后期组织学生参观科研单位和企业苗圃,将原始设计方案与生产现场进行直观比较、进一步修改完善。通过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将学生的实验设计内容直接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将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3)调整实践考核体系。在传统的考核体系和指标的基础上,适当侧重于实践内容的考核。在考核体系中要体现鼓励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思路。我们曾经尝试将部分实践教学内容以专业竞赛的形式开展,由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行评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园林栽培专业技能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提高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我校园林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滁州学院园林专业于2010年第一次招生,学生进校之初基本没有实践教学基地和校企合作项目。由于园林植物栽培学课程的特殊性,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完成本课程教学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基础,它将有助于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回顾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构建校院两级和校内校外互补式的实践教学体系[9]将有效改善实验室环境和技能训练的软硬件环境。
(1)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经多方面的努力,学院目前已在省内多个绿化苗木基地成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实践教学的内容,是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联系,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联合办学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培养“双能型”师资队伍、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的主要阵地。学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过程中,也必须时刻关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合作初期,积极与企业联系,调查企业生产过程中困难,发动师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开展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使实践教学工作真正形成师生互动[10]、校企互动的多向交流。
(2)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在园林植物栽培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核心设施。该基地承担着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最为便捷的场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由于距离较远,一般主要承担着短期内的观摩、认知实习,常规的课程体系很难安排每位学生都真正参与到苗圃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在滁州学院会峰校区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将有效结合新校区绿化施工和苗木生产,使学生能亲身感受园林植物栽培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并能检验实践中的问题,使学习过程更加具有连续性、合理性。我们牢牢把握新校区园林绿化建设和核心景观改造设计这一阶段,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整个绿化建设过程中,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3)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在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及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的过程中,注重校外兼职教师的筛选和聘任,与学校教师共同组成一支具有较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在企业中寻找园林工程实践能力强、负有责任心、愿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骨干来给学生授课,手把手地传授各种园林植物的栽培、管护技术,同时也能使学生掌握行业发展现状、趋势,技术开发和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情况,进而作到理论和实际的紧密联系,能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是利用小学期开展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一般安排在暑期期间,以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实践能力,是保证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与社会技术进步[8]同步的又一重要举措,可较好地解决传统“二学期制”难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综合实践不足的问题。通过小学期制可以有效强化训练实践技能,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快速提高,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的各个管理部门或技术部门。在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保证由专业教师亲自带队,指导学生系统地参与到多个实践技术环节。
在园林植物栽培学实践教学中,让理论知识外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必须通过扎实的实践[11]教学体系来完成。因此,构建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规范管理体制,是搞好园林植物栽培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关键[1]。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与创新也要仅仅围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来开展。
[1]刘雨芳,孙远东,肖 璐.生物科学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100-102.
[2]郭学望,包满珠.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2.
[3]吴泽民,何小弟.园林树木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19.
[4]陈 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246-247.
[5]赵 祥,高文俊,朱慧森,等.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整合优化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23.
[6]王美仙,董 丽,尹 豪.“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11,29(2):71-73.
[7]郑轶琦,臧国长.《园林草坪学》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1,08:156-158.
[8]戴江华,张瑞军,邓旭东,等.“以项目为驱动”创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5):68-70.
[9]周德俭,李创第,刘昭明.地方院校面向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03:165-167.
[10]胡群霞,张园园.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234.
[11]刘忠和,高新,姜元生.强化实践环节,培养一线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2):36-37.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Landscape Plant Cultivation
Wang Wei,Luo Xia
Landscape plant cultivation is a discip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Practical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Considering the actuality of problems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landscape plant cultivation,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teaching reforms.This paper probes into how to cultivating students'practical and creative abilities which would b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landscape plant cultivation.
applied talents;practical teaching;landscape plant cultivation;teaching reforms
G642
A
1673-1794(2012)05-0123-03
王 伟(1981-),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方面的研究;王业军,滁州市华山初级中学教师。
滁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1jyy011)
201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