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健
(滁州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论武术的本质与功能
张 健
(滁州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针对武术研究中关于武术本质的不同说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阐述了武术的本质、形式和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搏杀,它决定了武术的原始(主导)功能是防身制敌,而武术的后续功能是围绕其表现形式展开而存在的、是不同的习武人群根据自身需要对某一武术表现形式选择并长期习练的结果;人们用武术后续的功能混淆了武术诞生之初的本质是造成武术本质不同说法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概念认识上的“错位”。
武术;技击搏杀;防身制敌
武术发展至今,对于武术本质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止过,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已被多数学者认同,然而随着武术发展的过程中多种武术表现形式的出现,关于武术的本质的讨论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武术本质的讨论又出现了很多不同声音。有学者认为技击不是武术的唯一本质,认为“一般本质是武术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共同具有的健身本质和民族文化本质,而特殊本质是武术区别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技击本质”;考虑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更有学者认为武术的本质是人类对于“技击之道”或“武道”的追求,鉴于武术的价值和功能并根据现代武术发展的几种形式(套路、散打和功力)将武术的本质分为健身表演、竞技技击和修养教化;根据武术在历史不同阶段存在的状态认为军事武术的本质是技击、传统武术的本质是“价值多元并重论和价值本质一元论”、现代武术的本质是竞技健身[1]。从以上几类观点不难看出“武术本质层次性”说法否定了原有的“技击是武术的唯一本质论”的观点,是大家对武术运动发展的纷繁复杂情况思考的结果,对武术的本质问题仍感迷茫,其中把武术的本质与武术的功能相混淆,武术的客体价值与习武者的主体价值选择相混淆,是造成武术多重本质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拟对武术的本质与功能的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通过对“本质”概念的相关梳理不难发现,各个概念的出发点和侧重点略有不同,但不外乎强调了以下几点,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本质是事物本来的性质、原来的品质,是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固有的根本属性。由此看来,研究事物的本质要从根本和原来的根源处入手,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那么关于武术的本质的探讨应该是武术本来的、原来的性质,是武术所固有的、根源的、一贯的属性。因此对于武术本质的研究我们应该追溯到武术诞生之日,寻找武术固有的、根源的、一贯的和根本性的属性。
关于功能或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本质应该反映主体的需要,主体的需要也决定着价值的发展。武术价值或功能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其价值的存在及人(主体)对其价值的需求。人是(价值的)需要者、被满足者和目的,是价值的标准和尺度所在。具体到武术而言,武术的价值是人对武术的各种需要,才产生了武术的各种价值和功能。
本质和功能两个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人们较多的注意到两者的联系时,容易对这两个概念产生混淆,进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但过多注重两者的区别又难于宏观整体的把握事物,落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后果,正确的做法是既要看到区别又要看到联系。两者的区别在于:本质是事物内在的、唯一的、深刻的、一贯的的性质;本质直接决定事物的原始(主导)的功能,即武术满足了人类对于防身自卫价值的需要。从对本质的考察中不难发现本质强调事物与生俱来的特点,具体到武术而言,武术在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其本质,即徒手或手持器械搏杀格斗的方法或技艺。说的通俗一点武术的原始功就是嗜血的搏杀术,这就是武术的本质,是武术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特性,无论时间如何推移、文化如何熏陶,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如果本质发生变化武术也就不成其为武术了。武术本质的确定性和唯一性同于其他文化形态的本质的确定性是一致的,医学的本质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尽管现代医学可以用来美容、塑身,一旦掌握在恶人手里还可以制造武器用来杀人,但是医学的本质不会因功能的改变而改变。
武术的本质决定了武术原始的搏杀功能,这层关系是比较直接的,也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即使到今天在一些格斗类体育项目中诸如拳击、柔道、跆拳道和散打等,人们对其技击的特点仍深信不疑,然而除了武术中直接的技击格斗表现形式之外,武术的其他表现形式像套路、功法对于武术技击本质的表现则要间接的多隐蔽的多,不深究一番的确难以把握,特别是现代竞技武术一花独秀而传统武术百花凋零之际,人们看到的武术日益脱离技击的特点而舞化日益严重;时代的变化人们对于健康的执着追求,使得健身武术成为广大人群习练和追捧的对象。这就是现代人一提到武术就认为武术的价值在强调修身养性和强身健体的原因。再进一步说就是因为主体(人)对于武术的价值需求发生改变而导致武术的健身、教化的后续功能得到彰显,而后续的功能和本质之间是一种间接关系,后续功能依附于形式而展开,形式围绕本质展开并存在造成了武术功能的多样性。武术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方法分会得出不同的形式,如可以按照门派流派来划分,如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等,按照不同的器械可分为刀、枪、剑、棍等,传统武术发展至成熟期按照服务于武术本质的目的分为套路、功法、格斗三种形式。也正是武术的这三种形式在武术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使武术的后续功能逐渐彰显,以致武术发展到今天后续功能的影响已远远超越了原始功能,造成人们认识偏差的原因。
提到武术的本质,武术的萌芽和武术发展的源泉是不能不提的。人在狩猎等生产劳动中和人与人、兽的本能打斗中对于技击素材的累积,经过漫长的岁月,一旦从本能的自卫活动上升为有意识指导下的技击技术,便产生了质的飞跃,这个飞跃便是武术的萌芽。它强调的是智力参与到技击中来,因为只有人和人的智力是相当的,智力指导下的“术”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从技术的角度区别人与兽的根本标志。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萌芽,部落之间出现了频繁的战争,生产工具直接转化为武器,生产技能也直接转化为军事战斗技能,使用兵器的技艺及战争所需的格斗技术也开始从生产技能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发展的技术。战争中的军事格斗技术是武术格斗的源泉。人与人的竞技格斗使武术脱离了生产技术,完成了第二次质的飞跃。这标志着武术脱离了生产技术,按照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向前发展[2]。
按照不同的标准,武术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目前历史学的划分标准,认为1840年之前的为古代武术,1840-1949年的为近代武术,1949年之后的为现代武术。为了研究的方便又提出了传统武术的概念,从时间上来说它是相对于近现代武术而言的即1840年以前的武术,从武术的目的、特征而言又是为了区别于古代军旅武术和练习现代体育意义上的武术而言的。传统武术是指产生在中国古代社会并发展至今的,主要流行于军队以外(民间),以套路、格斗和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承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修身养性为主体价值取向,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形式。从以上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武术以民间武术为主体,运动的形式包括套路、格斗和功法练习,追求技(技击能力)、身(强身健体)、性(修身养性)。
中国的古代武术主要由两大体系组成,一种是军旅武术,另一种是民间武术,军旅武术以“开大阵,对大敌”的集团作战为特征,技术上强调临阵的实效性和简洁性,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鼓励士兵从肉体上消灭对手,不提倡个人勇力,因此将一招制敌、招招毙命的器械武术的技艺发挥到了极致。而民间武术则更多的表现为以个体对个体的打斗为基本特点,在法律或某些限定条件的约束下只能有限度的使用暴力,为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达到有感皆应并能制服对手的目的,练习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一些不被军旅武术所重视的技术内容在民间受到了高度的关注,民间极为重视拳法的练习就是一例,尽管两者在目的、内容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从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和使用暴力技术的角度来看,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即军旅武术与民间武术的本质是一样的。
套路是中国武术的特有形式,是使武术进入上乘境界的重要手段,是使传统武术得以保存的重要形式。从相关的历史材料中不难发现,武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是先有散势而后有势势相承的套路,关于这一点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是明朝程冲斗《耕余剩技.单刀法选》的记载,“以前刀法,皆是招招临敌实用,苟不以成路刀势,——虽云招招实用,尤恐临敌掣肘。故总列成路刀法一图,——以便习演者观览。”在探讨套路和散势的功能和两者的关系时,戚继光《纪效新书 拳经》篇给了我们明确的解释,书中记载“故则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势,势势相承,遇敌至胜,变化无穷”。戚继光称此为“舞对合毂”,单练为“舞”,两两击打为“对”,“合彀”取两两相互为用之意。单练的舞后来被大家称为套路,可见套路创编的初衷是为了达到“练为战”的目的,即为了便于记忆、传承和练习各个散势才将其按照按照首尾相接的顺序串联起来形成套路,实战时将套路中的“死招”化为“活用的散势”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3]。那么从这个角度看套路的本质也是技击。
如果要追溯套路的源渊,恐怕要追溯到原始体育时期武舞巫同源的三位一体时期,模糊性、综合性、神秘性是原始体育的主要特征,也正是由于其“多位一体”的特征孕育了它向多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4]。在武术发展的历史中,“实用理性的使然”和“一种将武术变成纯艺术甚至抛弃技击完全追求审美价值的倾向”是指导武术套路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价值趋向,“实用理性的使然”自始至终指导着武术套路的功能围绕着“练为战”,而中国人的审美需求始终如一的呼唤其摆脱技术的束缚来满足审美的需求,可见无论哪一种套路都是徘徊在两者之间,萦绕于对“技击”和“审美”的两端之间。“以功利对待事物是先于以审美观点对待事物的”,而套路这一形式在随后的发展中向艺术化发展的倾向愈演愈烈,特别是在宋明理学的世俗化、传统比武擂台机制的消失和中国人以家族为本位重视技术传承的性格的多重影响下,使得武术到明清时期出现了套路林立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套路率先向竞技化发展使其“舞”的成分越来越多。这与历史上的面貌有很大的不同,先秦的武舞集军事操练、感情表达和宗教祭祀于一体,其技击性是主要的功能之一,《鸿门宴》中的剑舞虽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舞的色彩浓厚,但技击性可见一斑,到魏晋南北朝“学七尺杖术,可以入白刃,取大戟”的武术技击性不容质疑,但为了便于在套路中演练的方便和美观加入了“掷刀空中,高一二丈,以手接之”的花法。宋代“路歧人”在勾栏、瓦舍中为吸引路人在争跤之前表演的“套子”,一直到明代,这种“周旋左右、满片花草”的武术遭到戚继光的斥责。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别是火器应用于战场,传统冷兵器逐渐失去了对抗竞技的平台,法制的健全使私斗不能成为普遍,练为战的目的逐渐被束之高阁,套路向艺术化发展满足人们美审美需求的功能被极大的彰显,习武之人在练习套路的过程中将是否得其“劲力”焙汀吧裨稀?作为练武的最高追求,在这种毕其一生精力孜孜不倦的追求中,逐渐将这种追求习武最高境界内化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格追求,于此同时套路发展到今天的结果就是人们普遍怀疑套路的练为战的功能;同时现代法治社会和人们对于健康诉求的增加,使得武术武术的健身功能极大彰显,从每天清晨公园等场所晨练的人群中可见一斑,人们不会过多的计较健身的人群所练的套路是否具有技击性,只要他们能从这种运动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达到增进健康实现“练为养”的目的就够了,因此套路发展到今天人们普遍认为套路只有审美表演、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和陶冶性情功能。
传统武术功法是武术的三大主要运动形式之一,它是为掌握和提高武术套路及格斗技术,提高人体某一方面的特殊技能,激发武技所需的人体潜能而编创的各种专门练习,通过习练各种功法进而获得相关的的运动能力和专门技能。“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力不敌拳,拳不敌功”,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武术谚语。尽管武术功法有如此显赫的功能,然而一直以来这种形式却游离于武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外,直到2004年,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武术协会才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使这一武术的重要形式得以与观众见面,至今已举办了七届。关于“艺、力”和“武、功”的记载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练艺与练力”虽有区别但又紧密联系,武艺是对徒手或手持器械的攻防格斗技术与套路技术的总称,而这时的练力主要采用“抗鼎”的形式来展示,练艺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艺的威力,如《史记 项羽本纪》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由于军旅武术中以器械武术为主体,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将训练的重点放在力量和技巧上。而“练武与练功”的说法出现在两晋南北朝,已明确练武必须练力的事实。现代武术功法运动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武举制,公元702年武则天开武举制的先河,规定考试内容为“长垛、马射、负重、身材之选”。其中的负重即为功力的考试,翘关规定:“长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后,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翘关即为主要测试上肢的力量;而负重即侧重于测试下肢的力量,“负米五斛,行二十步者,皆为中第”。明代的军事家都以力量的大小来作为衡量士卒作战能力的标志,如俞大猷曾以“力举二百斤”为标准选拔战士;何良臣在《阵记》中记载,挑选战士时,用铁或石制的二三百斤重的器械进行测验;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记载,在练兵中要求士兵扛着三百斤重的铁人,往返步行一里。显然从以上的几个例子中不难看到古代军旅武术中功力主要服务于军事格斗技能。
传统武术中的功法可谓多种多样,在传统武术功法的基础上经过挖掘整理将其划分为:武术柔功、武术硬功、武术内功、武术轻功和武术感知功。由于在传统的军旅武术中以锋刃的器械武术为主体,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训练的重点放在力量和技巧的训练上,然而这一点与传统武术有很大区别,前文提到传统武术是在有限度的情况下使用暴力,并不是以取对方性命为主要目的,只不过是教训一下对方,使用武术的暴力程度要小很多,再加上私斗的突发性和隐蔽性的特点,这在技术的选择上更多的倾向于拳打脚踢,如何在更好的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给对方以有效的打击是每一个习武之人所要考虑的,因此增强自己的击打能力的同时并有效提高抗击打能力,这样就催生了武术硬功的产生,硬功分为抗击类和增力类,长期习练可以增强身体的抗击打能力和打击能力,抗击类包括有局部锻炼的铁沙掌、单臂开砖以及锻炼全身的排打功等功法,其外练可以使皮肤避免受伤并承受反作用力的能力。如古代两人比武较技,常采用显示功力的方法,最终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或者约定向对方腹部击三拳,以测试对方的击打能力和自己的抗击打能力,以能承受者为赢,反之为输。大家常见的如铁砂掌、单臂开砖、石锁上拳等。以单臂开砖为例,初练习体会到力道整合的重要性,即在发力的刹那,配合呼气,屏气蓄劲、以气催力,达到意、气、力三者合一,使力量更加完整,使力量具有穿透性。再练渐进对于意、气、力内省式的追求,体会到以丹田为中心、结合呼吸节律来调节四肢、以及肌肉的松紧变化带来的神奇感受,最终达到以外修为基础、以内求为本质、成为一个内心强大、外表谦和、有傲骨而无傲气的谦谦君子。
本质强调的是事物与生俱来的、一贯的、根本的属性,本质决定事物的原始(主导)功能,而功能很多是后续产生的,后续的功能多依附于形式展开。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搏杀,它决定了武术的防身制敌的原始(主导)功能;武术的表现形式——套路使武术具有了表演审美、强身健体的功能,功法使武术具有了修身养性、强健体魄的功能。造成篇初对于武术本质认识多样性的原因是,人们用武术后续的功能混淆了武术诞生之初和一以贯之的本质,这是一种概念认识上的“错位”。
[1]杨祥全.中国武术思想史纲要[M].台北:逸文武术文化有限公司,2010:248-250.
[2]谭 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26.
[3]周伟良.简论武术技术特征的历史演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250-252.
[4]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程大力.体育文化历史论稿[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6]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G80
A
1673-1794(2012)05-0077-03
张 健(1980-),男,山东茌平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201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