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

2012-08-15 00:53中共重庆市江北区委党校课题组
重庆行政 2012年3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核心群众

□ 中共重庆市江北区委党校课题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

□ 中共重庆市江北区委党校课题组

在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强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全市人民的思想意志。”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直辖15年以来,重庆市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方面作了积极探索,特别是江北区突出主体、抓实载体、把好环节、紧扣特点方面成效比较明显。但是,从全国整体范围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认真剖析,积极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的对策措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空虚化现象

1.活动参与局部化。在实践中,有的地方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活动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活动开展往往是在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下完成。虽然通过舆论宣传、媒体转型推动、典型示范带动了部分市民和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但总体来讲,并没有真正达到推广普及的作用。

2.方法运用简单化。活动中,有的地方不分对象,同唱一首歌,同读一篇文,不管受众对象理解与否,统统“填鸭式”地灌,形式单一、枯燥乏味,没有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各显效能的预期。

3.工作推进经验化。有些地方沿袭过去的老作法,满足于以往的经验主义,投入大产出小,很难奏效。有些地方和部门甚至为了迎合上级的需要搞“克隆”,导致千篇一律,按部就班,毫无生气。

(二)存在政绩化倾向

1.重形式轻内容。有些地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认认真真走过场、扎扎实实图形式”的端倪。甚至有的地方在活动中存在“不为群众着想,大搞假大空”的迹象,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式主义趋向严重。

2.重数量轻质量。有的地方更看重活动开展了多少场次、多少万人参加,编印书籍、光盘多少万套等,但对是否出现精品、群众是否接受、产生效果怎样、成本是不是很高等却关心不够,甚至有些地方还硬性下派任务,搞突击,偏离了正确的方向,造成资源的浪费、文化产品附加值的下降。

3.重部署轻落实。“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有些地方不抓落实,或者抓而不紧、抓而不实,致使很多好的活动思路、好的活动规划被架空。有些缺乏分工负责抓落实,对于已经确定的工作任务没有落实到岗、落实到人,存在不推不动、不催不办的“懒政”现象。

(三)存在动力性不足

1.群众自觉度不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政府是主导,群众是主体。要提高群众参与的自觉度,政府采取的方式方法很重要。但是,有的地方未能很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抽象内容转化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导致群众参与的兴趣不高,降低了参与度,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初衷。

2.城乡平衡度不够。当前,我市城乡文化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的主题文化活动在城市中成效明显,但农村效果还不好,存在城市热、农村冷的现象。农村开展文化活动面临种种困难和问题,如乡镇的坝坝舞广场中,有很多来自农村的群众,他们往往需要步行几公里参与活动。所以未能从城乡统筹视角来谋划、推动活动的开展是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3.产业支持度不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的主题文化活动是提高人民群众精气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但是,一些地方的文化产业未能在大文化的框架内探索产业发展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间的活动关联,使得文化产业发展很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活动开展也很难。

(四)存在机制性缺失

1.政府包办过多。文化生产的根本动力和本性是自由创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中,政府掌握了很多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不来推动,很多事情都很难办。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在党和政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有的地方政府存在对文化活动包办过多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创造性。

2.工作机制不活。不少大型公益文化活动,仅靠政府投资,很难满足各方面的需求。而一些社会力量的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参与公益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欠缺,有些大型企事业单位虽然热心参与活动,但多是自发和随机的,还没有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机制。

3.总结提升不够。宣传文化工作有其自身规律,只有按照规律办事,才能向着科学、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在各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活动中,有的大胆探索、创新方式,取得了一些经验做法,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还缺乏对成功经验的归纳总结,缺少对活动的调查研究,缺乏对活动规律的遵循等。

二、深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的思路及建议

(一)坚持形式通俗化,做到脍炙人口,让群众更易于接受

1.编写通俗化的题材。开展文化活动实际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通俗化,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高深”到“通俗”的重要途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活动的题材编辑首先要考虑群众的接受度问题,要充分了解群众的理解能力、生活习惯、遇到的具体问题等。题材的形式要做到生动、活泼、大方、朗朗上口、易学易记等。

2.搭建多样化的平台。除了积极借助舞台演出、影视、出版、会展等传统媒体外,还要更加重视研究利用网络、手机网络、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电视、移动电视、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新媒体技术,扩大宣传覆盖面。比如,目前我国手机用户达到6亿多,手机上网用户达到1亿多,其中80后群体成为手机上网主力,可以利用手机新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并利用这个阵地宣传教育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

3.开展平民化的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活动,就要使广大群众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高深莫测、雾里看花,看不懂、摸不着。建议大力推出一些亲民的文化品牌,如广场文化精品、公园文化节等,让大部分活动都在开放的地方举行,这样老百姓可以零距离地融入其中,参与或观看。只有打破旧有的思维观念,促使文化活动平民化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质的飞跃和提高。

(二)坚持内容具体化,做到指向明确,让群众更愿意接受

1.贴近生活,让大家感受其中。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活动中,要掌握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群众的语言习惯和思维特点,做到用老百姓的话讲解党的科学理论,用发生在老百姓周围的典型故事,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意把“大道理”与“小切口”结合起来,把“普通话”与“地方话”结合起来,把讲道理与摆事实结合起来,力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2.贴近学习,让大家自觉提高。怎样阅读图书、怎样建设学习型社会,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确实是值得探讨研究的课题。建议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形式,如阅读经典著作、高雅文学等,倡导读书学习,帮助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家庭、学校、单位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贴近工作,让大家激发动力。文化活动要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实际出发,从工作出发,按实际需要开展各种文化宣传活动,使文化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各地区、各单位的文化活动要为改革和发展服务,着力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优化文化环境,积极开展各项生动活泼、富有创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以不断凝聚人心、促进工作的开展。

(三)坚持方法大众化,做到人人参与,让群众更广泛接受

1.政府推动,让群众活动有舞台。政府要切实发挥牵头组织的作用,在加强领导和引导的基础上,可以采取“群众点菜、政府烹饪”或“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等方式,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自己开展活动,丰富活动内容,从而营造群众广泛参与的基础和环境。同时,还可以利用社会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功能,开展网络博客、举办游园会、播放坝坝电影、开展文体比赛或科普知识竞赛等形式新颖、喜闻乐见的活动,强化群众的主体意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让群众从认同到自觉再到践行。

2.城乡互动,让群众活动增活力。要重视政策引导,积极开展城乡文化互动活动。鼓励城市的文化团体、文化企业送文化下乡,但是要避免“一轰而上、一轰而散”以及给农民带来负担的形式主义。同时加强农村乡土文化的宣传,让农村民间文化进城,使之成为城市的一道文化景观。通过城乡文化活动的互动,有利于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3.社会联动,让群众活动广覆盖。要更加注重优化运行机制。政府不再包办文化活动,应大力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政府管理部门可以下单点节目,将文化活动进行公开招标,吸引各类民间文艺社团和一批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共同参与;优化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的承载力和服务力,让文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坚持机制科学化,做到落地生根,让群众更持久接受

1.构建群众参与机制。要坚持尊重、引导、激励、服务群众,为群众展示才能、参与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让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特别要充分发挥社会民间团体以及热爱相关活动个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比很多宣传和说教都有效果。要做到“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前者就是让文化活动进社区,走进城市的基层单位;后者就是要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社区居民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

2.强化活动保障机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活动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与其它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在厉行节约的前提下,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要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支持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引导文化非营利机构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文化企业和社会资本对接,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等。

3.建立科学考评机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与干部思想教育和国民整体素质提升有机结合起来。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书记在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上强调的那样,要“积极营造讲科学、讲民主、讲文明、讲法治的新风正气。”当然,还要与推进本地区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两促进”的生动局面。为此,有必要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把握一个合理的度,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对各地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领导干部抓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工作。

本文系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1年度校级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研究——以重庆江北区为例》,课题批准号:CQDX2011B-019

责任编辑:宋英俊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核心群众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多让群众咧嘴笑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