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核方式

2012-08-15 00:53方玉媚李西源舒永久高淑桃
重庆行政 2012年3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农业大学概论

□ 方玉媚 李西源 舒永久 高淑桃 潘 坤 王 蕾 曾 丽 张 强

改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核方式

□ 方玉媚 李西源 舒永久 高淑桃 潘 坤 王 蕾 曾 丽 张 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系统工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这一系统工程中很重要的部分,它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开设的目标:一是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围绕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的基础上,四川农业大学在校党委和学校宣传部、教务处的支持下,在政治学院的具体领导下,从2010年开始,大胆实践,开展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

一、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国内自2005年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以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三门课程整合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门课程。自2007年开始,全国各个高校在本科生中已经普遍采用新版本的教材授课。几年来,该门课程的改革虽然在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课程考核及评价标准方面,基本上沿用传统闭卷考核方法和评价方法,至今仍没有大的改进。因此,必须改革考试方式,加强实践环节,形成更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考试方式。

首先,考试方式的改革是提高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能力的需要。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互动过程。要改革考试方式,改变传统的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现象,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不一定要多,但是一定要精,要能掌握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原理与现实实践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能力。

其次,考试方式的改革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的需要。从教学的角度看,在教学中要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学精”和“管用”。“学精”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向学生强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要“管用”,是指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面对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学生社会实践的环节,教师就要有能力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而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再以鲜活的方式教授给学生。这样教师教学不在是单纯的照本宣科,而是转化为结合现实问题和现实需要的实践教学。

再次,考试方式的改革是带动与该环节相联系的其他环节改革的需要。教与学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考核方式一直是引导和制约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考的环节必然影响学的环节。考试方式的改革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考试方式的改革,注重考察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理解,考察学生运用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如何学好这门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不仅考查了学生学习结果,还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这样可以给原理课的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考核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避免一次考试定乾坤,采用多次考核、立体化考核和全面考核的方式。将过程(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具体方法是:采用平时过程考核评价与期末开卷考试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过程考核评价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左右,期末开卷考试考核评价占课程总成绩的50%左右。平时的过程考核评价由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两部分组成。通过具体对学生课堂学习、课堂参与讨论或辩论、考勤、课堂纪律、课堂笔记等多方面的表现给予考核,计25%左右的平时成绩。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计25%左右平时成绩。社会实践时,要事先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依据,设计好实践主题,由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5~7人一组)。各小组选定题目后,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一般安排8个学时左右的时间,学生可带着问题去工厂、企业、乡镇、田间、地头、学校、市场等地进行社会调查与参观访问。社会实践结束时,要求每个小组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处理社会实践得到的调查资料和数据,理论联系实际,写出一篇4000~5000字左右的社会实践报告。然后,由各个社会实践小组长代表小组成员在班级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与答辩,其中的优秀作品还会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交流。之后,再由教师根据统一拟定的评分标准综合评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在评价过程中,主要考核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过程中是否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考核每个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态度,考核学生在社会实践小组中具体所作的贡献等。期末考试采取开卷的方式,以减少学生的机械记忆。考试的题型设计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实际的热点问题给出材料,让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做一篇命题作文,以考核学生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成绩又占课程总成绩的50%左右。

三、考试方式改革的成效

考试方式改革的成效可以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看。从教学方面看:首先,考试方式的改革注重考核的过程性。注重考核的过程性,可以扭转过去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局面。将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细化成几个环节:课堂学习、阅读参考书目、社会实践等,要求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提交相应的读书报告、科研小论文和社会实践报告,并做交流。以此将对学生的总体评价建立在过程性评价基础上,以保证评价的真实、客观。其次,考试方式的改革兼顾了考试内容的全面性。将考试的内容由单纯的知识点掌握延伸至参与社会热点难点话题,更加注重考核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可以比较全面反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再次,考试方式的改革给予学生的成绩更加客观。这主要是指对学生课堂内外学习效果采用综合评价。对学生科研小论文、读书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成绩的给定,改变过去由一个老师的单一主体评价为3~5个老师组成小组的多主体综合评价,使之更加客观和公正。

从学生学习方面看:首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2010年开始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激励和引导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不再是老师从头到尾的灌输过程,这期间学生也有机会登上讲台交流社会实践报告,提高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完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学生拓展了视野,练习了论文的写作,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其次,学生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加生动具体。考试方式的改革,改变了过去期末闭卷考试从题库中直接抽题,只能考学生的记忆功夫的现象,在命题上改变了过去题小、量大、知识点多的情况,而以能综合体现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材料作文大题出现。再次,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我校这两年学生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到课率均达到95%以上,对授课教师的满意率达93%以上。考试方式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课堂学习中的“出勤率”、“抬头率”和“参与率”,提高了学习效果与质量。

四、问题与对策

当然考试方式的改革在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众所周知,没有任何一种考试方式是完美的,任何一种考试方式都有利与弊。对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是力求兴利除弊。改革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改革的进行。我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中碰到的主要问题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的考试方式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我们改革后期末考试材料作文的形式虽然灵活也结合了实际,但是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书本知识点的掌握减少,不利于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社会实践来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可以体现考核的全面性、过程性,但也加大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特别是老师既要参与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又要帮助学生看阅和修改社会实践报告,工作量确实很大,很多老师反映工作压力太大。三是老师对学生课程学习的全程动态跟踪难度也较大,因此对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的给定距离客观、公正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都是考试方式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思考的对策是:第一,适当在学生中建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兴趣小组,对于他们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必要的指导。这主要针对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浓厚兴趣的部分同学和有考研计划的那部分同学,可以组织这部分同学在课堂外在老师指导下大量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使他们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知识点。第二,适当增加老师数量和提高老师质量。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试方式改革带来的老师工作量增加的问题,相应也要求增加老师的人数,并提高老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能力,可以为老师开设一些短期的培训班,好对老教师配备教学助手;另外对老师增加的工作量在计算课时酬金时也可作适当的考虑。第三,强化老师的教学责任心,对学生考核时应尽量做到公平与公正。对学生的科研小论文、读书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和期末材料作文等成绩的给定,要坚持由3~5个老师组成的评定小组的多主体综合评价,避免某个人说了算。另外对有争议的考核结果,应有复议制,允许学生申述和组织第三方教师小组复议,尽可能对学生的考核更加客观和公正。

总之,四川农业大学实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其基本方向是尽快促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由单纯的理论课向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课的转化,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考核方式的改革在设计上,是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注重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整体性,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考核和实践性考核。这两年通过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多次考核、立体化考核和全面考核的考核机制,将学生平时学习的“软件”分数变硬、将学生期末考试的“硬件”分数变软,较为科学准确客观的评价和反映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情况。

本文为:1.四川农业大学社科联科研课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于系统观视角”(2011年)的阶段成果。 2.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教改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的改革与实践”的部分成果。

作者:方玉媚,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西源: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舒永久: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高淑桃: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潘 坤: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博士

王 蕾: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讲师

曾 丽: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讲师张 强: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新 华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农业大学概论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征稿简则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중국인 학습자의 한국어 발음에서나타나는 오류 분석 연구―홑받침 발음오류를 중심으로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
关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