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寒平
(通化师范学院 美术系,吉林 通化 134000)
论师范类学生去农村支教的必要性
张寒平
(通化师范学院 美术系,吉林 通化 134000)
通化师范学院是通化地区唯一一所普通高等学校.2009年9月起,学院为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促进师范教育与农村教育改革研讨会材料,实践陶行知“师范教育下乡去”教育思想,深化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通化市教育局及团委帮助下,开展扶贫实习支教活动.
师范教育;农村教育;顶岗支教;实践能力
通化师范学院三年来组织近200名本科生,到通化市所辖3个县市的20多所贫困农村学校扶贫实习支教,直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中经受全方位锻炼,受到基层学校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高等师范院校主动服务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为农村偏远落后地区培养一批批合格人民教师,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也是师范类学校办学的宗旨.过去,学院虽然提出了“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偏远贫困山区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并在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由于受国家计划经济影响及传统办学模式的约束,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与当前社会需要、学生的学习目的及教育目标与社会实践脱节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等院校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结合的不够到位,这种情况也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009年1月,学院组织全院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尤其是2009年,国务院领导在农村教育改革研讨会上提出“师范教育要与农村教育相结合”,实践陶行知先生“师范教育下乡去”教育思想,尤其是今年,在新学期和第二十七个教师节来领之际,温家宝总理做了《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对于促进农村教育全面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开展实践教学理念大讨论,并安排专业老师及学生到农村学校调研.通过调研,学院发现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中国传统的大学教育体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接轨,学校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背离,教育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农村基础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学生从小生活条件优越,缺乏吃苦精神,对老边穷地区及贫困农村的教育现状缺乏认知及奉献精神,毕业后普遍不愿意到农村贫困落后地区任教;同时本专业教育教学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农村教育实际情况估计不足,缺少农村实践教学经验,而教学实践工作一直是师范类院校的工作重点,近年来受诸多因素影响,高等师范院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具体表现:首先,教育实习课时的安排较少,缺少系统指导性时间;其次,课时安排过于集中,接近于毕业学期,学生缺乏自我精雕细刻的心态;再者,实习地点分布面社会性较强,流于形式较多,实习学生上讲台实践的机会少,缺少技能培养实践真正的机会;这些都是走向教育岗位的不良隐患;在教学实践上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实习教学的作用,既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又能对实习学校带来新的活力和理念;在践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师范教育下乡去”的倡议引领下,通化师范学院组织实施顶岗实习的活动,主要把师范学生培养放到实践中,全面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思想素质和教学能力.
二、是农村基础教育落后尤其是基层农村合格师资的短缺,直接制约了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基本质量,使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越拉越大,最终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吉林省基础教育师资短缺的矛盾,现阶段主要集中在基层农村,而不是城镇,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矛盾的焦点仍然是农村合格师资的短缺.而像我院这样层次的地方师范院校,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任教,使农村教育师资短缺的矛盾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农村希望小学教师凸显老龄化、缺少专业性;个别学校教师身兼数职,不仅担任班主任,还要承担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教学;近几年,教学负担很重,很难保证教学质量.虽然有特岗教师的“三支一服”的大学生加入,在偏远地区仍面临着教师年龄结构性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的矛盾;制约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希望小学师资队伍的现状仍是顶岗实习支教活动的立足点切入点.
针对查找到的问题,学院借鉴陶行知“实践教育理论精髓,坚持“师范教育下乡去”的方向,把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为:“培养师范生具有应用型、实践性人才,具有初等学校教师应有的专业知识、综合文化素养和熟练地教师技能,愿意到艰苦的农村地区献身,为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合格教师和高素质人才”,全方位启动了高校实践教学的综合改革.学院在积极深化校内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组织本科生用四个学期在校学习,打扎实自身学科的理论知识,利用一年里上半年到贫困地区顶岗支教兼实习.下半年里把支教过程中的问题带回学校消化提高.学院以期通过探索师范教育的创新模式,破解长期困扰高校办学与社会实际结合不紧密、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服务贡献不大的难题.顶岗实习支教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启了农村学校因师资短缺造成的学科开设不全的局面,为农村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参加顶岗实习支教的学生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不论是意志品德、教学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为将来走向教师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习生与奋战在农村教学一线的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实习生从农村教师身上学到了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和严谨谦虚的工作作风,农村教师身处偏僻的农村,实习生为他们带去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及年轻人特有的朝气,给农村孩子送去了新的知识,开拓了新的视野,有效的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充实了课堂内容.
学院于2009年开始,启动本科生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每年组织两批,每批50余人,农村学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国家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通化师范学院十年来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在深化师范院校教学改革、帮助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收到了较好成效,初步实现了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表现在:
受援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多数受援学校都反映,过去一些偏远山区学校连具有初中学历的代教都难以请到,不少学校连语文、数学、外语等规定课程都开设不全,音、体、美教学更是近乎空白,根本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通化师范学院长期真心扶贫支教,不给基层增加负担,学生到岗后克服了贫困农村生活清苦等一系列困难,安心工作,敬业奉献,热血青年那种可贵的精神风貌激活了基层教育,直接提升了当地基础教育水平,带动了全县的教育教学改革,乃至干部群众工作作风、生活方式的转变,使校风校貌和村风村貌都发生了喜人变化.广大农民群众这一最实在的群体,脱贫致富和望子成龙是他们最迫切的愿望.由于切身感受到了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带来的积极变化,因此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十分欢迎,纷纷把自己辍学的孩子送回到了学校.每当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离村返校时,干部群众依依不舍地送别,强烈要求再多派些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顶岗实习支教的教学时间加长,以保证课程的完整性.
对高等师范院校来说,顶岗实习支教活动把社会实践作为试金石,增强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对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服务于社会的适应性.师范教育要改革,并以改革来推进高素质师资人才的培养.但先决条件是,不能以降低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代价,相反要更好的促进高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十年来,学院针对偏远农村基础教育和地方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实施顶岗实习支教活动,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到农村学校承担普通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独立到班级授课,同时参与班级管理、课外文化活动及指导等工作,学生在完整地代完一个学期的课以后,了解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了教师教学技能和综合能力.尤其是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因此,返校后,学生们能够针对于某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加以改进,以毕业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表达,普遍提高了综合素质、教师教学技能和班级的管理能力.不少毕业生受益于顶岗实习支教活动的锻炼,教师基础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要远远高于没有经过锻炼的学生,因此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快地进入职业教师角色,成为扎根山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骨干.
对广大学生来说,顶岗实习支教开辟了实践教学的新理念,学生可以亲身去了解贫困地区教育现状,体验学校课堂教育以外的教育情况,经过农村实践教学的感受,增进对农村地区农村教育的真情实感,有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现状的决心,从根本上通过艰苦条件的磨砺,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从中所受到的砥励,使他们一生都受益无穷.德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实践过程.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大学生们用自己的青春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同时,也实现了许多农村孩子们的梦想,感受农村条件的艰苦和基础教育的落后,感受农民对先进教育的渴望和对他们奉献精神的肯定,在实践中培养了爱心,升华了情操,锤炼了意志,实现了道德和人格的完善,体会到了人生价值,这本身就是实实在在、入情入理的师德升华.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学期到支教活动,但这是大学校园和课堂上三年、四年甚至更长时间都很难实现的教育目标,这会成为他们一生的回忆.
通化师范学院将与地方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受援学校进一步协调配合,完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开展管理、服务和相关理论研究,在校内教学改革特别是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开始就进行全程师德师风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等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在岗期间的教学和安全管理、每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生的工作衔接、建立和完善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数据库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运作机制,开展更扎实的工作.特别是要与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继续保持良好的协作,做好下年度扩大扶贫顶岗实习支教面,组织通化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以及下年度免费培训教师的各项准备工作,使扶贫顶岗实习支教这项惠及受援地区、师范院校、青年学生的改革举措,取得更大成效,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探索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G 657
A
1673-260 X(2012)09-02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