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春玉
(厦门南洋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2)
民办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滕春玉
(厦门南洋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2)
人文素质教育是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强化民办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必须要在课程教育机制、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社会实践机制以及评价机制上下功夫.
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长效机制
人文素质教育是做人的教育,旨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教育.近年来,随着科技革命在全世界的快速发展,培养复合型、交叉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人文素质越来越成为高级专门人才不可或缺的发展性素质.在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受市场趋利性的影响,偏重技能性培训,忽视人才的发展性需要,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民办高职院校只有转变办学理念,扭转人文素质教育低下的被动局面,才能培养出高适应性、高创造力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的高技能人才.
民办高职院校由于体制机制以及办学理念上的偏差,在人文素质教育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
第一,重技能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1]由于民办高职院校更注重市场取向,偏重职业培训的专业,多数为专科,学制比本科教育短1-2年,加之学生入学成绩偏低,不少达不到高中毕业水平,几个方面叠加这就增加了在校期间拓展素质教育的难度.一些高职院校常常偏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轻人文素质培养,观念偏差导致在师资准备、课程安排、活动空间等方面无不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形成挤压态势.他们过分重视专业知识的灌输和单一型技能培训,从而忽视有利于人才个性张扬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职业的转换和职业的发展.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基础,是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丢掉了这个根本,就失去了教育的精髓,就是不成功的、不合格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张扬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要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本精神的教育和熏陶,使之获得安身立命的思想文化基础,在提升文化层次、丰富人生阅历中感悟人生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重当前需要,轻长远发展需要.招生就业关系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他们往往以招生就业作为衡量办学的重要指标,就业率的高低和毕业生本人对就业的满意度成为学校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指标.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不高、非专业知识浅薄、价值观念偏向自我,道德人格不完善等弱点,极易使学生在是非善恶问题上出现偏差,在人生道路选择上急功近利,教育上的灌输导致的“工具人”倾向,必然会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最终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较高文化层次和丰富的人文素养的人才,不仅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胜任度更高,发展潜能更大,而且更善于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有更强的工作创造力.本科生学制较长,相应较多地接受了更全面的人文教育和熏陶,因而比专科生有着更强的适应性和发展潜能.高职学生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如果文化素质低下,就容易受社会流行思潮的影响,以自我为中心,价值观错位,甚至人格扭曲,难以成为和谐社会的中坚和建设性因素,少数学生即使由于短期内技术操作娴熟得到领导赏识,但由于底蕴不足,缺少发展后劲,也难以在管理岗位上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重个别课程设置,轻系统养成教育.民办高职学院的人文课程除按规定必须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课程外,其他人文课程往往处于可有可无位置.民办高职院校生源存在“三高一低”现象,即城镇生源多,家庭条件优越者居多,独生子女多,入学成绩低.这些学生中有的是高考发挥失常的;有的是对自己要求不严,因而形成了散漫、懒惰、任性的特点;有的则是在父母压力或朋友劝说下进入民办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兴趣爱好广泛,有的特长比较突出,有的活动能力较强,重视社会实践.然而普遍存在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自觉性不足,缺乏韧性和毅力,部分学生行为上缺少自我约束力,生活上自理能力差.社会不良因素对民办高职学生有较大的冲击和影响,理想与现实、优越感与自卑感等矛盾冲突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必然会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因此,系统的养成教育对民办高职学生来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都围绕市场需要来运作,专业设置说上就上,缺少科学的评估;课程教学杂,往往着眼于现有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性人文素质教育的规划安排.不仅专业之间相互分隔,职能部门之间也各自为政,缺少协调与配合,严重制约了人文教育的系统性和协同性.民办高校强调人才培养与行业的对接,注重职业素质和技能培训,希望学生在校期间储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将来更快地进入角色发挥骨干作用,这与普通高校同等学历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有区别的.为了节省成本,除了必须开设的课程和必须的专业实践外,民办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的缺口.
完善教育主管部门对民办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估,促进民办高职院校走出素质教育的误区,是高职院校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要形成民办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在课程教育机制、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社会实践机制以及评价机制上下功夫.
2.1 构建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育机制.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育机制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在原有相关文化课程基础上以“应用”为特征来构建课程与教育内容体系,要在职业教育宗旨和人文素质教育内涵的关联中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使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整合,互相渗透、互相推进.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从二个方面来加强:一类是人文素质核心课程群,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课程,着重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一类是人文素质支撑课程群,如大学语文、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系列,着重培养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2]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史、哲和艺术等学科的教育熏陶来实现的,可以通过增加选修课,扩大选修面,鼓励教师采用双向互动式、探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在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的需要,激发起学习热情和创造动机.在加强人文专业课程师资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非人文学科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时时处处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此外,还可以聘请知名专家、文化名人、企业家、地方领导来校开讲座、搞交流,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认同和敬畏.
2.2 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社会实践环
境.校园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从环境文化来讲,民办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开设文、史、哲、艺术方面的选修课和人文讲座,强化学术文化氛围,另一方面积极营造人文气氛,建设校园文化.如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各类社团活动,学术研究类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类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类社团活动等.由于经费的缺乏,在民办学校的图书馆中,人文学科的书籍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在评估中督促学校增加投入,加强人文教育软硬件建设.在制度文化方面,应在强化学生管理、强化学风建设、强化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上制定一系列制度,开创“以人为本”的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新思路.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必须尽最大可能为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
2.3 探索人文素质教育评估机制.如何强化民办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有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尤其是在办学目标、学科建设、课程安排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校园环境营造等方面,把年度教学评估、精神文明创建以及平安先行学校等活动结合起来,强化督促检查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教育内容、形式与成效,使学生的人文精神体现在日常教育管理的各个层面.科学完善的评估机制是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重要环节.教育主管部门有专门的督察人员、考核内容和相关制度,有各学校专业建设和学科带头人,有学生部门和管理人员,考核主体可以是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是教师、学生、企业、家长、社区等,考核内容可以是课程、活动、实践等,考核模式可以从教学评估、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视角来把握,用系统、协同和发展的眼光来制定相关制度,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人文素质教育是要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人格,发展人的个性,激发人的创造潜能,使高职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应金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62.
G 712
A
1673-260X(2012)05-0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