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

2012-08-15 00:43祖溪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3期
关键词:理论区域经济

祖溪田

(淮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对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是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1 国外关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

当全球化经济在如火如荼的发展时,区域化经济逐渐出现在历史的舞台,成为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高等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两者的联动关系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区域化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以培养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关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逐渐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在国外,对于这两者关系的理论研究主要有:三螺旋理论(以市场为纽带相互联系的大学、企业、政府就是三种力量相互交叉的三螺旋关系)、区域竞争力理论(就是在一个大的区域内,归属于其的小区域具有一定的资源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非均衡增长理论(即因为历史、地理等等原因,往往会出现某个区域的经济增长能力较强,然后再通过各种途径扩散到其他地方的现象)、新经济增长理论(是指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技术的发展,揭示了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后发优势理论(即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利用该地区的资源、知识、创新等等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速度,从而达到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高等教育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等等.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在国外的发展现状,表现了二者在区域化经济和国际教育体制变革的背景下的联动关系,虽然其中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这些理论是由国外自身国情决定的,对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2 国内关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越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也逐渐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对待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动关系,借鉴国外两者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经验以及国外成功的典型范例,实现国内两者的互动发展,将高等教育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2.1 国内存在的一般理论研究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该理论就是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论,也就是说高等教育要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需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收益原则,另一方面就是能力原则,而利益共享以及成本分担理论是这一理论的支撑点.);非均衡发展理论(国内的该理论同国外的相同,都是由区域特点、历史原因、地理位置等等因素决定的);第三职能理论(培养人才、进行科研、投入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个职能,而其中的第三职能是指高等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效益,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全息结构理论(全息结构是由物质、精神、人力.自然这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再生产子系统构成的一种结构.这一理论表现了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联动关系的必然性,揭示了两者互动发展是其发展的最佳条件);教育方针理论(我国所提出的教育方针理论就是要求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运用于劳动中,让高等教育开辟出一条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道路).

2.2 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因为区域经济大力发展之后,当地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人们为了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未来的就业能力,区域居民迫切得到较高水平的教育,这些原因直接推动了区域高等教育的优化和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职业部门需要的人才所具备的素质不断提高,因此,区域高等院校应当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来调整专业设置,从而使之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提高高等教育的实用性,使高等教育的教学体制更加完善.

2.2.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决定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投资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能够说明该地区居民该地区居民的整体经济实体以及消费水平,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地区人们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资,具体的影响分析情况如下: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时,居住于该地方的人们在食物方面的消费越少,在保障生活条件的基础上,用于额外的消费,例如高等教育方面的消费就越多;相反,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低时,那么该区域的人们在食物方面的消费就越少,用于高等教育等额外的消费就越多.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区域人们用于高等教育方面的消费成正相关的关系.根据我国研究得出的数据统计分析的结婚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

2.2.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学生的未来就业情况

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培养出的人才数量增多,远远超过了就业市场的需求,供大于求的状况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包括应届的、往届的都面临着失业的窘况.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仅仅影响着毕业生的将来,还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打破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预期期望,进而严重影响着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状况.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这样的循环中有着直接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如下: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越好,对人才的需求量就越大,大学生就业率随着市场的需求增大而显著提高,毕业生就业前景好能提高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进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向着多元化发展,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也会渐趋多元化,如此,便能增加多种渠道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使高等教育更加完善.

2.3 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单就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比较,可以分析得出,出现这样明显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国民接受的教育有所不同,纵观整个世界,国与国之间的差异同样是由国民被提供不同的高等教育而产生的.经过研究发现,一个区域的劳动力质量若是显著提高,那么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也会明显加快,这说明,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有些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而经济发展得比较迅速,而对于自然条件比较落后的区域来说,促进科技的进步能够弥补稀缺的资源,进而使该地区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渐小,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正是自然资源最好的替代品,随着科技社会的到来,人才在经济发展中逐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更是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3.1 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以及助推器

通过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人力资源是技术资源的基础,没有人力资源就没有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都离不开高等教育,所以,高等教育是促进区域经济向前发展的原始动力.高等院校的扩招章程下达之后,各大院校的硬件基础设施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宿舍问题急待解决.宿舍的筹建,硬件的购置,都需要消耗人力物力,而各大院校又不能舍近求远,所以人力的聘用,物品的制备都会以周边地区为首要考虑对象,如此便会对高等院校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2.3.2 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高等教育的扩招,以及就业率提高可以增加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从而带动消费的增加.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是前文已经归纳总结出来的结论,因而适当扩大高等院校的规模,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拉动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受当地的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的制约,只能在短时间内起到作用,所以,改善高等院校周边的经济发展也是有必要的.这样,就在排出国家和政府拿出大量资金的基础上,以高等院校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3 国内外理论探讨的不同之处

首先是国内外关于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其次就是研究解决问题介入的角度不同.前文已经详细讲述了国内外的理论,在此主要讲述介入角度有何不同.国外大多是从微观的技术创新方面介入,例如后发优势理论等,就是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而在我国,主要的研究方式是从宏观的思想介入,例如教育方针理论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为基础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寻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国内在两者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高等教育作用于区域经济,可以促进后者的发展,同时,后者又可以反作用于前者,推动区域化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对该问题的研究结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承认,但是,国内在两者关系研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就这些不足作出了如下分析:

4.1 缺少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定量分析

目前,就国内的形势来看,我国对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一现象的研究探讨仅仅局限于表层的定性分析,没有做过深入的定量分析,使得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说服力.为了改善这种现象,我国当前比较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搜集具有一定说服力的资料以及真实的数据,并做相关性的研究分析,从而有力的说明这一促进作用.例如,搜集上海地区的相关资料,分析上海的高等教育对该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以小观大,得出普遍结论,在清楚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后,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向前发展.

4.2 缺少不同地方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

因为地理位置、历史因素、气候条件等等各种原因,不同地方的经济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同时不同地方的高等教育对该区域的经理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程度,在这一方面进行研究对将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分析还是比较缺乏的,因而,我国应当针对这一问题做出深入研究,选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例如比较发达的北京上海等地区,经济发展出于中流的东北地区,以及经济发展处于较为落后的西北地区,对这些不同地方的高等教育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总结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4.3 缺乏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提升到新的高度的政策

虽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承认了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反作用.但是,前文已经提到,我国在该方面缺乏对特定区域的相关性研究,缺乏针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高等教育的政策方针.所以,我国在研究分析特定区域的高等教育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上,寻找出适合两者发展的政策方针,使我国当前的研究渐趋完善.

5 总结

高等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它是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的系统.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而区域经济发展又为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提供可能.相较之下,我国对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联动关系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国外微观的技术创新以及国内宏观的思想,制定出切合我国实际国情的政策方针,促进高等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1〕毛建青.影响高等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及其协整关系——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2〕潘伦,吴海峰,何坪,周天寒,何丽芳,方明金.中国独立设置中医药本科院校的现状分析[J].重庆医学,2012(01).

〔3〕谢尚果,黄健云.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策略研究之二[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04).

〔4〕王东京,刘灵芝,吴海霞.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研究——以东陇海经济带为例[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03).

〔5〕徐文俊,刘志民.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与对策[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6〕陈然,赵庆年,钟耿涛.中美两国在高校区域分布上的比较及启示——高校分布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角度[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0.

〔7〕杨成梅.对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以荆楚理工学院为例[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01).

猜你喜欢
理论区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分割区域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