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经济的价值性研究

2012-08-15 00:43刘玲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3期
关键词:高碳能源人类

刘玲莉

(安徽三联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7)

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低碳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必须走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的适用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已经形成了高能耗、高污染、低能效的发展模式,就目前来看,我国已经成为排名世界第一的碳排放大国了,并且,我国的人口还在持续不断的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也在增加,过去传统的以牺牲能源作为发展经济的代价,已经不能适应需求,我国要调整能源结构,走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首先,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施低碳经济.

随着人类经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世界各国意识到,要改变经济发展的模式,由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早在上个世界七十年代就被发达国家提出,这种发展模式注重经济的长远发展,发展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考虑到对后代不致于造成损害,使人类在地球上能够更久的生活下去.我们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也是一个生命支持系统,这个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断裂,人类都不能生存.如今,人类已经意识到要节约自然资源,尤其是对非再生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要有节制,对于可再生资源,则要保障其再生的基本条件,使其保证再生的速度,满足人类对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也带来了较多的危害,高能源消耗,低产出,危害了我们的环境和气候,对于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我国在国际社会也处于被动地位.面对这些危害,我们应当转而适用低碳经济模式发展,低投入高产出,以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率作为发展目标.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发展模式,以环境的恶化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代价太高,因此,对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低碳经济提倡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短期内或许会对经济增长起到减速作用,但是其带来的长期利益也是不可估量的.

其次,为了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需要发展低碳经济.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各种现代化产品的普及使用,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量都逐渐增大,尤其是对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需求,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重要地位.由于这些能源,在全球的分布不均,有些国家是石油出产国,境内分布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而有些国家,能源贫乏,主要依赖进口,资源富裕的国家与资源贫乏的国家之间难免出现争夺能源的矛盾和纠纷.对于能源富裕的国家,我们希望其建立合理的出口制度,保障能源的合理供应,避免与其他国家为争夺石油等资源而发生战争.而对资源相对较少的国家,为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对安全的保障,要尽量的调整能源结构,避免使自己陷入能源风险,维护能源安全.

我国的能源存在两方面的危机,结构危机和制度危机.一方面,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能源的人均占有量低,另外,我国的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以煤为主,石油的储备不足,对进口的依赖过大.在这两种危机的情况下,再加上对能源使用效率不高,能源的浪费过度,使得我们的资源已经对国家安全造成一定威胁.面对这样的情形,我国必须发展低碳经济,解决能源结构危机和使用效率问题,以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在能源的结构上,我们要重新进行调整,多开发其他能源,比如风能、核能和太阳能等,此物,加大对生物燃料的利用,这些燃料的使用,对食物和土地的影响更小,新型的交通燃料,也会对减排起到促进作用.在能源的使用效率上,我们要投入更多的科研支持,有数据表明,单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可以减少20%至24%的能源需求量,并可每年节约数千亿美元;研发新的技术,新技术新能源为节能减排提供了较大的潜力.而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安全的问题,正是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低碳经济的发展节约了大量能源,为能源安全提供了保障.

再次,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能源结构合理性调整的需要

我国相对而言煤较多,但油少气少.在短时间内,要减少对一次性能源煤的使用,还不太现实.因此,短期内,对煤的使用仍然是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支撑.对煤的使用,仍然使我国维持高碳的能源状态.而发展低碳经济,就目前而言,我国还没有能力主要使用汽油等低碳能源.但在使用煤作为主要能源的同时,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开发新的低碳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减少一次性能源的高碳排放.

目前,我国正在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在经济建设中,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离不开“高碳”产业的带动.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对现在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会暂时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但是,从“高碳”向“低碳”发展,是调整能源结构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这个转变,我国的能源结构合理了,低碳产业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也能更稳定、持久的发展.

另外,发展低碳经济也顺应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当前,人类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恶劣气候,自然灾害,日益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过去,由于人类一味的追求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后,持续的高碳排放,使地球一直处于变暖趋势.但是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的基础上,而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据有关国家分析,如果按照目前各国的排放量,各国仍旧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到2035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将达到工业化之前的两倍,全球的气温将升高2度.这样的结果,会对人类生存和环境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世界各国都应携手共商环境保护之大计.

地球只有一个,各国都已经意识到,要共同保护地球家园.因此,在国际领域对环境保护进行合作,实现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各国之间的自然环境与生态资源,实际上形成了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其中任何一国的破坏地球的污染活动,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不利影响,污染的流动性使得各国要彼此联系,彼此约束,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早在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大会,该大会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将每年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大会指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各国都意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国与国之间应当相互合作,相互制约,共同保护环境.在环境问题上,中国也不可能依赖自己的力量,独自解决环境问题.鉴于多方面因素,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针对保护环境做出努力.这些国家通过制定相应的环保体系,通过政策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社会体系建设,积极开发新的环保技术来达到减排的目的.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我国也应该积极加入这场经济的绿色革命中,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减少对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积极的态度和彻底的决心来发展低碳经济.

最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任重而道远.

虽然我国没有较重的减排义务,但是,并不代表着我国能一直延续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高投入,高能耗,会使中国面临巨大的国际社会压力,对我国经济发展也及其不利.从全局角度讲,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也终将面对气候变化,面对前景,中国必须发展低碳经济.

我国一方面要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推动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又要节能减排,两者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仍然是一个较大的难题.面临这样的挑战,我们当前主要要解决的就是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为了改善民生,能源消耗持续增长,但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应重点开发新能源,加大对低碳能源的使用,改变现在的使用高碳能源为主的现状,以电力为例,我国的水电所占比重是20%左右,火电占的比重却高达77%以上,“高碳”仍然处于统治地位.未来,中国能源部门还将投资1.8万亿美元发展电力.届时,我们应重点发展低碳电力能源,否则只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威胁.此外,对我国能源重点消耗的工业,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对能源的消耗呈现高碳特点.因此,我国要尽快的调整经济结构,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我国的工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在工业领域实现能源的低消耗,低碳运行.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西方国家而言,仍然处于落后状态,要发展低碳经济,在技术和资金投入方面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拟.虽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来支持减排,但实际上发达国家并不以此来作为行动准则.以我国现有的技术状态,是达不到节能减排的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科技的落后和经费的限制,都成为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软肋.虽然发展低碳经济,我们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提上中国经济发展的议事日程,低碳经济运行势在必行,我们要多向低碳经济发展较好的发达国家学习,积极提高技术水平,开展科研,开拓新的可再生能源,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中国更好的发展低碳经济,作好铺垫.

〔1〕邢继俊.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2〕黄栋,李怀霞.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府政策.中国行政管理,2009(5).

〔3〕王利.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之基础—兼谈中国相关法律与政策完善.池州学院学报,2009(2).

〔4〕金乐琴.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经济学家.2009(3).

〔5〕吴晓青.中国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环境保护.2008(3).

猜你喜欢
高碳能源人类
高碳醇/膨胀石墨复合相变热沉多目标优化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强度榜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总量榜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