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超,刘 萌
(赤峰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城乡差距以及政府过多的把精力放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保护上,农村资源匮乏,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环境问题较多,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1].近年来,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农民利益受到极大伤害.据卫生部2007年调查,中国农村生活垃圾人均产量达到0.86 k g/(d·人),年产生总量约3亿t/a[2].人类的健康依赖外部的环境与条件,而环境卫生质量又揭示出人类生存质量的好坏.“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项基本要求[3].而大多数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西南地村虽地处郊区,但基础设施并不十分完善,本村村民加上村附近的赤峰学院众多学生,产生了大量生活垃圾,严重超出了农村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生活垃圾问题成为影响该村生产生活、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实地走访,对西南地村进行了广泛调查,以西南地村生活垃圾及环境卫生状况为切入点,揭示出农村生活垃圾的现状,并提出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方法.
如今,农村垃圾成分很复杂,来源也比较广泛,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有害垃圾和建筑固体垃圾.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物和布类.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菜根菜叶、瓜皮果壳等;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诊所临床废品以及含有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包装物和灭鼠药等剧毒药品,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建筑固体垃圾主要包括建筑过程中产生的砖瓦陶瓷、渣土,装修废弃材料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4].
在西南地村调查中发现,村民多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垃圾处理:①随意倒弃.这种现象在西南地村极为普遍,倾倒地点一般为村庄的排水管道,村庄废弃地,临街道空隙地等地方.②焚烧处理.村民会采取焚烧易燃物的方式减少垃圾量,达到短期处理垃圾的效果.③填埋和堆肥.这是两种比较相近的垃圾处理方式,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村民也较多使用.④堆放在固定地点.所谓“固定地点”是村民自认为方便的街道旁空地.全村大部分垃圾都堆放在此处,而并非是经过规划出来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堆放点.
笔者在西南地村实地走访时发现,腐烂食物、塑料袋、饮料瓶、厕所用品,破旧衣服等各种生活垃圾没有进行任何处理,随意堆放在房前屋后,下水道、农田周围,且长时间没有人员进行清理和打扫.除了显得街道脏乱差以外,还散发着刺鼻的气味.直接或间接地对环境造成危害.
2.2.1 污染土壤
垃圾中的有毒有害废物经过阳光的照射,在土壤中风化,经过雨水冲刷、浸泡、淋溶后,渗入土壤,杀死土壤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蚀分解能力,使土壤碱化、酸化、毒化,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降低土壤肥力,改变土壤结构,并被植物吸收利用.还有的有毒害物质,经过动植物进入人的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例如:生活污水中的油脂等废物可直接渗透到土壤中;白色泡沫餐盒二、三十年也不可能被完全分解掉,长期留在土壤里,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
2.2.2 污染水资源
生活垃圾中的重金属元素,油脂等有毒有害物质与水(雨水、地表水)接触.有毒有害成分就会被浸滤出来,使水体发生酸化、碱化、富营养化以及毒化,甚至渗透到地下水系统,造成了地下水污染.从而危害生物和水体健康.
2.2.3 污染空气
生活垃圾中的粉煤灰等细粒被风吹起,增加了大气中的粉尘含量,能够加重大气颗粒物污染.在适宜温度下,垃圾中的微生物也会发生作用,产生氨,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使随意堆放生活垃圾的地方,蝇蚊滋生,恶臭扑鼻,污染空气,同时危害村民的健康.
2.2.4 侵占土地
生活垃圾不像废气、废水那样迁移和扩散,必须占用大量的土地.西南地村的垃圾多数情况下都是随意堆放的,占据越来越多的建筑用地和交通用地;且垃圾中的固体垃圾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就会永久的占用土地,阻碍农村建设发展.
2.3.1 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投入不足
据建设部2005年对全国74个村的抽样调查,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89%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村内外池塘,无人负责垃圾收集与处理[5].因此,农村垃圾处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垃圾处置基础设施的缺失.笔者发现,西南地村并没有完整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只有临近街道几处露天敞开的下水道,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大多是直接倾倒在下水道中,蚊蝇滋生,气味难闻.并且,西南地村在其发展规划中也没将有关于垃圾处理等环境问题列入其中,更不会建设垃圾处理厂,排水系统等设施.
2.3.2 资金问题
资金是农村垃圾处理的关键.农村垃圾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在现实中垃圾处理的资金来源很少.一是西南地村的村民收入普遍不高,村民主动出钱处理垃圾的积极性不高,也不现实;二是由于政府部门对农村问题重视不够,拨款有限.且随着西南地村生活垃圾种类和数量的增多,农村垃圾处理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农村垃圾处理动力明显不足.
2.3.3 环保意识薄弱
由于西南地村居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农村垃圾产生的不良后果意识浅薄,对垃圾乱堆乱放、随意丢弃等现象熟视无睹.村民愿意选择就近倾倒,焚烧,填埋等省事、方便的方式来处理垃圾.例如,村民对于国家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限塑令不以为然,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大量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
2.3.4 法律的缺失
尽管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已比较完善,但针对农村垃圾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是较少,在建设新农村时,对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约束和规范较少;给依法管理带来了困难,不利于执法部门按照规章制度来管理、约束村民的行为.
①各级政府、村委会要逐步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改水改厕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例如在西南地村街道设置上垃圾箱,规划计算建设垃圾点等最基础的处理设施.②西南地村每户村民都应该配备可回收垃圾,可焚烧垃圾,可沤肥垃圾的“三桶”,并指导村民将生活垃圾分类放置.③村卫生诊所需要配备装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的桶.
农村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的保洁员、保洁工具等都需要经费.而西南地村村民收入普遍不高,让村民主动出钱购买不容易实现.因此,这些设置的购买就采取“村民交一点,村里拿一点,企业捐一点,向上争一点”,这种多渠道的投入方法,来加大融资力度[6].①村民每户每月收取1.5-5元不等的保洁费,村委会则每年拿出1-2万元,来弥补资金短缺问题;②把废品收购权、特殊废品回收权进行拍卖.在垃圾运送车上公开招租,打广告收取广告费用.在垃圾箱,保洁员服饰向企业拍卖冠名权,解决农村卫生资金难筹问题,③政府应承担相应的组织,引导责任,在农村防治垃圾污染方面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分担西南地村的资金压力.
①“村民是主体,村民要自愿”.村民要认识到村里垃圾的产生原因是村民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处理的主体也应该是村民.因此,村民应该具有科学,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强烈的垃圾处理责任心和环保意识,②村委会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将农村垃圾长期堆积所带来的危害,垃圾处理的意义、处理方式、解决途径等制作成图片、画册、画报等宣传资料进行宣传,同时利用农村“大喇叭”、村委会座谈会、知识培训等村民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③通过学校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相关知识教育,成立垃圾清洁兴趣小组,亲自参与清理垃圾的课外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掌握垃圾处理的知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并将校园学到的知识传给身边的人,并带动监督身边的人.
西南地村委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将垃圾处理工作列入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①村委会成立专门机构,依据居民的实际居住情况,按30户左右安排一名保洁员,签订保洁工作责任书、落实保洁责任,定则定薪,调动保洁员积极性.②分区包干,划分出卫生责任区,明确各区环境卫生的责任人,在村里建立环境卫生规章制度,把环境卫生整治列入“村规民约”当中,建立“门前三包”责任制度.③规划垃圾点,集中存放地点.设置垃圾箱,有利于垃圾的收集,村民的使用和卫生环境的保持.④加大监督检查考核力度.对西南地村垃圾处理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月月有通报、年中有检查,年终有考核,并评选出年度“最整洁户”等进行奖励.同时发挥老人、妇女、学生作用,成立监督小组,对村内垃圾处理及保洁进行监督、通报奖励批评.
要想做到西南地村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首先要在垃圾分类上下功夫.而源头分类收集是垃圾再利用的最有效方式[7].分类收集有利于回收大量废弃材料、减少垃圾量,在源头将垃圾分的越细,越有利于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处理.每个家庭都应参与进来,将垃圾按照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分别放置.①剩菜剩饭,瓜果皮壳、禽类粪便等可沤肥垃圾,有机垃圾可在田里堆肥;②饮料瓶、酒瓶、破旧衣物,废铜烂铁等可回收垃圾送到废品回购站;③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诊所临床废品以及含有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包装物和灭鼠药等剧毒药品,村委会应有特定的人员来处理;④破砖烂瓦、石块煤渣等建筑垃圾堆放固定地点,可用来填坑铺路;⑤枯枝落叶、稻草等由村民收集后做有机肥料.上述分类可从源头将垃圾简单化,加大了可回收利用率,并节省了人力物力.
西南地村设有西南地小学和赤峰学院,为建立有效负责的志愿者队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①组建村民环保志愿者团队.协助村委会进行垃圾处理的宣传工作,同时对村委会的环保工作进行监督,维护村民自身的利益.②利用西南地小学和赤峰学院这种得天独厚的学生资源.加强学生环保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环境对生活重要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动自己身边的人共同参与到建设美好家园中来.赤峰学院作为赤峰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具有绿色环保协会等学生社团,并经常组织各种关于宣传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今后该社团应走出校园,面向西南地村进行宣传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简单简便的垃圾处理活动,对西南地村民产生示范作用.
蕾切尔·卡逊说,要保护环境,更要善用科学方法服务人类[8].农村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已成为农村环境保护中最突出的问题.依靠多途径的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立有效持久的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全民参与,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量,提高农村垃圾处理率.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西南地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保证村民的身体健康,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张新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江苏省丹阳市为例[J].污染防治技术,2011(3).
〔2〕马香娟,陈郁.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能源工程,2002(3):39-42.
〔3〕张哲.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调查分析——以云南省宜良县为例,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5(4):15-20.
〔4〕田雷,黄展.清原县农村生活现状的调查与治理对策.民营科技,2011(8).
〔5〕魏钰,苏杨.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类型、现状与后果[J].中国科技成果,2007(19).
〔6〕甘卫华,黄俊英,苗琬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主体及功能研究[J].北方环境,2011(6).
〔7〕魏子民,席北斗,赵越.生活垃圾微生物强化堆肥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20-21.
〔8〕Rachel Carson.Silent Spring,Morning Start Press,1997.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