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大学生哲学思维素质和能力的培育

2012-08-15 00:47胡万年
巢湖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理论课哲学马克思主义

胡万年

(巢湖学院哲学研究所,安徽 巢湖 238000)

国人自1984年以来在奥运会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然而,中国科学家至今没有人问鼎科学界最高奖项,即诺贝尔各奖项,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培养的人才缺少理论思维和哲学根基、缺乏对哲学思维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重要原因之一。杨振宁先生以其亲身体验说:西南联大教会了他严谨,西方教会了他创新。正是这两种素质为他登上诺贝尔领奖台奠定了基础,而这基础中的第二点却不是从中国得到的。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也没有名师指导,却独创相对论,这与爱因斯坦擅长哲学思维、善于运用正确的哲学思维来指导科学研究工作分不开的。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反思。对此,著名教育专家包国庆在《科学时报》上发表文章指出:“归根到底是教育出了问题”。[1]他认为,中国人没有拿到诺贝尔奖,其原因在于缺乏哲学思维,而哲学思维的培养在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高校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哲学思维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1 哲学和哲学思维的理论特征

哲学(philosophy)是源于希腊文 philein(爱)和sophia(智慧或知识)两词,意即“爱智慧”,西方国家的语言(英语、法语、德语等)都沿用这个词。中国古语中也有“哲,智也”说法。哲学就是对智慧的不懈追求。哲学智慧不是对流俗观念的简单接受,而是一种“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2]贺麟认为,哲学重在思想的训练和理智的活动,而不在于问题的解决和所得的结果。因此,“哲学家只是爱智者,追求真理的人,而不是智者,自命已经有了智慧、得到真理的人。”[3]康德曾经认为教哲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哲学思考,他说:“哲学只是一种可能的科学观念。……我们所学的不是哲学本身,而是如何进行哲学的思考”。[4]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将哲学等同于哲学史,学习哲学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哲学史,而“学习哲学史就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式,启迪批判性思维的试验过程。”[5]

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理论思维能力的高度概括的结果,反映了人类理论思维的最高水平。哲学思维是人类探讨人与世界及其关系的认识活动过程,是人类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性思维活动。黑格尔明确规定了哲学思维的特性:“哲学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6]哲学的本性就是思维,我们可以将哲学界定为一门思维科学。哲学作为一门思维科学又不同于一般的思维科学,如日常思维和科学思维。哲学思维的对象不同于日常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对象,它是以世界整体为对象,探索世界万物的本原。哲学思维的方法不同于日常思维和科学思维,是对人类精神、思想反思的活动过程。哲学思维的任务不同于一般的思维科学,哲学思维是以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的事实为依据,是对已有事实的再思维。概言之,哲学思维本质上不是一种经验的感性思维,而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思维,这种理论思维是可以通过学习哲学而得到锻炼和发展的。恩格斯说:“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7]

哲学思维就是以概念的逻辑体系规范着我们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式,具有自身的理论特征。哲学思维作为一种抽象的理论思维,是一种超验性思维、抽象性思维、反思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它启迪、激发、引导人们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

1.1 哲学思维的超验性

哲学思维的超验性就是超越经验现象和具体事物的束缚和影响,从形而上的高度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世界的本原。哲学思维的超验性表明哲学思维是一种超越实证经验的“形而上”思维,是与“形而下”的经验思维相对立的。前者是抽象的、无形的、超验的无限性思维;后者是具体的、有形的、经验的的有限性思维。其中,无限性思维就是超越经验的无限追溯的过程,即对事物的根据和本原作追根求底式的探究。这种无限性是思维边界的无限性,是思维层次的无限性,是思维理念的无限性,是思维成果的无限性。哲学作为无限地追根究底的超验思维,就是要摆脱经验现象的束缚,超越经验性层面,力求在对象总体意义上把握其本质。[8]

1.2 哲学思维的抽象性

抽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能力,所谓抽象思维就是通过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来揭示事物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思维方式。与一般的抽象不同,哲学的抽象是将人类的抽象能力发挥到最高限度,力求把握无限总体。与具体思维相比,抽象思维是一种概念思维方式,是以概念为对象的,是对现象世界的本质的概括。具体思维是一种感官思维,是以可感觉的事物为对象的思维。哲学的抽象思维是在具体思维的基础上对具体概念的更为普遍和抽象的概括,例如“物质”这个概念就是对物质世界所有对象的总概括和最高抽象。因此,抽象思维是对人类思维的整体性、概括性和超越性的一种追求,以便达到绝对抽象的哲学高度。

1.3 哲学思维的反思性

所谓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是思想的主体以自身为对象来进行思考的过程,即“对思想的思想”、“对认识的认识”的过程。正如黑格尔所说,反思是以思想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反思是一种自我意识,它是人类思维达到成熟、自觉的标志。反思性思维与对象性思维是相对立的,对象性思维是一种以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客体对主体的投射为特征的,反思性思维是以主体自身为对象进行的思维活动过程,是“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再反思”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反思性思维具有探究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特点。具体而言,反思性思维不是对已有的知识内容的回顾和记忆,而是寻找其中的问题和答案的探究过程;反思性思维是主体主动的、自觉的积极探究的活动过程,它是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的综合过程,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反思性思维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主体通过反思性思维,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本质规律,进而产生新的发现。因此,反思是探究,是发现,是再创造。

1.4 哲学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 Thinking”的直译,意指那种质疑辨析,严格推断,抓住要领,机智敏捷的思维。批判性思维并非是否定性和破坏性思维,而是建设性和创新性思维。哲学思维的基本功能不仅在于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而且在于批判世界、改造世界,历史上许多哲学家都是把批判视为主要思想武器之一。对康德来说,批判意味着对于一般的理性能力的审察,以便确定理性的任务和性质,划定理性的合法使用范围和限度。哈贝马斯将批判性思维等同于"解放性学习",即学会从阻碍人们自己的生活、社会和世界的那些个人的、制度的或环境的强制力中解放出来。德国哲学家霍克海默认为,我们不能盲目地、不加批判地接受和模仿流行的思维方式和流行的规范原则,哲学反对因循守旧和固守传统。所以“哲学的真正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9]

2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也是提高大学生哲学思维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新形势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政治教育与理论教育区分不清,以政治教育取代理论教育

政治教育是我国知识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小学到大学,在不同层次上开设包括道德、品质、法制、理想、政治等方面的政治教育课程。大学阶段,现行的哲学理论教育被纳人政治教育序列,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灌输取代了说理,以本本替代了独立思考,以概念化的“原理”斩断理论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结果导致,一方面没有取得应有的政治教育的效果,受教育者反过来将政治教育视作“假、大、空”的说教;另一方面,无法体现理论思维本身的独特魅力。

2.2 重知识积累,轻理论思维

现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偏重于原理、概念的界定和知识点的讲授,如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什么是规律,等等,偏重于对哲学的简单化的套用和具体科学的某些新理论,例如,说到“世界是物质的”必然大谈物理学和天文学有关最新知识,说到“意识”又要列举脑科学的新成果,等等。相反,哲学自身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哲学自身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等等本可用于训练学生理论思考品质的问题却很少涉及。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过于单一化

我们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核心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的传播,也就是在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灌输。虽也强调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掌握,但常常把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作狭隘理解,即具体表现为矛盾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这样,学生只有对马克思主义知识的记忆,至多学会一些辩证分析与历史分析方法的皮毛,根本谈不上进行理论思维或哲学思维。本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文明和几千年哲学思想发展的逻辑的和历史的结果。然而,现行教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史简单地割裂开来,导致学生孤立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很容易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庸俗化和简单化的理解,很容易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取代全部的哲学史,很容易割断哲学史的逻辑联系,造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绝对主义的非理性的崇拜。

2.4 教学观念落伍,教学方法僵化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观念落伍、政治色彩浓厚,仍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任务当作是简单说教、灌输信仰和服务政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常采用讲授方法。这种讲授方法对于学生初期理解、掌握客观规律及相关理论知识是很有用的,但若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机械采用这一方法却是不当的。尤其是大学生已掌握了相当知识,具有一定的思维和分析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创新教学方法,只是将陈旧的知识和简单的说教联系在一起,会导致不少大学生从心理上畏惧和厌恶思想政治理论课,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抽象枯燥、难于理解,进而疏远这门课程。原因是单一的讲授教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气氛呆板,师生之间缺少思想交流和沟通,完全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这种重灌输轻理解的“一言堂”教法,使课堂气氛平淡沉闷,缺少激情,其结果必然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原理的机械掌握,更不用说活学活用,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3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大学生哲学思维素质和能力

鉴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下,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哲学思维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况,笔者认为必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哲学思维素质和能力。

3.1 提高教师自身的哲学思维素质

教师哲学思维素质对于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从事阐释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阐释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翻译、整理和研究,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文本,发掘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澄清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错误的理解。创新就是在阐释的基础上,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意义,结合中国国情,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解决时代的重大问题。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要具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善于把握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哲学思维能力,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思维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哲学思维素质的高低。一个没有追求真理的精神、没有超越的意识和批判的精神的教师,自然培养不出具有这种哲学思维素质的学生。

3.2 培养学生善疑、反思和批判的精神

首先,培养学生善疑的精神。哲学是一门爱智慧的学问,是在追根究源的过程中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利用一切教学手段,故意留下疑问,设置矛盾,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锻炼学生善于对稀松见惯的现象和不言而喻的问题进行质疑和追问。这样,学生对权威的理论和流行的解释,不是简单的信奉,而是持怀疑态度,在质疑过程中不断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其次,培养学生反思的能力。哲学思维的特点之一就是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和事物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思想,这就是反思性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创造反思条件,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提高学生反思能力。如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创设学生反思情景、训练学生反思技能、增强学生反思毅力,等等。再次,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气质,对于应付复杂多变的世界,提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都是必要的。哲学学习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重要渠道,可以训练学生敏锐地洞察人类所面对的种种问题,以深刻的批判精神为人类安身立命寻求新的价值观念和终极关怀。哲学批判本身是思维与思维的撞击,是思想与思想的较量,对大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抽象力、概括力、乃至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极大吸引力。[10]

3.3 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哲学素质和思维能力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然以传统讲授型模式为主。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方法单一、内容单调,忽视个体心理特征,压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等。传统教学方法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附属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课堂上讲授什么知识内容、怎样讲都由教师决定,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的机会不多。如此陈旧的教学模式,不可能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兴趣和爱好,不可能提高学生的哲学思维素质和能力。如何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笔者认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关键在于如何突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哲学思维素质和能力?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新型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哲学思维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和小组式教学,等等。在传统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教师总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政治和知识来讲授,他们往往凭借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灌输,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种忽视人文精神培养的传统教育观念,不能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合格人才。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应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培养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析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3.4 变革传统考核方式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法仍然采取传统的闭卷考试为主、平时考察为辅的方式。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造成多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埋头于教材之中,由于学业成绩基本取决于期末的闭卷考试分数,因此有些学生平时不愿上课,甚至逃课,到期末只要临时突击死记硬背,照样能够通过、甚至拿高分。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考核方法无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哲学思维素质和能力。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考核方式必须施行改革。一是在考核内容上,减少纯粹记忆性的试题,如填空、名词解释、选择题等,从根本上废除那种死记硬背的知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在考核方法上,采取多种形式,如答辩式、开卷式、小论文、调查报告,等等。三是在平时考核上,注重并加大平时成绩考核力度,把教学效果的考核作为一个过程,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知水平和社会实践,等等,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发展。[11]

[1]包国庆.重建适应创新体系的教育科学:包国庆教授答本报记者问[N].科学时报,1999-08-24.

[2]杨耕,马俊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

[3]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75.

[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33.

[5]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

[6]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5.

[8]颜晓峰.论哲学思维方式[J].大连大学学报,2007,(4):21.

[9]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50.

[10]田海舰.哲学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4):33.

[11]胡万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J].合肥学院学报,2009,(4):126.

猜你喜欢
理论课哲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菱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