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在图书馆共建共享中的应用分析

2012-08-15 00:55李业根
地方治理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图书馆资源

李业根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江西南昌330003)

网络技术在图书馆共建共享中的应用分析

李业根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江西南昌330003)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的重要内容,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共建共享提供了便捷的实现途径。构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需要综合运用网络存储、元数据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云计算等网络技术,还需要提高图书馆员的网络素质,加强网络平台的研发建设和宣传推广力度。

图书馆;共建共享;网络技术,“云”计算

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占有量和利用率,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信息资源持续爆发式增长,使得图书馆在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上面临极大的挑战,任何一个图书馆都难以处理如此数量庞大的信息资源。传统的办馆模式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联合共建、资源共享成为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过程中,不同图书馆之间通过建立广泛的合作协调关系,宏观布局和科学规划文献信息资源,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共同揭示、建设、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追求对文献资源的完备保障,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图书馆学最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其实践也从20世纪初开始,至今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美国国会图书馆为解决全国文献资源共享问题,从1901年即开始组织全国文献情报资源卡片目录中心,组织全国统一编目,并开始对其他图书馆开展馆际外借服务。英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国家中央图书馆”和地区“图书馆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协调各图书馆的分工入藏,开展全国特别是地区性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我国的图书馆共建共享活动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1957年,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了《全国图书协调方案》,随后在国家科委图书小组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地区性文献情报资源采购协调工作,开展统一编目和馆际互借,逐步建立起外文卡片目录中心。

早期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主要集中于文献的协调分工采购、统一编目、馆际外借服务等等。由于文献资料的传递主要以实物载体方式进行,受地理空间等因素影响较大,效率低下,共建共享的内容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极其有限。20世纪下半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资源突破了实物载体的限制,数字化、虚拟化的信息资源逐渐取代了纸质资源的主体地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出现了新的变化。但真正使图书馆共建共享出现革命性突破和发展的,则是因为上世纪末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二、网络技术在共建共享中的应用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网络应用的前提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虚拟化。据统计,2009年产生的数字信息量约为8000亿GB(0.8ZB),2010年产生的数字信息量达到1.2ZB。从2009年到2020年,每年创建的数字信息量将增长44倍,声音、电视、广播、打印等所有主要的媒体形式都将完成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变。数字信息的极大丰富和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信息产业呈现了全新的面貌,图书馆的工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馆藏资源数字化、网络信息采集、第三方资源订购等方式形成数字化馆藏后,图书馆利用网络信息系统,可以为馆内馆外的所有授权用户提供自动化书刊借阅服务、各种信息检索和全文下载服务、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门户发布和管理、个性化信息服务等。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更便捷的实现途径,通过网络连接和建立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可以对不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集成、管理、分配和使用,联合采购、联机联合编目、联机检索和电子文献传递都可以轻松实现。不同区域的图书馆通过网络连成一体,互通有无,共建共享不再受物理空间限制,图书馆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能力都将大幅提升。因此,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是未来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点。

建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是一项复杂工程,需要运用各种网络技术,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1.网络存储技术(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

运用网络存储技术,共建共享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既可以统一存放于一处,又可以分散存储于不同的图书馆,解决了海量信息资源存储、管理和使用的问题。目前网络存储技术最为成熟和应用最广泛的有以下三种:

(1)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外挂存储)。它是通过SCSI接口将各种存储设备与服务器的I/O总线相连,客户端访问存储设备上的数据,首先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消息,服务器解析这个请求并给存储设备发送访问消息,存储设备访问数据并发送至服务器的内存,最终由服务器把结果数据传给客户端,服务器主要起存储转发的作用。由于服务器主机SCSI ID资源有限,能够建立的SCSI通道连接有限,直接外挂存储的存储能力也会相应受到限制。

(2)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NAS是一种特殊的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包括存储器件(例如磁盘阵列、CD/DVD驱动器、磁带驱动器或可移动的存储介质)和内嵌系统软件,支持标准的文件访问,也支持相应的网络协议。NAS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连接到LAN上,按照TCP/IP协议进行通信,面向消息传递,以文件的I/O方式进行数据传输。NAS可以实现异构平台(比如NT或UNIX)之间的数据级共享,是真正即插即用的产品,而且物理位置灵活,可放置在工作组内,也可放在其它地点与网络连接。NAS将存储瓶颈转移到了通信网络上,网络上除了已有的终端用户的流量还多了用户访问存储设备的流量。

(3)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SAN是独立于服务器局域网络之外的,采用高可靠性的存储协议(SCSI协议),使用光纤通道将存储设备、服务器连接到光纤通道交换机上而构成的高速专用存储局域网。它通常由磁盘阵列、磁带库、服务器、光纤交换机、光纤控制器等设备组成,数据访问是以数据块的方式交换数据,传输速率100Mb/s,在全双工的情况下高达200Mb/s,有望提升到1GB/s,数据吞吐量高,并不占用局域网带宽,适合于大数据量的传输。

2.信息组织——元数据(Meta Data)技术。

共建共享的图书馆为了完成信息收集和为用户提供服务,就必须对信息的收藏状况、查询要求和检索属性进行描述。这就需要元数据的信息描述和组织功能。元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what)、覆盖范围(where,when)、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who)、数据的提供方式(how)等信息,是数据与数据用户之间的桥梁,是数据的数据(data aboutdata)。对于元数据的种类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分为描述性元数据、管理型元数据、结构性元数据、保存性元数据等等。

(1)描述性元数据(IntellectualMetadata)用来描述、发现和鉴别数字化信息对象,如MARC、DC,主要描述信息资源的主题和内容特征。

(2)结构性元数据(StructuralMetadata)描述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内部结构,如书目的目录、章节、段落的特征。

(3)存取控制性元数据(Access ControlMetadata)用来描述数字化信息资源能够被利用的基本条件和期限,以及这些资源的知识产权特征和使用权限。

(4)评价性元数据(CriticalMetadata)描述和管理数据在信息评价体系中的位置。

3.网络安全技术(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安全性包括版权保护和系统安全性的保护。网络安全是数字图书馆能够健康发展的前提,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访问控制和使用控制。

(1)数据加密技术。保护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安全的基本方法依然是加密。目前几乎所有的安全协议和安全体系都是建立在加密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加密密钥能否公开这一特征,加密体制可以分为两类:传统密钥体制和公开密钥体制。实际应用中一般都将公开密钥系统和秘密密钥系统结合起来使用,以得到公钥系统的安全性和秘密密钥系统的速度方面的优点。

(2)安全容器技术。安全容器技术以InterTrust的Digibox技术为代表。InterTrust把重要的数据和有关的商业使用规则储存在名为“数据盒”(Digibox)的加密文件里,商业规则是有关数据的价格和使用控制的内容;最新的Digibox的内容上集成了数字水印技术。

(3)防火墙技术。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资源,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特殊网络互联设备和软件。它对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来实施检查,决定网络之间通信的权限,并监视网络的运行状态。

(4)移动Agent。移动Agent(MobileAgent,MA)是代码、数据和执行环境的封装,它可以在执行过程中在计算机网络中自治、有目的地迁移,并且能响应外部事件,在迁移过程中能保持其状态的一致性。移动Agent系统将是未来版权保护的一种纯技术的解决方案。

4.云计算技术(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技术已经深入到互联网应用的各个角落,它作为一种IT(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与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委会认为,云计算最基本的概念是:通过整合、管理、调配分布在网络各处的计算资源,并以统一的界面同时向大量用户提供服务。借助云计算,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瞬息之间,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实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的效能,同时,用户可以按需计量地使用这些服务,计算将成为一种公用设施提供给每个用户。

云服务包含3种服务类型:基础架构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基础架构即服务是以服务的形式提供虚拟硬件资源,如虚拟主机、存储、网络、数据库管理等资源;平台即服务是提供应用服务引擎,如应用编程接口、运行平台等;软件即服务是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最终的应用服务,例如对图书馆提供馆际互借、数据库检索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特色库加工服务、教参管理服务、学位论文服务等,图书馆可以按需租用部分或全部服务。

利用云计算技术,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以轻松实现。1)实现信息基础设施的共享。云计算提供的基础架构即服务能使信息基础设施得到真正的共享,图书馆无需购买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只需通过互联网租赁即可搭建自己的应用系统。利用云计算技术集中部署计算和存储资源,提供给各个图书馆。这既避免了用户重复建设“烟囱式”信息系统的低效率,又能赋予用户价格低廉且近乎无限的计算能力。云计算提供的资源是弹性可扩展的,可以动态部署、动态调度、动态回收,以高效的方式满足业务发展和平时运行峰值的资源需求。2)整合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的聚合,而云计算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信息的融合、存储及通过网络服务进行共享,这使得图书馆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不断丰富数字信息资源。在云平台中,各种计算资源被连接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资源池,动态部署、分配给不同的应用和服务,满足它们在不同时刻的需求。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用户无需了解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体位置,也不需要在个人终端上安装各种各样的软件。云计算技术屏蔽了信息资源的多样性格式,这就使得各数据库的数据标准化和接口问题得到解决,实现多种资源的全面共享。云计算提供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这又为数字资源的整合铺平了道路,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的真正共享。3)资源租赁和按需服务,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云服务的基础架构即服务避免了图书馆网络硬件设备、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同样,平台即服务和软件即服务避免了平台及数字资源的重复建设,这大大节约了各图书馆经费的开支。在“云”服务模式下,存储及计算能力可以作为一种公共资源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这样,图书馆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网络布局和资源结构,读者服务更有针对性。

国外的诸多机构已经走在了云计算的前沿,Amazon、Google、Microsoft等公司都拥有自己的云计算平台,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在三期建设中,也为广大用户定制了CALIS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称为Nebula Platform)框架。当前,大多数图书馆所面临的是数字信息资源的不足与经费投入缺失的矛盾,“云计算”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途径,是今后解决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问题的强有力手段。

三、网络技术在图书馆共建共享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图书馆馆员整体素质偏低。

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共建共享应用的网络技术也不断更新,这对图书馆馆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图书馆馆员只有不断学习,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才能将其应用到共建共享工程中。但是,当前我国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素质偏低,有计算机专业教育背景的馆员不多,对先进的网络技术不熟悉,使得网络技术在图书馆共建共享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同时,我国图书馆的部分领导尤其是主管部门的领导,对自动化特别是网络化的认识存在不足,依然坚持传统的“馆本位——书本位”的思想观念,对应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现实意义认识不清。另外,由于网络设备投资大,管理难,安全性低,一些图书馆的领导心存畏惧,不愿冒风险,不愿按照网络化的要求去考虑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数据库建设方案等新问题,这些都影响了网络技术在图书馆共建共享工作中的应用。

2.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研发能力不足。

我国图书馆在应用网络技术构建共建共享平台时,一般都是与网络公司合作,提出思路和要求,由网络公司开发出相应的网络平台产品交付图书馆使用。这主要是因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环境的急剧变化,网络平台研发的复杂性和学科的交融性增加,以及资金、技术的限制,导致图书馆自主研发的难度极大,从而不得不求助于专业的网络公司。虽然这样做同样可以使图书馆实现共建共享的网络化,但研发能力不足也造成了一系列问题:1)图书馆不能掌握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核心技术,网络平台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以及时修改解决,也不能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改进共建共享的网络平台;2)对外依赖度过高将会提高图书馆在共建共享中应用网络技术的成本;3)由于缺乏既懂图书馆业务又掌握网络技术的专业研发队伍,图书馆与网络公司合作过程中存在的沟通不畅或理解错位,会给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带来一些技术盲点或缺陷。

3.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宣传推广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建成使用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已经不少,全国性的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地区性的如江西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系统、浙江网络图书馆系统等等,但从运行的情况来看,虽然使用的效果不错,但使用的人群范围不大,共享服务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如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21位咨询员2011年全年接受的实时咨询量仅为2309人次。这一方面是因为读者的网络技能不高,对通过共建共享网络平台获取信息资源的操作方法不熟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图书馆对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宣传推广力度不足。除了在馆内小范围的介绍之外,图书馆很少利用各种现代媒体平台对共建共享工程进行宣传推广,因此失去了大量潜在的用户。一些图书馆建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后,出于各种考虑只对很小一部分读者开放,如高校图书馆建成VPN远程访问系统后,通常只对本校教职工开放,连本校学生都无法使用,网络平台的效能没有最大化发挥,平台本身的发展也受到很大影响。

四、推进图书馆共建共享工程应用网络技术的对策建议

1.提高图书馆员网络素质。

图书馆员素质的高低与图书馆各项工作的质量、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高素质的人才是图书馆最主要的有形资产,也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建设中,图书馆员的网络素质将是一个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网络素质是一个人运用网络的技能、道德修养以及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只有拥有较高的网络素质,图书馆员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设计制作,充分利用共建共享平台丰富馆藏资源和为读者提供更完善的信息服务。因此,图书馆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信息开发、服务的技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人才,以加快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化的进程。一方面图书馆要加强馆员职业技能教育,创造各种条件、开展各种活动,激励馆员参加学习和培训,提高应用网络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图书馆要引进一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专门人才,提高图书馆应对和解决复杂网络技术问题的能力。

2.加强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研发建设力度。

共建共享网络平台虽然已经在很多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中得到应用,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还有相当多的图书馆未建立共建共享网络平台,一些已建成使用的网络平台功能也比较单一,图书馆各自为阵、条块分割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因此,当务之急仍然是建立数量更多、功能更强大的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图书馆之间不仅要强强联合,也要强弱联合、弱弱联合,最终的目标是全国所有的图书馆都能通过网络进行协作和资源共享。图书馆在转型发展中要更新观念,充分重视网络技术对图书馆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加强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加在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建设上的经费投入,建立一支专业的网络技术队伍,提高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研发能力。考虑到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图书馆还要加强与专业的网络公司之间的合作,通过技术引进达到快速实现网络平台建设的目的。但从长远来看,图书馆要将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研发纳入到日常业务工作之中,使之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的重要内容。

3.加强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宣传推广。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只有获得大量用户才能实现其价值。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图书馆作为主要的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地位受到挑战,如果不加强宣传和推广,共建共享网络平台不为用户所了解,就会闲置浪费,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用。信息服务是一种独特的信息商品,加强市场营销是充分开发和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共建共享网络平台也需要市场营销,需要将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信息资源产品推向广大的用户市场。具体来说,图书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推广工作:(1)深入调研信息市场,了解用户需求;(2)确定目标用户,尽可能涵盖多的用户群体;(3)进行市场竞争分析,了解图书馆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4)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宣传推销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信息服务。图书馆要改变服务理念,变坐等用户上门的被动服务为面向用户的主动服务。可以采用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主页展示、在报纸或网页上刊登广告、散发宣传页、运用公关手段、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等营销方式吸引用户。可以编辑图书馆信息服务业务通讯,积极参加各种会议,总结经验,把握一切可能的宣传机会来宣传图书馆的信息服务。(5)注意用户体验和意见反馈,不断改进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网络平台作为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的一种工具,只有在读者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因此图书馆要建立一个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充分重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改和完善共建共享网络平台。

[1]杨文祥,王秀亮,夏跃军.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历史回顾与现实任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2).

[2]数据增长有多快?年数据量10年后将翻45倍》[EB/OL].新华网,2010-05-06.

[3]张为民.云计算:深刻改变未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田英萍.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市场营销[J].图书馆学研究,2006,(2).

责任编辑 郑百灵

G250-7

A

1008-6463(2012) 04-0091-04

2012-03-20

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11TW17)。

李业根(1977-),男,江西安福人,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