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提升财政监督水平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访重庆市财政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唐峰

2012-08-15 00:43本刊编辑部
财政监督 2012年13期
关键词:小金库财政监督财政

■本刊编辑部

“近年来,我市各级财政监督部门紧紧围绕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和财政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创新监督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为维护财经秩序、规范财政管理、保障资金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唐峰开门见山,对市财政监督工作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他接着说:“我们不仅顺利完成了为期三年的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还牵头实施了‘惠民资金’专项检查等工作,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财政监督综合水平不断提升

回顾近年来重庆市财政监督工作,唐峰脸上洋溢着笑容:“通过这些年来的实践,我市财政监督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对于近年来的成果,他总结出了五条:监督重点更加突出,监督范围不断拓展,监督内涵不断丰富,监督影响日益扩大,监督效果愈发明显。正是这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实现了该市财政监督工作“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监督重点更加突出。唐峰指出,“民生”财政始终是财政监督的重点。他告诉记者,围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主题,重庆市在深入开展民生资金监督检查上做足了“功课”,财政监督服务大局的作用更加彰显。谈话中,他进一步介绍了该市的做法:市、县两级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认真开展了“解决侵占就业及培训补助资金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同时还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家电下乡补助资金、福利彩票公益金等17项惠民资金专项检查,涉及资金362亿元。通过系列专项检查,及时纠正了惠民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决策落到实处,使惠民资金真正惠及民生。在工作推进中,部分地区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如丰都县通过现场宣传、带政策下乡等方式,增强群众对民生政策的了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渝中区通过电话抽查、实地入户等方式检查惠民资金发放情况,寻找检查线索,取得了不错效果。

监督范围不断拓展。“按照市里提出的监督检查规模,各级财政部门都积极扩大了检查范围。”他逐项列举了近一年来开展的检查项目:一是组织全市11934个行政事业单位,对2009年、2010年的会计信息质量、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自查,并由财政牵头重点检查了391家行政事业单位、社团组织;二是对全市76家企业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三是对25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执业质量检查。随着监管规模的不断扩大,监督范围的不断拓展,既规范了行政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又有力地促进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稳步提升。

监督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全面启动绩效评价工作,监督关口逐渐前移。制发了《重庆市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配套制定了相关系列文件;对重庆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基层卫生医疗体系标准化建设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各区县也分别对本区县共计56个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涉及资金24亿元。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内部监督,实现资金运行的全过程监督。对青少年校外场所建设资金、乡镇基层政权建设资金等进行了检查,各区县也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58号令,积极组织开展内部监督检查。通过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增强了财政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和自我约束力,有力地提升了财政管理水平。

监督影响日益扩大。2011年,重庆各级财政监督部门严格执行“查前公示检查名单、查后公告检查情况、严肃依法处理处罚”,不断探索和完善财政监督工作机制。开县、南川等区县通过在当地主流媒体印发检查公告、公示资金安排等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扩大监督工作影响力;万州等区县则探索建立起了监督检查、审理处罚相分离的查审分离机制,成立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审理委员会,有效控制行政风险,既保障检查工作的独立、公正和客观,又较好地推动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监督效果愈发明显。“在各级财政部门的不断努力下,我市财政监督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他解释道,这些成果既包括上级领导的认可,如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重庆的治理工作经验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推广,地方政府分管市领导两次对“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做出“成绩显著”的批示等。同时也包括财政监督制度的不断完善,据统计,2011年重庆各区县共制定、出台有关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方面的规章制度(办法)95个,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财政监督工作机制。此外,还严肃查处了一批违规违纪行为,挽回了国家巨额经济损失,维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小金库”治理工作警钟长鸣

“‘小金库’治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从全市和各区县、各单位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们对已经取得的成绩还不能估计过高、盲目乐观,对存在的诸如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尚不健全、滋生‘小金库’的土壤还没有完全彻底铲除等问题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做到警钟长鸣。”谈到“小金库”治理工作,唐峰义正词严,态度坚定。正是这种决心,让记者明白了该市“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获得各界肯定的原因所在。

他继续说道:“虽然按照中央的部署,‘小金库’专项治理作为一项阶段性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但是各级、各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门仍然任重道远,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要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巩固成果,不断健全长效机制,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努力推动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对于未来“小金库”的治理工作,他也向记者介绍了有关计划。

进一步完善制度,着力堵塞财务和资产管理漏洞。主要是加强财政预算、银行账户、现金管理,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国有资产出租处置收入、会议费、培训费和劳务费管理。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制度和公务卡的实施面,加大对政策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在开展财务检查和审计时,将国有资产使用情况、公务卡推行、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及政府采购的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检查。

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编制,着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他说,部门、单位或团体私设“小金库”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支出标准过粗,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更是相对滞后等原因造成的。必须优化定额标准、完善基础管理、推进绩效预算,细化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等基础工作,并进一步明确、完善水电费、物管费、车辆运行费、会议费等单项定额标准,优化公用经费分类分档,科学界定常年性、阶段性项目支出。对新增一次性支出项目,及时填报纳入项目库管理。加强对项目绩效目标的审核、管控,及时掌握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绩效评价结果要应用于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积极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和单位财务公开,依法、有序、稳妥推进“三公”经费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着力增强干部职工遵纪守法意识。要建立健全教育防范机制,把严守财经纪律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特别是单位主要领导遵守财经纪律的意识。从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角度出发,加强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切实增强“一把手”责任意识与廉洁从政意识。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把宣传教育作为惩防体系建设基础性工程,以防治“小金库”为重要内容,以廉政文化建设为抓手,建立拒腐防变长效机制和廉政风险预警机制。

进一步强化监督,着力推动“小金库”治理的常态化。“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临时协调机构已撤销,我市各级治理机构也随之撤销。”他话锋一转,“但这并不意味着治理工作的结束,‘小金库’治理工作将转入常态。我市各有关牵头部门将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认真负责,加强对‘小金库’问题的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小金库’问题处理处罚和责任追究力度,有效遏制‘小金库’问题发生。”说到这里,他不忘强调,“特别是我市各级财政部门更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健全长效机制,狠抓制度落实,努力推进‘小金库’治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树立“八个理念”拓宽监督视野

“思路决定出路。要提升财政监督工作水平,首先要提升工作理念,开阔工作视野。”唐峰指出,通过这些年来的实践,财政监督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但仍有部分同志对财政监督工作存在误解。树立正确的财政监督理念,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财政监督工作水平。基于此,他提出了在财政监督工作中要树立“八个理念”。

树立“大监督”理念。何谓财政大监督?他用简单的四句话作了概括: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监控、全部关联。具体来讲,他解释说,“全员参与”就是财政监督不是监督处、监督科一家、几个人的事,支出科室、政府部门,凡是使用、开支财政资金的单位都要参与到监督工作中来。“全面覆盖”就是财政监督要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包括预算资金、政府基金、非税收入等,财政资金流向哪里,我们的监督范围就要覆盖到哪里。“全程监控”就是由以往只注重阶段性、集中性、突击性的检查,转变为强化日常同步监督管理;由事后监督向初始环节前移,实现事前参与预警、事中跟踪防范、事后审核问效的全过程同步监督检查,促使财政监督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全部关联”就是要构建财政监督系统工程,建立以“内部监督、收入监督、支出监督、会计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四大财政监督体系,促进形成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监督紧密衔接、相互制衡的财政管理运行体系。

树立“发展”理念。在他看来,财政监督既是一个监督制约的过程,也是一个服务发展的过程,监督与预算、执行在工作目标、工作方向上是一致的。监督只是形式,发展才是目的。“可以说,抓监督就是抓发展。”他总结道,监督工作只有始终关注发展、主动服务发展、全力推进发展,才能找到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一要把握发展大局,自觉地将财政监督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做到以监督检查提升管理、促进改革、推动发展。二要客观审视问题。既要全面客观地反映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更要认真帮助被监督检查对象解决制约发展的实际困难,把财政监督的着力点放在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三要提出整改建议。站在解决问题、提供服务的角度和高度,从整个行业、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政策制度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升财政监督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树立“依法”理念。在法治社会,“谁来监督监督者”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财政监督这类“公权力”,需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对于这个所谓的敏感话题,他直言不讳:“法律法规既是财政监督干部的高压线,同时也是的护身符。”首先,要遵循“职权法定”的原则。“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不受法律约束的职权对社会而言就是一只怪兽”,在开展工作时,要明晰监督检查的范围,认真研究检查对象的特点,精确把握监督执法尺度,不以手中的公权力进行“权力寻租”,不因执法尺度把握不准而授人以柄。其次,要遵循“程序法定”的原则。“程序是法治和人治的分水岭”,“只有程序公正,才能实现实体公正”,在开展工作时,不仅要依法监督,还要按程序监督,只有实现实体和程序的统一,才能保证监督工作质量,提高监督工作水平。他对依法监督的表述,让记者记忆深刻。

树立“治本”理念。当前,部分群众甚至包括一些机关干部,对于财政监督工作的看法存在误解,认为监督之后,过去那些问题又如烧不尽的野草死而复生。面对这些质疑,他笑着说,批评当然是不中听的,但良药苦口,这些意见和看法确实反映出监督工作在 “治本”之策上还显不足。对此,应该进一步健全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努力建立一套逻辑严密且实用性强的财政工作规则。同时,财政监督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要在财政监督机制的建设上做“大文章”,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力争发现一起,查处一件,根治一批,教育一片,形成“由点带面,全面开花,标本兼治,着眼长远”的监督工作新格局。

树立“和谐”理念。要正确处理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监督检查与支持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既认真负责地监督,又真心实意地支持,努力做到监督到位、支持有效,做到以法治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而不是以“监督者”压人、以“监督权”服人,实现监督与支持的有机统一。同时,还要有大局思维、全局意识,能够站在财政整体工作的立场上,争取预算部门和执行部门的支持,积极营造“和谐监督”的氛围。

树立“创新”理念。创新是工作的灵魂和生命,是前进的动力和源泉。财政监督工作要紧紧抓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联系实际、因地制宜且具创造性地开展“自选动作”。有些变革是自上而下的,有些变革是自下而上的,每个区县、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同,条件也不一样,不要拘泥于市里的工作思路、工作安排、工作重点和工作步骤,重要的是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勇于创新。

树立“公开透明”理念。他特别强调,这里的“公开透明”有两层意思:一是财政工作的公开透明问题。每年“两会”期间,代表们、委员们都会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问题大声疾呼,民众也迫切需要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多少事。这是现实对财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方向。二是监督工作的公开透明问题。法律上有句格言:“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来实现”。依法对财政资金进行监管的全过程,要通过建立查前公示、查后公告制度,让公众、让被检查单位了解的监督依据是什么、检查的情况怎样、处理的结果如何,一切放在阳光下面,接受人民群众和被检查单位的监督。

树立“品质”理念。财政监督工作的范围和性质,决定了财政监督工作既要讲数量,更要讲质量。要把财政监督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做,当做一份荣耀来追求,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检查项目都要树立精品意识,高标准、严要求,以敬业精神、专门技能和良好的人品做好财政监督检查这项“产品”,让财政监督这个“齿轮”不仅不窝工,还能带动其他齿轮实现良性互动,进而使整个财政管理工作得以良好运行。

财政监督工作大有可为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财政肩负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职能作用日益强化,财政监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针对未来财政监督工作方向,唐峰分析了当前财政监督工作形势。他说,今年该市将围绕保障重大财税政策决策落实、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内部监督等方面开展监督工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财政纪律保障。

保障重大财税政策决策落到实处。他强调,各级财政部门要主动作为,不断加强对重大财税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保障宏观政策的有效落实。要加强对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既要保证加快资金执行进度,又要保证按计划要求使用资金,防止出现违纪违法和损失浪费问题,确保财政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用。要加强对 “三农”、水利、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的监督检查,促进各项民生政策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要加强对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环境保护和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等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积极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今年,该市财政已经将绩效评价工作列为全市财政管理的主题和财政工作重点,并在全市财政工作会上做了全面部署,要求各区县早谋划、早安排。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今年,将出台《重庆市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试行)》、《重庆市财政局绩效评价内部运行机制(试行)》,探索建立绩效评价数据库。二是积极稳步推进。要按照先易后难、注重实效的原则,先期选择部分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再逐步推进到部门绩效监督和综合绩效监督。三是逐步扩大评价项目数量。今年该市将选择5-8个项目,其他市级部门各选择2-3个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各区县结合实际,选择项目开展评价工作。

深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检查。结合财政管理和改革的需要,在深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检查上,与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改革相结合,与加强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相结合,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相结合,继续按照市、区县两级联动、分级实施的方式,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财务基础工作、预算编制真实性、预算执行合法性,注重将检查对象深入到二级、三级预算单位。逐步建立完善财政监督信息披露和公告制度,指导预算单位依法、有序、适时、稳妥公开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并将监督结果与预算编制、资金分配挂钩。

加大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力度。以规范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行为作为检查目的,一是加大对企业、地方融资平台的检查,及时反映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防范财政风险。二是加大对财政政策重点扶持的基础设施、能源交通、节能环保等行业的检查,关注财政投资的经济效益,确保财政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检查,特别是中小事务所、新设立和新合并的事务所的检查,努力完成对会计师事务所五年轮查一遍的目标,提高财政监督的影响力和威慑力。

深入开展内部监督工作。按照依法监督、注重预防和规范管理的原则,深入推进财政部门内部监督工作,切实强化内部控制,防范管理风险,提高工作效能。一是重点开展对财政部门业务机构制定政策的科学性、执行政策的规范性、内部管理的完善性等的监督检查,进行财政制度廉洁性评估,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二是加强对乡镇财政的监督。当前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75%都下沉在区县、基层,区县、乡镇财政部门在资金管理和政策执行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财政资金的安全。各级财政部门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对乡镇、基层财政的指导和监督上,把用于乡镇、基层的各种财政资金、乡镇集体经济收入以及乡村债务等全部纳入监督范围,帮助乡镇、基层财政健全管理制度,提升资金管理和政策执行水平。★

猜你喜欢
小金库财政监督财政
直面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
加强财政监督探索创新之路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基于新时期经济学视角的“小金库”治理对策探析
论“小金库”的违法性及治理对策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小金库为何屡查不绝
“小金库”“大毒瘤”
——基层监督干部眼中的“小金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