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2012-08-15 00:51刘海华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客体理论母亲

刘海华

(白城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一、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客体关系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发展起来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克莱因(MelanieKlein)、费尔贝恩(W.R.D.Fairbairn)、温尼科特(D.W.Winnicott)、雅克布森(Edith Jacobson)、玛勒( Margaret S.Mahler)、克恩伯格(OttoKernberg)等。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要是儿童的人格发展),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客体的寻求(object seeking)”,即人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而非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快乐的寻求”。[1]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客体是原欲驱动的目标。客体不一定非要是人,也可以是物,它可以是一件衣服或一件艺术品——只要拥有释放能量的潜力”。[2]而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客体指人类,即与他人的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可以是虚幻的或真实的,它们的本质都是基于与他人的互动”。[3]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儿童的内在世界是一个人际关系世界,而这个内在的人际关系世界的基础是儿童早期与父母的关系,主要是母子关系。母亲并不能满足婴儿所有的要求,从与母亲的互动中,儿童体验到的是一个好和坏分裂的世界。早期母亲分裂产生了内在母亲存在的分裂,而内在母亲存在的分裂产生了自体的分裂。儿童的人际关系分裂经历四个阶段:母性分裂、想像分裂、自体分裂和认同分裂。前三个阶段描绘了从对“外在”母亲的体验转变到对自体的体验的好——坏的分裂;第四个阶段则显示了分裂是如何被嵌入成人自体的不同认同之中的。个体心理的发展从最初的母子共生、分裂,到好——坏分裂的整合、平衡,如果整合不完全,“儿童以及若干年之后的成人,对他的人际环境中的人的反应要么是严厉的、拒绝的,要么是给予不切实际的满足。这两种状态皆起源于早期客体关系,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导致了成人客体关系的破裂,并最终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4]

个体从出生后,对好与坏的关注从未消失。人们依赖早年伴随着分裂的体验来界定自己是相对好的还是相对坏的,来建立自己的价值感,也通过对外在关系体验内化而形成了内部心理世界来建立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世界。客体关系理论先驱者克莱因就曾经说过:“生命是被创造与毁灭之间强大而神秘的内在斗争所控制着的。”[5]

二、客体关系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家长要防止儿童对部分客体的迷恋

在发展早期阶段,儿童是通过与部分客体(如他人的手、一束头发、母亲的乳房等)互动,把部分客体分成好和坏,体验到世界的分裂。慢慢地,母亲的部分特点,被融合进了母亲的整体形象中,并把母亲形象内化,产生好母亲形象和坏母亲形象,也就是想像分裂。婴幼儿早期形成的内部客体就像内在的“模板”,影响个体以后生活中对其他人的感知和反应。

在生命早期阶段,儿童与部分客体的关系会延伸到成年期,如儿童从与母亲的头发、乳房、脚等部位互动获得快乐和满足,这种对部分客体的兴趣,“如果开始控制个体的人际存在,它们就可能变成物恋的对象”。[6]“客体关系是一种内部的心理结构,在人的早年人际交往中形成,这种在以往经历中逐渐形成的心理结构可通过记忆或想像在各个方面深深地影响我们目前的生活态度,即人总是习惯沿袭早年形成的‘客体关系’观,在生活中寻找符合这种观念的人和事,依此建立人际关系”。[7]恋足、恋发以及对身体某个部位的强迫性迷恋,也就是说儿童与部分客体关系,有可能取代整体客体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当儿童哭泣时,母亲要分析原因,是否孩子真饿了,不要用乳房来让孩子安静;尤其是当孩子对母亲或其他抚育者的某部分表现出强烈兴趣,与部分客体互动产生快乐表情时,母亲或主要抚育者可以用儿童喜欢的玩具或亲子游戏转移儿童的注意力,以防止儿童对部分客体产生强迫性迷恋,以至于成年后产生“恋足”、“恋发”等异常心理。

(二)家长要对前语言时期的儿童充满关爱

前语言时期就是儿童使用语言之前的时期,此时儿童情绪反应是与母亲(或其他重要抚育者)之间的互动引发的,儿童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种情绪,但它们仍会存在于儿童的潜意识中。儿童具有天赋的无意识的智慧。儿童并不是通过主观思想,而是通过他们的天赋来吸收环境知识的。知识进入儿童大脑而且促进了大脑的形成,成了大脑的一部分。儿童通过他们周围的环境建立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称这种心理类型为“有吸收力的心灵”。[8]蒙台梭利借用帕西?纳恩先生的“记忆基质”概念说明儿童记忆的特点:儿童具有无意识记忆和吸收力的记忆类型,儿童对他所处的环境进行吸收和学习,并形成自己的个性。儿童时代所吸收的东西都不存在于我们的有意识记忆中,而是存在潜意识中。虽然看起来好像我们已经记不起任何东西,但它们已经存留于我们的“记忆基质”中,已经成了我们性格的一部分。“心理的这种吸收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促成了一个人的成长,并且让他适应了当地的社会秩序、气候条件等。由于儿童这种特殊心理能力,我们知道了他们是如何吸收传统和当地习俗的”。[9]

因此,处于前语言时期的儿童,如果母亲(或其他主要抚育者)经常把自己的烦恼发泄到儿童身上,认为还不太会说话的儿童记不住这一切,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儿童具有“有吸收力的心灵”,他们内化了“坏”母亲的形象,“我们是我们的他人”[10],儿童无意识地把外在世界中人际关系内化为自己的心理结构,儿童会觉得自己“坏”。成人之后,儿童有可能产生自卑的性格。有许多儿时受到虐待的儿童,成人之后有性格缺陷,如自卑、懦弱、敌意、退缩等。

因此,作为母亲或其他重要抚育者,要满足儿童的需要;夫妻之间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更不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出气筒”和“替罪羊”。

(三)可以运用过渡客体或游戏增加儿童的安全感

在婴儿早期阶段,母亲等于“我”。妈妈总是要不断地或长或短地离开自己的,这会给一个孩子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为了弥补这种伤害,一个孩子会将对妈妈时刻陪伴自己的渴望转移到某个特定的物品上,这个物品,则可以称为“过渡客体”或“过渡妈妈”。过渡客体是可以充当母亲的替代物的特殊玩具或物品。它能够“提供温暖,或可以移动,或具有结构、或可以做一些看上去能显示它们本身具有生命力和真实感的事情”。[11]过渡客体一方面给儿童安全感,替代母亲;另一方面,它执行分裂功能,有利于母亲作为外在客体转变成儿童内在客体,形成稳定母亲映像。因此,聪明的妈妈会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妈妈离开后,可以把录音放给儿童听,也可以把孩子喜欢的某些物品如布娃娃、布片、小毯子等给孩子玩,这些过渡客体给孩子增加了安全感。

当母亲(或其他主要抚育者)发现,某一阶段,儿童对某个物品,如布娃娃、小毯子、母亲的毛巾等物品特别喜欢,而且母亲不在时,儿童喜欢拿着它们时,成人不要剥夺儿童玩或拿它们的权利,否则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有时,儿童睡觉时要搂着布娃娃,妈妈也要允许。“儿童在整个儿童期都会继续拥有他们的过渡客体,甚至一直到成年期,作为对抗抛弃的保护……过渡客体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们允许这个过程随着时间而逐步发生,所以儿童不会感到自己被完全淹没于被抛弃的想法和感觉中”。[12]

儿童在与母亲交往中,母亲有事会短暂离开,儿童会产生沮丧。母亲可以和儿童玩一些游戏如躲猫猫来培养儿童对母亲短暂消失的控制感。当母亲用手把脸盖起来,儿童看不到母亲的脸会以为母亲消失而很痛苦;当母亲的脸再次出现,儿童会因为母亲回来而沮丧感减少,兴奋得大叫;儿童也会做同样的动作,用自己的手把眼睛盖起来,让母亲主动消失,然后拿开手让母亲再次出现。母亲也可以躲在门后,然后再出现;也可以让儿童躲起来,母亲来找。通过这个游戏,儿童将母亲的消失变成游戏,获得了对母亲消失的控制感,同时也无意识地学会了应对其交往世界无常的方式。

母亲也可以给儿童讲一些经典童话故事,通过童话,使儿童把内在世界的“好”与“坏”投射出来,使其进行整合,促进儿童心理成长。童话故事尤其是民间童话中的人和物多具有象征性,分裂的动力几乎存在于每个童话中,凸显了好与坏之间的原始斗争,与人类心理世界中一直存在的好与坏的冲突相符合。儿童喜欢童话,因为童话中的好与坏斗争无异于早期儿童心理分裂的体验。在很多经典的民间童话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绿野仙踪》中,好的形象如好母亲、神仙教母,是儿童内心中的“好”;而坏的形象如邪恶巫婆、坏心肠的继母,是儿童内心中的另一半——“坏”,好与坏或者说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是故事的主线索,邪恶被战胜,正义得到张扬。这反映了儿童内在世界的“好”与“坏”的斗争,也反映了内在世界的整合过程,心理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

三、结论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客体关系理论把研

究的视角集中于儿童早期的母子关系。该理论认为,人的社会关系源于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尤其是早期母子关系是儿童以后社会关系建立的模板,而这种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儿童人格的发展。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良好的母子关系对于儿童心理发展至关重要。在抚养孩子过程中,尤其在儿童成长的早期,“一个真实的母亲对婴儿所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足够敏感”(温尼科特)[13],给予儿童足够的关注和爱,使儿童在生命之初获得良好的体验,为良好人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刘亚飞.关于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的思考——父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探讨[J].网络财富,2008,(8):251 253.

[2][3][4][5][6][10][11][12] 谢尔登·卡什丹著.鲁小华等译.客体关系心理治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2,2,15,5,35,48,41,44.

[7][13] 高军.从客体关系理论看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误区[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4):56.

[8][9] 玛利亚·蒙台梭利著.有吸收力的心灵[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客体理论母亲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给母亲的信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悲惨世界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