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三化”建设,促进吉林省经济健康发展

2012-08-15 00:45季维春贾乃新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三化工业化吉林省

季维春,晏 明,贾乃新

(吉林省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化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062)

统筹“三化”建设,促进吉林省经济健康发展

季维春,晏 明,贾乃新

(吉林省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化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062)

“十二五”时期,吉林省明确提出“统筹推进具有吉林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着力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社会走向良性循环、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道路”的统筹“三化”、实施“三动”经济发展战略。统筹“三化”、实施“三动”战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符合经济发展规律,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吉林省明确提出“统筹推进具有吉林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着力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社会走向良性循环、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道路”的统筹“三化”、实施“三动”经济发展战略。这是科学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全面着眼我省现代化建设现状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统筹“三化”、实施“三动”战略的重大意义

(一)统筹“三化”、实施“三动”战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统筹“三化”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其根本目标就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共同富裕,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农业现代化通过农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产业竞争力,使广大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确保农业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物价稳定,确保广大城乡人民吃得优质、安全、健康,生活得更有尊严。工业化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城镇化有利于农业人口迁移,达到人口合理布局,城乡统筹发展。工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具有带动农业现代化和推动城镇化的功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三化”发展失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按照统筹“三化”建设的要求,在积极推进工业转型、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变农业发展滞后、农村面貌落后的局面,为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当前,我省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传统制造业,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通过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使我省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统筹“三化”、实施“三动”战略符合经济规律,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三化”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具有互动性。农业是基础,发展初期,农业要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积累,提供原料和劳动力;工业强大后又返哺农业和装备农业,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先决条件;城镇是工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是人口的蓄水池,为农村人口的转移提供家园,也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和社会文明的标志。通过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与分析,目前中国整体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胡锦涛指出,工业化发展中期,工业返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又强调,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温家宝总理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绝不可忽视农业现代化。尽管这些年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但生产能力仍不稳固,供求关系仍然偏紧,农业稍有闪失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城镇化过程中,要使进城农民工真正成为城镇居民,绝不是改变一下户籍那么简单。要合理引导人口流向,既要采取措施让具备条件的农民工在就业所在地逐步安家落户,又要引导产业向内地、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二、国外统筹“三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启示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其发展策略:一是以工业化为先导,工业率先发展,发挥工业的牵动作用;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推进并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三是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对农业长期实行保护性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机械化,发展规模经营,始终推行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和农业贷款优惠政策。法国实现“三化”统筹、区域均衡发展,主要做法一是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和财政激励扶持政策;三是鼓励发展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四是重视科技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加大农业教育、职业培训的贷款和补贴;五是积极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城乡发展。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实现了“三化”的同步发展。美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发展,以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高度重视农产品生产和农业保护,发展机械化生产,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保护性收购、目标价格支持、直接补贴等措施,有效地稳定农业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确保农业持续发展。日本也是以工业化为先导,优先发展工业化,再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家庭经营为主体,农协相结合,实行农业保护政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基本法》和各项农业法律体系,保护农业这个弱势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一是关于扶持生产与完善农业基础方面的法律,二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的法律,三是农业金融与灾害保险等方面的法律,四是农业用地与农民土地权益方面的法律,五是农产品市场流通、价格方面的法律,六是农产品质量检查与农资的生产使用方面的法律,七是日本农业与农村的新大法《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由于采取了价格支持、限制进口、调整农业结构、引导土地规模经营、促进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发展等措施,日本逐步缩小了工农发展差距和城乡发展差距。

国外统筹“三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一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仅仅依靠超前的工业化、过度的城镇化,而没有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而且容易导致农业的萎缩以及严重的“城市病”。农村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发展,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城市发展要相协调。二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加强对农业的保护。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在当前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必须注意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三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正确发挥政府职能和市场作用。欧美早期的工业化国家,主要依靠市场自发调节,逐步实现了“三化”同步发展,但路很漫长。而日本等后发工业化国家,主要依靠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干预,较快实现了“三化”同步发展。我国尤其需要借助政府集中动员资源的能力,在加强政府对农业支持保护的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三、吉林省统筹“三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吉林省统筹“三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一是领导重视,各级政府把“三化”统筹建设作为重要日常工作。吉林省委和省政府把统筹“三化”建设作为全省经济振兴的头等大事,列入“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二是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为统筹“三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全省经济稳步发展,2010年,全省GDP实现857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602.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1.54万元和6237元,综合排名在全国跃升到中上游水平。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和石化工业构成比较稳固的三大支柱产业,医药、光电子、新材料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发挥工业化的带动作用提供有利保障。三是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稳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统筹“三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2011年粮食总产实现650亿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成绩,现代农业建设快速发展,为“三化”统筹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城镇化格局初步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为“三化”统筹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吉林省统筹“三化”建设也面临着艰巨挑战。正如省委书记孙政才所指出:“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效益不高,活力不足。”其中经济结构不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还比较突出,能源消耗大,资源环境成本高,单位GDP能耗为1.21吨标准煤/万元,接近发达地区的2倍。工业内部结构单一,传统重化工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资源性产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仍然是主体,产业轻型化和高级化任务比较重。工业对农业带动作用不强。小城镇建设和民营经济滞后,城市化率仅由2005年的52.3%变成2010年的53.3%,5年增长1个百分点,而全国平均水平是每年就增长近1个百分点。小城镇经济活力弱、发展慢、吸纳能力差。工业化发展滞后,未能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供有效带动;城镇化存在路径偏差,未能形成资本生长和进入的竞争平台;农业现代化具有良好资源基础,但因投入能力有限,现代化进程滞后。总之,“三化”之间还未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四、关于统筹“三化”、实施“三动”战略的对策与建议

应当明确推进统筹“三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一,必须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吉林省正处在经济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期。坚持工业反哺农业方针,努力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工业化的发展相适应,农村人口的迁移与城镇化的发展相适应,农业的发展与工业发展、城市发展相协调。

第二,加快推进具有吉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吉林要发展振兴,必须加快工业化步伐,扩总量、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努力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依靠科技进步改造提升制造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二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步伐,要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三是全面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加快“三网融合”建设,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第三,积极稳步地推进具有吉林特色的城镇化。一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统筹考虑农民工就业问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辟更多就业岗位。二是保障农民工依法享有各项权益,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三是把中小城镇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以发展城市群为城镇化重要载体,加快长吉一体化、延龙图一体化和战略节点城市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双轮驱动”,在城乡一体化中推进城镇化,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品质,小城镇建设要体现历史、文化、人文和地域特点。

第四,加快推进具有吉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改善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统筹“三化”建设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产业化和市场化经营水平。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和农业企业管理者,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第五,加强“三化”统筹的机制建设。一是完善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工农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完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关系,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努力形成城乡统一发展、产业布局合理化、基础设施均衡化、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二是完善以工业为先导,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机制。努力形成工业化装备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促进城镇化的“三化”统筹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张忠义]

F303.3(234)

A

1008-8466(2012)05-0069-03

2012-07-11

季维春(1963—),男,吉林白城人,吉林省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化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资源区划研究;

晏明(1966—),女,湖北武汉人,吉林省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化研究所遥感室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资源遥感研究;

贾乃新(1958—),男,吉林白城人,吉林省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化研究所资源室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区域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三化工业化吉林省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