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智焕
厦门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历史悠久,厦门岛及其周边闽南地区是我国古代南方闽越族人开发比较早的地方。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在厦门岛蜂巢山一带就发现了一件长方形薄边石锛,证明是新石器时代人类采集食物和狩猎的工具,这可以看作是厦门最早的石雕物件,也就是说厦门的城市历史可以追溯到二三千年前。关于有文献可查考的厦门历史,却是从唐朝开始,厦门南普陀寺的一副对联就可以反映这一事实。“经始溯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据记载,南普陀寺乃建于晚唐咸通间,即公元860-874年)唐宋年间,厦门的经济发展很快。总体来看,厦门的文化根基很深,如今在厦门生活中也有很多历史的印记。
在厦门民间艺术中尤其要提到的是闽南民间古石雕艺术,整个厦门及周边地区有大批闽南民间古石雕精品,且具有中国古代民间石雕最优秀的传统风貌,堪称“南国奇葩”。古代厦门地处我国东南海疆,开发比较早,当地不仅出土了数量不少的新石器时代陶罐和石斧,而且还出现了很多古石雕。厦门地处闽南,与金门岛距离仅2 500多米,并与泉州、漳州多个属县相接壤,是闽南重要的海上交通中心、军事要冲和陆、海商贸之要道。早在五代厦门地区建制前,厦门已有了一定规模,宋代之厦门即隶属泉州府,当然其民间石雕艺术的出现与发展,更多的是因直接与当地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俗活动而产生。古时厦门地区经济繁荣,尤以陶瓷、冶炼等产品源源运往当时的世界和东方大港泉州。并且有多少英雄先哲在此留下历史佳话,我国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在他风华正茂之年曾于厦门同安任主簿达五载之久。可见那时厦门经济文化之发达非同一般县城,这也正是优秀的民间石雕艺术生长之沃土。厦门地区的闽南民间古石雕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按其使用功能主要分布在庙宇、祠堂、古宅等地方。其大致情况为:
厦门地区的闽南民间古石雕现大多存放在博物馆、寺庙、古宅等地。在厦门同安区梵天寺等地,陈放有部分隋唐、北宋时期的民间石雕,其中就有唐代民间石刻佛头造像和镇墓兽等石雕塑像。其古兽造型,能让观者联想到中原汉代古墓旁的镇墓怪兽之特点,颇有让人追溯其造型艺术源头的意义。这里还有隋末所建的梵天寺毁后遗存,保留着部份寺庙的民间雕刻石构件,这些石构件颇具隋唐民间飞天浮雕的风格。而且每幅飞天姿态都有所不同,造型生动、线条富有节奏感,其雕工均浑厚圆熟。此处还有数量众多大小不一的宋代力士和或坐或立的大型宋代“石将军”、宋代古桥石塔之婆罗门故事的人物和神物、鸟兽石雕,以及众多的明清石人、石羊、石马、石虎等等。在这些民间石雕当中,最富于“汉唐古风”的应属石虎,它们造型颇为精妙传神,而且其中的精品数量亦很可观。从它们的造型上看,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其保留着我国历史上最强盛时期的汉、唐民间石雕传统的纯朴雄劲之风。
在厦门的闽南民间古石雕中,石狮子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有不少甚有民间艺术价值之古“石狮仔”(有的人按民俗角度考虑,将民间所有巷头门口之石狮仔一概称为镇邪之“石敢当”,金门、琉球则称为“风师爷”)散落在厦门地区。
在厦门,一般很少人会把石狮称为“风狮爷”,而是更加人性化地亲切称之为“石敢当”。当你漫步在厦门的大街小巷时,常常可看到石狮安放在路口、深巷处的墙下,被用以辟邪镇煞。此类石狮一般不太大,或只雕个头胸部分,有的把大半个石狮嵌入墙壁中。其大部分雕工也比较粗糙,但也有少量较为精致的石狮,人们则加盖神龛被信徒供奉。厦门人把供奉的“石敢当”也尊称为石狮公、石狮爷、石狮王、右圣王等。有的地方还因石狮而成为其地名,例如镇海路与本部巷之间有条石顶巷,该巷东部地区原名“石狮王”,因为此处有座大型石狮为信徒供奉,并尊称为石狮王,并衍为地片名。另外,在厦门中山路和思明南路转弯拐角处还有一条 “石圣王巷”,其巷名的由来自然是以小巷里头有座小石龛供奉小石狮,与被尊称“石圣王”有关。如今尚存厦门街头巷口的“石狮”还有两处可以看到:一处在道平路边的八卦埕左侧巷口,石狮就嵌在民房墙下,朝向小巷,石狮只露一整面,高、宽约50厘米,加盖有神龛,安装玻璃窗保护;另一处在典宝路中段处左边的巷口,石狮高约45厘米、长约40厘米,线条粗犷而简练,制作粗糙但不失其纯朴雄健。两侧的对联分别是:“石敢当无量是佛,狮为神有求必应”,可见撰联者明白地指出石狮公就是石敢当。从这些“石狮仔”能看出闽南石狮在艺术造型上是狮面人身与北方的石狮面狮身有所不同,因为是镇风止煞、祈祥求福,所以装饰上别具一格,多了些卷云纹、方空钱、金元宝、宝葫芦等吉祥图案,有较强的闽南地域文化独特性。
在我国古代建筑装饰中,龙的形象比较常见。龙作为一种神秘而又神圣的图腾形象,它有着一般兽类难以企及的尊贵地位,其形象也一直是帝王的象征。虽然元朝以后,朝廷多次严格规定龙不能使用在民间建筑上的装饰,但事实上在全国各地的祠堂、庙宇、佛塔,甚至在山间园林建筑乃至民居装饰上都雕刻有龙的形象。
闽南众多庙宇中石雕龙的形象主要表现为龙蟠柱与龙壁。如厦门南普陀寺中的石柱上、台基旁边、石雕壁画中都雕刻有各式各样龙的形象,一只只前后呼应、扭动身躯、张牙舞爪,腾云驾雾穿梭于流动的云水之间,构成了一个极其绚丽多姿的群龙世界。民居中也有石龙雕刻,在漳浦县赵家堡大门两边有一对高约1米的石雕大鼓,鼓上刻有较浅的浮雕龙凤呈样图。据说建造赵家堡的人是南宋王朝皇家之后裔,明代朝廷也因此特别准许龙的形象可以雕刻在堡内。石鼓上的龙体给人腾云驾雾、翻腾盘旋于天空之感,龙体雕刻非常精细,似乎在告诉人们赵家曾经在历史上有过的辉煌。但普通民居建筑中的龙,一般很少以完整的龙的形象出现,多数是雕刻成已经“龙化”了的麒麟、神龟、狮子。这样龙造型的演化,既使皇家的权力和威严没受到侵犯,又无损龙的核心形象,且又和人们习惯上认可的龙靠上了关系。比如厦门陈氏宗祠花岗岩石碑所雕刻的龙,还有在其它地方一般普通民居建筑当中,式样种类繁多且已变化很大的石龙即时有出現。这充分显示了闽南地区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正因为他们这种腾挪变化的神巧艺术,才把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图腾的龙的神采以千变万化的艺术形象展现得如此活灵活现。
这些闽南民间古石雕也可以印证,当时闽南民间艺术是与中华民间艺术一脉相承的。闽南民间古石雕既保留了华夏文化的格调和程式,又充满了民间艺术魅力和鲜明浓烈的闽南气息。这一类民间石雕艺术特色,在宋代之后才开发的地区却难觅踪迹。由于厦门地区的这些古石雕出現在宋代之前,所以,这一大批闽南民间石雕珍品才会令人联想到表现西汉霍去病将军的那些颇为中外艺坛推崇赞赏的优秀石雕,也能感受到唐代乾陵墓道两旁的石狮挺身阔步的雄强力量。可以这样认为,闽南众多的民间古石雕中,有许多精品兼有西汉之拙朴和意象化,隋唐之宏博和力度感。它们恍惚看似一团顽石,而实则是一只匍伏寻踪而返首眈顾的出巢之虎仔石雕;看似一块耸立的庭石,却是一只臀部高翘颇为耐人寻味的下山虎。那些体格丰满粗壮的大石狮,力贲势张,或搔首侧耳,或举腿舐足,各异形态,又各尽奇趣。它们经民间艺人们抽象加工变形,雕刻塑造得那么粗旷野性,产生了震撼观者的艺术感染力量,使得那些为皇宫贵族玩赏和装饰的雕刻品,在这些纯真古朴的民间石雕相形之下,显得那样的矫揉造作、苍白无力,尽管这些草根的石雕被排挤堆放在草地上,然而却也没能让历史的风尘给掩盖住其艺术的光华。
南国海隅的厦门,民间艺人们竟能赋予这类粗糙石料如此大气和勃勃的生机,使之成为令人关注的石雕精品,这实在令人不可思议。也正因为如此出奇神异,更值得我们艺术研究工作者去反思:为何明清以来那些刻板精细,千篇一律的雕刻工艺品与闽南民间古石雕相比之下却相形见绌,有如雕虫小技?我想,中国民间雕刻的优秀传统应该不是那种单单追求特技、华丽繁琐、细密呆板的清宫传统规范及其现代之延续,而是中国民间石雕的这种“汉唐古风”。也许,它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文化历史发展中,真正能代表我们民族民间雕刻艺术优秀传统之正宗,而绝非仅仅作为一种民间石雕风格与手法。
通过历史的多方位的考察和研究,无论它们有多么丰富的分类和内容,多么不同的风格和技法,多么遥远的年代和地域之分,从中可以看到真正代表中国民间石雕艺术优秀传统的那些带有共同性之特点:
其一,民间别出心裁的意象化和神韵生机之表现。前面提及西汉霍将军墓的镇墓石雕及所举古民间石雕几例,均可见其作品有它们独特的意象性、象征性和某种抽象性,使所要表达之内涵得以生机勃勃呈现。它们遗貌取神、舍末求本、去伪存真之功,决非工细刻板而无味之雕琢品。
其二,民间拙朴敦厚和夸张变形的造型力度。民间力作多以意象性、象征性为主导,同时以写实性与抽象性技法相结合。写实者不失概括精炼、主从有序和朴厚浑圆之工;抽象变形者乃不离意象夸张,雅拙粗犷或民间装饰体线相勾成韵,以保持民间造型力度。它既非自然之模仿再现,也非清宫繁琐模式所追求。
其三,民间适应形特征与程式化规范。闽南民间石雕多有与建筑环境相一致的实用性要求。桥亭、门窗、勾栏、弥座、墙饰、墓道等之装饰造型,往往有与建筑环境相映的图案“适合纹样”要求之适应形特征和程式化规范。例如厦门同安有北宋婆罗门石塔四方角所立四尊耸肩鼎力之力士,即四力士均符合塔基座转角之程式规范,又有其各自独特的姿态、拙朴的造型特点。镇墓兽之方体石和矩形格局之飞天及古桥头矗立之方体石适应形石狮等,均显示其适应形特征。石雕之雕技、造型、动态、体量、构图等必须与适应形特征相一致。适应形相称均衡中寻错落,规范中取变化,稳中求变、正中求偏、体线相济、以虚辅实、凿凹衬形、大势塑体等等,此乃我国民间石雕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特点。
当前,有关部门颇为重视如何继承发扬民间美术传统,这是提振中华民间艺术之上策。我国民间艺术在中华民族浩瀚的艺术宝库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保留着最广泛的多品类和民间性的民族艺术精华,蕴藏了中华民族文化之丰富内涵,特具精练概括、意象传神、民间装饰性和浑厚拙朴的特色,在数千年历史长河发展中始终是中华民族艺术之主流。
可惜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不久前,笔者在泉州路边的一家小饭店里,看到一个专倒剩菜剩饭的陶缸旁安放着一件尺许高的北宋民间石雕力士。它凸肚耸肩曲腿,造型十分古拙。又有一次,在路过漳州诏安县的路旁,发现一面青石板盖于路旁水沟,仔细一看是青石雕之凤凰,两面均雕刻着相同对称的凤之头颈,线体结合,双面台为圆雕,颇具民间装饰风格。同事们都认为这是元代民间青石雕。石雕遭遇令人感叹!
此外,对于古拙石狮、隋唐飞天、宋代力士,不懂欣赏者也许不在少数。一些有钱人宁可高价请来惠安石工细细琢磨,在自己的别墅雕刻一些俗不可耐低格调的仿清宫繁琐之福禄寿石雕,而且还涂上大红大绿的颜色以示显耀;还有些人认为泉州的南宋力士、开元寺人面兽身等雕工不够精细,却不知道这些均为古代石雕最具有代表性之精华,他们只能赞赏新建大桥的那些现代仿清风格小石狮。应当说装饰在桥栏的石雕装饰设想是不错,但石雕的总体艺术格调太低。百年之后,后代子孙反顾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历史,看到这些福禄寿和小石狮系我们这一代人的不伦不类之艺术遗存将会作何感慨?!可知道这些石雕正是被标榜为当代 “中国艺术精品”而大量组织生产滥销国际市场以争取外汇,这将流毒于世界而使中华文化艺术蒙受衰落之讥!
如果纵向比较和评断我国民间石雕艺术漫长的历史,人们将不难发现汉、唐仍然是代表我国历史上两个无可否认的鼎盛高峰,即“汉唐古风”,而民间石雕自明清开始正沿着宫廷权贵乡绅商贾的虚荣庸俗、繁琐轻薄的方向急遽地衰退滑坡,走向没落的深渊,这是一幅令人心痛的真实历史图景。实际上,现在部分民间美术品的确存在着糟粕和格调低劣的问题。这种一代不如一代的自发衰退现象之不断延续,是当前一个必须引起民间美术研究者深思及有关领导部门应引起重视的严峻问题。
中国民间石雕艺术,自从明清以来就经过了数百年的大滑坡,现在到了一个创造社会主义文明新阶段拐点的关键时刻。如何从历史的、艺术的高度去探讨民间石雕艺术,明确何种艺术才能真正代表中华族优秀传统之正宗?如果不从理论上、体系上研究择取精华加以总结,就谈不上何为民族民间艺术之继承发扬。关于如何继承发扬,应谨防鱼目混珠、真伪不辨。对民间美术创造和生产发展,应该是给予正确导向的时候了。
闽南的石雕艺术绚丽多姿,博大而精深,具有浓郁的闽南民间文化韵味,展现了闽南地区独特的文化底蕴。闽南石雕艺术既拥有中原地区文化的厚重和淳朴艺术特色,又有飘逸灵动、蕴含秀气的闽南特点。可以说福建省是我国各省区中民间美术品类较多、基础较好、特色鲜明的一个地方,为适应我省建设和谐的社会文明需要,应该早日建立 “福建民间石雕博物馆”,并希望有条件的市级以上政府亦能成立民间石雕研究部门。这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进行文化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希望加强古代民间艺术普查和保护工怍,对一些损毁惨重的民间艺术品类,尽一切可能给予抢救,让闽南地区所特有的民间艺术重放异彩。
[1]杨廷宝.古建筑游览记录[].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2.
[2]钱绍武.中国雕塑年鉴[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5.
[3]漳州名迹古迹[M].海风出版社,2005.
[4]肖敏.公共雕塑与公共性[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5]颜立水,金同集.同安与翔安古塔[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6]陈丹青.退步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