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用科学的制度化建设保障高校党建工作

2012-08-15 00:50:03常飞云
长春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创先争优制度化党组织

常飞云

(泉州师范学院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创先争优用科学的制度化建设保障高校党建工作

常飞云

(泉州师范学院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在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在全国上下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背景下,要充分认识科学的制度化建设对于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当前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用科学的制度化建设保障高校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以制度的体系建设为根本,切实做到制度相互衔接;以制度的调查研究为关键,切实做到制度务实有效;以制度的监督检查为保障,切实做到制度执行到位。

创先争优;制度化;高校党建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在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这集中体现了党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清醒认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高等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全会对高校党建工作的要求。同时《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指出:“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经常性工作。”;“高等学校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设计载体,可通过设立党员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示范岗、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发挥党员作用,努力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题中之义。对高等学校党组织来讲,如何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用科学的制度化建设保障高校党建工作,促进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联系和服务师生,使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高校工作大局,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1 充分认识科学的制度化建设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1)用科学的制度化建设保障高校党建工作是适应时代要求的重要命题。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执政地位和性质所决定,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需要,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需要。随着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目前高校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高校已经成为思想文化活跃、知识信息密集、传播手段创新集中的地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对高校师生的影响越来越深刻,高校师生思想活动呈现出独立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趋势。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和新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组织自身建设,发挥高校党组织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党组织如何保障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质量;三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发挥党员队伍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如何优化和加强高校学生党组织的建设;五是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师生思想;六是如何创新高校党组织活动的方式方法,提高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这些问题都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要求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只有用科学的制度化建设保障高校党建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顺应新变化,解决新问题,使高校党的建设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2)用科学的制度化建设保障高校党建工作是推动高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基层党组织,担负着党在高校直接联系、引导、组织和团结广大师生,把党的重要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处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最前线,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力量。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基层党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度不够;二是高校普遍存在重业务轻基层党务工作的倾向;三是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素质有待提高。只有用科学的制度化建设保障高校党建工作,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高等学校才能更好地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团结带领广大师生积极建设学校。

2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用科学的制度化建设保障高校党建工作的着力点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用科学的制度化建设保障高校党建工作,就是要在高校中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用科学制度来保障高校党的建设,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高校党的建设,引导广大师生党员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努力在高校中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环节,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积极构建科学合理、务实有效的制度体系,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障。

2.1 以制度的体系建设为根本,切实做到制度相互衔接

(1)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明确指出:“办好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高等学校的领导班子应该是政治上坚强,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熟悉学校工作规律,结构合理,团结合作,联系群众的领导集体。党委书记和校长应该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教育家,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驾驭学校局势,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党委是高校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必须把握好方向、管理好大局、谋划好发展,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支持校长依法独立地开展工作。首先,要用制度规范和理顺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使党委和校长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党委是高校一切工作的领导核心,党委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是宏观、原则的领导,党委的职责在于领导广大师生员工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校长负责是微观的、具体的领导,则应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行政工作将其落到实处。其次,要积极构建高校党政领导班子的沟通协调机制,使党政领导班子定期工作交流和信息通报做到制度化、常态化,在处理学校重要问题时,党委书记和校长要做到事先沟通,达成共识后再提交有关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2)健全和完善高校党员、群众民主评议制度。习近平同志在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坚强战斗堡垒,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就是群众中一面鲜艳旗帜。”《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指出:“要通过群众评议的方式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适时组织党员、群众进行评议。”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在基层单位中广泛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内容包括总结自评、民主评议、组织审查、整改落实等。通过定期开展党员、群众民主评议,可以增强党员服务意识和党性观念,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只有通过党员、群众民主评议活动,才能激发党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使党员同志在本职工作中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带头争创佳绩。只有通过党员、群众民主评议活动,才能促使党员始终牢记入党誓言,才能作出“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庄严承诺,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充分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健全和完善高校廉政制度。《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明确规定了领导干部从政行为8个方面的“禁止”,并详细列出52种“不准”的行为。教育部党组印发的《直属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是教育系统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重要举措。“十不准”中对招生、职务评聘、项目评审、学术不端等行为的规定,直指现实中高校腐败的重灾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李源潮同志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创先争优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在廉洁从政建设中创先争优,推动建设廉政型机关,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对领导班子的基本要求是做到勤政廉洁,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高校党委要充分利用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让创先争优和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为高校创先争优活动提供活动平台,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十不准”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新修订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宣传教育,并完善配套制度,发挥表率作用。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意见》、《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及责任分解方案》、《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职责》、《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评办法》《高校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考核和追究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

(4)健全和完善高校党务公开制度。实行党务公开是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的事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党务公开做出了进一步的部署。健全和完善党务公开制度,是确保高校党建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的需要,也是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的需要。高校党委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党务公开”的文件精神,让党务公开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凡是对涉及广大师生员工切身利益和各类权力运行过程的重要事项一定要做到公开透明。在高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上,可以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组织考核、党委票决、任前公示等方式,确保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在财务管理、收入分配、资产设备管理、招投标等问题上,高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确保有法可依。

2.2 以制度的调查研究为关键,切实做到制度务实有效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指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是工作机制好。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工作运行顺畅有序。”高校党组织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完善学校党建方面的规章制度,以制度调查研究为关键,用科学的制度化建设来保障高校党建工作。

(1)注重制度前期调研,为制度制定提供理论支持。高等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对广大师生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治校之“法”。要使学校管理制度具有权威性,令行禁止,必须做好制度的前期调研工作。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可以由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提出制度制定要求。经上级有关部门同意后,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提出制度草案。制度的草案提出后,要广泛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和看法,集思广益,在充分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改正其中不切实际之处,弥补疏漏,调整与其他制度矛盾、重复之处,使制度草案进一步完善化。在学校各项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广大师生的广泛参与是确保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符合师生员工利益的根本途径。

(2)抓好制度试点试行,为制度制定提供实践依据。高等学校的规章制度草案经上级管理部门审批后,可以先行试点试行。试点试行的目的是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完善,使之成熟化、合理化。对于新制定的制度规范,试点试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通过试点试行逐步推广,为制定制度提供实践依据。例如当前可以考虑在高校试点试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充分发挥好党代表在学校重大事项决策中的参谋智囊作用,提高高校党的代表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推进高校民主监督和党风廉政建设,促进高校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高校应该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文件精神,试行高校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按照边试行、边总结、边摸索、边推进的思路,先试行高校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中的年会制度,充分发挥高校党的代表在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方面的作用,实现高校党内民主建设形式的新探索。

(3)做好制度正式执行,让制度切实落到实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抓好制度正式执行,是检验制度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高等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经过一段时间试行、完善后,即可稳定下来,形成正式的、具有法律效果的制度文本,按照确定的范围和时间正式执行,让制度切实落到实处。

2.3 以制度的监督检查为保障,切实做到制度执行到位

监督检查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重要保证。制度执行得好不好,群众是最权威的检验者和评判者。因此,应坚持依靠群众的民主监督来保障制度的落实。要采取经常性的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了解制度执行情况,通过制度监督检查切实做到制度执行到位。《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指出:“采取分领域分行业召开座谈会、经常性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了解创先争优活动进展,通报活动情况,总结交流经验,研究解决问题。”高校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制度的监督检查,用科学的制度化建设保障高校党建工作。

(1)建立健全高校领导联系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制度。学校领导联系点制度的建立,为及时了解和掌握院系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搭建了一个新的工作平台。学校领导定期召开与教职工党员的座谈会、离退休老党员座谈会和学生党员的恳谈会,公开校领导信箱,校领导经常深入院(系)调查研究,倾听广大师生关于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和呼声,主动关心师生的成长进步,注重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促进高校党建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2)建立健全高校党建工作巡视制度。巡视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监督的一项制度创新,建立和健全高校党建工作巡视制度,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内监督工作,提高高校领导班子战斗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当前高校党建工作落实不够具体、作风不够扎实、人手不足等问题,可以考虑建立高校党建工作巡视员制度。可以从党性观念强,具有丰富高等教育领导工作经验,熟悉高校情况和工作规律,有较高政策水平和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的老领导中遴选党建工作巡视员,定期开展高校党建工作巡视,促进高校各项党建工作的落实。党建工作巡视员深入学校,深入基层,通过召开座谈会、与党员干部个别谈心交流、举办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帮助高校党务干部增强抓好党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党建工作巡视员通过明察暗访、交叉检查、走访党员群众等方式,加强对党建工作的检查和指导,从中可以发现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相关建议,为抓好高校党建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

(3)努力加强高校党建监督员队伍建设。监督员队伍建设是做好制度监督检查的关键。高校党建工作的落实到位需要一批政治素质高、党性原则强、热爱党务工作、业务能力过硬的党建监督员队伍,可以考虑在高校中公开选拔党建监督员进行专职高校党建监督工作。同时要关心高校党建监督员队伍的成长,在职位晋升、岗位津贴、评优评先等政策上向高校党建监督员倾斜,切实解决他们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高校党建监督员能专心从事高校党建监督工作。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文件选编(一)[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0.

[4]李旭炎.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思考[N].天津日报,2010-05-24(1).

[5]汪华.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提高路径[N].湖北日报,2010-06-30(5).

[6]刘建平.围绕中心任务创先争优 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0(20):17 -19.

[7]孟立科,胡金山.高校机关党建工作要点探析[J].人民论坛,2009(30):56.

[8]结合实际找准定位突出重点做好直属高校巡视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8-04-18(1).

责任编辑:沈宏梅

To Make Performances and Guarantee Colleges'Party Building Work by Scientific Institutionalized Construction

CHANG Fei-yun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Quanzhou 362000,China)

The Fourth Plenum of the 16th CPC put forward the requirement of improving scientific level of Party building work in the new situation from global and strategic perspective.Under this background,we should fu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alized construction on Party building work in universities.Taking the current performances as an opportunity,scientific institutionalized construction is used to ensure the focus of college party-building work;system cohesion is enforced on the basis of system construction;effective system is realized by taking system investigation as a key;system is executed strictly by system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making performanc;institutionalization;college Party-building work

D64

A

1009-3907(2012)01-0090-04

2011-09-06

常飞云(1985-),男,湖北荆门人,助教,法学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创先争优制度化党组织
服务侨企创新业 创先争优展作为
华人时刊(2022年11期)2022-09-15 00:55:24
清华党组织公开
创先争优支部底色
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人大建设(2019年6期)2019-10-08 08:55:44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6:42
法治视野中的非制度化生存论析
天府新论(2015年2期)2015-02-28 16:41:29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儿童医院构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