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颖
(兰州商学院艺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当代高校艺术化教育理论探究
庞颖
(兰州商学院艺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在中国的高校教育中,有一个古老而长青的课题就是——高校艺术化教育。人类的意识扩展到什么领域,也就相应地出现对那个领域的美的追求与表现;一个领域相应的美学水准自然要求有一个与之相符的科学环境;同时,也就必然要求高校教育具有相应的美育内容与水准。
艺术化教育;审美教育;高校教育;审美意识
1997年,北京大学艺术系兼职教授滕守尧先生提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高等艺术教育绝对不应该只是一种专业教育,更不应该只是一种职业的技能或技法教育,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之中坚,注定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据报载,一个中国人参观了在纽约寇培克(Copake)的实践一个华德福教育的智障人中心,那里的人年龄大约是25到56岁之间,他们被老师和工作人员称为“小朋友”,因为她们的心理年龄只有2到4岁之间,他们分别住在不同的独立的大屋子里,一般有一对有爱心的夫妇和一两名年青人义工负责六到八名“小朋友”的日常生活。这样安排住宿的目的是给这些“小朋友”有家的感觉,而且也让他们得到家里得不到的照顾。他们也象任何的小朋友那样上学、玩游戏、照顾动物、做园艺、做手工等等。他想强调的是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艺术化地进行,包括吃饭这么简单的事。他们在有爱心的老师的指导下做布娃娃、刺绣、木制艺术品和玩具,甚至做乐器等等,这些手工品跟任何一个礼品店卖的一样。他们可以通过艺术化的指导,他们的双手也能做出一个聪明人能做的,通过他们的成就,让他们重返社会生活,能否说明了艺术创造了生命呢?
中国当代艺术教育思想是在教育观念引进、推行的过程中生成、确立的,因此关于中国当代高校艺术教育思想的研究需要在把握审美教育与高校教育的关系基础上完成。美国教育家艾德勒指出:“凡是没有艺术介入的地方,我们就不能称之为教育”,对审美教育观念的阐述在于当代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具有内在的共通性,审美教育需要以艺术及其他事物作为审美对象,通过审美经验、审美活动,实现对人的素养教育;艺术是审美意识中最典型的形式,因此艺术教育成为美育的最佳途径,真正实现美育的意义。正如曾繁仁教授所指出,“美育可借助自然美、社会与艺术美的各种途径。但其最主要的途径则是运用艺术美的手段,所以,从某意义上说美育也可以称作艺术教育”。艺术是专门探讨美和创造美的学科,对艺术的掌握就是要理解艺术这门学科研究的各种知识、理论和技巧,这是当代高校艺术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养。艺术是灵魂的语言,它能潜移默化地支持和影响其他素养能力的发展。因此,未来综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当代大学生较高的艺术修养。当今,高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在艺术化教育研究范围加深加宽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加深入研究高校的艺术化教育问题,结合当前党中央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思路下,明确高校艺术化教育的特点和任务,从教学观念、教学环境、课程设置和美育渗透几个方面对当代高校艺术化教育的实施做出一定的思考。
在以前的成长过程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父母和老师在教育中过份夸大和强调成绩好就是一切都好,将给他带去现实价值。却忽视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建立和提高的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爷爷奶奶过份溺爱、父亲教育方式粗暴、缺乏交流和沟通,更谈不上对其进行艺术化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社会关系、社会风气、习惯势力、文化设施、家庭条件、亲友关系等,都客观地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他们也对社会环境作出种种反应和回答。比如表现为自身内部、自身与家庭、自身与校园环境的矛盾。对这类学生我们应该更多地加以渗透性的教育,多旁敲侧击,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老师,同伴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教育。
我国对美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是一个具有浓厚艺术教育传统的文明古国。建国之初,国家对教育方针的提法是“德智体美”四育全面发展,但后来美育被砍掉了。理论界的很多学者将美育从属于德育,忽略了美育在塑造人格方面的独特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艺术化教育积极参与着人才培养与文明创造。改革开放到90年代逐渐掀起了“艺术热潮”。其主要表现有:重新确立了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特尤其强调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起初艺术教育研究基本上是直接引进西方近现代哲学、美学和教育学理论,随后当代学者也开始重视吸收发扬中国思想文化中的艺术教育思想,教育界出现了很多梳理中外艺术教育思想的研究专著。
在这场艺术教育热潮中,当代高校艺术化教育实施方式丰富多彩,理论探讨的自觉程度和广泛深入程度说都是空前的。人们可以看到,在高校中研究各种艺术教育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阐发艺术化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意义,探讨现代艺术化教育的新手段、新途径的论著不断问世。可喜的是第七、八两个五年计划中,艺术化教育问题已被列入了社科研究的国家级重点项目。负责教育工作的国家领导人不断发出加强艺术化教育的指示。国家教委已将高校的艺术教育作为综合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列入了文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范畴,鼓励高校试编艺术教材、试开艺术选修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反映现代人对艺术化教育的高度自觉。
当代高校教育的意义及其在国民教育中地位的认识水平,无疑是正确有效地实施艺术教育的最重要前提。然而,艺术化教育实施的内容与手段也必定制约着高校教育实施的水平与结果。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当代高校艺术化教育需要肩负更重要的任务:高校艺术化教育要与学校道德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高校艺术化教育要与社会的教育相融合,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高校艺术化教育要实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体现当代人文精神,从而在学生的全面教育方面实现重塑。
其一,艺术化教育是传播美的途径,要重视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用美的课程陶冶学生的心灵;艺术教育同智育、德育、体育等一样都是完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艺术教育课程应该是一个整体体系,课程的设置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认知,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还要重视遵循以美的规律塑造人,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具有审美能力的人。
其二,艺术化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途径,必须同当代美的观念以及审美创造水准相适应。我们必须看到,在现代文明建设中,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发现向我们显示了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真善美合一的极境,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又往往是以美引导人去追求、发现真理。所以高校艺术化教育要注意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渗透融合。在高校教育中,智育、德育、美育各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要求和内容,彼此不可替代,又不可分割地融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艺术化教育渗透在其他所有学科之中,为所有具有审美价值的学科提供方法论和审观。任何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审美价值,所有课程都应该把这种审美价值纳入到教学任务之中。因此,我们必须拓宽思路,在高校里大胆尝试各种各样的艺术化教育课程,并实行艺术化教育活动课程设计向其他学科转化的教学模式。对待艺术化教育课程的态度,应该充分关注其独立性,同时也要充分关注与其他学科的关联,要树立“高校宏观美育”的观念,充分挖掘艺术化教育的资源。另外,面对这样的时代,艺术化教育必须突破传统美育的历史局限,时刻更新观念,在重视其审美陶冶作用的同时,还必须自觉地传播与现代文明建设水准相应的美的知识,从而使当代高校艺术化教育从内容到手段都与现代文明水准相适应。
其三,在当代高校要树立艺术教育观念。所以认为在高校进行艺术化教育“只是文学艺术专业的事”,或对非文学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必要的认识都是错误的。因为,第一,艺术教育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任何文明人的生活与劳动创造都需要美的知识和艺术素养。第二,人的艺术素养的提高是无止境的。提高艺术修养能力,深入理解美的本质,掌握美的规律,不断调节、改造自己的艺术观念,完善、健全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以便更自觉更有效地按照美的规律生活和劳动创造,使自己的生活与创造在真、善、美的各方面均达到现代文明水准。
其四,完善高校艺术化教育管理制度。艺术化教育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要完成艺术化教育的任务,就必须加大宣传的力度,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艺术气氛。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艺术教育工作体制,加强对艺术教育工作的指导和决策。只有学校管理体制健全了,艺术教育工作才能有保证。另外还要有一定数量的从事艺术教育的专职教师,这是高校开设艺术教育课程,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工作水平的关键。学校要重视对艺术教育专职教师的培养,使他们具有广博的艺术专业知识、技能。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手段比较落后的一个原因是艺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因此要在艺术教育的硬件建设上切实增加投入。
艺术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基于对当代高校艺术教育的意义、特点和目前高等教育中艺术教育状况的认识,既要考虑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中心环节,又要以目前高等学校开设艺术教育选修课的情况,每一门艺术课程都要做到史论结合。同时,要有适量的具体生动的作品分析与审美鉴赏内容,从而帮助广大学生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地位与意义,掌握艺术同其他学科的区别与联系,进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真正把握艺术的审美特质,并理解艺术中世界名作的审美价值。在此基础上,使大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艺术的本质,掌握艺术的规律,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因此,大力加强艺术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功能、发挥其作用,对于推进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1]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 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 杜卫.美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 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5] 曾繁仁.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审美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G640
A
兰州商学院科研项目(LQ201105)
庞颖(1976-),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