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探讨

2012-08-15 00:46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刘红梅
财会通讯 2012年22期
关键词:经营管理者相关者企业会计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刘红梅

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问题及成因

(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问题 包括:(1)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时常不按规则办事,造成部分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近期以来是一只颇为引人关注的大牛股,一些业内人士对其经营业绩充满憧憬。然而,陆家嘴却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隐藏其真实利润,公司似乎并没有有效运用这些资金的战略计划,而是采用扭曲真相、误导、隐瞒、编造谎言等手段来掩饰真相,进而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些虚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最终误导利益相关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2)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时,缺乏全局性和长远性。会计政策选择的主要目的是在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合法渠道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并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各个利益集团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以便他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倘若进行不恰当的会计政策选择,就可能将投资者引入歧途,在资本市场上,资源就会被错误地配置。然而,有些企业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缺乏全局性和长远性,选择的目标比较单一,仅侧重于减少纳税支出或从银行取得贷款。这样就加剧了对会计政策选择目标的扭曲,这种扭曲将会严重导致会计政策在选择上的偏差和失败。而这些恰恰是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缺乏全局性和长远性的体现。(3)在选择会计政策时,达不到企业整体优化的效果。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存在机会主义型倾向,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真实体现出政策选择的本来意图。这些最终将导致一个结果,即我国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方面无法实现整体利益最优化。企业会计政策是一个系统项目,是各项企业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必备前提,但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似乎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问题成因 包括:(1)企业经营管理者不遵纪守法,滥用会计政策谋取私利。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管理者拥有对企业的管理权,因而在会计政策选择上企业的管理者拥有决策的权力。管理者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主要是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并滥用会计政策谋取私利。由于管理者只关心任职期内的短暂现金流量,所以管理者在不同任职期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比如管理者在上任之初,为了来年的经营业绩改善打下基础就有动机调低当期报告盈利,并将接上任当期的低盈利归咎于以前的管理层。而在之后的年度,则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提高当期报告盈余,来显示在较短时间内经营业绩得以大幅度提升,以避免自己被其他经理人代替,一般来说,管理者作为企业实际的控制人掌握更多关于企业经营运作的信息。一方面,这种信息的优势,使得管理者能够比较公允地选择出能实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政策。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引发了相应的委托——代理问题,管理层会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而不是能公允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政策。(2)企业财务人员行为不规范。目前,我国会计准则普遍呈现出一个新特点,即某些经济业务需要财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后,再进行会计业务处理。而财务人员为企业提供必要的会计信息,因而有权从企业获得一定的报酬。现有会计人员的报酬契约越来越多的与业绩相联系,会计人员的经济利益和会计信息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于是会计人员更偏向激进的会计方法,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多为自己捞钱。当企业经营业绩不好时,主要影响的是股东和经营管理者的收入,而会计人员报酬整体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会计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不按照实际的职业判断标准来选择会计政策,因而导致会计信息虚假的现象。(3)企业内部监管力度薄弱,出现得过且过的现象。在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作为重要的决策人物,其决策导向直接体现着内部监管力度的强弱。而管理人员却受于自身利益和其他相关者利益集团的契约约束,在监管方面除了失职外,也存在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内部的监督部门形同虚设。如果一个企业拥有一套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强有力的监督部门,即使是高级管理人员违法乱纪,内部监督部门也能及时秉公执法,以便做到公平、公正、正确引导。但是,现实中的企业监督并非如此,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内部监督部门都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受控于高级管理人员。导致的后果是监管部门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4)会计规范体系本身不健全。为了有效地规范我国的会计业务和管理,我国在2006年颁布了新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虽然一项新的会计准则出台,一般来讲新会计准则会优于旧会计准则,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更加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环境的变化,管理当局总能另辟蹊径利用会计政策选择为其自身谋利,使得会计准则的约束机制“失灵”。(5)外部审计人员不严格遵守审计规章制度。从经济角度来看,审计工作就是为预防财产转移,而审计人员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及对企业影响的特殊权力,使审计人员具有向企业获得利益的条件,而企业必须向社会相关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才能赢得投资者的信赖,对审计人员所提出的要求表现出一定的妥协性。一些注册会计师奉行“信誉至上”,便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来维持客户数量,增加收入等手段,最终导致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走形式、唱假戏,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建议

(一)优化经营管理者的行为 优化经营管理者,并不是将经营管理者变成一个完美主义者,而是通过提供各种渠道(改变环境、素质教育、讨论分析等),使管理者能够在任何环境下选择最有利企业发展的会计政策。通过强化管理者的会计责任意识,加快企业文化道德建设,提高管理者的时间观念,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企业长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可以提高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会计政策的参与程度。因为企业会计政策是利益相关者各方博弈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会计准则的制定。而其他相关者参与程度的提高可以有效地约束管理者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以确保管理者做出理智的决策。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法律约束来优化管理者的行为,一旦管理者违法乱纪,应进行罚款和降级处理。情节严重的,还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注重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养 从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考虑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可以从法律实务、会计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等方面入手。鼓励或强制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辅修法律作为第二学位,或者在会计学专业教学中适当增加法学课程,或者将会计学中的《经济法》和《税法》提升为学位课,鼓励学生毕业后直接攻读法学双学位。对已工作的会计人员,向其提供多种渠道来学习巩固会计理论知识,并定期进行考核与激励,使其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掌握会计知识体系,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在会计、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做出正确的会计政策选择。同时,政府也要给予大力支持,并以发展会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制度为前提,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设立法律实务为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科目,必须要求从事会计人员参加考试且取得相应证书。

(三)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会计责任。内部控制制度能否对会计政策起到约束作用主要看企业管理当局是否重视,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有效的实施;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特有的局限性。针对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不完善,企业监督部门无法独立、正确的发挥其积极性作用。企业应该借鉴一些发展比较好、内部机制比较健全的企业,再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营造一个舒适、理想的管理环境,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权力制衡,以帮助企业内部监管部门真正履行其应有的职责。同时,还要建立内部控制激励机制,包括声誉激励机制,聘用与解雇激励机制,报酬与业绩相对应的激励制度。

(四)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 影响经营管理层会计政策选择的外部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公司控制权市场竞争、产品市场竞争、经理市场的制约、政府机构的干预、外部审计单位的监督等,特别是外部审计单位的监督对管理者的制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外部审计单位又从自身利益考虑,并没有真正履行其职责。因此,必须加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力度,增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行业中的地位,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赋予审计意见的法律效率,以达到建立健全、高效的企业外部约束机制。

猜你喜欢
经营管理者相关者企业会计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试论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探究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选任机制的完善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动态分析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企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延长之我见
我国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从经营管理者入手强化油田公司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