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寒宁
冬病夏治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一大特色疗法,主要是针对在冬天易急性发作的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我科自1998年开始每年“三伏”开展“冬病夏治”治疗慢性肺病取得较好疗效,获得了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选择1998年1月至2012年7月住院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2000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363例,支气管哮喘266例,慢性支气管炎(单纯性)638例。慢性咳嗽56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69例,男1102例,女898例,年龄28~75岁,平均(50±10.6)岁,病程3~30年。
①196例患者诊断均属合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内科学》之“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②中医辨证证属:内有寒饮和/或肺脾肾虚寒型。
采用甘遂、附子、白芥子、元胡、细辛、冰片研磨粉粹,用生姜汁搅拌备用,同时口服以防风通圣散为主中药。穴位选取:大椎、定喘、肺腧、心腧、肾俞、膏肓、膻中,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辨证选穴:慢性支气管炎(单纯性)及慢性咳嗽选大椎、定喘、肺腧、膏肓、膻中。慢性阻塞性肺病选大椎、定喘、肺腧、膏肓、心腧、膻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支气管哮喘选大椎、定喘、肺腧、心腧、肾俞、膻中。“三伏”期间帖治三次,每次2~4小时,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时间,做到个体化治疗。
临床控制:咳痰喘闷症状、罗音消失,治疗后积分减少达80%以上,肺功能好转,生活完全自理。两年内患者急性加重的次数减少2/3以上。显效:咳痰喘闷症状、罗音明显好转,治疗后积分减少60%~80%,肺功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2/3以上。两年内患者急性加重的次数减少1/3~2/3。有效:咳痰喘闷症状、罗音好转,治疗后积分减少可达40%~60%,肺功能无改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低于2/3。两年内患者急性加重的次数减少低于l/3。
无效:咳痰喘闷症状、罗音无变化,治疗后积分减少<40%,肺功能下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两年内患者急性加重的次数无减少或增加。
治疗慢性肺病病人2000例,显效854例,有效586例,总有效率72%,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显效324例,有效288例,有效率95.9%[慢性咳嗽564例,显效234例,有效207例,有效率78.2%。慢性阻塞性肺病363例,显效162例,有效87例,有效率68.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69例,显效21例,有效79例,有效率59%。支气管哮喘266例,显效93例,有效105例,有效率74%。总体来说,治疗效果最好的是慢性支气管炎(单纯性)及慢性咳嗽。
冬病夏治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根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天人相应”,“以夏之阳盛之时,助素体阳虚之体”等理论,在夏季三伏天治疗可以两阳相加,温补人体阳气,阳气盛则痰饮走,使正气渐复,抗病力增强,以祛除肺中同留之邪,而达防病治病的目的[1]。选择三伏天进行治疗,是利用夏季气温高,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来进行穴位敷贴,此时药力更易直达脏腑,达到激发正气,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目的,使人体达到“正气内存,邪不可于”的状态[2-3]。所选药物组方中白芥子辛散走窜,温肺化痰,细辛辛温人肺经,以温化伏肺之寒饮,生干遂、清半夏,增强温肺化痰饮之效,元胡辛温活血行气、生姜辛温为引经药,整个配方配合不同穴位发挥行气、调阴阳的作用。本组资料显示:治疗慢性肺病病人2000例,显效854例,有效586例,总有效率72%,其中治疗效果最好的是慢性支气管炎(单纯性)及慢性咳嗽。本组资料的治疗体会:穴位敷贴是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起到温通经络、散寒祛湿、温肺化痰、补肾壮阳、增强体质、扶正驱邪,预防疾病发作的作用。根据我科多年治疗经验,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较差,可能是由于患者有过敏体质或病程较长,痰瘀交阻,正气虚弱所致。以后对于这两类病人可改进中药配方,应用肾气丸以补肾阳,加强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疗效。总之,“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是一种针对慢性肺部的有效治疗方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1 陈璐,沈伟珍,陈中萍,等.中医冬病夏治社区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效果研究-菜单式服务方案的可行性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312-314.
2 牛彦红,李荣唐.冬病夏治疗法治疗196例慢性呼吸道疾病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1):144-145.
3 李国勤,王蕾,林英翔,等.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9):1187-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