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端
腰椎骨质增生是临床上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为腰椎退行性改变,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逐渐加重的特点,不加以治疗,严重者可能造成瘫痪,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两年来,我运用传统经验方散剂内服法治疗腰椎骨质增生引起的腰痛、腰腿痛等诸症68例,再辅以必要的物理治疗,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治疗标准》制定:(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2)腰痛并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疼痛加重。(3)脊柱侧弯,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5)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相邻边缘有唇样改变,甚者有骨赘形成,严重者还可形成"骨桥"。
本组68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33~75岁;病程半年~18年。
中药验方给予治疗,方药:当归36g,防风36g,地鳖虫36,广血竭36g,鹿衍草36g,乌梢蛇60g,威灵仙72g,将上药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3g,温开水送服,一剂药可服用40天,80次。一付药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治疗后统计疗效。
(1)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腰腿疼痛消失,直腿抬高70度以上,恢复正常工作;显效:腰腿疼痛明显减轻,直腿抬高60度以上,但小于70度;好转:疼痛部分消失;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2)治疗结果
68例中临床治愈36例,显效24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
典型病例
李某某,女,52岁,某事业单位职工。2008年11月7日初诊。
主诉:腰痛伴下肢麻木疼痛2年余,时轻时重,近一周因受寒加之劳累疼痛加剧,不能行走、站立,卧床不起,大小便均不能下床解决,后到医院行CT检查,腰椎CT片示:L3、4、5均有不同程度增生,L4-5、L5-S1椎间盘稍膨出。查一般情况可,L4-5、L5-S1椎旁压痛,叩痛并向左下肢放射疼痛,直腿抬高试验(+),舌暗红,苔少,脉弦有力。给于上述处方研末吞服五天,并予以独活寄生汤中药之剂后,生活便可自理,行动自如,后继续中药汤剂与上述粉剂配合治疗,粉剂坚持食用二个疗程,即2付上述处方,随访3年无复发。
腰腿痛属中医"腰痛"范畴,历代医家均认为,肾虚是腰痛发病的重要因素,其发病原因,有外感风寒湿邪,致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或因过度劳累,跌仆挫伤,损伤腰肌、脊柱,经脉阻滞,素体禀赋不足,或久病体虚,或年老精气亏衰,或房劳过度等,致肾精耗伤,肾气亏损,经脉失于濡养,肾气亏损者又容易感受外邪而发病。方中当归补血活血,又兼能散寒止痛,既能活血消肿止痛,又能补血生肌,故为外科所常用。防风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挛急者,有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之功效;地鳖虫能促进血管形成,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骨生成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加速钙盐沉积和骨痂增长,从而促进骨愈合,还有很强的“破瘀”作用;广血竭用于跌打损伤,入血分而散瘀止痛,为伤科要药;鹿衍草有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乌梢蛇用于风湿痹痛,本品有搜风邪、透关节,治手足缓,不能伸举之行痹;威灵仙用于风湿痹痛,既能祛风湿,又能通经止痹痛,为风湿痹痛的要药,且本品味咸,有软坚消骨刺的作用。
综上所述,全方共奏补肾壮骨、补血活血、散寒祛瘀止痛之功。据现代研究证明:活血祛瘀、祛风除湿补肾之品具有抗炎、镇痛、扩张血管、调节免疫的作用,有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炎症期、减轻结缔组织形成,使局部炎症消退、粘连减轻的作用,从而使腰肌痉挛缓解,腰腿疼痛解除,有效地治愈或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