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建设理论的演变历程

2012-08-15 00:42
关键词:黑格尔恩格斯市民

宋 严

(辽宁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思想来源.作为人类思想探索的创新---马克思社会建设理论是以批判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为起点,对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进行合理吸纳的基础上形成的,拥有着从批判到扬弃再到超越前人思想的嬗变历程.今天,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社会建设理论的演变历程,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批判地继承黑格尔市民社会建设思想

黑格尔市民社会思想启迪着马克思对社会建设的思索.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对市民社会的基本规定作了进一步探讨,使自己的社会建设理论得以确立.

1.市民社会是马克思社会建设理论的逻辑原点

早在18世纪就有了"市民社会"这一名词,此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不断发展.马克思在早期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批判黑格尔"市民社会"思想时写道:"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活动着的."[1]10马克思的简洁话语实际上肯定了市民社会的自治权利,即"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权利.

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是由于人们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分工,有了交换,人们的交往范围进一步扩大而逐渐形成的.所以市民社会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反过来,市民社会也制约着生产力.当然,市民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是家庭,在原始社会末期体现为部落和部落联盟,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2]88.所以,市民社会的产生是与人们的物质经济生活相联系的.在探讨了市民社会产生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市民社会"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2]131.

这些论述表明,市民社会是马克思社会建设理论的逻辑原点.1844年7月31日,马克思在《前进报》第60号发表的《评一个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中对他的观点作了精炼总结:"市民生活和市民活动在哪里开始,行政管理机构的权利也就在哪里告终."[1]386

2.市民社会使人与其本质相异化

马克思在表述"市民社会"观点时,也指出了它的不合理性.他认为,在市民社会这一组织中,人与自身的本质是相分离的,人不完全属于他自己.从国家形成的角度考察,人是政治共同体中的存在物,必须遵守国家制度.而在市民社会领域中,人才能"作为私人进行活动,把他人看作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并成为异己力量的玩物"[1]173.马克思提出这一观点的根据在于他认为国家和市民社会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同处于这种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双重组织中的人的本质是一分为二的,"市民社会和国家是彼此分离的.因此,国家公民也是同作为市民社会成员的市民彼此分离的.这样,他就不得不与自己在本质上分离"[1]96.这里的"本质上分离"是指在共同的、抽象的政治社会中,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个人在享受社会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而在具体、真实的市民社会组织中,个人与自己的本质相"异化",丧失了自己的本质.

正因为市民社会中的不合理性使人与其本质相异化,马克思在抨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而代之的设想,进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社会建设理论.

3.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在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上,黑格尔是第一个将二者作出学理区分的思想家.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是一个特殊的伦理范畴,介于国家和家庭之间,是国家的对立物,但国家高于市民社会,即国家"不由市民社会决定,而是相反,是它决定市民社会"[1]113.实际上,黑格尔赋予了市民社会经济内涵,将对市民社会的研究指向了经济层面.

在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方面,马克思不赞成黑格尔的市民社会属于伦理范畴的观点,他认为市民社会是在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是人们的物质交往关系和由此所构成的社会物质生活领域,国家则属于政治生活领域.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3]32这些论述表明,马克思与黑格尔的观点迥然不同,马克思认为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国家只不过是市民社会的表现形式,一个虚幻的共同体,它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由在市民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决定.他的这一观点实现了对黑格尔的批判与超越.正如1885年10月8日恩格斯在《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中所指出的:"马克思不仅得出同样的看法,并且在《德法年鉴》(1844年)里已经把这些看法概括成如下的意思:决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因而应该从经济关系及其发展中来解释政治及其历史,而不是相反."[4]196

二、扬弃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建设思想

早在马克思之前,19世纪的英国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提出一些改变目前社会现状的天才设想.如圣西门认为,人都应当劳动,人所获取的报酬应当与他付出的劳动量成正比.傅立叶提出"全世界和谐"的思想,并把未来的这种理想社会称为"法朗吉".欧文甚至到北美作出"新和谐"庄园的共产主义实验.但这些伟大的构想都没有成功,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思想中存在着两个致命的缺陷:一是脱离现实;二是拒绝革命行动.马克思正是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扬弃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建设思想.

1.解决不合理社会状况的现实前提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社会主义观之所以是一种空想,关键在于他们脱离了社会现实,并且局限在"社会主义生活的一种特殊的片面性实现"[5].对此,马克思进行了深刻批判并尖锐指出,造成资本主义制度不合理现状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私有制.为了消灭人与人的本质的"异化"关系,无产阶级必须废除私有财产,建立公有制.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的实际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而生活在社会中的现实的人则是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生产活动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具有决定作用.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对"现实的个人"的生产劳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指出: "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当然是出发点."[3]1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人是最有价值的,因为人拥有历史,把持现在,创造未来,具有无限发展潜能"[6].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强调:"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2]74-75对于这一观点,1876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作了精辟诠释:"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使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7]358

2.社会性质由生产关系决定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它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32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形态和特征的社会都是由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正如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所指出的:"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都是这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其中每一个生产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2]345所以,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在总体上决定着社会的性质.

按照马克思的逻辑思维,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未来社会的基础,为了完善这一社会制度,必须按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理论不断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以,未来的社会是不断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正如他在《给临时中央委员会代表的关于若干问题的指示》中所指出的:"为了把社会生产变为一个由合作的自由劳动构成的和谐的大整体,必须进行全面的社会变革,也就是社会的全面状况的变革."[8]

3.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是改变不合理社会状况的根本方式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 "只有通过人的完全回复才能回复自己本身."[2]15他立足于实践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进行深刻剖析,清楚地认识到,人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实现自身与本质的统一,就必须改变目前的社会制度.为此,马克思提出了消灭异化劳动的现实路径,"即实现劳动者在一定生产阶段上对自己共同创造的生产力的占有,实行消灭私有制、消灭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现实运动"[9].在马克思看来,尽管空想社会主义者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但他们没有找到改变这种不合理社会的方式.为此,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这样批判:"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他们想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企图通过一些小型的、当然不会成功的实验,通过示范的力量来为新的社会福音开辟道路."[2]304马克思这里的"政治行动"和"一切革命行动"当然是指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解放全人类,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只有这样,无产阶级才能"为新的社会福音开辟道路".

马克思宣称,未来社会的建设,应该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彻底消灭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人类解放.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后,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干涉,即采取一系列措施, "作为变革全部生产方式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2]293.正如他在《法兰西内战》中所强调的:"公社的最伟大的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他们已经清楚地有意识地宣告他们的目的是解放劳动和改造社会."[7]107所以,工人阶级企图实现的社会变革正是目前制度本身的必然的、历史的、不可避免的产物.

马克思晚年仍然坚持无产阶级追求人类解放和社会解放必须以政治解放为前提的思想,以改变目前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制度,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在1881年2月18日至3月8日之间的《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一方面神奇地发展了社会的生产力,但是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它同自己所产生的社会生产力本身是不相容的.它的历史今后只是对抗、危机、冲突和灾难的历史.结果,资本主义生产向一切人(除了因利益而瞎了眼的人)表明了它的纯粹的暂时性.欧洲和美洲的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最发达的民族,正力求打碎它的枷锁,以合作生产来代替资本主义生产,以古代类型的所有制最高形式即共产主义所有制来代替资本主义所有制."[10]此时,马克思已经把彻底消灭私有制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基本问题,把建立公有制看做未来社会建设的基本制度.

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思想体现出他要创造性地重新安排世界,有着强烈的未来社会建设的取向.正如他在《致阿尔诺德.卢格》的信中所写的:"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11]马克思正是在扬弃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主张、深刻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不合理的基础上,揭示出资本主义不和谐的实质和根源,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未来社会建设进行实践唯物主义的预设,使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社会和谐"的构想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三、预设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

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市民社会思想,对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社会建设思想的精髓进行继承,同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形态作出科学预设.

1.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价值诉求

在学生时代,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的马克思就执著地追求自由.马克思曾在1839年的《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写道:"哲学研究的首要基础是勇敢的自由的精神."[12]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已经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人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在"过去的种种冒充的共同体中,如在国家等等中,个人自由只是对那些在统治阶级范围内发展的个人来说是存在的……从前各个人联合而成的虚假的共同体,总是相对于各个人而独立的;由于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2]119.这里的共同体就是指"未来社会".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明确指出,未来更高级的社会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3].这些论述无疑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思想的经典概括与升华.

1894年,意大利记者朱.卡内帕请求恩格斯为《新纪元》周刊找一段题词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新纪元的精神,以区别但丁曾说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旧纪元.恩格斯答复:"我打算从马克思的著作中给您找出一则您所期望的题词.我认为,马克思是当代唯一能够和伟大的佛罗伦萨人相提并论的社会主义者.但是,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下面这句话,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730-731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未来理想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诉求,这无疑是共产主义区别于以往一切阶级社会的根本性标志.

2.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根据唯物史观原理,共产主义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共产主义低级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阶段,这是无产阶级在革命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特征作出详细描述:"这一阶段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7]304在马克思的蓝图中,未来社会将具备三个鲜明特征:其一是生产力极大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其二是三大差别,即阶级之间、城乡之间和脑体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消灭;其三是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历史是认真的,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形态送进坟墓."[2]5诚然,这"对于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能马上实现的,需要经历漫长的发展阶段才能得以实现.

3.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实行不同的分配方式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分配方式是不同的.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劳动还是人们的谋生手段,社会上的物质产品不可能丰富到"各取所需"的程度.但由于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是相等的,因此按照劳动者付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依据"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分配社会产品和服务.这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应该的公平分配方式.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生产劳动不仅仅局限为人类谋生的手段,它已经上升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随着每个人才能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得以充分涌流.只有在那时,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书写"各尽所能,按需分配"[7]306.为此,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高度发展,使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人类社会普遍所有制,为实现未来的理想社会而创造物质前提和条件.

四、结 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社会建设理论经历了从批判走向扬弃、再到超越前人的演变过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犀利批判,同时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社会形态进行构想,这蕴含着他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考.胡锦涛指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4]马克思社会建设理论是必须坚持和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启迪.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26.

[6]栾亚丽.马克思价值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一种文本视域的解读[J].新疆社会科学,2009(1):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71.

[9]栾亚丽.继承与超越---价值视阈下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10):7.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71-472.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4.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12.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83.

[1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701.

猜你喜欢
黑格尔恩格斯市民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意义”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