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春林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近百年来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综述
阮春林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师范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人士关注的热门话题。文章对我国学者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近百年来关于中国师范教育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内容主要涉及师范教育的产生、发展、特点,以及同其他教育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综述
20世纪20年代至今近百年来,我国学者对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学者们对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的产生、发展、特点,以及同其他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给予较多关注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对此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以期促进学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亦期望能对我国现代师范教育发展与改革有所借鉴。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自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学堂设立至1949年,足有半个世纪之久,有关资料庞杂而繁多。近代大量报刊杂志、教育年鉴和法令法规等都记录了相关内容,为后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最早有关教育专题的史料集,是舒新城编的《近代中国教育史料》[1]。此书以时间为序,分门别类地收集整理有关近代教育的文献资料,为后人编撰出版各种中国教育史资料汇编提供了范本。
在基本史料整理编辑出版的同时,相关研究也逐步展开。这一时期涉及师范教育论述的主要是学制、留学和教育史等通史类著作,有关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一是针对时弊而作的师范教育类专著;二是从留学教育、学制等方面考察近代师范教育;三是述及清末至20世纪初中叶师范教育建立与发展的通史类著作。
我国第一部从师范学校的角度论及师范教育的专著当属贾丰臻的《师范学校论》,作者着重从理论上阐述师范教育的必要、特色地位及培养目标,不过对师范教育发展情况仅一笔带过[2]。
此时期研究师范教育的专著有五部,但其切入点和侧重点明显不同。余家菊用比较历史的研究方法,系统介绍了英、美、法、德等国的师范教育概况,简要回顾了我国师范教育[3]。作者针对当时师范教育独立与否的争论,从师范教育特质、师范生训练等方面论证了保持独立的必要性。
舒新城则用分期方法,将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分为两大期五小期。两大期即前清时期与民国时期,五小期则是前清时期的萌芽期、学制系统建立期、和积极进行期,民国时师范教育的革新期和六年新制进行期[4]。作者针对当时失去独立性的师范教育的混乱发展状况,提出其应当独立。此书开了中国师范教育史分期研究之先河,为后来者用分期法撰写师范教育史树立了样板。
郭鸣鹤从介绍教育的必要与可能入手,分析了师范教育的目的和特质,简单回顾我国师范教育各时期概况,重点阐述师范生的职责、实习等内容[5]。
罗廷光针对当时国内轻视师范教育的不良风气,将我国近代师范教育分为发轫期、生长期、衰落期、复兴期等四个时期[6]。尽管此书沿用分期法来论述师范教育,但与同时期的专著相比,脉络线索十分清晰,基本代表了这一阶段的研究水平。
邓萃英注重提纲式的介绍,仅简要叙述师范教育的起源与沿革、民国时期的训练法等方面的现状,新学制颁行至成文时的师范教育发展概况[7]。
除这些专著外,这一时期还有六部教育专著在论述学制、外国教师范教育、留学教育的发展轨迹、不同时期特点时提及师范教育。
郭秉文在博士论文中论及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简要介绍了我国培养师资的概况[8]。该书不仅是近代中国第一本教育制度简史,也是最早从学制角度论及师范教育的著述。
张安国从教育改造的途径入手,提出应在教师实力的提高、教育职业知能的培养与区别对待等方面进行改革[9]。该书主要针对师范教育发展时弊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李之鶠则详述英、法、中等六国师范教育的沿革、现况及发展趋势[10],同时附有大量的师范教育统计,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陈翊林则按照30年来中国教育史萌芽、建立、改造的发展轨迹,叙述了师范教育的发展概况[11]。该书虽未对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的许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但已代表同期教育通史类著作的研究水平。
舒新城编的《近代中国留学史》是最早研究留学问题的专著[12]。从留学教育的角度指出中国学习日本学制受清末留日学生的影响较大。
国联考察团根据在华考察结果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针对中国师范教育独立的不足,提出应该独立的建议和意见[13],对中国师范教育合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此时期研究有以下特点:(1)开始了最早的资料搜集和整理,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资料;(2)从不同角度来阐述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并针对时弊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为后人进一步探究奠定了良好基础;(3)由于时代局限性,其研究仍不够全面系统,缺乏整体评价,尤其是对师范教育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涉及甚少。
由于战乱和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中国国内的相关研究在较长时期陷入停滞。直至20世纪60、70年代,也仅限于原有的基础上对一些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而此时期台湾地区的相关研究成果竞相涌现且弥足珍贵。
内地方面,人民出版社将舒新城在1928年编辑的史料之作重新整理,运用政治史和近代史的分期方法,对各类教育资料进行分类归纳,其中对师范教育的资料着重于清末民初时的章程、规程等法令法规的收集[14]。由于主要是供教学参考之用,且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其取材较旧编反而有所削减。相比之下,由多贺秋五郎编著的资料丛书,资料收集整理就翔实得多。该丛书收集了清末至民国时期报刊杂志中大量有关教育方面的资料[15],为研究者提供了较为翔实可靠的资料来源。
台湾地区方面,孙邦正在罗廷光《师范教育》一书的基础上,续写了该书成稿后中国及台湾地区的师范教育和英、法、德、日等国家的师范教育发展概况[16]。
与孙邦正承袭性完全不同,林本独创性地从教育学的角度对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制度[17](学制)与课程[18]的变迁进行论述,将1902年至1949年前中国的师范教育分为植基期、滋长期、摧折期、更生期和扩展期,此分段方式既有教育的发展规律,又夹杂了政治变革的痕迹。
苏云峰则从近代重要人物与地方教育推行效果方面,详述了张之洞在湖北推行的师范教育改革,使湖北的师资力量在清末“盛况空前”[19]。
由此可见,20世纪60、70年代,内地学术研究几无进展,相比之下台湾地区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且有鲜明的特点:其一,在沿袭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内容有补充,但观点未创新;其二,开始对国外师范教育状况进行介绍,不过没有与我国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其三,从人物的思想与地域性活动出发,来考察地方教育及师范教育的发展情况。
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观念变化以及相关资料的大量挖掘、整理和出版,中国国内涉及近代师范教育的研究进展迅速。
此时期的资料整理和出版,出了一个重大成果即朱有瓛主编的学制史料。此书收集整理了自1862年至1922年大量有关教育的章程、议论和各地办学情况[20],是一部较系统的学制资料书。
不过,这一时期由于受阶级观念的影响,学术界沿用政治史或革命史的方式作研究,教育史亦不例外。
刘问岫的《中国师范教育简史》是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一部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专著[21]。作者将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重要历史时期:从创设师范学堂至辛亥革命时期、民国成立至五四运动时期、五四运动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及第三次国内革命时期,系统探讨了中国师范教育演变的历史概况,最后一章还专门介绍了中国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
同时,不少涉及师范教育的教育专著亦如此。如《中国教育史简编》编写组和高奇都是从近现代历史分期法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前者将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沿着自鸦片战争至1949年的近代革命斗争脉络,分五个阶段来进行论述[22],对师范教育的发展概况只是把它放在具体时期和个人教育思想下进行描述,没有作专门的阐述。后者则沿用前者的分期方法,介绍了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教育发展史[23],重在总结中共领导下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
与上述两者分期法相同,只是述及的时期仅限于近代或现代,如陈景磐仅将近代中国教育分为1840—1900年和1901—1919年两大时期来进行论述,对这段时期的师范教育只作了学制变革的简要阐述[24]。而李桂林可以说是紧接上书的截止时期论述了1919—1949年的中国现代教育发展演变,将教育放在政治变革的三大时期下考察[25]。不过对师范教育则仅涉及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内师范教育的恢复独立与建立师范学院制。
与著作相比,这一时期的论文并不多,主要有陈乃林、[26]、程合印[27]、丁明宽[28]、黄永刚[29]和王笛[30]等人的文章,它们大多是探讨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早期形成与特点、发展及其社会影响。
总体来说,此时期的研究特征明显:一是受革命史研究模式的影响,套用政治史或革命史的研究模式来研究师范教育;二是用宏观分期研究的方法,从近代历史发展脉络的角度提纲挈领式地探究,未能深入探寻近代中国教育史的发展规律;三是研究对象模糊化,只从教育政策法规等方面去探讨,没有进一步深究政策法规的具体运行情况。
由于研究观念的转变和对外学术交流的加强,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众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探究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发展规律,专题细化的研究著述也随之涌现。
琚鑫圭、童富勇等人打破先前以学制为脉络的框架,以专题为经,年代为纬来搜集整理资料而出版了一套教育史资料汇编。该丛书主要以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学制演变、师范教育等专题为模块,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而且对清末民初的师范教育有比较完备的资料汇集[31]。
在大量翔实史料可供利用和新的研究方法不断引进的基础上,此时的研究呈现明显的时代特色。
首先,出现了以师范教育为主题的辞书。宋嗣廉、韩力学主编的《中国师范教育通览》,是一部关于师范教育百科全书性质的大型辞书[32]。作者对近百年师范教育发展的历程,依据不同时期各个政府颁布的教育章程,阐述了不同师范教育机构的招生、学科等问题。由于体系安排上将《历史卷》和《理论卷》分开,作者虽然在前卷内力求展现师范教育的历史全貌,在后卷中力求理论阐发的精辟透彻,但仍不可避免地出现史论脱节的偏向。
其次,推出了首套涉及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丛书。田正平主编的丛书从近代学制、教科书的发展以及湖北、浙江等地的教育发展等方面来展示教育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33],且就西方教育理论中的师范教育成分、留学生与近代师范教育的关系、学制演变中的师范教育变化等方面论述师范教育。这套丛书广泛地吸收了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深入地挖掘运用史料。
再次,打破20世纪80年代用中国政治史或革命史叙述教育的模式,从民国教育史的发展轨迹来分段研究中国教育史。李华兴从学制、思想、管理、办学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民国时期的教育[34],特别在办学篇中根据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内在联系和历史地位划分了五个时期。
最后,从政权更替、学制、教育思潮和流派等角度述及师范教育。熊明安以政权更换为段,分别论述教育举措和中等、高等、华侨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概况[35],只把师范教育融入中等、高等教育中进行简略地描述。陈学恂、高奇则重点从文化教育运动、教育流派与团体等方面考察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概况[36],至于师范教育仅从学制的角度稍微涉及。
与上述诸多著作相比,这一时期的学术论文也大量涌现,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在1997年中国师范教育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学术界发表了一批回顾百年师范教育的论文。主要有高谦民[37]、张彦云[38]、王炳照[39]、冷先福[40]等人的文章,它们从晚清师范教育的产生开始,回顾了师范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充分肯定了师范教育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总结经验教训,为现代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第二类,主要考察近代师范教育以及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历史的论文,例如王劲军[41]、江玲[42]、王涛[43]、胡艳[44]、李剑萍[45]、王建军[46]、周丽华[47]等专家的论文。这些文章不仅分析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特点与影响,而且探究了高等师范教育模式的演变和课程设置。
第三类,探析近代教育家、思想家的师范教育思想以及教师待遇、师范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宋守 鹏[48]、翟卫星[49]、刘兆伟[50]、张 彬[51]、刘华[52]、邹礼洪[53]、李剑萍[54]、周蔡坚[55]等学者不仅从微观层面探讨了梁启超、张謇、雷沛鸿、经亨颐、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思想家的师范教育思想,还从宏观层面研究了教师待遇、师范教育争论、师范教育政策等问题,丰富和深化了近代师范教育史的研究。
综观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倾向于专题化,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也比过去新颖,注重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不过多数论者仍限于抽象的理论分析,对师范教育缺乏总体把握,对师范教育产生、发展及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没有详论,未能就师范教育发展的障碍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影响做出评估。
迈入21世纪,对中国师范教育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专题类和通史型著作的论述比以前更深入具体,看法和视角有所改变,立论也趋于平实。
其一,出现了三项专题化的研究成果。一是马啸风主编的《中国师范教育史(1897—2000)》。全书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将百余年来的师范教育置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宏观背景之下,全面而准确地描述其基本线索和内容[56]。全书分上、下编,上编按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四个时段加以叙述,下编侧重师范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这种通史和专题有机结合的编写方法成为本书的一大特色,但其上下编材料的使用有所重叠。
二是崔运武的《中国师范教育史》。作者立足于教育,又注意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维角度研究中国从1840年到1949年师范教育在中国的产生、演变和发展[57]。不过此书以政权更替的时段来研究师范教育,没有从师范教育内部寻找线索与脉络去剖析,仍未摆脱以政治时代划分来研究的窠臼。
三是王维新、陈金林等著的《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图志》。此书展示了大量珍贵的照片,重在介绍,没有对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与原因进行深入分析[58]。
其二,从高等教育与教育行政史的方面论及师范教育。金以林对不同类型高校演变轨迹进行探究,考察分析了近代以来的各项教育政策在高校教育的利弊得失[59]。他认为是为了普及落后的普通教育。
关晓红通过探析学部的酝酿与产生、人事变动等方面来显现学部在晚清政治与教育变革中的历史地位[60],指出清末师范教育更多的是受政府行为影响,而没有依照教育的内在规律运行。
其三,打破以往的分期框架,从制度与群体的角度述及近代师范教育。陈学恂、田正平从宏观上鸟瞰式地回顾与总结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产生与发展[61]。该书突破了以往时段性研究方法,对制度与群体进行纵向与横向交错的分析方法,为教育史的研究开辟了新路径。但对师范教育也仅从学制演变的角度进行阐述。
同以上专著相比,21世纪初期研究师范教育的论文也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别:第一种,主要考察近代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时期、体制演变与特征分析的论文。比如周然毅[62]、王建磐[63]、顾明远[64]、李永贤[65]、凌兴珍[66]、李屏[67]、张洪萍[68]、阎广芬[69]、李红[70]、聂好春[71]、王建军[72]、石静[73]、李喆[74]、彭宁[75]、刘捷[76]、夏 金元[77]、邹华[78]、胡艳[79]、刘新玲[80]等专家的文章。它们既注重对近代师范教育整体特点的分析与把握,又侧重某一时期具体发展状况的阐述,并进一步考究了高等师范教育体制的演变,为当前师范教育的改革以及师范教育政策的出台提供一定借鉴。
第二种,探析近代教育家、思想家的师范教育思想以及女子师范教育、师范教育与中学教育、基督教教育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例如胡世刚[81]、徐鸿[82]、张炳生[83]、何静[84]等人阐述了张之洞、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并突出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活的师范教育理念。另外丛小平[85]、杨欣改[86]、谢长法[87]、凌兴珍[88]等则述及女子师范教育、师范教育与教育的关系。这表明学术界不仅关注近代师范教育本身的发展,而且力图探寻其与其他教育的关系,不再只是纵向的研究,还有横向的联系比较。
第三种,关注教师群体的任用及其过渡性特征、师范教育的学费制度和高师的学科建设、地方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田正平[89]、刘玉梅[90]、曲铁华[91]、魏峰、张乐天[92]、肖朗、项建英[93]、凌兴珍[94]、姚少怀[95]、张书丰[96]等学者,对师范教育中教师群体、学费制度、学科建设、地域性发展等微观部分进行探究,以便能以小见大地深入研究师范教育,更好地展示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
足见21世纪初叶的研究已经开始纵横向的探究,一方面是对师范教育各个时期,尤其是有特殊意义的时期进行探微式的分析,另一方面对师范教育地域性特征、同其他教育的关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在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探寻。不过,如果能将纵横两方面完整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或个案式研究分析,必然会更有价值和意义。
统观百年来的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不难发现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其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成果日益丰硕,总体上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研究视角不断拓展。从起初的仅对师范教育本身的探究,逐步延伸到与其他教育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的探讨,从更广泛的层面来折射师范教育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与影响;二是研究思路不断创新。从早期注重宏观、理论的大而全逐步转向微观、实用的小而精,从最初侧重政策、法规或章程等制度层面的介绍,逐渐拓伸到具体待遇、课程设置及向地方推行效果等方面的考察,进而全方位多角度地剖析近代中国师范教育;三是研究方法不断改进。从比较简单的鸟瞰式、分期式地用政治史和革命史的方法,逐渐到运用分地区、分时段地用社会史和教育史的方法来探寻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内部发展规律,乃至其在整个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和社会进程中的作用。上述特征分析,全面展现近百年我国学者对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的探索历程,对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也为现代师范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1]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M].上海:中华书局,1928.
[2]贾丰臻.师范学校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
[3]余家菊.师范教育[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0.
[4]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稿选存[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6.
[5]郭鸣鹤.师范教育[M].上海:百城书局,1932.
[6]罗廷光.师范教育[M].上海:正中书局,1940.
[7]邓萃英.中国之师范教育[M]//舒新城编.中国新教育概况.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1.
[8]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
[9]张安国.教育改造的新途径[M].上海:正中书局,1942.
[10]李之鶠.各国师范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
[11]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太平洋书局,1932.
[12]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M].上海:中华书局,1939.
[13]国联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M].上海:国立编译社出版,1932.
[14]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10.
[15]多贺秋五郎.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
[16]孙邦正.师范教育[M].台北:正中书局,1963.
[17]林本.世界各国师范教育制度——我国师范教育制度之研究[M].台北:台湾开明书店印行,1963.
[18]林本.世界各国师范教育课程——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之研究[M].台北:台湾开明书店印行,1964.
[19]苏云峰.张之洞与湖北教育改革[J].(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76(5).
[20]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
[21]刘问岫.中国师范教育简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2]《中国教育史简编》编写组.中国教育史简编[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5.
[23]高奇.中国现代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24]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4.
[25]李桂林.中国现代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4.
[26]陈乃林,蔡霖村.我国近代师范教育初探[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1(1):105-110.
[27]程合印.我国近代师范教育及其社会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1984(6):98-105.
[28]丁明宽.中国近代的师范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1986(4):21-27.
[29]黄永刚.我国近代早期师范教育形成及其特点[J].丽水师专学报,1985(3):69-75.
[30]王笛.清末四川师范教育的发生和发展概述[J].四川师院学报,1984(2):74-81.
[31]琚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994.
[32]宋嗣廉,韩力学.中国师范教育通览[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3]田正平.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34]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8.
[35]熊明安.中国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6]陈学恂,高奇.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9.
[37]高谦民.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前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61-68.
[38]张彦云.中国师范教育百年回顾[M].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8(4):78-79.
[39]王炳照.中国师资培养与师范教育——纪念中国师范教育100周年[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6):3-9.
[40]冷先福.民国时期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回顾——纪念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成立100周年[J].江西社会科学,1998(6):63-65.
[41]王劲军.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及其积极意义[J].天津师大学报,1995(1):33-36.
[42]江玲.论我国早期师范教育的特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研究,1996(3):15-22.
[43]王涛,黎章春.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特点和影响[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4):74-75.
[44]胡艳.试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3):68-75.
[45]李剑萍.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中国化历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2):46-54.
[46]王建军.论中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模式的演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45-51.
[47]周丽华.试析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9(3):49-51.
[48]宋守鹏.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J].教育史研究,1998(1):26-30.
[49]翟卫星.论张謇的师范教育思想[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21-28.
[50]刘兆伟,赵伟.论雷沛鸿师范教育改革思想与其现实意义[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4):38-42.
[51]张彬.经亨颐师范教育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3):81-90.
[52]刘华.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及教师待遇问题初探[J].内蒙古师大学报,1995(3):77-82.
[53]邹礼洪.略论清末民初的师范教育政策[J].新疆师大学报,1998(1):58-64.
[54]李剑萍.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争论问题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3):23-31.
[55]周蔡坚,江晓斌.浅论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J].抚州师专学报,1990(4):1-6.
[56]马啸风.中国师范教育史(1897—2000)[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57]崔运武[M].中国师范教育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7.
[58]王维新,陈金林,戴建国[M].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图志,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
[59]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1895—1949)[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2.
[60]关晓红.晚清学部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9.
[61]陈学恂,田正平.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62]周然毅.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73-82.
[63]王建磐.中国师范教育:现状、问题与趋势[J].教师教育研究,2004(5):3-12.
[64]顾明远.师范教育的传统与变迁[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3):1-6.
[65]李永贤.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及其意义[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79-85.
[66]凌兴珍.试探清末师范教育发展历史分期[J].历史教学,2009(12):31-37.
[67]李屏,颜素玉.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之源起[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5):35-38.
[68]张洪萍.晚清师范教育的速成性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34-37.
[69]阎广芬,王树林.中国近代义务教育师资的培养与管理[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92-97.
[70]李红.癸卯学制之前的中国师范教育[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54-57.
[71]聂好春.简论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师范教育[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3):68-70.
[72]王建军.中国师范教育百年简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5-12.
[73]石静.论清末师范教育的特点[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49-52.
[74]李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变迁:论争、根源及启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05-112.
[75]彭宁.试论高师教育观的历史演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68-72.
[76]刘捷.“高师改大”运动及其现代价值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31-35.
[77]夏金元.近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沿革[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97-100.
[78]邹华.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经验[J].教育教师研究,2005(5):6-9.
[79]胡艳.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现代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6):12-20.
[80]刘新玲.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演变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10-16.
[81]胡世刚.张之洞的师范教育述评[J].江西社会科学,2002(7):73-75.
[82]徐鸿,张洪.试论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266-268.
[83]张炳生.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69-72.
[84]何静.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76-78.
[85]丛小平.从母亲到国民教师——清末民族国家建设与公立女子师范教育[J].清史研究,2003(1):87-97.
[86]杨欣改.清末女子师范教育述评[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1):74-77.
[87]谢长法.清末民初中学的发展及其师资培养[J].焦作教育学院学报,2001(2):23-25.
[88]凌兴珍.民国时期的基督教师范教育——基于以四川为中心的考察[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22-131.
[89]田正平,吴民祥.近代中国大学教师的资格检定与聘任[J].教育研究,2004(10):81-89.
[90]刘玉梅.清末民初教师群体过渡性特征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2006(6):111-114.
[91]曲铁华,樊涛.清末免费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特点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23-28.
[92]魏峰,张乐天.师范教育免费政策的历史考察:1897—1949[J].教育与经济,2007(4):52-56.
[93]肖朗,项建英.近代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以北高师和南高师为中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69-75.
[94]凌兴珍.清末四川留日速成师范教育及其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21-129.
[95]姚少怀.湖南师范教育发展历史及评价[J].教育史研究,2001(4):79-83.
[96]张书丰.山东师范教育百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49-55.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on Normal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in the Last Hundred Years
RUAN Chun-li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Guangzhou510631,China)
Normal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for the public especially those who work in the academic circles.The author overviews in this article the scholastic research work on normal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through an age of nearly one hundred years from the 1920s.The main contents consist of the cause,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 of normal education,as well as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kinds of education and society.
modern China;normal education;research overview
G659.29
A
1674-3512(2012)01-0058-07
2011-11-30 责任编辑:张发祥
阮春林(1975—),女,江西九江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阮春林.近百年来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研究综述[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58-64.
RUAN Chun-lin.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on normal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in the last hundred years[J].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2,31(1):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