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琳,独孤昌慧
(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2)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市场对从事国际业务操作的人员需求激增。为了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很多高校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并把《国际结算》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国际结算》是一门专业化非常强的课程,课程内容与实际的结算工作非常吻合。如汇款、托收、信用证这三种基本的国际结算方式是目前国际结算中主要使用的结算方法,课程中提及的保理、包买票据、备用信用证等结算方式是现在逐渐兴起的与融资相结合的新兴国际结算方式。《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重点与企业对结算人员的要求也是相符的。因此,为了使学生扎实的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原理,并能够灵活、准确的进行实际的国际结算操作,有必要进行新的教学探索。
《国际结算》课程的理论部分体现在课程内容中的众多国际惯例、规则和法律条文,如《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托收统一规则、《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日内瓦统一票据法》等。实务部分体现在如何在众多国际惯例及法律和规则指导下从事实际操作。如在信用结算方式下,进出口双方、开证行和议付行的责任和义务确定,出口方如何缮制各种单据,都要遵循《UCP600》、《国际标准银行实务》的规定[1]。
《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内容繁多但课时有限,而国际结算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导致巨额的货款无法收回。汇款和托收方式是商业信用,出口商承担的风险较大。信用证结算方式虽然是银行信用,但是,银行承担第一性付款责任是有条件的,“单证严格一致”,银行才付款。所以,为了保证货款及时收回,整个结算的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这也就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相关的知识点,从而所有的知识点都是重点,教师难以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教学深度和精度[2]。
由于《国际结算》课程的实务性内容较多,必然要求学生进行具体的国际结算实务操作。学生们通过实际动手获得对理论知识点具体、感性的认识,并可以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了大量操作性教学和训练内容。如结算工具的使用,结算票据的制作,结算单据的传递,单据的审核等内容。
由于《国际结算》课程的操作性强,教学内容繁多,而且国际结算业务是一门与国际惯例接轨、不断与时惧进的课程,在教学中原有的方法与经验已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需求,因此,目前的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
《国际结算》课程主要运用到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非常专业的知识。目前开设《国际结算》课程的多数院校把国际结算归为国际金融的一部分,理论化色彩很浓。对于从未涉足具体业务操作的学生而言,理论教学尤显空泛,特别是在主要单据和结算方式的介绍过程中,学生很难理解和消化。
《国际结算》课程的实践性极强,虽然目前很多高校购买了《国际结算》实训软件,但实验课普遍采用学期末集中上机的方法,不利于学生及时消化吸收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加深理解。其次,现有的实训软件存在诸多问题。如单证答案错误较多,缺少国际贸易案例分析、热点讨论等模块,软件运行经常出现故障等等,这些缺陷都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
《国际结算》课程中很多概念、术语的理解都必须借助于一些相关课程的知识。有些学校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忽视了相关课程,或者先开设《国际结算》课程,后开设相关课程,这都使得学生在学习《国际结算》课程时预备知识不够,学起来感到有一定的难度,也给教师的教学添加了难度,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
要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能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具备国际结算业务的实践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外贸、银行等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有必要进行新的教学改革。
由于《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内容繁多,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按照教学计划讲解全部的课程内容。因此,教师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将来就业的方向而有所取舍、有所侧重。比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是去一些外贸公司任职,在讲授时就要站在外贸公司的角度着重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如何申请开立或审核信用证,如何缮制单据等等。而金融专业的学生更多地去银行等金融部门就职,因此,要站在银行的角度重点讲解各类结算方式的业务流程,如讲解如何开立或审核信用证,如何审核单据等。
《国际结算》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本科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最具指导意义的一门课程之一。因此,首先需一改以往重理论、轻实务的传统思想。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自身首先就需进行业务培训。高校可利用各种渠道,如与校外外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高教师实际从业经验,克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矛盾。
为克服学期末集中上机实验所带来的信息丧失的不足,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和应变能力,可将理论课与实验课同步进行。比如,在介绍主要票据后,就可利用模拟软件直接让学生上机操练,缮制不同结算方式下的汇票、本票或支票。在介绍汇款、托收或信用证结算方式后,可让学生分组,每组5个成员,不同的成员分别模拟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商、进口地银行、出口地银行,这样就形成一个虚拟的商业环境。学生可以在这个商业环境下学会如何在不同的结算方式下缮制单据,如何进行报关、结算等[3]。
明确《国际结算》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理顺《国际结算》的先修课程与后修课程。教师授课时须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票据法》等先修课程的内容与《国际结算》结合起来进行。这样不仅易于引导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融汇贯通,更易使大家充分认识到这门看似非常专业的课程实际上是相关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教学,也加深了学生对其他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理解。
目前,国内各种从事外贸业务的资格考试,如外销员、国际商务师、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考试等,其考核重点均包括熟练掌握汇款、托收和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单据的制作与审核,而《国际结算》这门课主要讲授各种结算方式的原理,学好这门课是准确无误的制单的前提条件。将《国际结算》的授课内容与各种外贸资格考试的考核重点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外贸资格考试,并反过来促使学生加深对国际结算原理的理解。
总之,为了提高《国际结算》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深入细致的分析国际结算的原理,并针对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效结合,授课重点与外贸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保持一致,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使其成为国际结算领域高素质人才。
[1]尚庆梅.《国际结算》模拟实验教学实践与启示[J].时代经贸,2008,11(7):187-188.
[2]李向东.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3(8):5-7.
[3]王瑛.案例教学在《国际结算》课程中的应用[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6):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