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教育的结合※

2012-08-15 00:51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工艺设计

夏 侠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一)

设计是造物前的计划和设想,作为一门实用艺术它广泛地涉及人们的衣、食、住、用、行的各个方面,可以说人类自开始劳作起就有了设计,对于相关技艺的总结和传授活动也相伴而生。在手工业时代,教育长期是以师徒相授的模式存在,直至西方工业革命之后,工业化生产促使产品设计成为职业化的行业,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的确立标志着现代艺术设计作为一个学科建立起来。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现代设计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当代以现代设计为特征的造物体系之外,本土的、历史的、传统的、民族的造物系统依然存在。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民间工艺都是其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有工艺产品的背后都蕴含着非物质的技术内容和文化艺术内容,这些体现民族特性的因素不应也不可能被全球化的西方造物体系所取代。传统民间工艺并非与现代艺术设计形式水火不容,相反,二者完全可以实现有机结合,这在许多优秀设计师的作品中已经得到充分证明。作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主体机构,高校应建立起一套合理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以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设计理念与方法,明确民间工艺与现代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二)

长期以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中始终存在着民族造物体系与艺术设计教育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工艺美术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最初创立,到受到西化设计教育冲击而改变方向,再到今天重新倡导、重新定位的曲折过程。事实上工艺美术教育与现代设计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二者是一个事物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名称,都是与材料、工艺、形态相关的设计与制作。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形态需要依靠加工技术来实现,而技术与工艺又与材料密切相关。工艺因材料而发挥作用,材料因工艺而得以利用、得以成器。材料、工艺、产品三者互为关系。无论是现代工业化生产还是传统手工艺生产,这样的基本造物原理是共通的,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设计教育更多地是偏重模拟方案和制图训练,对与工艺和材料相关的课程设置偏少。

在机械化工业生产时代,设计从生产中分离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设计实践可以完全脱离工艺与材料单独进行。很多设计在图纸上看起来很好,但是在做成实物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存在许多问题。设计者对生产工艺与材料方面的前期了解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设计的成败。强调重视工艺与材料课程的建设并非要求高校在教学中涉及所有生产门类(实际上也没有哪一个学校能够达到这样的条件),而是应重点引导学生建立全面的设计观,养成对设计对象有关的各项要素进行必要了解的习惯。由于大部分诞生于民间的工艺美术对生产场所和设备条件要求并不高,其中一些种类的工艺品基础生产流程完全可以在校内工作室或实验室中实现。增加手工艺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明确设计、材料、工艺技术等要素之间的密切关系,更加全面地认识产品生产的全过程。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并结合地域特色进行工作室建设,诸如陶艺、琉璃、漆艺、木刻这样的实践性课程可以以专业课或选修课的形式面向不同专业开放,这样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打破单一的课程授课模式,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对中国传统器具的设计智慧进行提炼,进而从中得到灵感来启迪新的设计。传统工艺美术里的很多东西可能在材料和形式方面是落后的,但它反映出来的造物理念却是巧妙和经典的。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现代设计门类都可以从传统器物中汲取创作元素,丰富作品的造型语言、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因此高校中的民间工艺课程不应只停留在临摹和复制的层面上,而是要面向市场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产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纳入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之中。相关院系应通过开展科学调查,在学生与市场之间、工艺美术与产业发展之间、传统元素与产品创新之间寻求切入点,从局限于校园的小范围进入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大系统中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明确发展方向。要使今后高校工艺美术教育事业得到正常有序的开展,还需要着力加强切合手工技艺传承要求的师资队伍建设。从目前情况来看,实现这一目标仅靠高校内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各地高校应积极与社会上的工艺美术大师或艺人建立合作关系,将民间工艺传习与创造活动引入高校,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作坊教学方式可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经过高校系统的综合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以及基础课程的学习,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对于工艺美术的感悟能力和总结创新能力会得到快速提升,其中一些表现优异的学生不但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手工技艺传承人,还可以作为高校未来的教师人才储备。在基于教师对工艺美术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各种设计材料学和工艺学的教学和研究才会更好地与形态设计相结合,更加有利于完整的现代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

从目前国内总体情况来看,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普遍存在课程体系同质化的问题。各地高校的设计专业课程内容相似,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个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中国设计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近年来,几乎完全统一的标准专业课程设置带来的弊端逐渐显现,缺乏个性创新的教学体系不利于学生深入了解祖国各地优秀的民间艺术知识,更制约了学生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实践。如果设计教育本身都无法体现积极创新的探索精神,那么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走差异化的道路是建立自身特色的基础,只有立足本土文化和产业优势打造精品课程,地方高校设计教育才有可能上升到更高层次,也只有在各地高校建立起自己的优势设计专业的基础上,中国设计教育水平才能获得整体性的提高。

“设计”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实践的行业,它是经济的、产业的,但又是文化和艺术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应具有民族性、国际性和时代感,如果脱离了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与时代精神,缺少艺术内涵、文化底蕴和地域风格的设计教育是没有前途的。挖掘地方性民间工艺美术资源并将其融入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对于打造地方高校设计专业特色具有重要意义。国内一些地方性高校很早就意识到打造特色精品课程的重要性,并积极尝试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教育相结合,突出地域办学优势。比如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陶艺设计方向、闽江学院的漆艺设计方向、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紫砂工艺设计方向、西藏大学艺术系的唐卡设计方向、新疆职业大学的玉雕工艺设计方向等,通过将地方传统优势与现代教育的有效结合,这些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都已在国内形成了品牌效应。尽管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有差异,但地方高校建设设计教育特色课程是有共性规律可循的。要使设计学科特色明显,不必都要模仿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办学模式,地方院校不论是本科或高职教育都可以尝试突出地域工艺美术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而发展,因市场变化而调整,根据各自不同的优势和条件制定教学目标,在实践中对高校艺术设计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当建设水平达到较高程度时就可以进一步升格成为重点特色课程或方向。要明确一个地区具有怎样的设计资源优势可以通过两种方法,第一是挖掘当地已有的文化艺术遗产;第二是考察能与艺术设计结合发展的区域特色产业。区域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和古代艺术遗存,为当代中国设计教育提供了充足而宝贵的素材,此外,确立地方高校设计专业特色还可以联系当前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哪些本土优势产业可以与艺术设计结合发展。对于民间文化艺术来说,最好的保护应该是使它在当代社会发挥新的作用,并成为与当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而地方特色工艺美术与高等教育之间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如何将这些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化艺术资源与现代教学体系有效结合,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是摆在广大设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

中国高校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走到今天,在偏重西方现代设计教学的背景下,尤其需要重视对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学习和梳理、探索,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演绎和转换,形成具有现代特色的装饰形式。丰富的民族传统工艺展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俗特点与艺术趣味,要使宝贵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得以留存和发展,就必须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尝试将民间工艺与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寻找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经济文化之间的种种关联以及互相转化的可能。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可能带来的文化教育模式单一化局面,促进高校课程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应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人才作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融合本土人文精神内涵,注重民族、地域文化特色,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之路。

[1]高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装饰,2010(11).

[2]郭谦.高校美术教育与民间工艺美术传承问题刍议[J].美术大观,2010(4).

[3]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工艺设计
《星.云.海》
《花月夜》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FINEX工艺与高炉工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