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本科立体裁剪课程教改综述与反思

2012-08-15 00:42:55
文教资料 2012年29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立体教学方法

杨 洋

(三亚学院 艺术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服装立体裁剪由于能够直观呈现面料性能和设计效果,更利于充分发挥面料性能,实现服装造型的合体设计与创意设计,是高级时装开发和高级礼服设计制作的先进手段。加强服装立体裁剪的应用、研究和教学,对中国服装业从生产大国向品牌强国转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立体裁剪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其教学改革的成效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非常重要。

一、国内立体裁剪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概况

我国高等教育服装设计专业高等教育已有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其中立体裁剪教学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其间高校教师们不断摸索、借鉴和改革发展,仅当当网显示在售的1997年以来出版的立裁教材就有四十多种。而且,教育部2003年启动的部本级“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已近十年,2007年启动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也已近五年,这些教学质量工程通过设立“教学名师奖”、建设“精品课程”并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网络共享等措施,高效推动了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模式向着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改革。立体裁剪课程教学领域已经有了许多改革成果,其中,国家级精品立体裁剪课程建设项目,本科、高职各有1项,分别报批于2009年、2010年。这说明,国内服装专业课程包括立体裁剪课程教学质量正不断进步,现在已经有了基本成熟的教学体系。

在这样的背景中进行教改,应首先对照自己查找差距,借鉴已有的发展成果,然后应继续深入探索和改革。遗憾的是,根据中国知网搜索到的文献信息显示,2003年以来至今讨论本科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改革的近二十篇论文中,不同人的论文之间几乎全部没有相互引用的关系,引用文献中与立体裁剪教学相关的几乎只有立体裁剪教材;更遗憾的是,根据不同时期的论文对立体裁剪教学现状的描述,似乎国内立体裁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近十年来没有得到任何改善,似乎仍然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好在通过对历年出版的立体裁剪教材和陆续共享的精品课程材料的前后相互比较,可以看出进步是非常明显的。这说明,不同高校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改革间的继承递进关系,主要是靠对其他高校的立体裁剪教材和精品课程共享材料的借鉴与超越来维系的。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忽略了已有的立体裁剪教改论文,在有关课程教学改革措施的内容中还是陆续有新做法的汇报,教改论文能正面讨论这些新做法的根据和效益,比其他信息更利于概括反映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改革发展进程,值得去梳理和借鉴。

二、国内各高校本科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改革中新观点和新做法的首先发表情况

2003 年江南大学的刘冬云撰文[1]指出了相关课程之间衔接的问题。强调应注意立体裁剪与服装材料学、服装美学、服装工艺学、人体工程学的密切联系,打牢知识结构基础,并引导学生在立体裁剪课程中正确运用这些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应将立体裁剪教学与平面裁剪、成衣工艺、款式设计的教学相结合。

2006 年攀枝花学院苏小燕撰文[2]汇报了该校立体裁剪课程5年教改的成果,包括教学观念、方法、条件、发展规划等方面,比较系统。突出了“艺术设计综合能力”的培养,介绍了“模块”化教学和“以参赛促教学”做法。

2007 年温州大学魏静等人撰文[3]介绍了该校立体裁剪课程作为省级精品课程项目建设的成果。突出了“全方位的整体建设”。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确定了“掌握基础、注重应用、培养能力”的教学原则。紧紧围绕成衣与艺术装的立体裁剪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注重“立体化”教材建设,还突出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实践。提出了“从实践中提出问题,教学做合一”的实训教学方法。具体措施方面,除了“以赛促学”之外,还介绍了“以展(作业汇报)促学”的做法。

2010 年长春工业大学李凤仙撰文[4]介绍了面向市场的“项目驱动法”在本科立体裁剪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1 年温州大学魏静等人[5]撰写了作为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建设实践的汇报论文,从“多维化培养目标”、“立体化教学资源”、“多样化教学方法”、“多元化评价体系”、“一体化实训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其具体做法作出了系统介绍,标志着国内立体裁剪教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12 年宁波大学吴雪平的论文[6]介绍了本科立体裁剪课程中“工作室教学”法的应用,以“教师工作室”作为学生参加国际国内设计赛事的重要场所,同时作为产学研交流的窗口,实现课堂与市场的真正结合。大致同时,江南大学王蕾和梁惠娥也撰文[7],在关于“应用模块”的内容中提及以“导师制或工作室”方式开展项目化教学。

实际上,在响应胡锦涛主席2011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关于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协同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号召方面,“教师工作室”都可大有作为,是一个发展方向。

三、国内高校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倾向性问题

如前所述,国内立体裁剪课程教改论文间缺乏引用关系,评估现状时盲目悲观,这说明论文作者们普遍缺乏对同行发展进步的积极关注和充分肯定。

此外,普遍侧重教改流行做法的引入应用和实践探索的汇报,而极少针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适用性的理论分析和对实践的反思。下面将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述。

四、本科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选择的理论分析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目标。在同类教学内容前提下,有教学目标的先进性问题。在同类教学目标前提下,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先进性问题。不同类教学目标之间,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问题。

在教学目标先进性方面,高校教改的大方向是在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基础上强调人格素质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本科立体裁剪课程作为服装设计专业核心实作课程,应该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立体裁剪基本技能训练和成衣设计与艺术装设计及实现能力培养为中心,兼顾服饰审美、时尚鉴识、设计思维、市场意识、成本意识和沟通互动等职业素养的熏陶。

在课程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问题上,由于立体裁剪课程本身所要讲解的理论知识并不难,且大都与实物、实作直接关联。因此,立体裁剪课程理论知识的单纯讲解应该尽量精简,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大部分的理论知识教学应该融入技能教学中,“以实验室为课堂”,“教学做合一”,更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首要的是技能应用教学,适合的基本教学模式是任务驱动模式。要确保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注重任务背景的真实性及其变化。任务可以是虚拟的,任务背景却必须是真实的;不同任务背景间的变化可以培养实际应用技能时的应变能力。若要克服虚拟任务虽背景真实但情境不真实的弊端,就必须穿插真实项目的教学,但这属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条件建设中解决的问题。

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技能综合应用教学也是重点。这就要求立体裁剪教学与平面裁剪、成衣工艺、款式设计的教学相结合,要求在课程内容安排和教学组织上做好衔接,并以综合性强的大作业驱动多课程技能的综合应用。“以展促学”、“以赛促学”都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不同任务形式,也是技能综合应用教学的组织方式。

适合设计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辅导模式,这就要求在项目教学法的基础上加上过程教学法,强调自主完成任务和创作过程中表达、交流、评价、辅导活动的结合。

对服饰审美、时尚鉴识、设计思维、市场意识、成本意识、沟通互动等职业素养的熏陶,除了通过项目教学和过程教学实现外,还应该组织鉴赏教学。

培养立体裁剪实践能力,最终要体现为面向市场的成衣、礼服与艺术装设计及实现能力。面向市场的设计实践能力培养则还要求穿插有真实项目的实践教学。以校企联合办学为条件的双导师制教学是比较理想的一种组织真实项目实践的教学形式,但通常缺乏对企业方面的教学导师的正规激励机制,无专职导师的企业实习仍是学生在企业得到实际情境熏陶和实际项目设计实践历练的通常形式。教师工作室可以组织虚拟项目的教学,也可以到市场接洽真实项目,也方便组织学生自主并且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也是实现服装设计项目教学和过程教学的较好形式。如果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发展完善起来,就可让学生参与其中,带动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层次的提升。

五、结语

国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先进成果应该得到业内积极关注和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相互借鉴,相互赶超,同时加强理论反思和指导工作,这样才能更加高效地推进全国各相关高校的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改革发展。这个结论对其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高效推进也有启发意义。

[1] 刘冬云.立体裁剪教学探讨[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3):203~204.

[2] 苏小燕.关于对服装立体设计与裁剪教学改革的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6).71~73.

[3] 魏静,陈明艳,叶茜,陆琰.精品课程“立体裁剪”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08~111.

[4] 李凤仙.项目驱动法在服装立体裁剪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0(14):59~61.

[5] 魏静,欧阳心力,张振岳.“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纺织教育,2011(2):105~107、110.

[6] 吴雪平.礼服的设计与制作——立体裁剪课程的教学新尝试[J].大舞台,2012(1):155~156.

[7] 王蕾,梁惠娥.“立体裁剪”课程中模块化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纺织教育,2012(1):62~64.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立体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念个立体咒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立体登陆
炫酷立体卡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44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