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涛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苏曼殊写小说始于民国之前,其处女作是被誉为“民国初年第一部成功之作”的《断鸿零雁记》,此后到1918年去世为止,苏曼殊又写了5篇小说,按时间顺序分别是《天涯红泪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这六篇小说被学术界称之为“六记”,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全部曼殊独创小说。
对于曼殊小说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从曼殊逝世(1918年)到1949年。这一时期,近代文学研究兴起了一场持续三十年之久的“曼殊热”,而主要研究者当属柳亚子、柳无忌父子。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时期主要研究内容,应当说是“考证他(曼殊)的友人与作品,征集他的佚文”。由于曼殊本人好“故弄玄虚”、加上其本人放浪不羁的个性和来去无踪的行踪,导致了其大量作品在写作发表时间,或是否是作家所作等问题考证上难度重重,这无疑是一项工程量浩大的工作,同时也需要研究者具备一定的考据之功力。这一时期研究成果结集为《苏曼殊年谱及其他》、《曼殊逸著两种》与《曼殊全集》(5册,1928-1929)三本书。虽然其中尚有缺漏和错误之处(如对《断鸿零雁记》发表写作时间的误判,对苏曼殊身事血统的混淆等),但是总体来说还是非常完整地还原了曼殊的写作过程和写作背景,及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献,为后来人研究曼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建国之后曼殊小说研究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从五十年代末到文革结束,这一段时间可视为研究的沉寂期。这一时期由于国内政局激变,国内学者们因政治原因大都无暇顾及对苏曼殊的研究,因此这研究热潮由国内转移到了国外美、英、日等国。国内对于苏曼殊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本文学史著作中①,其中一些涉及到小说的观点如北大本文学史认为“《断鸿零雁记》是一部充满悲惨遭遇的自传性质小说”、游国恩文学史中说“他(曼殊)的小说文辞清丽自然,情节曲折生动,但亦带有比较浓厚的悲观厌世色彩”等等,虽然论述不多,但是基本上还是属于比较符合苏氏小说原貌的评价。而相较于国内的冷淡与沉寂,国外对苏曼殊的研究就要热闹得多了,代表研究者如英国麦克里维、乔其·金伦,日本罗孝明、饭冢朗、米泽秀夫、增田涉,美国李欧梵等等,但可惜的是,尽管国外学者对苏曼殊有足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但是这一阶段外国学者由于资料的有限,导致其研究系统性不强,其实质仍然是延续了第一时期的考据性研究,系统的文体研究没有充分展开。可以看出,从40年代到文革结束整整40年时间里,苏曼殊研究未能逃过“荒地”之命运,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第三个阶段研究为80年代之后。这一时期国内政治风向标起了显著的变化,大陆的文学创作与相关研究开始复苏,而在这种相对宽松的学术氛围下,苏曼殊的研究重心也随之从海外复回归国内。如果说80年代以前苏曼殊的研究主要以“纪念性为主”,其着眼点在于相关资料的考证和相关作品的赏析与简单论述的话;那么80年代之后研究的重点即在于对其作品进行文学史意义上的系统研究与评价。相比之下,这一时期对曼殊研究的范围更加广泛,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评价也更为客观。针对苏曼殊的各种研究课题得以充分展开,承接上两个时期的文学研究而进一步发展完善。到今天为止,经过数十年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针对苏曼殊小说的相关研究已经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
学术界对苏曼殊小说研究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便是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转型意义。游友基指出“苏曼殊小说不仅超越了鸳鸯蝴蝶派,开启20年代浪漫抒情派之先河,而且在遵依与背离佛性、小说艺术形式与手法的革新等方面都表现出古典向现代转型的特征。”②将苏曼殊列为浪漫抒情小说的鼻祖。黄轶承袭了这一观点,并进一步具体指出了曼殊小说转型的发展方向,认为“从苏曼殊到新月派,再到创造社的郁达夫、到京派的沈从文和废名以及30—40年代的徐言于、无名氏、张爱玲……他们传递的是怀着民族乡愁意识、探索人生人性根本的审美主义文学。”③这一评价更将曼殊的小说看作是真正意义上“为人生”的现代文学的发端,“转型”获得了一个线性的并且影响深远的文学史发展链条。曼殊小说“转型”的研究论述多得不可计数,学者们大都谈到了曼殊小说在古典与近代小说之间的转型意义问题,并对这种转型的各方面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邱冠,佘爱春在《蜕变、逆转中的现代曙光—论苏曼殊小说的现代性品格》中分别从思想内容、美学观念、艺术形式三个方面概括出曼殊小说的三个转型特点:一、“人”的意识的朦胧觉醒;二、悲剧意识的强烈显现;三、艺术形式的现代转型。并认为曼殊小说是从这三个方面“突破并超越了中国传统小说观念和艺术技巧,隐现出鲜明的现代意识和现代性品格,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④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非常全面与综合的概括。
“转型”是一种承上启下的过程,这就注定了它不仅仅只包含着积极的因素,也预示着苏曼殊小说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上都有很多新旧交织的矛盾;它不仅是一种开风气之先,还是一种带着镣铐的舞蹈。很多学者很敏锐地看到了“转型”所特有的不彻底性并进行了切实的分析,如李欧梵在文章中谈到苏曼殊爱情观时说:“一方面,他不能完全摆脱中国传统。……另一方面,苏曼殊通过阅读和旅行接受外国的影响,使他再也不可能满足那种没有受过教育的、眼界狭小的传统妇女。”⑤陈平原在《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中发现苏曼殊小说“女性选择要求不新不旧,道德选择也要求不新不旧。”⑥这些实际上都是在论证苏曼殊小说作为一种转型在思想上的矛盾,而这些矛盾正显示出了转型过程中所残存的一些痼疾。
除上述之外,还应当注意到的是,很多学者并没有满足于从宏观上简单重复文学史上关于曼殊小说转型的相关结论,而是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曼殊小说文本中透露出的某种“变化”,使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如向贵云具体分析了《断鸿零雁记》文本中“基本突破、而未能彻底突破”传统小说叙事模式而呈现出的转型期特征,认为《断》开启了现代小说“向内转”的创作道路。余杰亦是通过对《碎簪记》中叙述者尴尬身份的分析,凸现苏曼殊小说在叙事模式上特有的承前启后的意义等等。这些观点更加细致地分析了曼殊在思想上想要冲破传统又未能逃离传统的转型特征,使论证显得更加深刻。
“悲剧”是苏曼殊小说创作继“转型”之后的又一个关键词,苏曼殊小说之所以被称为“哀情小说”,正是由于他的作品中贯穿始终的爱情悲剧主题与强烈悲剧审美风格,这些也自然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在长期研究过程中,学者们着力分析曼殊小说悲剧的各种表现形式,诸如情节悲剧、意向悲剧、主观抒情悲剧性,并且将注意力集中于探究这一现象形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如卢文芸认为苏曼殊小说的悲剧主题和审美风格是五四之前革命者心灵的真实写照。“苏曼殊的小说是那个时代小说在技术上所能达到的水平的一个代表,苏曼殊的小说也最能表现那个时代在思想上所能达到的水平—包括在优点与缺陷的两个方面。”⑦丁富生认为苏曼殊的小说主题是一种“自由受伤的心灵”或“精神残疾”。“剧中主人公,无论男女,没有一位是父母全、家庭温暖的。这些受伤的心灵游子生活的不幸,自有其不同于常人的感受和需要。曼殊从亲身体验出发,深刻地理解这些感受和需要,并用生动的文字加以描述,从而使受伤的心灵得到慰藉,得到支持,得到同情,以增强人们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从而挖掘出曼殊小说中“无论过去、现在,都有其不可取代、不可泯灭的意义与价值”。⑧
由目前的研究来总结的话,得到的一致性结论是曼殊小说中无论是悲剧的主题还是悲剧的审美风格,都要最终落脚到作家本人的人格气质与人生经历这一焦点上。作者本人的心灵在作品中不断的呈现,小说中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体性,这或许可以看作是曼殊小说区别于鸳鸯蝴蝶派悲情小说的最主要的一点。笔者认为,曼殊小说中的“悲”,其最核心的那一块便是作家本人的身世与性格:身世的不幸让作者看不到人生的任何意义,而性格的悲观又将作者带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深井中,无论是外在的世界还是内心的世界,作者都注定做那一只无法逃出去的“断鸿零雁”。除此之外,在研究曼殊小说以悲剧为内核的主题与审美风格时,一方面要注意其与作家本人的人生经历与主观心灵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还要一分为二地对其中的积极与消极加以区分对待。从上文引述的观点来看,以往学者们研究大都看到了曼殊小说“悲”字后面的自我,认识到了小说“悲的主题与风格”实际上是“自我悲哀”的衍生。这是一条重要的线索,无疑还要深入下去;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许多研究者却忽视了曼殊小说这种“悲”中存在的明显的积极消极二重特征,有过分夸大其积极意义之嫌疑,这也是将来研究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可以说,苏曼殊与中国近代很多作家的最大不同即在于他的僧人身份,这就决定了用宗教的视角去研究曼殊小说创作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关于佛教观到底对苏曼殊小说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陈平原在比较苏曼殊与许地山宗教色彩时讲到:“苏曼殊、许地山避开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玄思,抛弃宗教戒律和仪式,而着眼于苦乐、生死、爱憎等人生大患的认识和解决……前者以为人生本苦,借助宗教以求解脱;后者以为人生多恶,借助宗教弃恶扬善。”这种概括是十分准确的。苏曼殊是一位僧人,但是却亦僧亦俗。他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宗教的真诚信仰构成了一对不可调和得矛盾,在曼殊小说中这种矛盾体现得尤为明显,也自然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从宗教的角度来研究曼殊小说,其中一个优点就是往往能够找到一些对于小说中矛盾因素的合理解释。在长期的曼殊小说研究中,一个困扰着研究者的问题便是曼殊小说中主人公“既是如此多情,又何必削发为僧?既不僧不俗,又何不抚而有室?”对于这个问题,学者们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罗建业认为曼殊不屑侧身“世间法”,故选择独身道路;马克利佩和李欧梵则断定苏曼殊生理有缺陷,不得不独身。以上这些观点要么是缺乏事实依据,要么是不能完全使人信服。陈平原从宗教的角度认为这种矛盾源自于“宗教徒与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苏曼殊是一名宗教徒,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但是同时又亦僧亦俗,对“爱”的饥渴使他不能容忍孤灯苦影的僧侣生涯。这算是比较合理的解释。而金勇的说法较陈平原显得更加明白,他将曼殊的个体生存形式和情感形式总结为“情与佛冲突之下的生存悖论”。“爱情”与“佛教”是苏曼殊一生追求的两种精神信仰,可是这两种信仰的天然矛盾造成了曼殊一生在情佛之间的痛苦徘徊,因而曼殊小说中人物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在爱中涅贬”,即“以情求道”。
诚然,苏曼殊小说的确是“在流变而多难的人情世态上诉衷肠,言情而不耽乐意,画己而不避浪漫,流离而不失智性,在佛光学理中展示缕缕弥天幽恨。”⑨从宗教(佛教观)这一角度来解释曼殊小说的艺术形象、思想矛盾、悲剧意识,这些都是近年来学者们所关注的,它不仅能体现出曼殊思想上的转型意义,还能充分说明曼殊小说悲剧性的来源,成功地使得多年来困扰着读者的诸多问题得以一一解开。但是,笔者也发现,研究者们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关注于解释问题、澄清矛盾,仿佛宗教观念之于曼殊小说的作用仅仅是增加了其作品的思想矛盾和阅读障碍等负面意义,而别无他用。实际上,也有一些学者(如陈平原)提到了,曼殊小说这种宗教意识“对于深化、净化作家的情感,增强小说的神圣感和神秘感,起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⑩我们知道,苏曼殊的小说并不是借用小说的外壳来宣扬宗教教义,它本身是作家有意识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尽管在创作过程中作家那种特殊的宗教精神和思想会使作品产生歧义,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宗教思想的投入对艺术完全没有积极作用。那种由宗教抽象出来的意向、情感、氛围,本身就对小说的抒情效果和浪漫气息有所增强,佛教在苏曼殊小说中无处不在,并在其创作的题材,语言、风格以及创作方法上对后来的以郁达夫为首的浪漫抒情一派产生积极影响。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应当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也是今后应该努力挖掘的方向。
注释:
①分别为北大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年集体编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复旦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组学生集体编写,中华书局,1949年版)、游国恩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王起,肖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②引自游友基.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苏曼殊小说论.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③引自黄轶.现代文学转型初之苏曼殊小说.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04).
④引自邱冠,佘爱春.蜕变、逆转中的现代曙光—论苏曼殊小说的现代性品格.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02).
⑤引自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73,第四章。
⑥引自陈平原.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03).
⑦引自卢文芸.爱情、死亡与革命—论苏曼殊小说及其他.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⑧引自丁富生.悲苦身世的艺术再现——论苏曼殊小说人物形象的主观色彩.前沿,2003(11).
⑨引自王少杰.断鸿零雁,佛光学影里的弥天幽恨.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⑩引自陈平原.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03).
[1]柳亚子编.苏曼殊全集(共5册)[M].北京:中国书店,1985(9).
[2]李蔚.苏曼殊评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3]柳亚子.苏曼殊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4]黄轶.苏曼殊与“五四”浪漫抒情文学的勃兴[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01).
[5]陈亚平.从苏曼殊到郁达夫的现代感伤[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06).
[6]吴松山.论苏曼殊小说的悲剧意识[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7]陈平原.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03).
[8]卢文芸.爱情、死亡与革命——论苏曼殊小说及其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9](美)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M].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73.
[10]游友基.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苏曼殊小说论[J].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