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月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施公案》,又名《施案奇闻》、《施公案传》、《百断奇观》等,不题撰人,现存最早的刊本为嘉庆二十五年(1820)厦门文德堂藏板,正集八卷九十七回,续书由一续至十续,发展为528回,120余万字。小说主要写康熙年间施世纶(小说作施仕伦)在黄天霸等义士的帮助下屡破奇案,惩恶除暴的故事。在众多的清代小说中,《施公案》小说的地位和艺术水平都不高,但在文学史的研究中,尤其是晚清小说史的研究中,它却是不应漏掉的一环,它连接着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的两端,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与其他经典名著如火如荼的研究相比,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研究无疑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即使有所研究,学者们也把大部分目光集中在《三侠五义》身上。但相较于《百家公案》、《于公案》等这些八九十年代始露真容的公案小说,《施公案》可谓是得到研究者们青眼的宠儿了。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施公案》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
随着《施公案》的问世及流传,就开始有人为之写序作跋,并在笔记和诗文集对作家作品进行研究介绍。道光金闾本衙刻本,原署“嘉庆庚寅年孟冬月新锩”序言:“此诚我朝第一人也。故特采其实事数十条,表而出之,使天下后世知施公之为人,且使为官者知以施公为法也。是为序。”该序阐述了《施公案》小说的创作意图,将施公比之宋朝包公,有“关节不到,有阎罗施老”之语;另外,还以一件事实说明施公之为人。光绪二十九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绘图施公案》卷首序为我们道出了《施公案》的广泛流传,并且稍作点评。此外还有[清]文光主人《施公案后传序》,[清]文宜书局主人《八续施公案序》、《十续施公案序》等序言。通过这些序言我们对《施公案》小说的流传情况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清]阮葵生《茶餘客话》卷二十二《施世纶》介绍了历史上的施世纶的一些生平事迹,让我们对施世纶有更充足的了解。[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四介绍了施仕伦的一些政绩,特别是文中提到“少时即闻乡里父老,言施世纶为清官。入都后,则闻院曲盲词,有演唱其政绩者。该小说中刻有《施公案》一书,比公为宋之包孝肃,明之海忠介,故俗口流传,至今不泯也。”这段资料对于探讨《施公案》与说唱文学的关系弥足珍贵,在后来的学者研究中该资料也是不断被引用。邓之城《骨董三记》言:“施不全,顾公燮《消夏闲记》云:‘康熙时苏州施抚军世纶,系将军琅之子,以功荫。貌甚奇,眼歪,手卷,足跛,口偏。’”该资料介绍了施世纶的外貌特征,有助于我们对小说中人物更清楚的了解。蒋瑞藻编《小说考证》之《花朝生笔记》云:“《施公案》说部,衍清初施公世纶事,人多知之。《彭公案》较晚出,而名与此埒……几于妇孺咸知,与《施公案》当年同。”这段资料也是讲到了《施公案》的广泛流传。纵观这一时期的《施公案》研究,记载比较零星散乱,吉光片羽,但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这时期的学者如鲁迅、孙楷第、赵景深等在他们的研究著作中都涉及到《施公案》研究。这些前辈学者以他们深厚的学养对《施公案》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研究成果及其操作方式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为清代的侠义小说设立了专章(即第二十七篇《清之侠义及公案》),对这类小说进行了十分精辟的论析,在谈到《施公案》时,鲁迅指出:“道光十八(1838),有《施公案》八卷九十七回,一名《百断奇观》记康熙时施仕纶(当作世纶)为泰州知州至漕运总督时行事,文意俱拙,略如明人之《包公案》,而稍加曲折,一案或亘数回;且断案之外,又有遇险,已为侠义小说先导。”对此书给予了客观中肯的评价。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鲁迅言道:“现在《七侠五义》已出到二十四篇,《施公案》出到十集,《彭公案》十七集,而大抵千篇一律,语多不通,我们对此,无多批评,只是很觉得作者和看者,都能够如此之不惮烦,也算是一件奇迹罢了”,这里鲁迅以戏语批评了《施公案》等续书艺术水平的低下,却也道出了《施公案》等书的受欢迎程度很高。1933年3月,孙楷第三易其稿而成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问世,该书从版本目录学着手,开创了小说史研究的新天地,为小说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学士基础。《施公案》也收录其中,此书对我们了解《施公案》的版本及初版年代大有裨益。这一时期,胡适对中国古代小说作品进行了一系列考证,可惜考证范围未涉及《施公案》,不过受胡适考证学影响,其后的许多研究者纷纷对公案小说进行了考证,其中赵景深《〈施公案〉考证》为该时期仅见的专门考证该小说的文章。该文章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小说与戏曲关系的考证上。该文对《施公案》的成书、版本及戏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考证较为深入精细,作者依据当时现有的资料及鲁迅等人的考证得出的结论是:《施公案》戏剧比小说早的多。对于《施公案》这部小说,作者给出的评价较低,认为“没有多大值得称道的地方”。在其《中国文学史新编》中,赵景深言道:“《彭公案》、《施公案》,虽然把绿林好汉写得有声有色,但一想到黄三太、黄天霸之流是为彭、施二公做奴才,就令人觉得这些书与《水浒》是完全不同的产物了”,也是把《施公案》置于批评的角度。郑振铎编《文学大纲》第四册也提到了《施公案》,文中指出了《施公案》艺术上的缺陷“文辞殊拙着”,同时指出了该书的社会流传广泛,“然在一般社会上势力亦甚大,今人无不知有黄天霸者,即无不知有《施公案》也”。
纵观该时期《施公案》研究,虽然涉及的内容较少,但因为有这些学养深厚的大师支撑场面,该阶段可谓是《施公案》研究的酝酿与开创时期,后世的许多研究追根溯源还是脱离不了这时期的影响。
该时期,由于受特定环境和文化思想的制约,学界基本持否定态度,对此大加批伐。从当时出版的几部颇有影响的小说史和文学史教材来看,复旦大学本《中国近代文学史稿》指出,小说中的所谓“清官”施仕纶是一个“以各种恶毒手段屠杀了大批‘绿林’英雄”的刽子手;小说中的所谓“好汉”黄天霸是一个卖身投靠在施仕纶门下的叛徒;小说中对真正的绿林英雄“从外貌描写到内心刻划,从英雄群象到每个人的具体姓名,无不渗透着歪曲和污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中国小说史稿》称《施公案》、《彭公案》为“反动侠义小说的先导”,南开大学中文系编《中国小说史简编》1979年版称其为“欺骗、麻痹人民的毒药,镇压人民的软刀子”,北京大学中文系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称《施公案》为“这类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反动作品”。论文方面,侯岱麟1956年《略谈三侠五义》中认为《施公案》与《荡寇志》一样,所写的是“刀尖指向人民,指向绿林好汉,刀刃砍断梁山泊英雄的脖子的反动内容”,言论比较偏激。值得一提的是,这时期傅璇琮1957年发表的《〈施公案〉是怎样一部小说》对《施公案》给予了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文章指出《施公案》是一部思想比较复杂的书,对它思想内容的评价,既要从小说的描写本身去看,同时也要结合小说产生的历史环境去看。在思想内容方面,作者指出“施公作为人民的理想人物而出现,在他的身上,作者寄托了智慧、刚毅和体察下情的良好的品性——在这里面,人民表示了自己的爱憎,表示了对于历史和历史人物的判断。我想,包公、施公等故事的人民性,主要就是表现在这里”,这里作者从接受学角度,肯定了《施公案》存在的合理性。此外,傅璇琮还认为小说作者的主观动机虽欲歌颂康熙“盛世”,但小说中所写的康熙时代,却动荡不安,冤狱众多,官吏贪污,一点不像盛世的样子,因而小说在客观上“点出了这个动乱的、罪恶的时代的真相”。此外,文章还指出了《施公案》小说在思想艺术上的缺陷。思想方面,作者说道:“《施公案》虽然还不像《荡寇志》那么反动,但它的确包含有过分误厚的落后以及反动的思想,其中最突出的,是作者忠于满清王朝的奴才思想”,“《施公案》最严重的缺点,是它对于绿林‘强盗’的深恶痛绝的态度”。在作品艺术性方面,作者指出小说的艺术性不高的特点,“纯就艺术技巧而言,充其量也只是三、四流的作品”。在当时特殊时期,论者能给出如此客观评价已属难能可贵。这时期,刘世德、邓绍基1964年发表的《清代公案小说的思想倾向——以〈施公案〉、〈彭公案〉和〈三侠五义〉为例兼论“清官”和“侠义”实质》是当时一篇较有分量的论文。该文从公案作品的发展历史、清代公案小说的内容特点、清代公案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如何认识“清官”和“侠义”的实质等几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批判了《施公案》等公案小说的思想倾向。文章认为公案小说发展到清中叶以后,在思想内容上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从清代公案小说的主要内容来看,所谓清官的活动已经不表现为替人民群众主持公道,伸雪冤枉,相反的,却表现为替最高封建统治者扫除一切反对者——这就是清代公案小说的基本思想倾向”,论者根据清代公案小说的内容特点,把这时期公案小说的思想倾向归结为:“(一)宣揭忠君的封建道德;(二)提倡奴才思想;(三)鼓吹投降变节”,从论者的观点来看,他们认为这些公案小说是为适应封建统治者需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对它们的思想倾向也是持明显的否定态度。
该时期还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在戏曲界,关于“与《施公案》有关的戏要不要演出”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持肯定意见的一方,就戏论戏,认为这些戏艺术性较高,是重要的遗产,保留着丰富的艺术结晶,应该继承。这方面论文主要有朱家溍1962发表的《漫谈“八大拿”一类的戏》,邵曾祺1962年发表的《〈施公案〉和施公戏》,卫明1962年发表的《试谈京剧〈连环套〉》。持否定意见的一方,严格遵循当时的政治标准,主要从戏剧政治倾向出发,认为其内容是反动,反人民的,《施公戏》应从舞台上消失。这方面文章主要有:于质彬1962年发表的《如何评价“施公戏”——与邵曾祺同志商榷》,该文主要针对邵曾祺。刘芳萱1962年发表的《也谈京剧〈连环套〉》,该文主要针对卫明文章而发,不过语气还是比较温和的,肯定了有些戏的艺术技巧,认为应该将这些艺术技巧保存下来,对戏的内容还是否定的。陶君起1963年发表的《有关〈施公案〉剧目的倾向性》。著名京剧演员李少春1959年发表的《我为什么不演〈连环套〉》完全是接受思想改造之后的言论,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当然还有一些持中意见的,一方面肯定了这些戏剧的艺术性,而在思想内容上极力批评,这方面论文主要有:景孤血1963年发表的《试论“八大拿”及其他》。到了70年代末,这一讨论还在继续,1979年上海京剧团编剧许铁生《抢救京剧艺术遗产》,呼吁尽快恢复上演《斩经堂》、《恶虎村》、《连环套》和《四郎探母》,认为这四出被长期禁锢的戏是艺术精晶,从而引起戏剧界热烈争论。针对许铁生的这一意见,刘梦德《〈四郎探母〉等戏绝对不能上演》提出“我们在今天又怎能对这样的歪曲加以肯定呢?又怎能让这些颠倒历史时歌颂封建统治阶级的忠实鹰犬的坏戏在今天上演呢?我认为是绝对不能的。”态度比较激烈。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人们的思想也回归正途,关于《施公案》的讨论也终于脱离政治标准的束缚,虽然讨论还在继续,但意见却更客观公正,完全是就戏论戏了,这方面比较重要的论文有1980年曲六艺发表于《戏曲界》的《一桩值得探讨的公案》,1980年郭汉城、苏国荣发表于《文艺研究》的《黄天霸戏产生的时代原因及其思想倾向》。
总而言之,这时期对于《施公案》的研究,在内容方面与建国前相比是前进了一步,对小说的思想内容展开过激烈的讨论,特别是傅璇琮的这篇论文,论点客观公正,并且涉及到了小说艺术性的评价。但同时这时期也有很多问题让人失望,首先是过于强调文学批评中的政治标准,很多言论打上了政治符号,对小说思想内容给予极力否定。其次,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集中在对《施公案》思想内容的讨论,对其艺术性特点关注不足。
进入新时期后,长期的禁锢被打破,公案小说一时成为出版热点,在这种氛围中,公案小说的研究也开始恢复正常,并以对清官与公案戏的重新评价为开端。这时期值得一提的是,八十年代宝文堂书店出版的《传统戏曲曲艺研究资料丛书》,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便利。该套丛书、各书均请专业工作者搜集选择较好的版本,在保持原貌的前提下,参阅各本,作必要的勘误和标点,且将有关这些作品的部分评论,略加摘引,附于书后更有与作品相关的剧目简介,因此其资料价值较高。胡士莹1980年版《话本小说概论》也提到了《施公案》,文章从社会学角度,借《施公案》探讨了清代侠义公案小说合流的原因,认为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麻痹人民,腐蚀人民的工具,对此类小说基本持否定态度。论文方面,由谢振东、俞百巍、武光瑞、朱云鹏合撰的《试论〈施公案〉》是这时期较有分量的论文。文章首先从“‘清官’与‘剑侠’题材的合流,《施公案》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出发,为我们指出了《施公案》研究应采取的态度。文中提到这两种题材的合流产物是一个“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混合物”,同时也不能因为它写了满清官吏就对他“总看不上眼”,因此对于《施公案》要进行“科学的历史的分析”,“必须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遗毒”。接下来,文章从“案件分类分析”,“《施公案》在文学艺术上的价值”这两方面考察了《施公案》的思想艺术特点,对《施公案》这部小说给出了比较公允的评价。在思想方面,文章认为“整个《施公案》是既具有人民性,又有封建性的混合物。”艺术方面,带有口头文学的特点,既有“文理不通之处”,又有“局部较好的文辞”,对它的态度是“无理由轻鄙独具自己民族风格的‘公案’小说文体”。另外,文章还提到了关于《施公案》戏曲剧目的刍议,肯定了《施公案》戏剧剧目的艺术性,认为对这些戏曲剧目“应好好地研究,发掘、整理、改编、借鉴”。总体看来,这篇文章虽然有些观点缺乏新意,但他对《施公案》还是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后世的很多研究论文都受到该篇文章的影响。此外,云德著写于1985年2月的《关于〈施公案〉的评价问题》(收录在《审美的视角》泰山出版社2004年版)也是一篇比较重要的论文,文章对《施公案》给出了一分为二的评价,既指出了它的可取之处,也批判了它的缺陷,对待这部小说,论者指出“于《施公案》也是这样,我们对它没有过高的估计,也并不认为它就不值一提。它在内容上有糟粕也有精华,在艺术上有不足也有特长,因而我们主张对它说两句话,而不是一句:‘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对于我们文艺事业的多层次性和大众化的要求,对于我们文艺事业更久远的发展,《施公案》其书,尤其是在它的艺术形式上。还是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的。”这时期相关论文还有:刘叶秋1981年发表的《公案小说浅议》从接受学角度,指出了《施公案》深受民间欢迎的原因,肯定了其存在的合理性。齐裕焜1985年发表的《论小说、戏曲中包公形象的演变》对《施公案》小说还是持否定态度,文中提到“清官演化为镇压人民的刽子手”,“侠客从代表人民的愿望向封建统治秩序挑战,到转变为统治阶级的忠臣义士向乱巨贼子作斗争,再转变成统治阶级的刽子手,去镇压人民,这样,侠客的光彩尽失,成为罪恶的化身”,“这是公案侠义故事发展中的逆流,是更为反动的文艺思潮的反映”,在其后1991年齐裕焜发表的《公案小说简论》,由齐裕焜主编的,敦煌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中还是保持了这一意见。竺洪波1989年发表的《侠义小说与文化观念——关于明清小说的思考》观点比较新颖另类,文中认为黄天霸等侠客的背叛行为,如果从自我价值实现的角度来说“这是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的”,他们在“现实斗争中时时体现着英雄侠义的本色”。
80年代《施公案》研究开了个好头,宝文堂出版的《施公案》以及这篇分量较重的《试论〈施公案〉》为之后的《施公案》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了90年代,随着公案小说的整体推进,《施公案》研究也步上一个新台阶。80时代涉及到《施公案》的只有5篇论文,90年代尽管针对《施公案》小说的专门论文不多,但许多关于清代公案小说的论文对其都有论及。这一时期公案小说的研究专著也纷纷出现,这些著作对《施公案》都有专门详细的论述,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纵观这一时期研究,可以具体分为:
萧相恺在《〈施公案〉小说与施公戏》(载其《珍本禁毁小说大观》,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一文中,对赵景深《施公案》“戏剧早于小说”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考辨,认为“嘉庆三年前《施公案奇闻》即己成书”,“沈小庆等采小说平话故事以入戏剧”,其后寒操的《〈施公案〉的刊行时间》(《古典文学知识》1993年第一期)一文,也对《施公案》一书的最早刊行年代进行了确认,寒操认为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的最早刊本“清道光十八年刊本”时间太晚,而《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著录的最早刊本又不准确;嘉庆三年(1798),才是现知《施公案》的最早刊行年代。
对人物形象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关注较多:1、施世纶研究。《施公案》主要刻画了施世纶和黄天霸两个人物形象。而施世纶在历史上是实有其人的,因此有学者将注意力放在施世纶其人的探讨中,这方面论文有杨子坚《“施仕伦”与“施世纶”》(《明清小说研究》1994第四期》,主要辨别人名,文章认为“施世纶与施仕伦不是影射人物与原型的关系”,小说里的施公就是康熙年间“江南第一清官”施世纶。庞朝骥《施公察颜识奸吏》(《法制资讯》2011年第11期),王政尧《施世纶·“施公戏”·〈施公案〉》(收在其著作 《清代戏剧文化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介绍了历史上的施公的一些生平、政绩。2、清官、侠客形象研究。这是这部分研究的主要着力点。有的学者比较关注《施公案》中清官与侠客形象的变化,对他们的这种变化持否定态度,特别是侠的变化,体现了“侠义“精神的消失。如齐裕焜《公案小说简论》认为“清官从‘除奸平叛’型变为‘灭盗平叛’型”,侠客“从代表人民愿望向封建秩序挑战,转变为统治阶级的忠臣义士,向乱臣贼子作斗争,再转变为统治阶级的刽子手去镇压人民,这样侠客的光彩尽失,成为罪恶的化身”。孙洁《繁花盛开的文学花园:中国文学知识精华》(雅书堂文化出版,2005年版)也是认为施世纶是“靠屠杀绿林好汉,从而声名大振为皇帝所器重的侉子手”,黄天霸则是“典型的封建统治阶级爪牙的形象”。王俊年《侠义公案小说的演化及其在晚清繁盛的原因》认为黄天霸为“重忠弃义”的典型代表,是“以博皇帝重用的名利之徒”。章培恒《从游侠到武侠——中国侠文化的历史考察》认为其为“皇帝的忠实鹰犬”。汪聚英《清代侠义小说中侠客形象主体人格的蜕变》、王湘华《清代侠义小说中的义侠变异现象及其成因探析》、许勇强《论侠客归顺清官叙事模式的产生与演变》、段春旭《论清代侠义公案小说对<水浒传>的背逆》、赵言领《儒侠互补及儒侠的诞生》也是持这一意见。3、人物的世俗色彩。这方面论文主要有杨小娜《侠义公案小说中的平民文学色彩》,文章认为侠义公案小说受说唱文学的影响,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具有平民文学的色彩,如黄天霸坦诚地表达自己对世俗功名的热衷于艳羡,而施世纶的塑造也多了许多“人的气息”。魏鉴勋《三十二话说〈施公案〉》(收在其著作《名著迭出:清代小说刍议》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认为“施不全美丑集于一身,受到人们的亲近与敬重;黄天霸忠义不能两全,舍义取忠,结果是人们对他有褒有贬”,小说人物塑造贴近生活,更易为读者接受。武润婷《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山东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认为“《施公案》取材于现实,人物形象的塑造较多地保留了原型人物的特点,再加上市井小民又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清官、侠客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这就使得书中的清官与侠客都具有浓郁的世俗色彩。”
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上一直有公案戏这一部,而公案戏与公案小说之间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存在,这时期涉及到《施公案》与说唱文学的关系主要有四篇研究论文,而以苗怀明研究最为详细。苗怀明《清代公案侠义小说的繁荣与清代北京曲艺业的发展》认为“从清代公案侠义小说的形成机制与文本形态来看,它的产生和繁荣与当时北京曲艺业的发展尤其是说书艺术有十分重要的交流借鉴关系”。关于《施公案》,作者提到从《施公案》的成书过程看,“《施公案》成书前或成书后,都一直被艺人们演述着”。另外,论者提出“由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直接脱胎于自清代北京地区的曲艺艺术,它受到后者多方面的影响”。而论者提到的这些影响在《施公案》中都可以表现出来,如俗的特点,出奇创新,结构布局,人物相貌、形体动作的脸谱化、模式化。苗怀明的另一篇论文《晚清公案侠义戏述略》(《艺术百家》2000年第3期)不但进一步辨析了《施公案》小说与“施公戏”的早晚问题,还对公案侠义戏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使我们对公案侠义戏的了解更为深入。纪德君《清代说唱与公案侠义小说文体之生成》(《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2期)主要论述了说唱文学影响下的公案侠义小说的文体特点,关于《施公案》,论者指出受民间说唱影响,《施公案》表现出“善于搜奇猎异,演说一些耸人听闻的大案、要案和稀奇古怪的反常案件,以增强故事的传奇色彩的特点”。崔蕴华《从说唱到小说:侠义公案文学的流变研究》(《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3期)也是认为侠义公案小说基本都来源于同题材的说唱鼓词,并从叙述角度探讨了鼓词对小说的影响。在提到说唱与小说文本的不同时,作者借《施公案》论述了说唱与小说在结构、人物心理活动的繁简不同。另外,王政尧《清代戏剧文化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探讨了“施公戏”与《施公案》的关系,认为先有戏曲,后有小说,而在《施公案》小说问世后,又对“施公戏”产生了促进作用和重要影响,对这些舞台上的宝贵财富应多多珍惜。
现在学界一般认定《施公案》为侠义与公案文学合流的开山之作,基于这种特殊的文学史地位,学界对其文体特点展开了丰富的讨论研究。
其中,值得关注的主要有:1、讨论《施公案》在公案文学史上的地位。黄岩柏《中国公案小说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着眼宏观把握,将《施公案》放在古代公案小说发展史中进行定位,同时又指出了发展尚不成熟的表现。张俊《清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认为其价值体现在 “一是侠义之士进入公案小说,与清官共为作品专人公,是它的一大创造”,“二是故事情节以案件勾联,案案相衔,一波末乎,一波又起,重复套用,不厌其烦,体现了讲唱文学的特色”。杨绪容《公案辨体》(《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认为“《施公案》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公案小说的艺术技巧”,“发展了明公案小说集的成果,为后世的长篇公案小说所借鉴,在公案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王军明以清醒的意识,深远地目光审视《施公案》,得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在《〈施公案〉——公案小说中的中衰》(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一文中,他指出“虽然《施公案》的叙事模式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为小说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但是其对宋元话本题材的模仿、故事情节编排的平庸、对生活的政治图解,使得它远远落后于宋元公案小说,从艺术水准上来看,公案小说中衰了。”
2、侠义公案小说的文体新特点。侯忠义、王敏《论公案小说的特点与源流》(《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3期)探讨了《施公案》等侠义公案小说与明人公案的不同之处,认为“《施公案》同《包公案》等前代作品的明显不同之处就是设置了以黄天霸为首的一群‘侠义’人物”。
3、两种文体合流的原因探讨。钱敏《论白话侠义小说与白话公案小说之渊源》(《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6期)主要从社会历史背景,下层民众的心态展开探讨了合流的原因。
一些学者认为,此类小说宣扬封建思想糟粕,腐朽、反动,是文学发展中的一股“逆浪”。在此类观点中齐裕焜的说法颇具代表性。其《公案侠义小说简论》(《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1期)说:“从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来考察,公案侠义小说就其总体来说,并不代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前进潮流,表现了逆转的趋势”,“从公案侠义小说内部来看,发展的趋势是逐渐走下坡路,从具有一定人民性的公案或侠义小说,发展为具有落后或反动倾向的作品,而且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曹正文虽未明言“逆浪”,但其《中国侠文化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对此类小说的贬抑之意溢于言表。他指出,“《施公案》与《彭公案》的作者是站在封建意识的立场上,把奴才歌颂为英雄,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总的倾向是反人民的。”古今教授的批判态度亦十分强烈。在《〈施公案的〉思想倾向》(《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一文中,他认为,“《施公案》这类作品,侠客不再反抗官府,而是归降大清王朝,帮助统治阶级去捉拿、剿灭所谓‘强人’、‘恶霸’,是借诛杀盗贼之名,行镇压农民起义之实,其基本思想倾向是反动的”,“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对《施公案》这类作品,还是远离为好”。言下之意,侠士就应该浪迹江湖、对抗官府,而一旦效忠朝廷,由叛逆转向建功立业,反而是错误的。对其思想倾向持批判意见的学者,还有刘荫柏《清代侠义小说概叙》(《明清小说研究》1990年第2期)认为“小说《施公案》,并非是施世纶的传记,而是假托其名,宣扬清官和不背忠义的侠客事迹,以进行教化。”
与前面这些否定态度不同,武润婷《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山东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见解比较另类。她认为“《施公案》集中地反映了近代初期我国下层民众的心理期待和审美需求”,小说处处体现了下层百姓的心愿主张,因此“将《施公案》定为描写镇压农民起义的反动作品的做法是站不住脚的”,观点比较新颖,但又完全走到另一个极端,有些地方论证的很牵强。
作品的艺术特色研究是文学作品中较重要的一环,历来研究者都对其倾注较多心血,对《施公案》的研究也不例外。虽然自《施公案》诞生以来,评价者对它的艺术性评价较低,这也是这部作品的实际情况,但到了新世纪,也有学者开始关注《施公案》在艺术上的特色,尽力挖掘它的可取之处。
曹亦冰《侠义公案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归纳了《施公案》的案件类型,破案手法。黄岩柏《中国公案小说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指出了《施公案》小说所取得的三点成绩。孟犁野《中国公案小说艺术发展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更是直接关注了《施公案》在艺术形式的创造,并且分析了《施公案》新的艺术结构的表现。文章认为:“使这部思想倾向保守、语言文字粗俗浅陋的作品,得以在公案小说史以至整个中国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之处,其因素之一乃在于它在艺术形式的创造上终归有超越前入的地方,尤其是在篇章结构与叙述方法等方面,有明显的进展以至重大的突破,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武润婷《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山东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认为“在艺术风格上,《施公案》最大的特点是贴近市井生活,富有世俗气息”,优缺点同时存在。
这时期,箫肃荣《〈施公案〉和〈彭公案〉》(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是至今为止有关《施公案》研究的唯一一本专著。文章第一部分“《施公案》与《彭公案》的诞生”介绍了这两部书产生的时代背景,反映的时代历史,分析了公案侠义合流的社会背景,并介绍了两本书的版本情况。文章第二部分“话说《施公案》、《彭公案》中的公案”首先为两本书做了故事梗概,接着借案件类型分析做思想内容考察。第三部分“‘梦清官’与‘清官梦’”分三节:1.“清官梦”产生、延续的社会心理基础与“清官”形象的流变;2.历史上的施公、彭公与小说中的施公、彭公;3.试圆“清官梦”——谈谈小说中的施公、彭公。 第四部分“‘侠客梦’及其幻灭”分四节:1.“侠客梦”与“侠意识”;2.从“义侠”“盗侠”到“忠侠”“官侠”——“侠客梦”的幻灭;3.说说“清官”与“侠客”的联袂;4.“官侠”的榜样——金镖黄天霸和忠义侠马玉龙。总体看来,这两部分结构结合“梦”对“清官”、“侠客”形象进行评述,分析很到位,视角比较独特。第五部分“对《施公案》、《彭公案》的美学批评”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语言文字三个方面来对《施公案》作了一番美学巡视,考察其在创作上的特色与缺憾。文章最后一部分“应该给《施公案》、《彭公案》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结语”给出了《施公案》评价应采取的态度。从文章内容看,该书可谓《施公案》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关于《施公案》的方方面面均有涉及,且态度客观公正,既没有一昧否定,也没有太过的饰美之词,资料价值较大。
此外,这时期还出现了两篇《施公案》研究的专题硕士论文。一为李艳杰《〈施公案〉案件源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文章以《施公案》小说中案件例故事的追源溯流为主,并以两则具体案例为例,分析其在不同历史环境下,不同文体中的流变过程中被赋予的不同内涵,呈现的不同风貌。另一篇为杜雅娟《〈施公案〉小说与“施公戏”的关系》(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该文主要研究《施公案》小说与“施公戏”的关系,对《施公案》小说、历史上的施公,以及京剧中的“施公戏”做了系统的介绍,并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及文化心理角度分析了小说与戏曲发生关系的条件。
总的说来,从80年代回归正途,再到新世纪,《施公案》研究处于一个整体上升趋势,不管是在研究的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特别是箫宿荣的《施公案和彭公案》是第一部专门针对《施公案》的研究著作,内容涉及广泛,可谓《施公案》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绾结而言,纵观学术界对《施公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施公案》主题思想的评价上,对小说的艺术性关注不足。而《施公案》作为侠义与公案文学的合流开山之作,笔者认为可以加强它的比较研究,将它与明代公案小说、后期的武侠小说进行比较,分析侠义公案文学的独特之处,把握其在小说文学史的地位,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另外,还可以扣准《施公案》的另一独特性,即它与戏曲文学的关系大做文章,探讨小说与戏曲之间相互影响,同生共存的关系。
[1]施公案[M].北京:宝文堂书店,1982.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3]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4]赵景深.中国小说丛考[M].济南:齐鲁书社,1980.
[5]黄岩柏.中国公案小说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6]孟犁野.中国公案小说艺术发展史[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
[7]曹亦冰.侠义公案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8]苗怀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史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张俊.清代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11]朱一玄编.明清小说资料选编[M].济南:齐鲁书社,1990.
[12]齐裕馄.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M].敦煌:敦煌文艺出版社,1990.
[13]箫肃荣.《施公案》和《彭公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