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在装饰画教学中的运用

2012-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2年35期
关键词:装饰画色相色块

白 鑫

(沈阳大学 美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

在这个世界上,因为色彩的存在才使自然和社会变得辉煌灿烂,绚丽多姿。如果没有色彩的装点,世界将失去现在的美丽而变得单调乏味。对于装饰画的表现,装饰性色彩在作品的创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装饰画的表现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用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装饰画的视觉效果。在装饰画的创作中可以有个人的色彩风格,允许选用偏爱的色彩,需要运用各种各样的色彩效果来满足装饰画色彩的要求。

装饰色彩的最大特点就是在现实丰富多彩的色彩的基础上,思考如何随心所欲地用色彩来表现比现实生活更加理想、更高的境界,即不受自然色彩的制约、用心中的色彩画画。白色的花可以画成黑的,红色的花可以画成绿色的,有色的可以变无色,无色的可以变得五彩缤纷……从这个意义上讲,装饰色彩具有强烈浪漫主义的气息和主观的审美风格。一幅装饰画的色彩运用,来自于作者自身的修养,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无法满足观者对装饰画情调与色彩的要求。因此,在装饰画的创作中用色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装饰画可以选用的丰富的色彩。也可以只选用几个颜色或者根本不选用颜色只用线描来表现。色彩能不能打动人,色彩感是否强烈,不在于所选用装饰色彩的数量多少,而在于色彩“层次”上的丰富与变化。让色彩有了层次就会增强画面的装饰性。同一种颜色,不但有深浅的变化,同时也可以有冷暖的变化。人们经常说的“调色”,就是说要由自己调配出颜色,色彩通过色相间不同的混合比例,不同的搭配比例,形成了各种色调。在利用色彩“层次”变化的同时,还要注意冷暖色的互相衬托,也可以放弃用线来勾勒轮廓的方法,只选用不同的色块来表现形象。

人对色彩的知觉依赖于光的物理属性的不同波长和人的视觉心理特征。我们说没有光线,就没有色彩,在17世纪后半叶,牛顿通过实验发现了七彩光色,红、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彩效果,第一次探明了人的肉眼感知色彩的原理是光刺激的结果。从此人们知道了色彩的产生与光有着不解之缘,通常光照射自然物象呈现出美妙无穷的颜色,并对自然色彩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于画面,一般称为写生色彩,而对自然色彩高度概括并主观创造性地运用,则构成装饰色彩。写生色彩以再现自然色彩美为根本,而装饰色彩则更多的是精神性和超自然性。因此,装饰色彩,是研究各种颜色搭配组合所形成的秩序和不同的色彩与人所形成的相关的心理状态的反映,体验和捕捉不同的色彩的视觉心理感应,了解和掌握色彩的象征意义,按照美的法则和色彩的科学原理,创造美的装饰色彩。

装饰性色彩常常追求高纯度的视觉效果。纯度就是鲜艳度,颜色鲜艳符合一般审美需求。纯度蕴涵色彩的内向品格,不同色相,纯度是不同的。红色是纯度最高的色相,蓝绿色是相对纯度较低的色相。常见色彩含有灰色就是纯度不饱和。在装饰色彩中(以民间美术的色彩最为突出)追求色彩饱和度高,较少用灰色混合。比如纯黄色鲜艳夺目,如果掺入一些灰色,立刻会失去他的光辉,从而使色相性质偏离,甚至会变冷,转化为不透明的、没有生气的黄绿色味了。在视觉艺术中,各种色相都含有它特定的人联想和象征。联想主要是由此及彼,在事物之间进行联系和想象,以引起美的感觉。象征则推而广之,与抽象的意义相联系,在装饰画中,这种现象比较普通,特别是为民间艺术、实用工艺品等更注重于对它的追求。比如红色象征喜庆、黄色象征幸运、橙色象征健康、绿色象征富饶等都为人们所企望。象征范围很广,涉及人对色彩的特定爱好,它与地域、习惯、文化、时代息息相关,更与人对审美观念、情感、理想和素养直接有关。所以在装饰性色彩学习中,必须把它提到重要位置上来。

更为重要的是装饰色彩要在对比中求调和,是调和的对比。对比,调和是形式美规律的具体表现。在绘画或设计里,对比是普遍存在的,有对比才有色彩的光辉,但对比还靠调和来支撑。比如两块颜色并置,使此色在彼色中反复出现或以它色在彼此两色中添加,以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对比调和的实质。对比色的调和:是指在色相环上120度左右之间的色相组合;如:红——橙——黄——黄绿,黄——绿——蓝——蓝紫等。由于色相在色相环上跨度加大,色相增多,形成较强的色彩对比,故此类组合色彩丰富、鲜艳夺目。互补色是色彩对比最强的色彩,互补色是色相环上呈180度的两种颜色,如红——绿,黄——紫,蓝——橙。互补色的调和配色是两种极端色彩的对比组合,故此种组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强烈、刺激、醒目、兴奋的色彩感受。在对比色的调和中,由于色彩对比强烈,处理不好就容易造成过分刺激和杂乱无章的不调和效果。为使对比色调和统一,达到视觉上平衡,还要采取如下一些具体的色彩处理方法:1、对比色在色彩面积、分量上不能平均分配,而应以一种或一组色彩为主,形成主色调。将与其对比或互补的色彩作为陪衬或点缀色,作小面积的使用。如红一绿相配,以红为主,绿色为辅;或红一黄一绿相组合,以绿和黄为主,红色点缀等。2、在对比色之间输入间隔或缓冲色,如加入金、银、黑、白、灰中任意一种,或加入对比或互补色的中间色,减弱对比强度,达到画面色彩调和。3、将对比的两色相互渗透,或在两色中加入同一色相,渐变推移,形成调和。4、在对比的两色(或其中主要一色)中加入黑、白、灰任意一种,降低色彩纯度,减弱对比强度,使色彩趋于调和。

在装饰色彩造型中,令人愉快、舒适的好看的配色是调和的。色彩调和是配色美的一种手段。没有对比也无所谓调和,两者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过色彩的对比是绝对的,因为两种以上色彩在构成中,总会在色相、纯度、明度、面积等方面或多或少地有所差别,这种差别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对比,过分对比的配色需要加强共性来进行调和;过分暧昧的配色需要加强对比来进行调和,色彩的调和就是在各色的统一与变化中表现出来的。色块组合的核心是色调。色调能突出某些成分或思想,最能表现个人的情感,并能给予绘画语言的明确性。所以在作画之前就要树立色调的观念,不论是考虑用多色调还是限色调,用冷色调还是暖色调,用亮色调还是深色调等等,都要在下笔之前“胸有成竹”,然后在作画过程中对色块逐渐调整,只要是符合画面色块组合的需要,主观地把色块的纯度提高或降低,甚至改变色相,都是可以的,最终是突出整体色块组合的美感,使作品具有个性特征。色彩表现多样统一,多样统一是形式法则的高级形式,是对立统一辩证法在艺术创作上的应用,多样统一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是形式美中统领全局的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装饰绘画的表现,离不开受此规律的检验。

装饰画的创作不仅有变形,还要变色,在一定意义上讲,变色比变形更有其普遍性,因为色彩的感受本身也是因人而异的。变色也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常理性的变色,二是悖理性的变色。两者都是追求画面形式意味的主观需求,只不过是变化程度有差异而已。常理性变色有如静物画中的罐子原为棕色、苹果为红色,描绘时可把罐子变为红色、黄色或紫色,把苹果变为黄色或绿色。另外,画风景时将蓝天变为黄色或紫色,这虽然与写生对象客观实际不合,但罐子、苹果、蓝天这些变色属于普遍合理的现象,又是在同一个色系之中,因而这种变色没有超越常理,观赏者也不会感到很奇怪,故称之为常理性的变化。悖理性变色则不同,它是把写生对象颜色变换成奇特的一般不可能出现的色彩,例如马蒂斯的作品 《戴帽的女人》,脸色几乎不用一般概念的肉色,而是以鲜纯的红黄蓝绿来构成,悖理性变色之“变”是真正的变化,是带有创新性的变化,其意义比前者更为重要。但所谓“变”都应符合审美规律而不是任意的乱变。由于装饰色彩本身就不受“真实性”的限制,所以变色实质上又成为一种彻底的“创色”。两种变色都是装饰色彩夸张变色的必要手法。没有它们就成不了装饰艺术了。

装饰性色彩表现常常采用平涂的技法。由于平涂会产生比较明显的色块,画面便由一个个单色块集合成复杂的多色块,不管它们作为个体的简单性还是复杂性,画面中的一个物体可以用一块色来表现,也可以用切割的方式来分解出多块色,也不论是一块色还是多块色都要和画面中其他的物体的色块进行相互“拼凑”,才能组成特定的色彩关系。这就是说,它是通过色块结合的相互作用呈现出来的色彩关系,属于多色性的呈色状态,即从最通俗的意义上理解的“色块组合”。一幅装饰画作品是由丰富变化的色块来传达作者心中或强烈或微妙的情感世界,也是连接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视觉桥梁。装饰性色彩表现归根结底是培养“色块组合”的色彩意识。

世界上美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作为反映美的事物的形式与内容也是无穷无尽的。在装饰画创作中的色彩运用中,色彩之间相互对立、呼应、对比、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是多样的统一,统一没有绝对的标准,总的来说是统一在和谐、秩序、律动及其象征意义上。在装饰画教学的色彩应用中,运用和把握色彩,既要符合色彩应用的规律,又要追求审美的独特性和作品的独创性,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加强实践和理论研究。

[1]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7.

[2]回顾,白鑫.花卉图案设计.辽宁美术出版社,1999,1.

[3]沈黎明.装饰画与色彩构成.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10.

[4]黄文,干一清.装饰画.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

猜你喜欢
装饰画色相色块
足球色块
苏联八色相环由来考述
——兼论八色相环的内涵
装饰画
与克里姆特一起画装饰画
创意十足的装饰画
基于校验信息隐藏的彩码抗篡改攻击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玩转装饰画
色相、心相与舞台造型——民国京剧批评中的“扮相”品评
阎先公和他的瓷板色块泼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