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莉
(兰州石化员工职业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60)
语文教学要弹好两个音,其一是指意思流动在字面上的“弦内音”,其二是指意思流动在字缝里的“弦外音”。
一般来说,弦内音按字面比较好讲,容易言传意达。而弦外音,心领神会容易,言传意达难,很不好把握。特别是如果把两种“音”混在一起,就更不容易讲。但文章的弦外之音如果讲不好,文章的神韵、意境、深刻含义就全没了。教学效果当然也不会好。
有弦外之音的课文是很多的。有的通篇有弦外之音,有的某段有弦外之音,有的某句有弦外之音。
《松树的风格》、《太阳的光辉》等文章都有弦外之音。我这里重点谈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这可以说是“两个音”的文章的代表作。
总的来说,《醉翁亭记》从弦内音讲,写的是山,是泉,是亭,是四时之景,滁人之游,太守之宴,太守之醉,众宾之乐,太守之乐。从弦外音讲,写的是心,是血,是忧愁,是对谪居生活的不满,是排遣郁闷的复杂心情,是对人生,对社会现实的愤懑与无可奈何的态度及无法述说的痛苦情感。讲课文时不仅要讲清弦内音,尤其要讲透弦外音。
统率《醉翁亭记》的是题目中的一个“醉”字和结句中的一个醒字,这是被历来研究《醉翁亭记》的学者们忽略了或者谈得不够的问题。“醉”统率弦内音,“醒”统率弦外音。在社会生活中,醒不下去了就醉,醉完了,还是醒。所以醒的极点就是醉,醉的极点则变得更清醒。在这里,醒也就是醉,醉也就是醒,它们是同义语。就从造字的角度讲,醉和醒也是同一物的两个方面,同归“酉”部,但一个从“卒”,表示死了,一个从“星”,表示的是在闪光的地方活着。死与活,是对立的统一,醉与醒也是对立的统一。
《醉翁亭记》的特点,是从醒。入山醉,从醉在山醒,从醒的官场中进山去醉,从醉的山水中还得醒到现实中来。
现围绕课文做具体分析:
“环滁皆山也”
写醒的人被山醉了。
从这篇文章一出世,沿袭至今对这句话的评价是:句子简练,高度的概括。这只讲了文章的弦内音,没有扣住文眼“醉”字。
我认为,除上面的这个特点外,这句话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脱离尘世的俗气而使人陶醉在仙山之中。文章一开始就紧扣文眼中的“醉”而入“醉”:超尘脱俗的神仙在山中,仙气在山中,醉人的清风在山中,干净的空气在山中。“滁皆山”,远离京城,远离市井,远离功过是非,远离荣辱沉浮,这山就是使人醉的开始。或者说,醒的人被山醉了。这就是弦外音。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
写醒的人被树林醉了。
字面写景之意为弦内音。醒的人被山林醉了为弦外音。(为了分析上的方便,下面只分析弦外音,弦内音从略,因为一般人不可避免地都要讲到弦内音)。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写醒的人被水醉了。
这干净的让人心醉的山,这优美的让人心醉的林,这清澈的让人心醉的泉水,把作者在京城做官时的清醒思想醉“糊涂”了,被污染的心净化了,五脏六腑中积蓄的郁闷被醉忘了。
自己把亭命名为《醉翁亭》更是有一番深意:在社会政治生活中醒不下去,只有在山、林、水中醉而已。
让山之僧建亭,则有一种借助佛、道以求解脱人生的味道在其中。
“与客来饮于此,饮少则醉”,故自号日醉翁。
既然饮少,何以辄醉这分明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面对生活中喝不下去的苦酒装醉,面对严酷复杂的政治倾轧装迷糊,以此排遣仕途上受到的重重叠叠的挤压,这就是问题的真谛。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这句话再清楚不过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弦外之音分明是说:
我的情趣既不在喝酒,也不在欣赏山水的美,而是在排遣仕途上的乖蹇,人生的忧愁烦恼,以求得思想上的暂时超脱。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弦外音说:人生的痛苦,用优美的山水来冲淡;口中喝着酒,心中浇灭了忧愁。
“四时之景不同……”是继山、林、水之后的又一幅使人陶醉的优美景色。没有这变化无穷的优美景色,也就很难有作者的醉。醉人的直接原因不是酒,而是秀丽景色。酒醉是假,心醉是真。正是那“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林秀而繁阴”,再加上后段的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的静与动两幅浑然一体的景色画面,才使太守的心醉了,得到了超尘脱俗的快乐,才使他以“醉”忘悲,而决不仅是一般人分析的“与民同乐”。
“树木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这段话如讲不透弦外音,就不能用委婉、含蓄、优美、深邃、博大的意境去感染学生,刺激学生胃口。这段话,弦内音讲的是乐,弦外音讲的完全是悲。正所谓“笑中含着眼泪”和“含着眼泪的笑”。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关键在“乐其乐”上。“乐其乐”就是乐他乐的另外的东西。我们分析一下乐的几个层次,太守乐的另外的东西就出来了。
首先,“禽鸟知山林之乐”,是一种动物的乐,没有思维能力的乐,自然的乐,本能的乐,无知的乐,单一的乐。这种乐里没有丝毫的怒、哀、悲、愁、忧、苦的成分掺杂,因而不能理解七情六欲俱全的人的悲、欢、离、合、升、降、沉浮的乐。正所谓“快乐的猪,痛苦的人”。
其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是一种原始的乐,具有简单思维能力的浅层次的乐,是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没酒喝凉水的一种乐。只要饿不死,冻不死,有一个栖息的窝,就能够满足,就能乐,也是一种能跟随太守游玩而感到自豪的乐,太守毕竟是个大官,这种乐的内涵也仅仅是超出动物而已,因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只有太守的乐,或者说藏在乐后面的悲才是建立在发达思维之上的高层次的乐或悲。这种乐是什么呢是人生各种滋味的结晶,是生活中矛盾的交叉点,集结点,又是社会政治生活的全方位聚焦。为这种乐做衬托的底色是悲、是愁、是忧、是苦。这种乐的背景是沉重的官场社会生活,是艰辛的人生,是理想,才干,抱负无法施展的苦闷。是甜酸苦辣,成功与失败,清醒与迷惑的混合物。在无法排遣苦闷的情况下,只好借助山林的景色来醉,在醉中取乐。取了乐也就达到了忘悲的效果。
欧阳修是头脑清醒,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他应当在更高的位置上为国效力,做国家的栋梁。但在政治上遭到排斥,受朝廷贬谪来到滁州,仕途失意,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心中悲伤。这悲伤的情,鸣声上下的禽鸟当然无法理解,活着就高兴的芸芸众生也无法理解,只有太守自己理解。有这悲,才要找乐,才要装醉,才借酒浇愁,借景消愁,借乐压悲,才但愿长醉不愿醒,才“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醉醺醺的东倒西歪而不顾失态。欧阳修本是儒家一代宗师,他应当具有经学家的道貌岸然的风度,没有内心的深沉的痛苦,他是不会在随从们面前失常态的。
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从屈原到曹雪芹,从李白到欧阳修,几乎都经历着清醒的思想和糊涂的社会的这一矛盾造成的痛苦。知识分子在社会矛盾面前,遭受着精神、思想、灵魂与肉体,生活与人生的痛苦分裂。灵魂和肉体,往往不可兼得:有思想的独立和人格的独立,你就得时刻准备好付出生命的代价;你想苟全自己的肉体,保持平安的生活,渡过平庸的人生,你就必须乖乖地交出那惹是生非的灵魂。中国的知识分子多少年来所面临的就是如此严峻的近乎残酷的抉择。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正是对清醒之极的反概括。欧阳修的痛苦也是这一矛盾的冲突结果。他既不能与朝廷保持思想和政治的一致,在忠君爱国的封建历史条件下又不可能反抗,反叛,然而又想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人格,还要苟全自己的肉体,这样,就只好在自我分裂的漩涡中挣扎。而借酒浇愁,装糊涂,又是挣扎的最好方式。
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浅薄的人。因为他考虑的机会太少。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乐,也是浅薄的乐,因为他品尝的滋味太少。欧阳修的乐,正是这种经过刻骨铭心痛苦的乐,也是他‘乐其乐”的根本所在。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结句的这个“醒”字,正好和题目中的“醉”相对,那么,到底是醉,还是醒醉和醒是辩证的统一。由醉到醒,再由醒到醉,循环往复,反映的是对人生、社会的思考的一个过程的两个环节。在这个意义上,醒就是醉,醉就是醒。
概括一下说,《醉翁亭记》一文的要害是醉,实质是醒。醉于景而醒于事,醒于社会,醒于人生。醉与醒发诸于一根弦,扬出两种音,殊音同归于一篇《记》。人太清醒不行,难得糊涂,又不可能真糊涂,所以只好“醉”。而醉后反而更清醒。
《醉翁亭记》只写了二十一个“也”字句。描写的范围并不庞大,复杂。但透过简单写景的文字。能看到一股意境的磅礴气韵在苍天和大地之间流动。这气韵就是欧阳修深邃的思想和复杂的情感,就是他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跋涉的沉重的步伐,就是对社会和国家的政治忧思。这流动在苍天和大地之间的气韵,又是为《醉翁亭记》这幅小画衬托的大底色,展开的大背景。弦上之音起于亭,弦外之音震荡在天地之间;弦内之音起于醉,弦外之音落于醒;弦内之音写乐,弦外之音扬悲,大悲而大乐,大乐而藏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