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婧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学习策略教学与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
刘婧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学习策略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认知策略教学是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元认知策略教学是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资源管理策略教学是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保障。
学习策略教学自主创新学习能力认知策略教学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传统教学方法把老师当作主体,而学生接受填鸭式教育,不注重启发学生探求是什么,并进一步了解为什么是这样,强调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这样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但随着认知心理理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有效的学习者应被看作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解释者和综合者,他能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存储和提取信息,能有意识地、主动地在课内外运用学习策略[1]。自主创新,即积极适应的创新,必须具有主体性、主动性和主导性[2]。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的核心,是“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基础[3]。开展学习策略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创新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掌握了学习策略也就具备了运用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产生新设想或新产品的能力,也就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种能力必将在学习策略教学、学策略学科化的具体操作和展开中到锤炼,进而在学生对学习策略的获得和改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完善[4]。学生整个学习策略的获得和改善过程中蕴涵着一个使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为此,本文试图从学习策略教学的视角,探讨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期唤起广大教师关注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策略问题。
学习策略教学指教师系统地教授学习策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地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发展的教学活动。进行学习策略教学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策略教学包括:认知策略教学、元认知策略教学、资源管理策略教学三方面[5]。Winogrand(1989)认为[6],学习策略教学的宗旨是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掌握信息加工与处理、问题解决、善于开动脑筋、积极选择策略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充满学习的选择性和思想性。学习策略是帮助学习者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进行沟通的操作系统。因此,学习策略教学中的策略并不是某种具体的方法或要求,而是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学生获得学习策略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监控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积极的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接收者,他们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控制、主动认知,是学习活动真正的主人。此外,学生作为学习策略的受用者和践行者,要想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就必须不断地改善先前学习过的学习策略。这种改善也是受个体认知加工过程决定的。个体的认知加工过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繁杂、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完善认知的过程。因此,这种对已获得学习策略的改善就为学生创造了创新学习的情境,提供了自主创新学习的空间,培养了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一)学习策略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类知识。学习策略属于策略性知识。学习策略性知识不仅需要知道“是什么”,还要懂得“如何做”。要做到这一点,掌握一种策略,就必须经历一个内化过程,从而使这种策略由外在的东西变为自身学习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任何一种内化都是在主体的自我实践中实现的,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造就是一个内化过程,因而也只能在学习者自主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实现。林崇德教授认为[7],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强调和重视学习策略就是承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和能动作用。学生运用学习策略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过程。这种探究与发现所获得的东西,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有助于不断创新,并在不断发现的积累中走向成熟。
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兴趣、质疑精神、批判精神、主动性、积极性等。某一创造技巧或创造方法可以通过专门训练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但是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却不可能在短短的几节课就获得。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而这种教学实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一点上,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善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存在着本质上的一致性。在我们结合学科教学向学生传授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而这些都是培养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学习策略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创造性想象的过程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是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和创新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想象力。
精加工策略中的人为联想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为联想策略是指当学习材料本身意义性不强时,学习者可以展开联想,牵强附会地赋予其意义,以便于学习者记忆与提取。人为联想策略主要有形象联想法、谐音联想法。人为联想策略要求其结果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因此,在运用人为联想策略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会得到训练。形象联想法是使用率较高的一种人为联想策略,常有两种具体方法:一是将抽象的材料与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如在小学生初学汉语拼音时常常采用这种办法。课本上编者在韵母“O”的旁边,配上甜甜圈的图,甜甜圈的外面一圈用粗线条标示出来。这样,老师就会很容易地引导小学生把拼音和图画联系起来,从而更牢固地记住字母“O”的发音与形状。小学生会借助图画在头脑中再现甜甜圈的形象,并且把它和韵母“O”的形状与发音联系起来。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再造性想象过程。二是借助离奇的想象,将毫无联系的材料人为地联系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新鲜而离奇的故事,从而便于记忆。例如,要记住“飞机、大树、信封、耳环”等20个相互没有内在意义的词语,可以进行如下的联想:天空飞着一架银灰色的飞机;这架飞机突然撞到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上;这棵大树非常奇特,它的树叶形状像是一个信封;信封状树叶上挂着一个个闪闪发光的耳环……
(三)学习策略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应用独特的、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思维包括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这些思维能力的学习、掌握和有机结合,必须结合特定的学习要求、学习情景和学习评价方式。学习策略恰恰为这一学习理念提供了可操作的工具和环境。因为首先,学习策略形成于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是指能够引起变化、更新、改组和形成一系列问题的学习活动,学习策略正是在这种长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中发现、总结和提取出来的。例如,学生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一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常将这些内容用笔勾画出来或者摘录出来,这种最简单的勾画和摘录在长期的实践和操作中就成为精加工策略;其次,学习策略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体。任何一种学习策略,即使是最低级的学习策略也都联结着不同的思维训练点,都在各个环节上保证信息加工的顺畅进行。笔者认为,学习策略与创造性思维中的具体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存在着一致性。比如,精加工策略常常与创造性思维方式中的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等紧密联系,它增强了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元认知策略常常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联系,它对思维的批判性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认知策略教学是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
认知策略教学是个体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大量不同类型的认知策略构成了认知策略系统,它包括若干一般性的认知策略,如记忆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等,也包括大量与具体任务相关的策略,如类比记忆法、补充细节策略等。使学生拥有充足的认知策略并且熟练地运用这些策略是学生自主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8]。在自主创新学习的过程中,个体要根据任务条件从认知策略系统中选择相应的认知策略。教师首先应传授给学生各种一般性的和领域内具体性的学习策略。常见的一般性的创新学习策略包括目标设置、计划、自我监控、复习等。其中,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学生的学习计划的制订,帮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例如,学习较差的学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有难度的题目上分配的学习时间不足,对此教师应予以指导。常见的领域内具体性的学习策略包括复述、分类、利用心理表象、作小结、头脑风暴法、列提纲、画示意图等。对于领域内具体性的学习策略,教师应把它们渗透在各科的具体教学内容中教给学生。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结合文本的内容对阅读策略进行训练,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对列提纲策略进行训练。
(二)元认知策略教学是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
“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旨在推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教给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引导学生走创新性学习之路。因此元认知策略教学是个体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必不可缺的条件,是学习策略教学的核心。元认知涉及某人有关认知的过程或某些与之相关的知识,元认知包括对认知过程的积极监控和调节,这是对一种执行性控制系统的表征[9]。元认知对于制订计划、问题解决、评价和语言学习的许多方面而言,是处于中心地位的[10]。高自主创新学习能力者在有关学习的元认知方面发展水平较高,他们有丰富的元认知知识,并善于通过这种知识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迅捷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完善学习者的元认知,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建议采取三种办法:第一,自我提问法。自我提问法,就是在元认知训练中,通过提供一系列学习者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清单,不断促进学生自我反省,从而提高学习能力,特别是问题解决能力;第二,相互提问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两名学生,给学生一份类似于上述自我提问的问题清单,要求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同时,根据问题清单相互提问并做出回答,这种方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与竞争。解决问题时,相互提问最多的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也最快;第三,计算机程序教学法。在计算机程序教学中,计算机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大量操作和练习的机会,而且能对学生实际操作和练习中的错误给予分析和及时反馈。正是在这种积极主动的反复练习和反复思考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加以监控、调节,对认知活动的结果加以设想和预估,并及时改正错误,从错误中获得经验,学习者在提高认知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元认知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三)资源管理策略教学是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保障。
资源管理策略是一种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有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寻求支持策略等。成功使用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外界条件,合理分配自身有限的资源以适应自己的需要。认识不到影响自己学习的内外在因素,不能合理分配有限的个人资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而且越是年龄小的学生表现得越明显,越是学习差的学生表现得越突出。资源管理策略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正确认识这些资源,告诉他们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自主创新学习者需要一定的学习资源作支持。学习的时间、付出的努力、学习的物质条件和他人的帮助都属于学习资源。其中,时间管理和注意力培养是资源管理策略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的学习安排得合理、有序,是时间管理的主要内容。在什么时间做什么和做多长时间的问题上,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科、不同内容,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规律来指导学生,尽可能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使用学习时间通常是基于习惯,而不是基于计划。训练学生掌握时间管理策略,需要帮助学生意识到时间计划的重要性,并优先考虑时间的运用[11]”。资源管理策略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策略的运用与努力的关系。那些相信自己的学习成功与努力分不开的学生,与那些持有不同看法的学生相比,更为经常地使用自己已经习得的策略。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成败的归因训练,引导学生将学习结果的取得主要归因于自身的努力和不断发展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去接近学习的目标。在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利用有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性资源,其中一种重要形式就是主动寻求学业帮助。在自主创新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学习困难,遇到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时就要求个体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以克服自身的学习困难。所以教师应教学生一些工具性求助策略,使个体知道何时、何地、如何主动地寻求他人的学业帮助。
总之,开展学习策略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路径,因此教师要牢固树立为有效而教的理念,科学设计学习策略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是解决当前学习策略教学低效问题的基本。此外还应为学生提供自主创新学习的空间,展示才华的舞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生“乐学”“会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有义务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1]周炎根.实施学习策略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J].教学与管理,2006(1):4-6.
[2]崔立中,杨竞,郑凯.自主创新的心理实质[J].心理科学,2006,(3):744-746.
[3]桑青松.试论策略型学习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2,(9):34-36.
[4]缴润凯,华炜.学习策略:发展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助推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6):54-56.
[5]周炎根,储争流.如何培养一个高效学习者[N].中国教育报(理论版),2006.2.24,(3).
[6]Winogrand P..Paris SG.A Cognitivand motivational agenda for readin instruction[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9,(1):30-36.
[7]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8-79.
[8][11]Alderman,M..Developing student self-regulatory capabilities[M].Lawrenc Erllbau Associates Publishers,1999:112-141.
[9]Flavell,J.H..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memorization processes[J].Cognitive Psychology,1970,(1):324-340.
[10]桑青松.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型学习者实现自我效能的超越[J].心理科学,2004,(5):1239-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