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维
(江苏省昆山中学,江苏 昆山 215300)
新课标实施至今已经超过十个年头,在这期间,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与认同始终贯穿其中。虽然在语文学界提倡人文性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作为一个高中语文教师,我有感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深刻感受到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滑向应试化、机械化、工具化的深渊。如何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主义的关怀是每个语文教师不得不直面和思考的课题。
我的家乡昆山是一座充满灵秀气息的江南水乡城市,这里物产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千年古镇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昆山人,我工作、生活在这里,热爱昆山文化,熟悉昆山的教育现状,渴望对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做出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并把它们渗透到教学中,以此提升语文课堂的人文气质,使学生在文化的濡染和熏陶中吸收知识,传承文化,培养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阅读评价、撰写文章等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教学活动。综合性教学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指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恰当地开展综合性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以此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精神,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1.从社会历史发展的眼光理性、辩证地评价顾炎武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了解顾炎武“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评价他的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2.在调查研究和交流展示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和专题研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家乡文化建设的珍视,在生活学习中以实际行动来保卫地方传统文化建设。
1.人物介绍:顾炎武(公元1613——1682),江苏昆山人,是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
2.酬王处士九月见怀之作(2008年北京卷诗歌鉴赏)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3.亭林先生神道表清全祖望(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略
4.《昆山文史选集》、《昆山县志》、《昆山礼赞》、《三贤诗文精编选》、《传是楼集》等图书馆藏资料。
第一阶段:在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分小组前往昆山亭林公园顾炎武纪念馆实地考查,赴昆山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利用网络查找顾炎武生平及著述的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学生根据研究调查情况对顾炎武生平事迹或著述文章写调查总结。
第三阶段:各组进行评价、展示和交流,并举行研讨会,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老师对优秀的研究成果给予肯定,对一些富有启发的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进行后续调查并总结评价。
地方文化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怎样把它潜在的文化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在本次综合教学实践活动中,地方文化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承担怎样的角色,如何评价地方文化在提升语文教学人文气质中起到的作用,怎样通过了解地方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并深入思考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充分认识文化继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把对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在阅读和鉴赏中,引导学生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①
文化品位包含着个人对于周围事务的一种认知程度,对中学生来说则贯穿于全方位的精神活动,主要表现为一种心智对于人生、社会、自然、历史、现实和自我之价值的理解和判断。②文化品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它需要置身于一定的文化氛围中通过文化与个体的双方互动耳濡目染逐渐形成。了解优秀的地方文化对青少年知识面拓展、审美价值和道德认知的提高能产生良好的影响,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在地方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的范围内,而是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本次活动以身边的先贤为阅读对象,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实地调查、上网查阅等多种方式尽可能的多种途径占有资料,以此深入了解先贤们在地方文化传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比如在活动初期学生参观访问了位于昆山亭林公园内的顾炎武纪念馆,馆内珍藏了《亭林文集》、《亭林诗集》、《日知录》的善本,还有顾炎武先生当年使用过的一些生活用品。学生阅读了大量顾炎武的生平介绍及他本人的诗词作品,在活动的后期阶段,通过撰写心得体会和分组讨论,对顾炎武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爱国学者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很多学生认识到,在活动之前对顾炎武的了解还局限在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习惯上只把他看成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并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所包含的真正意义。正如吴晗先生在《爱国学者顾炎武》中所说到:“顾炎武首先是有气节有骨头的坚强的爱国主义者,其次才是有伟大成就的学者。”作为卓越的思想家和杰出的诗人,在明末清初这一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知识沦陷的时代,他“拨乱涤污”提倡实事求是的“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并把这些理念贯穿在他的著作和诗歌创作中,开创了清帝国朴学之风,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广泛深入的占有资料和相互探讨,学生不仅对身边的文化有了感性的认知,而且学会了用理性思考的角度辩证、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先进性和局限性,分析顾炎武反清复明最后失败的原因。顾炎武一生反抗清朝统治力图回复大明帝国,并能在25年的实际锻炼中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就,但阶级立场的局限性造成的爱国主义内容的狭隘,③最终导致了他反清复明的失败并客死异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对文化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由此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丰富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
作为文化的载体,经典名著和优秀诗文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昆山地方文化蕴含了丰厚的地方文化遗产,以顾炎武为代表的“三贤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内容丰富而又意蕴深厚的系列文学著作,顾炎武《日知录》32卷,包括“经义”、“政事”、“世风”、“礼制” 等涵盖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各方面。除了顾炎武外,还有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共40卷,他的散文通过记述身边的小事来表现人伦亲情和世态风俗;朱柏庐的《朱子家训》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另外陆机的《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系统、全面的论述文学创作的文学理论著作;还有龚自珍、王安石、刘过等都因为与昆山结缘而写下与昆山历史文化相关的传世名篇。特别是近几年江苏高考和全国各地高考试卷频频出现和昆山文化和吴文化相关的考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要从地方文化中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学生更需要在地方文化著作中汲取精神的养料。
学生在阅读评价、撰写文章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借助文化典籍中的知识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中的一系列现象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以此加深个人与国家、社会、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比如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批判官僚兼并人民土地,指出明代重负赋特别是江南重赋对老百姓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这些问题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昆山近几年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这种批判性不仅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来传授,而且当做一种理想的人格来影响学生,它“不仅是一种综合思维能力的体现,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④。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学校教育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学生长时间将精力投放到机械的学习过程中,越来越没有兴趣,没有精力,没有能力。⑤十七八岁的年龄是获取知识、培养学习兴趣的大好时机,对青少年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但现实的情况是中学生对学习产生倦怠情绪后随之而来的是自我价值存在的怀疑和否定。我们看到了更多“90后”、“00后”在注重自我个性张扬的表面,潜藏着对生活、社会的冷漠。他们蜷缩在自我精神世界营造的狭小天地中,拒接接受外界的影响哪怕是家长老师真诚善意的劝解,因此,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在带领学生利用审美理解感知地方文化的丰富资源中,使学生感受到地方文化中蕴藏的不同形式的美,引导学生在关注自我的同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对文化的认同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是以某种情感的产生为前提,并随着人们对这种情感与某种价值关系的认识而产生的。⑥地方文化进入高中语文课程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片空白,有更多让学生参与研究的机会,能启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引导他们到更广阔的课外去阅读、研究、思考。当他们对生存的文化环境了解越多,情感上就能产生一种强烈的文化归属感,由此促进自我意识的加强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比如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饶有兴趣地参观访问位于昆山亭林公园内的顾炎武纪念馆,馆内除了珍藏顾炎武先生作品诗集的善本及先生当年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另外展出的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后昆山市容市貌的照片引起的学生广泛的兴趣,使得他们在了解昆山名人的同时了解昆山近百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更深一层地思考自我的人生价值和人生观的取向,唤起学生对家乡文化建设的珍视,在生活学习中以实际行动来保卫地方传统文化建设。
弘扬地方文化对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和青少年健全人格的构建都有重要的意义。了解家乡先贤、风俗民情,不仅可以让青少年受到人格的浸染熏陶,而且能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以此培养学生继承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心与自信心。通过本次“走近顾炎武”地方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社会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气质,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性的光彩,真正体现构建和谐语文的宗旨,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符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注释:
①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1,4.
②范一直.品味文化品味[J].中国文化报,2003,(7):3.
③赵儷生.爱国主义思想家顾炎武的反清斗争[J].文史哲,1951:(24).
④王荣生.语文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85.
⑤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应关注学生的利益[J].教育科学研究,2007,(3):15.
⑥王元骧.审美反映与艺术创造[J].文艺理论批评,1989,(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