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们”字的表数方式及其应用

2012-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2年12期
关键词:复数用法语法

周 婷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王力先生对“们”的语法性质作过如此解释:“‘们’字……表示了指人复数。有了数目字不再用‘们’,这不能认为构形法不能普遍应用,应该认为:有了数目字之后,单数或复数已经很明白了,就没有加‘们’的必要了。”[1]这种说法和英语中的dozen和score等词的用法颇为一致。在英语中,以上二词的用法是:当其前有具体的数目字修饰时就用复数形式,无具体数字(可用many等)修饰时用复数形式。但更多的情况是英语中的可数名词前面有了1以上的数目字时才需要加“-s”。 如:two soldiers,six students中名词前有了数目字,复数当然已经明确,但正是这样,就一定要加“-s”来构成名词的复数形式,以示一致。在汉语里,指人名词前有了确切计量的数目字而不能加“们”,这是因为“们”的语法性质与“-s”不相同,它在语法性质上所表示的数量意义并不就是“-s”所表示的那种复数意义。也就是说“-s”表示的是复数意义,无论名词是有定的还是无定的;“们”在汉语中表示的是论群的,它不表示有定的数量。

在阿拉伯数字传播到世界各地之前,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数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当然,不同民族的语言中表达数的语法手段也是不同的。在汉英两种不同的语言中,虽然指人名词在表达复数这一形式时都用了加词缀这一形式,但其内涵是不完全一样的。就汉语本身来讲,它所拥有的计数的语法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现实语言中归纳出以下三种基本方式。

(一)计量表数法,用“数词+量词+名词”的配置式来表示。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计量称数方式。如说“三个学生”、“六位战士”,指的就是个体单位的量累计相加的和。

这种方式是着眼于人物数量的计算,是一种比较直接、具体而又明确的计量方法,不会产生模糊歧义。这种计量方式也适用于其他一般非指人名词,如“三张课桌”、“五辆汽车”等。

(二)论群的表数法,也可以说是非计量的表数法,用缀加“们”字来表示。这种表数法不在于计称具体人数的多少,而在于指称某一群,即指某一种个体的集合。比如“学生们”、“战士们”,指的就是某一群的个体的集合。

群是个体的集合,当然在数量上也不妨可以看做是一种“多数”或“复数”。而在汉语语法上这种集合量的“概数”表达法与累加计量的“和数”计量法是两相对待的,并且这种概数是无定的,即不可能知道具体数目,甚至可以说大致数目也不可能知道,除非有特定的语境或上下文暗示。在这种表数法中,名词可以用“诸位、全体、其他”等词来修饰。当然,这种表数法也可以不用“们”,如“许多同学”、“全体战士”等。

(三)模糊表数法,也可以说是介于计量表数法与非计量表数法之间的一种表数方式。这种表数法不在于计称有定数目和无定数目,即不在于计称具体人数多少和某一群中的集合,而在于计称某一有定范围内的个体的模糊集合,它通常指称的是一种模糊量,一种概数,但这种称量又是有一定度的。

这种模糊量对说话者和受话者之间、作者和读者之间来说是心中有数的,不会是漫无边际,一般不会造成歧义。模糊表数法指人,我们可以从模糊数词推断出大体上有多少人。使用这种称量法原因有二,一是叙述者不知确切的数目,二是叙述者无须说出确切数目。

下面根据以上归纳出来的 “们”字的三种基本表数方式,结合语言实际,从语用的角度对以下常见的几种“们”字的表述方式进行分析。

(一)“一群骑士们”算不算错。中学课本《皇帝的新装》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皇帝亲自带着一群高贵的骑士们来了。”句中“骑士”前面已有表示多数量词“一群”,后面又加了表示多数的“们”。有人指出这个“们”字的用法是不规范的,应该删去。[2]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1.朱老忠……看着这群满腔心事的孩子们。(梁斌,《播种记》)

2.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个很穷的国家,……(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汉语语言事实里存在着“这些孩子们”、“全体青年们”一类的说法。有些语法家认为这些说法不合法,理由是前面既然有表数量的词就不能再加“们”。有些语法家则承认这样的说法在汉语里是合法的,而且是一种“有生命力的说法”。[3]根据上面对“们”字的语法性质的讨论,应当承认这些事实上普遍存在的配置式在汉语里是合法的,因为这些配置里名词之前的数量词是不定的,其作用并非在于计算数量,而在于指论群体,缀加“们”字就使之论群意义的表达更加充分,更加明晰,更加形式化。可以说,“七、八个孩子”与“七个孩子”或“八个孩子”这样确切计量的用法不同,它表示的是集合量、模糊量,是指群体。因此,虽然名词前有了确定数量词就不能缀加“们”字,但名词前面若带不确定数量词,则仍可加“们”字。当然,也可以不加“们”,从逻辑上讲,“们”对表“群”通常是充分条件,而并非必要条件。

同时,汉语里有些词语本身已经是群体意义,但在用法上仍允许加上“们”,如“民众们”、“观众们”、“听众们”等。[4]甚至“一群”“一伙”这样的数量词后面也可以加“们”,如:

3.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鲁迅,《理水》)

4.三仙姑又团结了一伙孩子们。(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这些语言事实,一再显示出“们”对于表示群体意义的词语具有相容性。

(3)关于“某某们”的说法。在现代汉语中,确实也存在有个人名词加“们”的用法。例如:

5.门外是大良们笑嚷嚷的声音。(鲁迅,《孤独者》)

6.这臭虫跳蚤准是鸿渐们随身带来的。(钱钟书,《围城》)

有些语法家认为这是违反语法的,他们觉得一个人不能加“们”。[5]可是事实上这样的用例都是具有相当的普遍性的,绝非个别作家个别作品的特例。陈望道先生指出,这是“们”字的概余用法,举一以概其余(同伴或同类)来表示所指的是成群的。“我们”这一形式的存在和成词,就说明了“们”具有概余的功能:“我”只有一个,而“我们”就是“我和我的同类或同伴”这样的一“群”。因此,应当承认“们”的这种概余用例在语法上的合法性。

(二)关于“夫妻们”的说法。“们”指“群”也就是表示集合的统括量的。这样如果将两个具有对称关系的人算作一个整体,也可以加“们”。如:

7.夫妻们在自己卧房里有时免不了说玩话……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8.没有人替我的父母们说话。(黎学文,《冷眼看知青》)

再如“婆媳们”、“姑嫂们”、“妯娌们”、“父子们”等也便是同样的用法。这正是“们”的统括成“群”的功能的一种表现。在上下文中也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

(三)“们”也可指单数。现代汉语中特定的情况下也可指单数,这种情况下一般是称谓词加“们”构成(当然根据语境也可以指复数),如:

9.兄弟,我这娘儿们就拜托你了!(冯骥才,《神灯前传》)

10.“您瞧见了吗?是个小娘儿们!可惜给她跑了。”(同上)

此外,在口语中我们还可以听到这种用法:“这个人是我家爷们”、“她是我的姐们”、“他是我的哥们”。这种情况下,“称谓词加‘们’”系指明人的身份,逻辑上含有单数之意,但着重点不是强调数量,而在于指出与说话人的关系或表达说话人的感情色彩。当然,以上几个词都可以加上数词指复数意义,如:几个哥们(姐们、爷们等)。

“我们”也可以做第一人称单数代词“我”用。这种用法多在论文或发言中出现,尽管论文的作者和发言者只有自己一人。“我们”的这种超常、变异用法是有其特定的修辞目的和意义的,它常常带有含蓄的感情色彩,能表现出说话者和气、谦逊的态度,使听话者觉得说话者平易近人、谦逊有礼,易于接受说话人的观点。

另外,在杭州方言中“我们”也可以指单数概念,比如:“她(他)是我们老婆(老公)。”意思就等于:“她(他)是我的老婆(老公)。 ”

(四)“您们”算不算错。这种称法最近几年来一直有争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曾做了个问卷调查,其中认为“您们”对的占34%,认为错的占30%,不知对错的占36%。由此可见人们对“您们”一词的使用是相当含糊不清的。

对于“您们”,语言学界所持的态度目前看来要么肯定,要么否定,要么避而不谈。首先对此作出肯定姿态的,当数吕叔湘先生。吕先生1982年先后两次以笔名“吴蒙”和“方若”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两篇文章借以说明“您们”不仅在口语中而且在书面语中都是相当常见的。[6]吕先生在这两篇文章中主要指出:第一,书面语中有“您们”,这可以从老舍、王蒙、丛维熙等人的作品中找到很多例句;第二,在口语中,无论“老北京”还是“年轻人”,都确实见有说过。显然,吕先生是赞成这种说法的。

一个语法现象能否成立,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分析:一看事实上是否有根据,二看理论上是否能解释得通。

第一,在口语中,老北京人证实确有使用,北京市中学教师也证实现在的学生也说。吕先生尽管只列出了三个例子[7](您们吃饭了吗? /您们请回吧! /给您们添麻烦了。 ),但是这三个例子至少能够表明“您们”有时上了口。事实上,在北方许多方言中,“您们”一词口语中是常见的。比如在宁夏中卫(南)、中宁、吴中(汉)、灵武、贺兰等地区的方言中就有“您们”的说法。[8]

第二,在书面语中,著名作家的笔下一再出现。如:

11.谨向您们致贺,向一切劳动人民致敬,并祝其新年之禧! (老舍,《贺年》)

12.您们是国家的精华和希望。您们失去了太多的时间,我相信您们会夺回来。(王蒙,《蝴蝶》)

13.您们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前进的力量!(丛维熙,《伞》)

从理论上看,“您们”的使用和构成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第一,“您们”的使用,遵循着语用需要的价值法则。

一种现象能否在语言系统中生存和扎根,取决于这种现象是否有它的特定期的难能取代的语用价值。比如,许多音译外来词,由于中文中没有相应的表达该事物的词汇,那么它就会要汉语中扎下根来。如“沙发”、“咖啡”等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些词语如果不借用,汉语就无法表达。在实际运用中,“您们”恰恰有难以取代的语用地位。2001年4月6日《体坛周报》刊载原大连实德队球员王峰给中国足协的一封信,开头写道:“尊敬的阎主席及足协各级领导:您们好!”很显然,我们在给几位领导或长辈写信时,该怎么称呼好呢?写“你们好”吧,觉得不太礼貌;写“您好”吧,又表意不明,因为明明对方是几个人,指称应当用复数形式;写“您几位好”吧,似乎又不合乎汉语的表达习惯。我们给父母写信时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显然,“们”字有必要留在“您”的后面,才能充分表达我们的意图。这是“您们”存在的一种合理情。

第二,“您们”的组合,附合语言学中类推法则。

语法现象的系统性有很强的类推作用,这种类推作用不仅适用于语音,还适用于词汇。比如,从“酒吧”一词现在可以类推出“网吧、茶吧、书吧、股吧、陶吧、氧吧”等。现代汉语中人称代词三种人称单复数形式对应系统十分匀称,“您们”的使用是客观上表达的需要,在理论上也是系统性的类推结果。试看:

我→我们你→你们他→他们您→您?

显然,人们根据类推的原理可以推出“您→您们”这一对应形式。在某些方言里,这种对称分布是十分明显的,甚至除了“他→他们”外,还有“怹→怹们”这种第三人称敬称形式。请看下表:

由以上论证我们可以看出,“您们”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合理的。它的出现既符合事实又符合语用原则,因此我们应该把它当做规范用语使用,而不是弃而不使、禁而不用。

[1]王力.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汉语的词类问题(第二集):50.

[2]江复兴.这个“们”字应该删去.咬文嚼字,1999,(3):24.

[3]刑福义.论“们”和“诸位”之类并用.中国语文,1960,(6).

[4]朱林清.说“观众+们”之类.中国语文通讯,1985,(3).

[5]陆宗达,俞繁.现代汉语语法(上册):56.

[6]吴蒙.“您们”、“你”、“二”和“两”.中国语文,1982,(2).

[7]方若.关于“您们”.中国语文,1982,(4).

[8]李树俨.银川方言人称代词复数的两种形式及词缀“都”.语文研究,2001,(1).

猜你喜欢
复数用法语法
评析复数创新题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求解复数模及最值的多种方法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
复数
“作”与“做”的用法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特殊用法
“撞车”、“撞衫”及其流行中的三种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