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荣秀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在作文教学中,“读”和“写”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个复杂的由认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其中阅读之于写作的重要作用可用一句话概括:唯有充分的阅读,才能有精彩的写作。我认为,认识并理解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手段将阅读能力有效转化成写作能力,才能走出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写作的基础等级是“语言通顺”,发展等级是“有文采”,即文章要“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由此可见,写作时,没有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如同没有精良的手艺,难以把一块用事实与思想凝聚的高级面料,缝制成一件适体的漂亮的外衣。只有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感染读者。语言是作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文章存在的载体,任何深刻的主题、新颖的素材、精美的结构都需依赖语言表达实现。
可见,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直接关系作文得分。而反观时下的中学作文课堂,布置一个作文题目后,大部分学生搜索枯肠也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通常是写了涂,涂了又写,“卡壳”成了常态,不要说文采了。很多同学都跟我交流,说考场上面对作文总是绞尽脑汁也很难把意会的内容“言传”出来,很多都是在规定的时间里无法完成写作而草草收场。我有幸参加了2011年江苏高考的语文阅卷工作,所批阅的作文相当一部分是“小儿科式”的大白话,写来写去就那么几句话,千人一面,随处可见低水准的日记、随笔,口水话居多。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少阅读,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
语言学习需要积累。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作文的语言能力虽不能用“短、平、快”的方式迅速提高,但指导学生多阅读,多感受语言的表现力,有意识地积累,使生动的字、词、句、段、篇在脑中留下印象才能为写好文章奠定语感基础。在教学中若能持之以恒,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主动接受美词佳句的熏陶,多多感悟,则定能写出流畅动人、文采飞扬的佳作。
素材是文章的血肉。一篇文章若无充实鲜活的材料,则读来一定索然无味。新课程标准指出:“不同阶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因此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先占有充分的素材,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搜集素材的方法很多,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也可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等等。但是对高中生而言,他们学业负担比较重,高考的压力很大,最有效的占有素材途径莫过于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即阅读。
高中生的阅读主要分为课内和课外两大部分。课内阅读主要是教材的运用,我们的教材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宝库,如果能灵活运用好课文中的素材,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作文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更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内涵及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一举两得。高中所选的阅读文段,大多是名家名作,其中不乏文学经典,比如《论语》、《史记》、《红楼梦》等,这些文章看似高深莫测,但是特别有韵味,特别有文学底蕴。老师若能善于引导同学从课本中挖掘一些寓言典故、诗词歌赋、古今人物等内容,把它们灵活运用到作文当中,做到融会贯通,作文的写作内容就会丰富很多。比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就可以联系苏轼的生平背景,将苏轼的其他词作和生平经历整理出来,作为写作的一个素材。以此类推,由课本里的一个作者、一个作品等延伸开来,可以积累很多写作的可用素材。
要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光靠几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胸中有积蓄,才能倾吐出”。只有充分阅读,学生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写作时才能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鲁迅在《给颜黎明的信》中说:“必须和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1]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2]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突破“以课堂为全部”、“以课本为所有”的局限,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尤其是那些内容广博、知识丰富、经验纷繁、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兼容的课外读物,它们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更是学生广泛采撷的素材之源。可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启发学生明其旨、获其识、得其法,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做法有:可以让学生多读书看报,特别是报刊上的新鲜时文和中外名著,在做好读书笔记的基础上组织文学评论,使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行为及时进行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做到让阅读为作文开路。
古人说过,操千剑而后识器。作文作诗亦然,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学生写作大多也从模仿开始,模仿作者的谋篇布局、结构技巧等,虽显稚嫩,但若能在模仿中逐步将优秀的写作技巧换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就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如何才能把别人的表达方式技巧灵活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主要途径就是阅读。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假思索就顺理成章。这种技巧的习得主要体现在深入阅读教材中,因为课本在布局谋篇、表达方式等方面为高中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比如《背影》、《台阶》等关于父爱的文章特点很鲜明:抓住人物特征写外貌,用典型事例写人品,多个侧面写心理,这就颠覆了学生以往心中写父亲的模式——总起写外貌,随即写关心我的生活,再写关心我的学习,最后抒发感激之情。就如哲人说的,让荒芜的院子没有杂草的最好办法就是种植,而不是锄草。
让学生从根深蒂固的结构模式中走出来,建立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避免自身文章的结构雷同、思维狭窄的法宝就是阅读借鉴。一篇文章,特别是成熟的议论文或散文,都有一个严密的结构,比如《六国论》,结构严谨,且贴合高中议论文写作的常规要求。首先是开篇宗义,首句就点题,点出中心论点,这样干脆利落的开头如为学生所接受,他们在以后的作文中定能开门见山,快速亮剑。接下来,作者以对比的方式摆出了自己的两个分论点,既统领了后文,又将文章的逻辑层次展示了出来,一目了然。学生在阅读中对作品中的写作技巧、表现手法和作家作品的风格等进行归纳总结,并灵活运用,逐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定能为作文增色不少。
广泛的阅读还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精神的浸润和陶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境界。美国作家约翰·卢保克在《读书的乐趣》中说:“书籍所赋予我们的思想比现实生活所赋予我们的更加生动活泼,正如倒影反映的山石花卉常常要比真实的山石花卉更加多姿迷人一样。”[3]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涵的语文素养,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感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比如,学生在阅读中经常会被大智大勇、感恩图报、忠心耿耿、一腔赤诚的人格魅力所叹服,《巴尔扎克葬词》、《五人墓碑记》、《三国演义》等,这些作品,把“现实”与“理想”、“利”与“义”等有审美冲突的问题放在一起,能让学生在情感震撼、理性思考中达到审美超越,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写作实践必须以阅读为铺垫和映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识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阅读来丰富写作内容,广泛积累语言和材料,进而把握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和写作方法,并将之灵活生动地运用于写作实践中,是写作的必由之路。学生如能坚持下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久而久之,就定能做到下笔思如泉涌,语如吐翠。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
[2]王瑞玲.在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J]考试教研版,2008,(9):14.
[3][英]约翰·卢保克,少波.读书的乐趣[J].创新科技,200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