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范,张先虎
(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410083)
当前,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迅速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和网络文化更是以其不可阻挡之势涌入高校校园,对广大研究生的价值取向、道德抉择、心理健康等诸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推进研究生网络德育,是教育管理者不得不正视的一个课题。
一
网络的运用的确在相当程度上便利了研究生德育教育,网络以其及时、开放、高效等优势极大地丰富了研究生德育的内容和手段,提高了实效性。但是,不可否认,网络也是一柄双刃剑,它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1.管理部门威信下降,管理难度加大。教育家贝尔说过,大学不能通过压制不同意见者来维护自己的权威。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较,网络文化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管理者不再是信息传播的中心,以往那种界限分明的角色和单向型的信息传播方式不复存在。由于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多样化,学生不再唯管理者马首是瞻,甚至会质疑教师的传授内容和方式,这些都使得管理部门威信大打折扣。
人们常用“知识大爆炸”来形容网络,网络中蕴含的知识极为丰富,且良莠不齐。一些别具用心的国家正是利用网络宣传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削弱他国固有的文化道德传统,达到“西化”的目的,这种“软实力”的威力不可小觑。美国《新闻周刊》提出:什么样的人是新殖民主义者?他们手中拿的是计算机,而不是枪支;他们穿的是上班服装,而不是战斗服装;他们并不大肆声张,也不使用枪炮,便在发展中国家里扩展了势力,这种势力要比武力所能达到的大得多和阴险得多。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逐步成熟时期,他们思维活跃,进取心强,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还不够,有待于强化。不过,诚如互联网发明者所宣称的,网络世界是一个“没有政府、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世外桃源,人们随意注册虚假信息便可无拘无束地享用网络资源的同时,也可以毫无约束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是散布毫无根据的谣言。网络的隐蔽性和开放性,无疑加大了管理难度。
2.网络依赖性加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与广大同学已经日益连为一体,甚至到了“无网寸步难行”的地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85亿,2011年底将超过5亿,部分高校中经常上网的学生人数已上升至90%左右。大家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紧盯着电脑屏幕,越来越习惯于互联网上的信息和服务,越来越多的行为习惯和做法在改变,大脑的运作方式也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变化。大脑渴求以互联网喂食它的方式来给它喂食——吃得越多,它就越饥饿。互联网正在把人变成一个像高速处理机一样的东西,甚至有人坦言,人类已经失去了以前的大脑。因为有了网络,大家遇到困难和问题,便不再愿意查阅相关资料或深入分析思考,而第一时间想到去网上搜索。实际上,网络媒体提供思考的素材,同时它们也影响思考的过程。互联网所做的似乎就是把我们的专注和思考能力撕成碎片,抛到一边。
更有甚者,因沉迷网络而无法自拔者不在少数。由于期望值与现实的差距导致的心理落差、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学业就业压力等因素影响,部分学生不愿面对或者缺乏勇气而选择逃避现实,埋头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寻求解脱,他们将内心世界层层封闭,祈求与世隔绝,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心理方面的某些变化。有了电脑,有了网络,他们宁愿把大量时间都花在计算机上在网上跟一大帮网友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但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却感到无所适从,现实生活中他们可能一见到陌生人甚至自己的同学和老师都如同路人,视而不见,或内向木讷,不善言辞,有些人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甚至出现心理障碍,他们除了在网上大展身手,在网外却一筹莫展。可悲的是,本应是充当有益助手的网络,却逐渐成了关起他们的“锁”和无法打开的“结”。
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效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和重要阵地,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研究生网络德育建设。
1.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研究生网络德育主阵地。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国若无魂,必然散乱无序,沉沦衰落;校若无魂,必然迷失方向,毫无生机;人若无魂,必然落魄迷茫,萎靡不振。新时期的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必须明确德育的政治方向,要注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规范和加强网络管理,注重利用道德的力量,真正建立起网络安全的“防火墙”,对一切违背马克思主义的不良信息和网络垃圾都要坚决予以清除,为广大学子文明上网提供良好的环境。古人云,政教不顺者不可烦大臣,道德不厚者不可使民。道德力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既是维国之力、兴邦之力、安民之力,同时也是成功之力、共生之力。加快校园文化建设进网络,要充分利用道德模范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产生潜移默化的效应。2012年3月,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的“全国道德模范高校巡讲”活动陆续在沈阳、西安、重庆、南京、广州、武汉、上海、长沙、济南等9个高校集中的城市开展,旨在吸引广大青年学生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此举及其相应的网络宣传在广大学子中引发强烈共鸣,同学们通过这次生动而深刻的道德教育,感受道德的力量,领悟道德的真谛。正如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院士所言,道德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显示的重要标杆,大学肩负着文明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使命,不仅是社会道德文化的精神圣地,影响和引领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同时还是进行青年道德教育的重地。
2.转变观念,更新德育方式。世易时移,观念和认识要随着不断变化着的实践向前推进。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工作者应该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更新德育内容,将网络德育纳入大学德育范畴,充分利用和吸收网络资源,取长补短,弥补不足。具体说来,要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要将受教育者从“对象式塑造”指导思想之下,权威性、单向度的权威压制模式中解放出来,要将受教育者从被动、服从的低位和消极状态中解脱出来,要将受教育者从极端缺乏社会精神的封闭环境中解放出来。
丰富教育形式,注重实效性。现实中的德育往往形式过于单一,过于注重空洞枯燥的说教,务虚的内容所占的比例过多,“动员参与”和“被动参与”现象较为普遍。空洞说教引导的只会是道德为善,虚伪说教和纸面道德大多是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这种“假大空”道德泡沫在社会上空到处飘飞,漫入校园,使得德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作为管理者,在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更应该善于学习和准确把握网络背景之下的研究生德育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所思所想,有针对性的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利用颇受青睐的BBS论坛、人人网、校园贴吧、网络聊天室等)进行教育,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让大家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得到启发,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悉,部分高校每年举办若干次“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学生代表与学校面对面活动,邀请学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与学生代表们现场零距离接触,代表们就事先网上搜索并整理出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和问题畅所欲言,部门负责人现场答疑解惑。这极大地便利了管理者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拉近了相互之间的心与心的距离,也为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出台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3.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人文关怀,注重过程引导和质量监控。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如何培养研究生,如何为促进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创建和谐的氛围和人文精神,关系到高校的前途命运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熊培云先生曾在《街道上的巴黎》这篇文章中这样描写弥漫在“巴黎的街道”上某种温暖的人性:“几个月来,每天都有人向我微笑,即使陌生人见面也会互道一声bonjour(你好);我进大楼时,走在前面的人会轻轻挡住门扉等着我;我横穿马路时,每个司机都彬彬有礼,为我这样不名一文的异乡人停车。我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尊重,我报之以微笑,拥有这些记忆的一生是幸福的……”反观高校,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选择巴黎式开放、包容、温暖的城市文化,在宽容、理性的感召下,用瞳孔里的爱去打量身边的每一位人,坚持用浓郁的和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拓展网络德育内涵,要使校园文化理念成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高校办学的灵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到网络时代的德育,就要呼唤“主体参与式”的现代德育,学会通过网络贴近和了解研究生,通过学生在网上传递的只言片语或图片视频挖掘其背后的思想意识和心理动机,利用网络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呼声和真实想法,切实维护和体现广大学子的利益,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相一致的。
鉴于网络的鱼龙混珠特性,对研究生德育中的过程引导和质量监控亦显得必不可少,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本领,增强学生的法律道德观念、自身免疫力以及是非辨别能力。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无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在于点燃这“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并使之越烧越旺。
[1]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新华社,2011-10-25.
[2][美]尼古拉斯·卡尔.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害我们的大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3]汪益民,彭列平.转变高校德育观念——网络时代的必然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01,(1).
[4]孟建国.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理论观察,2002,(1).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网,2004-10-18.
[6]钱春芸.网络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新思路[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6).
[7]吴小英.微时代视阈中高校网络德育困境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