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真,张卫琴
(吐鲁番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疆 吐鲁番 838000)
民族地区中职卫校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思考
王 真,张卫琴
(吐鲁番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疆 吐鲁番 838000)
探讨民族地区中职卫校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在专业师资、民族学生文化差异、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中职卫校;民族地区;中医护理学基础
由于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且较偏远,同时还存在语言、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以及工作条件艰苦等因素,高校毕业的高层次医疗卫生人员不愿到这些地区工作,因而中职卫校学生成为当地医疗救治和预防保健的主力军。因此,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并提高其整体素质已迫在眉睫。笔者教授中医护理学基础多年,经过教学实践及探索,针对民族地区该课程的教学现状,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和体会。
1.1 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且技术水平提高较慢
一方面,由于国家近年来对职业教育大力扶持,为民族学生提供了多项优惠政策,使中职卫校的入学人数逐年增加,师生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大部分教师任务过于繁重,往往一门课程只有一名专业教师,甚至一名教师担任几门主干课程的授课任务。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1999年起我国中医院校才设置本科护理专业[1],且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能进入职业院校从事中医护理教学工作的较少。目前大部分中医护理教师毕业于中医学院医疗专业,他们虽具有扎实的中医学理论基础,但知识结构单一,临床经验欠缺,尤其是缺乏护理知识,对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整体认识不足,教学内容往往是医疗专业的压缩或翻版。有的中医护理教师来自临床,他们虽然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临床护理带教经验,但中医基础理论较薄弱,缺乏对民族地区中职学生的认识,从事教学工作有诸多缺陷。另外,与西医护理相比,中医护理教师参加各种短期培训,学术交流的机会较少,加之教学任务较重,外出进修、学习均受到限制,导致其知识结构得不到及时更新。
1.2 民族学生汉语水平不过关,理解能力较差
民族地区多数学生汉语水平较差,因而第一年预科课程主要包括医用汉语、阅读、听力等,经过一年的汉语语言培训之后,才能进入专业课的学习。但这一年的汉语培训仅能对其起到提高作用,仍有很多学生都不能通过SHK三级考试。由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使民族学生很难理解很多抽象的概念。高校扩招带来的普高热,致使成绩较好的学生大多先选择高中,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才会考虑中专,因此大部分“民考汉”的学生汉语水平较差,多数还不如上完预科的民族学生。因而导致进入专业课教学后学生仍有很多汉字不认识,词语不理解,就更不用说医学术语和医古文,给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时候教师在讲解一个内容时,先要将其中不常用的词语反复解释。
1.3 教学课时少、内容多
西北地区大多数中职卫校使用的教材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其适应全国大部分中等卫生人才培养的需要,但少数民族地区的中职卫生教育,因受到生源质量、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很难达到国家教学目标。而且,目前很多中职卫校中专护理专业将中医护理学设置为考查课、选修课,甚至不开设此课程。因此培养的护理专业的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中国传统医学知识都不懂或知之甚少。
中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脊梁,历经千年的发展,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它是在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因此,中医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大多数中职卫校将中医护理学基础设在西医基础医学之后,而学生学习了西医实证科学之后,就会不适应中医的演绎逻辑模式,认为中医难学,较为抽象很难理解,甚至认为中医是唯心的。但是中医有独立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独特的临床操作技能,如中医针灸、推拿、拔火罐、刮痧等,在疾病的临床治疗、护理、预防保健、社区护理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要在20~50学时内完成中医护理学这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就会显得课时较少而内容多。
1.4 学生的动手能力差
民族地区的学生接触本民族的医药较多,如维医、蒙医、藏药等,对中医的了解非常少,所以看到中医护理操作可能有一些心理恐惧及抵触。例如:针灸时的三寸银针、烟雾缭绕中的艾条、拔火罐时燃烧的酒精棉球等都易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
同时,中医是一门实践医学,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医学理论体系。因此实践教学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课堂实践和临床实践两个部分,但由于经费不足,通常20~30名学生为一组,学生的动手机会很少。同时这些学校师资力量严重短缺,教师既是理论教师又是实验指导教师的情况非常普遍。一名教师指导五十多名学生,很多时候实践课的指导可能不到位。实践课课时太少,课堂实践常常是一节课同时讲授2~3项中医护理技能,而且有些项目以电教课代替,导致学生没有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得许多学生无法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中医护理操作技能。
2.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护理教育是以能力为本的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护理人才,依托的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1)鼓励青年中医护理教师提高学历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在职学习。
(2)加强中医专业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中医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有计划地安排中医护理专业的教师听课,并参加临床实践,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3)选送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新疆各地州卫生学校都在有目的、有计划地选送青年教师到各自的对口援建省职业卫生院校进行学习,外出学习不仅可以开阔青年教师的视野,还可以缩小民族地区与兄弟省的教学差距,弥补教学上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4)逐渐提高青年护理教师的科研能力,必将促进护理教育的快速变革和护理专业教师的迅速成长。
2.2 深入浅出,用学生能理解的实例解释深奥道理
两千多年以来,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说理工具,用比喻取象和直觉顿悟的方式解释疾病和疗效,使用的是“心阳虚衰”、“阴虚火旺”、“大肠湿热”、“干肝潜阳”等术语,这些术语和思维方式对于民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非常困难。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中医辨证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所以,我们在给学生讲解时可以回归到朴素的生活中,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解,在授课过程中,把古老的知识现代化、把抽象的学术具体化、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把书本语言口语化。例如:阴阳最初的含义是指日光的相背而言,即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后来人们将阴阳的含义引申到所有对立统一的事物或现象中。我们以一盆水为例,盆里的水由凉水和热水(即阴阳)组成。凉水和热水适量就调出一盆舒适的洗脚水。阴平阳秘、阴阳调和。如果凉水过多或过少时,即可理解为阴阳偏盛或阴阳偏衰。这个例子既说明了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又说明了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作用。
2.3 删繁就简,突出重点,重在实用
对于“三加一”年制中专护理专业的民族学生,中医护理学基础总学时54学时,内容包括绪论、中医护理学的哲学基础、中医护理基础理论、中医护理诊断程序、中医护理原则、药物实施针灸与推拿疗法、心理护理、常见病症护理、常用饮食调理,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充分体现以实用为导向,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使学生树立现代中医护理理念,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掌握临床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并能运用中医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
2.4 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训课训练
为了增强民族学生的中医护理实践操作水平,在进行实训课时,首先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演示,让学生感性认识中医护理的基本操作,而且要反复强调注意事项,避免学生在操作中出现晕针、滞针、烫伤、扭伤等不适和教学事故,以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
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多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来推广我们古老的医学,在实训课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2]、网络平台、演示、医院见习等方法,可以把抽象的学术具体化,有利于民族学生理解和模仿。
最后,由于民族地区中职卫校的师资和实训条件的限制,我们不仅应该加强校内教学环境建设,同时还应该建立与医院的合作关系,采用医院见习的方法,既可以解决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也可以聘请医院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解决实验指导教师紧缺的问题。
[1]聂宏.中医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3(5):40~41.
[2]陈静.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教学方法的探讨[J].护理研究,2010(9):2333~2334.
G630
A
1671-1246(2012)02-0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