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民
(北京卫生学校,北京 100053)
论人文教育在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渗透
李建民
(北京卫生学校,北京 100053)
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所教的课程都渗透着人文素质教育。在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热爱中医药事业,讲究职业道德,培养法制观念,渗透科学发展观教育和环保教育,加强资源保护的意识,赏析药名诗词、对联,激发学生兴趣,加深文化底蕴几个方面渗透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人文精神;中药鉴定技术课程
人文教育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1]。目前,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脱节,重科学轻人文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人文精神危机日益加重。不少学生毕业后知识、技能结构单一,人文知识掌握不足,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后劲[2]。因此,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使所教的课程都渗透着人文素质教育[3]。人文教育的渗透使专业课更加丰富,更加富有生机和个性,这样就会在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其人文素养。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内容,将人文教育始终贯穿于专业知识中,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在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简史教学中,介绍我国唐代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性专著,比欧洲最早的地方性的《佛洛伦斯药典》(公元1498年)和《纽伦堡药典》(公元1542年)分别早839年和883年,比欧洲第一部全国性的《丹麦药典》(公元1772年)早1113年,《新修本草》还首创了药学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大大提高了鉴别水平。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古典药物学水平最高的著作,该书17世纪初就传到国外,先后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科学文化特别是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4]。
在讲授附子和乌头的化学成分时,介绍我国明代末期著作《白猿经》中记载的从草乌中经反复提取,得到的冰样物质,是世界上最早提炼出的生物碱结晶。此项成果,比欧洲人在19世纪初从鸦片中提取的,号称是世界上的第一个生物碱——吗啡早了一百多年[5]。
讲授人参时,介绍我国是人参的故乡,是发现人参植物并用于医疗实践最早的国家。曾有一段时间我国的人参产量、质量比不上韩国的高丽参,香港市场上还出现过买高丽参搭送国产人参的现象。经我国人参科研人员的努力,我国人参产量和国际市场销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新开河红参、皇封参等从外观到质量都已赶上甚至超过了韩国的高丽参。
讲授秦皮时,介绍我国是发现荧光并用于鉴别物质最早的国家。汉代《淮南子》中秦皮“剥取皮以渍水,正青,用洗眼,愈人目中夫翳”的记载即是最早发现荧光的记载,“正青”即是秦皮用水浸渍后产生的荧光的颜色。唐代《新修本草》记载:“秦皮取皮渍水便碧色,书纸看之皆青色者是真。”这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荧光鉴别物质的记载,比欧洲最早的荷兰人利用荧光鉴别矿石早数百年[6]。
讲授麻黄时,介绍麻黄碱(素)能成为世界广泛使用的药物,是我国老一辈药学工作者陈克恢先生的贡献。麻黄素虽然是日本人最早发现提炼出的,但并未引起反响,陈克恢先生于1924年再次提炼出麻黄素,并做了一系列药理实验,发现其为拟交感神经药,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重视,使麻黄素成为世界公认的治疗支气管喘息的重要药物[7]。
讲青蒿时,介绍我国自主创新研制成功的第一个被国际社会认可的一类新药青蒿素,它是我国药学工作者在充分发掘祖国药学遗产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成书于汉代的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青蒿截疟”的记载,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有“青蒿一握,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治寒热诸疟”的记载。这些记载说明我国用青蒿治疗疟疾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我国药学工作者在这些经验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发现了青蒿中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并研制成一类新药,继而开发研制成双氢青蒿素等疗效更好的品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2007年召开的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宣布了造福于非洲人民的八项主张和措施,其中一项就是捐助3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治疗疟疾的医院和提供青蒿素药品。
以上这些内容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中医药事业,加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中,贯穿“依法鉴定”、“质量第一”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牢固树立“依法鉴定”、“质量第一”的观念。
中药鉴定的基本任务和目的是鉴定中药材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在讲授中药鉴定的任务、目的和相关药材鉴定时,列举中药材市场上出现的假药、劣药充斥的现象,如将芭蕉根茎雕琢成人形冒充人形何首乌,将芭蕉芋根茎、紫茉莉根制成假天麻,用杂皮熬制成假阿胶,以亚香棒虫草、地蚕根茎、草石蚕根茎及人工模具压制品冒充冬虫夏草等,强调中药材的质量和人民的生命安危息息相关,学生肩负的使命重大,要不断增强鉴别药材真伪优劣的本领,学好用好中药鉴定知识和技能,把好中药鉴定的质量关,培养良好的医药职业道德,为我国中药材市场的规范化、合格中药的生产和流通及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健康尽职尽责,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讲授斑蝥、马钱子等毒性药品时对学生进行有关毒性药品管理的法制教育。举四川某地一药店经理违反毒性药品管理法律出售斑蝥,造成8人死亡,自己也锒铛入狱的案例,教育学生在毒性药品的储藏、销售、使用中都应严格按照有关毒性药品管理的法律要求去做。
介绍中药资源和羚羊角、麝香、冬虫夏草、肉苁蓉、甘草、麻黄等野生资源紧缺品种时,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中药资源,才能达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赛加羚羊在我国野外已经灭绝,1995年的调查表明,我国麝的数量仅有10万余头,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的4%,资源已面临枯竭。为从根本上扭转我国麝资源危机的严峻形势,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于2003年2月将麝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以全面加强麝资源保护,并要求全面禁止猎捕麝和收购麝香的行为,中药生产所需天然麝香全部从现有库存或人工繁殖所获天然麝香中提取。其它如甘草、厚朴、杜仲、黄柏、麻黄、肉苁蓉、阿魏、冬虫夏草、蛤蚧、豹、象、熊等资源的破坏也十分严重[8~9]。甘草、麻黄、肉苁蓉等品种的过度采挖,在破坏中药资源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风沙严重,沙尘暴的产生都与之有一定关系[10]。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才能解决好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以达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学习,学生感触很深,认识到只有人类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才能取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表示一定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资源。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医学与文学的互相渗透,使中医药与诗词、民间文学等有着不解之缘。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所讲内容适时、适量地讲一些药名诗词、药名对联,对学生渗透语言学和文学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增加其对中药专业的认同感,从而加强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如清代名医王端履的药名诗《端午感怀》“粽缠益智喜开筵,户插菖蒲艾并悬,节过中天才半夏,螳螂奋斧逞车前”,含有益智、菖蒲、艾、半夏、车前等药名。在讲授半夏、石菖蒲、艾叶、益智、车前草等药材时,给学生讲解这首药名诗,学生非常感兴趣,在讲到益智、车前草时,学生大多已能熟练地背诵这首药名诗了。明末清初医学家傅山,擅长用中药作对联,他与另一位名医合作的长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工整巧妙,而且应和环环相扣、情景交融,上下联相映成趣,合璧成辉[11]。在讲到何首乌、白头翁等相关药材时,介绍这幅长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他如“一阵乳香知母至,半窗故纸防风来”、“独有痴儿渐远志,更无慈母望当归”等,均在讲授相关药材鉴定时给学生讲解,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有的学生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自编对联,写出了不少妙句,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
总之,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笔者在中药专业课程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中尝试进行人文教育的渗透,使单纯的专业知识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一定作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进一步发掘和利用课程中的人文内涵,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做出更多的贡献。
[1]杨德广.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J].教育研究,1999(2):64.
[2]段素峰.中等专业学校应加强人文教育[J].教育与科研,2000(14):15.
[3]谢法纲.中职卫生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0):28.
[4]李建民.天然药物学基础[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6]邬家林,谢宗万.中药秦皮的本草考证[J].中医药学报,1983(5):64~70.
[7]何端生.麻黄素百年史话[J].药学通报,1986,21(8):488~491.
[8]李建民.天然药物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9]杨嘉玲,李炳生.中药鉴定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0]肖培根,王永炎.中药资源与科学发展观[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5):385.
[11]黄海波.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G420
A
1671-1246(2012)02-0029-02
注:本文系全国第三届“人卫社杯”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征文获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