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体育选项课中体验性项目的教学

2012-08-15 00:49:04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体验性选项设置

孟 强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

浅析高校体育选项课中体验性项目的教学

孟 强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

文章通过观察、文献资料调研和分析归纳等方法,对高校体育选项课中的一些体验性项目产生原因以及教学矛盾问题进行分析,在论述其内容和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高校体育选项课体验性项目的一些教学对策。

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

高校体育既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又是大学生从学校体育走向社会体育生活的“始发站”。高校体育中的选项课扮演着“多轨道转运站”的作用。高校体育选项课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形成项目技能,大学生要形成必要专项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组织群众性体育活动中有所作为,这才是现代社会给高校体育教学提出的技能任务。高校体育选项课的争论围绕着各个项目不断产生,既是高校体育改革思想的活跃体现,也是缺乏主流思想的混乱原因。大学体育的涵盖面超出了其他任何大学课程的设置范畴。反思高校的体育选项设置中盲目性的偏多、理性的偏少、课程结构上不合理等现象,尤其是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高校体育选项课中体验性项目的大量产生,给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合理设置以及高校体育教师的项目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如何应对各种新的挑战,如何摆正社会需求和高校体育事业的关系是我们体育教师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体育选项课的设置问题分析

1.高校体育选项课多元化的项目设置趋势

在“淡竞技,重健身”的指导思想下,各个高校普遍开始了全面改革体育课程的设置与内容。全面推行选修选项课,并把选项从传统基础项目(篮、排、足、网、羽、乒等球类和田径拓展、体操、武术、游泳等)拓展到大致以下几大类:第一,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有武术、舞龙、舞狮、腰鼓、秧歌、民族舞等。第二,形体塑造类有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健美、健美操、瑜伽等。第三,搏击格斗类项目。有拳击、散打、跆拳道、击剑、柔道等。第四,社会体育项目。轮滑、街舞、攀岩、小轮车等。第五,地域体育项目。滑雪、滑冰、水上项目、野外生存和定向越野课、自行车等。第六,休闲类。高尔夫、台球、保龄球等。第七,保健类项目。有健身气功、康复体操等。新兴体育项目的设置挤压了传统体育项目的生存空间。随着选项课的多元化设置,选项人口即专项教师与选项学生也在这一机制下进行着自然淘汰和分流。高校以教学安全以及项目枯燥为由,舍去了一些群众基础好的项目,尤其是体操和田径项目尤为明显。我们痛惜传统体育课消失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进行着项目改造,现代体育课程设置与改革是高校体育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

2.高校体育选项课项目设置与社会体育的脱节现象

新兴设置的项目的扩宽,符合大学生年龄段的身心特点与兴趣要求,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也体现了现代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多样性、多功能性的特点。但同时,盲目超量的体育内容强压于高校体育选项课中,造成了体育选项课的任务多元化,而且各个项目都要体现自身特色,这就产生了技能类项目与体验性项目分野的现象。一方面,球类项目依旧具有终身技能在社会体育中的生存空间,各个厂矿企业不乏球类场地,选择乒乓球、羽毛球这类项目的学生,由于社会基础广泛,毕业后依然能够很快融入体育人口的家庭,同时这些球类选项的设置也是中学体育的延伸,契合“终身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另一方面,田径的田赛项目本来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技能类项目,如果在开设选项课时以吸引学生兴趣为手段,反倒成为一种走过场的身体体验。由于拳击、散打、跆拳道、舞龙、舞狮、野外生存和定向越野等选项课与学生工作后的体育环境联系很小,有些项目在高校学生毕业以后便很难找到生存的土壤,很少有一试身手的机会,也被沦为一种选项经历,仅限于大学时光的兴趣爱好而已。甚至有些台球选项课的盲目设置,达不到体育课的基本负荷,纯属一种休闲娱乐,与我国高校体育任务相去甚远。“快乐体育”应该是达到体育课内在基本身体负荷基础上的组织形式上的快乐体验,一味迎合学生胃口、吸引众人眼球、舍本求末的课程设置脱离了体育课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标范畴。

高校体育目标多向性的特征主要是指高校体育的目标不仅是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而且要着眼与高校体育在社会体育生长的环境以及社会体育的发展动向,使得高校体育目标符合我国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最终达到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高校体育是促使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接轨的重要环节,高校体育应该成为高校学生毕业后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方式。所以,高校体育选项课的项目设置与社会体育不应出现脱节现象。

二、高校体育选项课中体验性项目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高校体育选项课中的每个项目都有其专项魅力的独特所在,选项课中的体验性项目是与中学球类、田径、体操等传统项目相区别的新颖的、时尚的、刺激的,同时技能性要求较低的选项课程。主要包括:田径的田赛项目;搏击类的拳击、散打、跆拳道等项目;民传体育项目的舞龙、舞狮等项目;野外生存和定向越野等。造成这些项目产生并且后来居上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长期以来,高校以学生兴趣进行选项的课程机制造就了体育课程中多元化项目的选择格局。第二,体育院系面向就业的专项培养课程的对应产生,造就了一批新的专项毕业生,他们是各个专项领域的技术权威,在高校发展必须凭专项本领进行教学,随之,专项设置条件的成熟与否便成了次要问题。第三,新兴项目是大学生个性化生活方式的缩影,每个大学生都期望成为体能超群或是专项技能领域的高手,于是取长发展的大学体育自然取代了补短锻炼的中学体育选择。

三、高校体育选项课中体验性项目的教学特点与对策

高校体育选项课专项技能的形成首先需要足够的课时作为学习基础。而选项课以一到两学期的课时,很难保证高技能的教学目标,只能达到初级技能体验化的教学效果。所以,在体验性项目的教学中需要把握项目核心特征,用项目最本质的内容来设计教材难度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切合性。由于这些项目没有中长跑似的枯燥,对项目的好奇兴趣与长久习惯的培养则需要体育教师的教学魅力。

田径项目的田赛与跨栏跑,由于有中学体育的技能积累,应以投、跳、跨技术提高为教学目的,考核应增加技评比重,鼓励学生不断挑战高度和远度,体验难度刺激。

搏击类项目对技术感觉的形成较难,例如跆拳道项目,属于格斗技能类项群,应该以简单腿法的技术对抗为教学目的,在实战对抗的刺激体验中实现跆拳道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不应该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再加入武术套路式的品势练习内容。盲目照搬项目本来面貌,则易陷入以项目拔高和全面化介绍式的教学误区。

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例如舞龙、舞狮能够提高传统体育的时代传承,能让大学生们产生既古老又新鲜的体验,愉悦身心,增强民族自豪感。野外生存则需要抓住大学生探求新鲜未知领域对克服自然环境困难摆脱程式化的体育课形式的心理体验。

四、建议

1.高校体育选项课中体验性项目产生于现代社会体育多元化需求背景之下,但是有超前取向,需要理性认识选项分流,建议各个学校不仅要对师资、场地等自身角度设置项目,更应该考虑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体育目标,对选择项目和各个项目人数进行合理设置。

2.高校体育选项课中体验性项目是高校体育选项课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积极认识项目规律,并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联系起来,把握高校体育选项课中体验性项目的独特性并进行很好的项目改造,但不能够脱离体育课的负荷、密度要求,要围绕着教材难度、形式的教学研究展开教学。

[1]孟强,孟峰年.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程设置的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2010,(10):66-67.

[2]孟强.探析高校体育资源在全民健身中的特殊作用[J].体育时空,2011,(11):9-10.

G642

A

1673-0046(2012)3-0141-02

猜你喜欢
体验性选项设置
从观察生活到更好地生活——小学语文体验性作业生活化设计研究
天津教育(2023年5期)2023-03-14 08:01:28
浅谈小学数学的体验性学习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 01:46:22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体验性学习,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