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利
(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3)
多元智力开发与培养的学习策略研究
侯志利
(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3)
论文对现代人才观及多元智力理论进行了整体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力开发与培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探讨了开发与培养多元智力的策略与方法。
现代人才观;多元智力理论;学习策略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和信息迅猛增加,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能够解决问题、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是有能力的突出表现。在这种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人们的人才观、智力观也必然要发生变化。现代化的人才观是科学的人才观,要让多数人成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于教育,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教育是学生智力得以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开发多元智力与多元化的人才观有异曲同工之处,多元智力的开发与培养对于培养多元化人才、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才一词,简而言之,是指有才能的人。《辞海》对人才有三种解释:①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②指才学,才能;③指人的品貌。《辞源》对人才的定义是:有才学的人。英语中与“人才”最接近的单词是“alent”,我国学者通常也将“人才”翻译为“talent”。翻开权威的《剑桥国际英语词典》,“talent”一词的解释是:“someone who has a natural abilityto be good at sth,esp,without being taught.”我国著名学者王通讯是这样给人才下定义的: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项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著名学者叶忠海指出:“人才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或某方面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人。”由此可见,人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作为社会现象及社会产物的人才也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不断地提高,它不断赋予人才以新的内涵。
人才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更是当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人才兴,国运兴;人才强,国力强。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其地位和意义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中国的人才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从计划经济时代对政治标准的片面强调,到改革开放后对知识和能力的尊重,再到新世纪“人人都能成才”观念的提出,中国的人才标准日趋多元化、系统化。
20世纪90年代多元智力理论传入我国后,引起了教育研究者、教育工作者、一线教师等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界不仅对多元智力理论进行了研究,而且还针对多元智力理论开展了越来越广泛且越来越深入的反思。多元智力理论以全新的智力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评价学生的多元视角,引领我们重新审视过往的教育思维与教学策略。多元智力的核心教育思想是: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学生原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教师怎样使学生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聪明。它从根本上影响与改变了当下人们的教育观念,但是我们不能把多元智力理论当做一种方法、一种目标。正确理解和应用多元智力,还应注意多元智力理论只是一种教育观、人才观,在多元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没有一个可以直接沟通的桥梁或办法,它只能帮助你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解决方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把它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能搞“一刀切”。
多元智力理论从心理学角度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它追求平等、尊重差异、倡导协作,与我国素质教育在很多地方有相同之处,也使它们很容易结合起来,相互支持。多元的社会需要多元的人才,多元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多元智力的培养为基础。开发与培养多元智力将为中国现代化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奠定坚实而有力的基础。
人的智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根据心理学家对智力发展的实验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智力发展在一生中表现出不同的发展速度,先快后慢。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依据研究结果指出:幼儿在5岁之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所以,幼儿在出生后,如果缺乏足以使大脑正常发育的有效措施,特别是缺乏足够促使智力迅速发展的外界适宜的刺激,就会使智力的发展受到压抑。如果让幼儿处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之中,那将对他们的智力发展极为有利。
由此可见,早期智力发展是非常关键的。为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必须重视和抓好早期教育。3至6岁为幼儿期,虽然这一阶段的幼儿尚未形成学习策略,当然也不能有意识地使用学习策略。但是,智力影响着学习策略的形成使用,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开发和培养幼儿的学习策略,必定能够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从而为其一生的智力发展奠定基础。低龄儿童容易理解和接受简单和直观的学习策略,因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他们的策略意识。
1.语言智力学习法
在如今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虽然信息传递的媒介日益丰富,但其核心仍然是语言。因此语言智力的开发与培养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起点和重点。幼儿在9至24个月的时候是理解语言的敏感期,因此要在这个阶段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也非常重视语言的发展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他把语言的发展看作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处于敏感期的语言教育尤为重要。作为家长,应该多和宝宝交流,无论是喂奶、抚摸还是安慰的时候,家长应温柔地对宝宝说话。婴儿很喜欢妈妈的声音,从这些声音中,也能够在潜意识里储备大量的语言。由于这一阶段的宝宝都非常注意观察说话者的动作和表情,所以家长在和宝宝交流时,可以故意加强某个重点字和关键动作,帮助孩子增强语言表达能力。2至3岁是口语发展敏感期,需要加强孩子讲话的能力。在这一阶段,儿童已经可以理解简单的代名词,并会倾听别人说话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大人进行交流。随着孩子说话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他们说话的欲望也在明显增加,家长可以利用儿童好问的特性,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外界事物,有效引导儿童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量。4至5岁可以逐步训练孩子的写作能力,模仿画三角形或者其他几何图形,画有身体的人物,书写一些字母等。
2.数学逻辑智力学习法
数学逻辑智力学习法是运用数学逻辑智力进行学习的方法,这在以往学习中也是常用的。3至6岁的儿童已经逐步学会判断,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一阶段,大部分儿童能够指着物品数数,能认识10以内的数字,能把具有明显特征的物品分类,例如按颜色、按名称分类,能把物品一一对应起来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等,能进行简单的运算,会认货币,能进行简单的测量,例如用脚步量距离。3至6岁的孩子基本已经进入幼儿园学习,开发和培养儿童的数学逻辑需要家长和早教指导老师增加孩子认识数字的频率,提供给孩子丰富的教学材料,支持孩子探究对数字的行为,引发孩子对数学的思考,鼓励孩子多玩数学游戏。对孩子来说,游戏是一种有趣的学习方式,锻炼他们考虑解决一些问题的可能性。另外,家长和幼儿教师还要注意不能急于让孩子脱离实物学数,不要搞题海战术让孩子害怕数学。
3.空间智力学习法
视觉空间智力是倾向于形象思维的智力,是生活中的一项基本能力。1至4岁是幼儿视觉发育关键期,0至6岁是空间知觉的关键期,开发和培养幼儿的视觉空间智力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空间智力学习法亦是多种多样,家长和幼儿教师可以在细心呵护幼儿的感观的基础上对幼儿引进积极指导,提高幼儿理解空间关系的能力,促进其视觉空间智力的发展。因为许多客观事物其实都是有形的、有颜色的,因此,通过画画、录像、电视等方法展示事物丰富具体的形状,增进孩子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的能力,有利于对事物和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4.音乐智力学习法
音乐是表达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方式,在古代就被许多哲学家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至5岁是幼儿音乐才能萌芽的关键期,也是乐感素养的培养期。这一阶段的幼儿已经初步具备欣赏音乐的能力。因此,把音乐作为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幼儿营造一个柔和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幼儿享受一种深深的爱,使幼儿的心情充满欢乐,有利于幼儿的记忆、理解、想象思维等各种能力的发展。幼儿的音乐活动包括唱歌、音乐欣赏、节奏乐器、音乐游戏及舞蹈等。通过这些活动,唤起幼儿的音乐兴致,锻炼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增强音乐的欣赏能力。奥尔夫说过:“让孩子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培养幼儿的音乐创作能力,会让幼儿体验发现探索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
5.身体运动学习法
幼儿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就是满足幼儿对运动的欲望与兴趣,从活动中提高能力、促进健康。从出生后至1岁,是幼儿的运动关键期。幼儿学会翻身、独立坐、爬、行走,手眼协调能力逐步提高,可以拿到自己想要的物体。1至2岁是幼儿的运动协调期。幼儿身体动作更加协调,逐渐掌握原地跳、兔跳、跑、爬楼梯等动作,手眼的协调动作进一步发展,开始学习使用工具。2至3岁是幼儿运动技能学习期。在这一阶段,幼儿身体的各部分动作已经比较协调,能维持身体平衡和动作的准确性,能掌握大部分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也是幼儿学习运动技能的最好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培养幼儿对身体运动的兴趣,有意识地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来锻炼幼儿的身体运动。
6.人际交往学习法
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是衡量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关系不断密切。幼儿期是培养个性、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的最佳时期,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6至12个月是幼儿与父母和照看者建立亲情依恋关系的关键期;2至6岁是秩序和社会规范形成的关键期。对于3至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接触的不再仅仅是父母和亲人,他们已经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活动范围大大增加,不仅要接触老师,还要接触许许多多的小同学、小朋友。虽然幼儿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但是一个懂礼貌、会分享、能关心他人、拥有一个良好的交往习惯的孩子往往会受到大家喜爱,这对促进幼儿的未来的个性发展有着明显的作用。因此,从小帮助幼儿建立良好人际交往习惯,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对于幼儿而言,帮助他们学会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来合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会倾听、理解对方是主要的任务。
7.内省智力学习法
从出生那一刻起,人就已经开始建构其最初的内省智力了,此时幼儿的自我意识很薄弱,他们的自我意识主要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是培养内省自立的第一要素。两岁的幼儿开始出现自我的视觉表象,即在镜子中识别出自己,这是幼儿自我意识的一个飞跃。2至3岁时,幼儿开始通过语言交际掌握“我”这个人称代词,是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的一个质的变化。随着幼儿把自己当做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他们也就逐步学会了对自己的评价。4岁以后的幼儿开始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认识活动、语言、情感和行为。由于幼儿言语的限制,培养的重点应该放在生活自理能力上,以及明白自制的重要性与认识自己上。成功体验对于3至4岁幼儿的良好自我意识的形成、自信心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幼儿在实际活动中获得成功经验的积累,家长和幼儿指导老师多给孩子创造一些获取成功的机会,让孩子体验胜利的喜悦。另外,与同伴的交往也是幼儿获得良好自我意识的重要条件。让幼儿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不断地获取有关自己的信息,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
8.自然观察智力学习法
人的认识和知识离不开观察,观察是认识自然、学习自然科学的起点。幼儿观察力的发展,对其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智力及良好的心理品质的获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自然观察力的培养,直接经验中的感观参与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亲身经历的事情才能成为学习获得的经验。多让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观察大自然四季变化现象及其规律,了解不同季节的特征和各种天气现象,可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不断丰富幼儿知识,启迪幼儿智慧,并形成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观念。
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多数人成才。推进素质教育,离不开现代的人才观。顾明远指出,多元智力理论是对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人才观是多元化、系统化的人才观,教育要尽可能创设适应学生智力结构发展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成才,开发和培养多元智力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智力开发和培养的关键期是人的幼儿期,重视和抓好早期教育对于培养现代多元化人才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多元培养幼儿的各项智力,逐步培养学习策略意识,为幼儿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1]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才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
[2]叶忠海.叶忠海人才文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王通讯.人才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美]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7]刘晶波.学前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8]教育部等.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J].幼儿教育,2003,(4).
[9]李子华.多元智力理论对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4,(2).
G2
A
1673-0046(2012)3-0115-03
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hmx2011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