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负态效应及对策

2012-08-15 00:49王富强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理论课效应政治

王富强,李 欣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负态效应的内涵

在教育学中的效应是指受教育者由于受到教育者教育的影响而发生的直接作用,其中按性质划分,可以分为正态效应和负态效应。正态效应指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中满足了受教育者需要或实现了教育者目的的效应。负态效应则是与教育主体的需要和目的相背离,并且反过来阻碍或反对教育主体的需要和目的实现的效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负态效应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受教育者及教育自身发展产生的消极作用。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未能按教育目标的要求使大学生系统地吸收与接收马克思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具有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反而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相背离,产生诸多负效果,使教育目标的实现受阻。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负态效应的表现

根据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实效性不强问题,立足实际,深入探究其产生的负态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教育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矛盾

教育观念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对能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起着关键性作用。传统的教学观念致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生硬灌输,进行填鸭式教学,形成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宰地位。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绝对正确的教育观念,过分突出了自己的角色地位,对学生任由地进行理论灌输,使学生处于绝对服从和被动接受的地位,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能动性和自主体地位的发挥。这大大减弱了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积极性开始下降,甚至出现厌学、逃课的现象。同时,传统的教育观念致使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一刀切”,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所有学生进行千篇一律的教育,缺乏对学生个性的把握,未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质进行考究,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阻碍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滞后的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相矛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内容应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实际。教育内容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发挥其指导实际的力量。当前,多数老师在授课中照本宣科、老生常谈,教育内容空洞,脱离社会发展实际。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多端的今天,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调整更新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时事热点问题相联系,必定使教育内容在社会实际面前乏味,缺乏说服力。加之学生求知欲强烈,关照社会、关心现实,如“三农”问题、民生问题等时事热点。若教育内容脱离了社会发展,不能准确把握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动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授内容失去活力,变得空洞说教。这肯定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久而久之,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失去兴趣,觉得上课收获不大,逐渐产生厌学情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独特的育人作用便未能有效地得到发挥。

(三)教师使命与自身形象相矛盾

教书育人是教师天然的职责与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重要的任务和责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大量西方思潮和文化不断涌入,东西方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价值取向变得多样化。面对着如此的冲击与挑战,部分教师的价值取向开始异化,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始下降。他们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教马列主义,自己却不信仰,课上讲一套,课下做一套,知行严重不统一。有的并没有把教师当做崇高的职业,而是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对工作热情不高、对学生关心不够。教师的行为逐渐丧失了垂范的作用,曾经学生学习的榜样如今却变得如此的渺小。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而且更是阻碍了教师育人功能的发挥。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负态效应的抑制对策

针对以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的负态效应,深入探究积极有效的抑制对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联系学生自身发展,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前提和条件。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更新教育观念必须以学生为本,把握学生思想状况,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拒绝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走出一条更新教育观念与学生自身发展紧密联系的和谐发展之路。牢固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其双向互动发展。教师应在教育活动中确立师生平等的观念与作风,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去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个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其正确认识处理问题的能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二)联系社会发展,更新教育内容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教育内容只有联系实际,真实地反应社会发展,才能充分地发挥其指导实际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应与时代发展相一致,教师要精通教材但又不能拘泥教材,将新的知识渗透到原有内容中,并在渗透过程中去除陈旧内容中的不合理的部分,推陈出新,把适合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任务的内容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内容充实进来,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从而使教育内容富有时代感。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与时俱进,坚持时代发展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密切联系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创新教育内容,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只有这样,才能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因势利导,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联系教师自身,更新教师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键,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师结合自身发展,通过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方式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更新教师素质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发展和成才至关重要。为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自身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从而增强教师的个人魅力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教师要做到知行统一、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起到榜样作用,从而提升自身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鸣,增强学习的兴趣,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塑造完美人格和高尚情操的重要途径。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提高其教育效果是当前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的负态效应,我们应不断发现、挖掘有效的抑制对策并加以克服。通过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创新的局面,从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1]梁秀文.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

[2]陈克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J].理论界,2006,(11).

[3]熊大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增强吸引力[N].光明日报,2005-4-1,(8).

[4]蔡丹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范化研究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06,(3).

[5]黄海波.关注负态效应——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新视角[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5).

猜你喜欢
理论课效应政治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懒马效应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