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比较视角下的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调适

2012-08-15 00:49张丽雅
铜仁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中学生个体心理

张丽雅

( 长江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8100 )

青春期的中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身体的发育已经趋近成熟,但是心理上却没有完全的独立和成熟。他们一方面想要摆脱父母的影子,另一方面又从内心依赖着父母,一方面渴望与异性交往,另一方面又缺乏自控能力,生理、心理发生着激烈的变化。这时的中学生需要通过与周围同学的比较来进行自我的评估,形成对自我的认识,明确自己未来的奋斗目标,而对社会比较缺乏合理的认识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学校是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中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生在学校环境下更加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同伴之间的社会比较。如何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心理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正确认识社会比较并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对中学生的心理调适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社会比较?

195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estinger 首次提出了“经典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类本身存在一种评价自己观点和能力的内驱力。这种把自己的观点和能力与其他人进行比较的过程就是社会比较。之后,Schachter 认为当个体无法依靠生理或经验的线索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判断时,就可能依靠与他人比较来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价,这将社会比较的维度扩展到了情绪领域[1]。随着社会比较的发展,社会比较涉及的领域逐渐增多,包括个体自我的各个方面,如身体健康状况、学业成绩、体貌等都可以成为社会比较的内容和维度。简而言之,社会比较就是把自己的地位和处境(包括能力、体貌、社会地位、身体健康状况等)与他人进行比较的过程。

社会比较类型包括平行比较、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三个方向。平行比较,就是通过与自己在行为表现相关的特定属性上(比如性别、努力程度、经验等)相似的他人进行比较来对评价自己;上行比较,就是个体与优于自己的人进行比较来获得自我评价的信息;下行比较,就是个体与不如自己的人进行比较来维护自尊,当个体面对压力事件时,这样的比较方式可以使个体获得主观幸福感。

目前,心理学家提出的社会比较动机主要有三种:一是自我评价,当个体对自身以及所处的环境感到不确定而又缺乏客观标准时就会通过社会比较来进行自我评价;二是自我满足,个体通过与不如自己的人进行比较来提高主观幸福感和维护自己已有的自尊水平;三是自我完善,当个体与优于自己的人进行比较时可以获得精神上的鼓舞以及如何提升自己的有效信息。

社会比较对个体的自我评价会产生相反的两种效应:一种是对比效应,当与他人进行比较时,他人的成功(上行比较)会使个体产生挫折感和嫉妒情绪,并降低个体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比较笨),他人的失败(下行比较)会相对提高个体的自我价值和评价(认为自己比较好);另一种是同化效应,当与他人进行比较时,他人的成功对个体是一种激励,并提高个体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可能和他一样成功),对他人的失败则会感到沮丧、危险,降低自我评价水平(认为自己可能和他一样做不到)[2]。

二、社会比较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社会比较影响个体在比较领域后继的决策与行为,中学生在集体环境中学习,与同学的交往频繁。所以,社会比较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心理健康。在升学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社会氛围中,人们普遍用升学率来评价中学校的档次和质量优劣,迫使不少学校迫于生存发展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家长们也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不得不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能认真学习,为他花钱铺路是理所当然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这么辛苦,只有在物质上给予他们奖励。这些不良的理念造成了中学生社会比较内容的偏差,容易使中学生产生情绪上的失衡感,甚至使中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问题。

(一)产生妒忌心理

妒忌的产生常伴随一定的社会比较,通常个体倾向于与自己有相似背景的他人或群体进行比较,这时如果个体发现自己处于弱势地位就会出现妒忌心理[3]。当面对与自己差不多甚至以前不如自己的同学取得成就时,当其他同学受到表扬时,当看到同学突然买了名牌的学习用品、衣服时,当发现同学的零花钱比自己多时,中学生都容易产生妒忌心理。妒忌心理还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比如对竞争对手采取打击报复行为或者对同学的失败采取幸灾乐祸的态度等等。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当个体与背景相似的他人或群体进行比较时,如果个体发现自己处于弱势地位,产生的妒忌可能包含着敌对和怨恨等情绪,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而当个体与更为优秀的群体比较时,产生的妒忌可能更多包含钦佩和羡慕等情绪。

(二)产生自卑感

自卑感的产生源于中学生与周围同学进行上行比较后对自我评价产生的对比效应,比如中学生会因为自己经济条件、学习能力、相貌身材、衣着服饰、社交能力、才艺能力、对异性的吸引力等方面处于劣势而感到自卑。上行比较对自我的影响,依赖于个体对自己未来能否达到他人成就状态的知觉。当个体认为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取得同样成就时,就会受到积极的鼓舞;但当个体感觉自己尽最大努力也无法达到上行比较的目标时,便会产生挫折感,从而导致自卑。个体某些方面的劣势是由先天遗传(比如相貌身材、智力水平等)或者客观条件(比如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离异等)决定的,某些是因为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过后也无法补足。在这样的知觉状态下,部分中学生难免产生自卑感。尤其是在自己在意、自我感觉不足的地方,在社会比较中就越敏感,社会比较后就越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所以,家庭条件较差、父母离异的中学生由于生活的环境相对较差,更容易产生自卑感。

(三)产生焦虑感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非常关注自己的成绩和排名。为了确切地认识自我,或多或少要进行成绩比较,考试焦虑就不可避免。通过比较后,有些中学生发现自己与别人在学习方面的种种差距,有些中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如何转变自己的劣势感到迷茫,有的中学生没有掌握适合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差、学习效率低,加上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太大,以及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使他们惶惑、紧张、担忧,促发焦虑反应。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同学是中学生的主要人际交往对象。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非常想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也希望给予他人理解和认同,但是由于大多数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呵护与宠爱,养成了过强的自我意识和随心所欲的处事方式,使得他们在学校经常产生一些人际方面的问题,如果与其他同学进行社交情况的比较就可能出现社交焦虑反应。

以上是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中学生与周围同学的社会比较是导致这些心理问题出现的主要根源之一,而社会比较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正确的认识社会比较及其与心理问题的关系,引导中学生进行合理的社会比较对解决以上心理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正确运用社会比较,进行心理调适

社会比较的影响主要依赖于个体运用社会比较的方式、社会比较涉及的内容,以及社会比较发生时的具体社会情景等。当我们进行社会比较时,要学会根据自己比较的目的来选择恰当的比较方式,这样可以减少社会比较给我们带来的烦恼,使社会比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帮助。

(一)选择适合的社会比较方向

社会比较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提升学习成绩。中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倾向于与同性的、成绩稍好于自己的对象进行比较,这样能对学习行为产生好的影响,提升他们学习的动力。中学生在自己情况良好的时候,要向比自己好的同学看齐,通过与同学进行上行比较来鞭策自己,使自己能够进步。当个体与优于自己的人比较时,可以寻找到与他人的差距,可以获得如何提升自己的有效信息,以此来激励自己做得更好,达到使自我进步的目的。但是上行比较对自我的影响,依赖于个体对自己未来能否达到他人成就状态的知觉,当个体认为自己可以取得同样的成功时,才会产生激励作用;但当个体感觉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上行比较的目标时,上行比较便会使人产生挫折感[4]。所以,中学生应该选择合适的社会比较对象,不要盲目的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同时社会比较的对象不要固定不变,以免使自己产生持续的挫折感,对学习失去信心,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对生活也失去了追求。

中学生在境遇不顺时,可以和差于自己的人进行比较,通过下行比较提升自我评价水平,维护自尊和主观幸福感,达到自我满足的目的,下行比较有较好的适应功能和调整作用[5]。例如,学生考试失败后,就降低自己的学业比较水平,与成绩更差的人进行比较,会暂时地解除心灵的痛苦。但要注意下行比较不宜经常使用,因为长时间、反复的进行下行比较,会在潜意识中产生一种自我认同感,降低个体的成就动机、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对良好结果的期望,下行比较只是以情绪为定向的应对压力事件的一种机制,从长远来看,对人的发展没有好处。

(二)注意比较内容的客观全面

中学生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经济条件、相貌身材、衣着服饰等外在的条件,而应该尽量去发现自己的优点,也不要拿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同时,多与人交往能增加与他人进行比较的机会,社会比较的对象越多越有利于中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中学生还应学会辨证地看问题,优势或劣势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中学阶段,大家实际都处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只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并积极地应对变化,现状并不是不会改变的。另外,我们不能只依靠与他人的比较来进行自我评价,我们还要对自我进行时间比较,通过比较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来进行自我评价,时间比较可以看成是社会比较的一个补充。当个体在社会比较中处于劣势,自我受到威胁时,便会进行更多积极的时间比较,通过贬低时间距离远的自我,赞赏时间距离近的自我来保持良好的自尊,维护自己的自我感觉,所以中学生要多和过去的自己做比较,多看到自己的进步。

(三)培养积极乐观的性格

当个体面对上行比较信息时,也就是与优于自己的人进行比较时,快乐的人更容易产生同化效应,更加会选择性和策略性地运用社会比较信息来维护自己的自我评价和主观幸福感;相反,不快乐的人对不利于自己的这些信息更加敏感,会大大地降低自己的自我评价水平,产生明显的对比效应。比如,乐观者与悲观者在进行了学业成绩的社会比较后,两者的后继行为完全不同,悲观者往往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糟糕的学业成绩导致他们比较水平的降低,这使得他们的学业成绩更差;而乐观者则相反,他们的社会比较数量并不受成绩差的影响,并且随着比较数量的增多,成绩也会提高[6]。乐观者往往是一个善于应对变化的人,能根据当下的情况合理的进行社会比较。因此,乐观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之一,中学生要培养积极乐观的性格。

以上是中学生需要进行的自我内部调适,除此之外教育者还要进行积极的外部调适:一是加强班级管理者的心理学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中学生走出困境;二是做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中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进行自我调适;三是开展中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在学校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培养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四是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引导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五是改善学校管理方式,学校管理方式应该更加人性化,减少对特殊学生(学习成绩差、贫困生、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父母犯罪等)自尊的刺激。

[1] 邢淑芬,俞国良.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2005,(1).

[2] 邢淑芬,俞国良.社会比较:对比效应还是同化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6,(6).

[3] 杨丽娴,张锦坤.社会比较中的妒忌:基于不同测量方式[J].心理科学,2008,(3).

[4] P.Lockwood& Z Kunda, Increasing the Salience of ones Best Selves can Undermine Inspiration by Outstanding Role Mode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 1999): 214- 228.

[5] 张玲,社会比较研究综述[J].研究生法学,2010,(3).

[6] 黎琳,刘伟.国外关于青少年社会比较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12).

猜你喜欢
中学生个体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