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琴
(太原师范学院 外语系, 山西 太原 030012)
试论《雨中猫》的语言重复现象
张志琴
(太原师范学院 外语系, 山西 太原 030012)
文学文体学认为突出或前景化是文学语言最基本的特征,小说文体学家始终把突出作为其研究方法的核心。劳治在研究19世纪和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时,在突出的形式方面运用了更为广泛与灵活的概念——重复。海明威小说《雨中猫》通过语言重复表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
重复;女性意识;雨中猫
文学文体学认为突出或前景化(foregrounding)是文学语言最基本的特征,穆卡罗夫斯基(Mukrovsky)最早明确地使用这一概念,他强调突出的形式为偏离或变异(deviation)。之后,同属布拉格学派的雅各布逊(Jacobson)[1]提出突出的形式是“语言的诗学功能将同类原则从选择轴投至到组合轴”(The poetic function projects 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ce from the axis of selection into the axis of combination.),蕴含了对穆卡罗夫斯基论点的修正。其后,利奇(Leech)和肖特(Short)[2]把突出分为“质的突出”(qualitative foregrounding)和“量的突出”(quantitative foregrounding),从而突出这一概念不再仅局限于诗歌而是适合于一切文学形式。劳治(Lodge)[3]这样解释所有文学:“最广义的‘同类’——重复、排比、各个语言层次上的各种对称结构是使一篇文字具有文学性的原因,或者说是从文学角度阅读一篇文字所专注的特征”。这样突出概念包含了变异和排列(patterning)两种形式,而这两种形式又是相互交叉和包容的。小说文体学家始终把突出作为其研究方法的核心。斯皮泽(Spizer)运用“语文学循环”(philological circle)的阐释模式首先找到小说中的偏离常规的现象,然后分析其共同的心理根基。劳治在研究19世纪和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时,在突出的形式方面运用了更为广泛与灵活的概念——重复(repetition)。在劳治的小说文体学中,“对重复的察觉是对诸如小说之类的长篇文学作品的语言进行描述的第一步”[4]82。
厄内斯特·海明威一直以来被评论界认为是以善于关注男性世界、思考男性本质、塑造“硬汉”形象而著称的作家。然而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他对女性的态度以及他的妇女观也同样受到评论界的关注。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被看作是他对现代女性独特的理解和表现。他的短篇小说《雨中猫》就从女性视角展开,对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女性情感和心理问题,都给予了深切关注。本文试图从语言重复这一现象来阐释海明威在作品中所表现的女主人的女性意识逐渐觉醒,但又被丈夫无情浇灭的主题思想。
《雨中猫》讲述的是一对美国夫妇在意大利一家旅馆留宿,一个阴雨天,丈夫躺在床上看书,妻子站在窗边眺望风景,无意中看见窗外有一只猫蜷缩在一张已被雨水淋湿的绿色桌子下躲雨。妻子顿生恻隐之心,决定把那只雨中的猫抱回房间,然而等她出去以后,猫却不见了踪影。当妻子失望地回到房间后,女服务员送来一只大玳瑁猫,说是旅馆老板送给她的。海明威小说素以简洁洗练著称,在这部小说中却运用了许多重复表达,这些重复构成了小说中的突出特征,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雨中猫》最早发表在海明威的小说集《我们的时代》(Our Times,1925)上。一战结束不久,战争的阴影还未消除。作者在小说的开篇段通过对广场上矗立的战争纪念碑的重复交待了当时的背景。
当妻子寻猫无果回到房间后,丈夫在看书,她向他倾诉自己对猫的渴望时,丈夫的反应仍是看书,对她的愿望不予理睬。在文中,妻子重复了三次“I want it so much”,表达自己强烈地渴望拥有那只消失不见的猫。在百无聊赖之际,她走到梳妆台前,拿起一面镜子仔细端详自己:“She studied her profile,first one side and then the other.Then she studied the back of her head and her neck.”她开始讨厌剪得像男孩子般的短发,讨厌看起来像个男孩子:“I get so tired of it”,“I get so tired of looking like a boy”。这是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要把头发梳得光滑平整,盘起一个大大的发髻:“I want to pull my hair back tight and smooth and make a big knot at the back that I can feel”。她希望自己温柔贤惠,获得丈夫的爱怜。可是丈夫对她的态度却是大男子主义观念支配下的冷漠。在孤独寂寞中,她需要找寻某种东西来陪伴自己,那只雨中的猫是她同病相怜的对象,成为她乏味生活的憧憬与希望,因此她想要保护它、照顾它、关心它。这只猫象征着她的命运和处境,暗示了她自己希望被照顾和关心的强烈渴望:“I want to have a kitty to sit on my lap and purr when I stroke her”。即使这样的表白也没有引起丈夫的任何反应,她开始宣泄自己的情感,作者用了更多的重复句式来表达妻子极度的压抑情绪:“And I want to eat at a table with my own silver and I want candles.And I want it to be spring and I want to brush my hair out in front of a mirror and I want a kitty and I want some new clothes.”妻子一口气说了一连串的互不相干的愿望,像在为自己的命运呐喊,要改变自己的处境,改变外表,改变地位,改变她与丈夫在家庭中的关系,但是在这个家庭中没有平等可言,丈夫唯我独尊,妻子的哀求和绝望换来的只是丈夫一句“shut up”而已。妻子的诉求在达到高潮时,又陡降下来:“Anyway,I want a cat,”she said.“I want a cat.I want a cat now.If I can't have long hair or any fun,I can have a cat.”这句话更是耐人寻味,如果不能有长发,就养一只猫吧。长发是女性的标志,自身的权利,可是这基本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女性意识被男性社会的主体意识所淹没和替代,留发和养猫,这两个小小的愿望竟然不可兼得。海明威从叙述者的角度观察妻子,几次提到“She looked out”,不知从何时起,她就站在窗边向外眺望,但直到夜幕降临街灯亮起,一天过去,她就那样怅然若失地望着外面的世界,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生活在无果的渴望和丈夫的冷漠中,这样的日子也许会一直延续。但她的内心是不屈服的,她有感情,有渴望,希望得到尊重,这反映在她和旅馆老板的关系上。每当妻子经过旅馆老板的办公室时,老板都会站起来向她行礼。海明威这样描述妻子对他的感情:“The wife liked him.She liked the deadly serious way he received any complaints.She liked his dignity.She liked the way he wanted to serve her.She liked the way he felt about being a hotel-keeper.She liked his old,heavy face and big hands.”旅馆老板表现出的尊重和关切,让妻子感受到了自我,让她“暂时”(momentary)感觉到了“至高无上的重要性”(supreme importance),这与丈夫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紧接一句“Liking him she opened the door and looked out”,让读者产生不同理解。Liking him是分词短语,相当于状语从句,根据语法规则,分词短语和主句表达不同的语义关系,比如条件、时间先后、因果等,在此却都不明朗,最可能的解释是因果关系,“因为喜欢他,她打开门,向外望去”。似乎因为喜欢他或者说由于他对她的关心她才不惧外面的大雨,执意要出去寻猫;似乎因为喜欢他,她才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唤起了内心深处的女性意识。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丈夫对她的态度,使她在潜意识里有一种背叛的冲动。当她遇到了一个成熟的男性,尊重她、体贴她的旅馆老板,女人的自我意识就暂时得到了某种安慰。最后在她绝望之际,老板派服务员给她送来了渴望已久的猫,小说到此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海明威以他惯用的冷峻客观的叙述方式鲜明地塑造了一个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社会中,不满足于现状但又无力改变一切的令人同情的女性。
[1]Jacobson,R.Closing statement:linguistics and poetics[G]//Style in Language.Cambridge,Mass.:MIT Press,1960.
[2]Leech& Short.Style in Fiction[M].London& New York:Longman,1981.
[3]Lodge,D.Language of Fiction[M].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1966.
[4]Lodge,D.The Modes of Modern Writ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7.
1672-2035(2012)05-0106-02
H052
A
2012-05-25
张志琴(1967-),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硕士。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文体学理论在高年级综合英语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2-078)
【责任编辑 张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