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元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安徽 铜陵 244000)
论校企融合的高职特色文化建设
李修元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安徽 铜陵 244000)
校企文化融合,是提升高职大学生职业人文素养和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必然选择。在校企融合视野下,对企业文化及价值观的吸纳、并予以拓展与创新,是高职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以自省的方式重构具有科学性的、前瞻生的高职特色文化体系,避免知识育人和工具理性的误区,走出定向思维的迷失,对于高职特色文化建设及校企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校企融合;高职特色;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性品牌,它彰显了高职教育的独特理念与精神特色,校企合作是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但在校企合作的实施过程中,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大学理念与市场理念的对接与交汇,难免会产生两种思维之间的冲突和不协调问题。因此,必须加快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改革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以适应现代企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进而构建一种校企融合的高职特色校园文化体系。
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结合的理念,才能有效解决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学生所学与岗位应用的对接问题以及诸如“企业人才短缺”“劳动者职业素质提升”“社会就业稳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然而,校企结合的模式在具体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产学脱节、政策氛围不够等,其中,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程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而这种双向文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在高职教育文化中的融合度的问题。
1.尊重与引进企业价值观是校企融合的文化动力。文化的实质内涵就是人的价值观问题。企业是以营取利润为目的的,利益追求是企业最基本的原则,其岗位设置及产业经营都是基于一条能够获得利益最大化的价值链,有效的价值链形成了,企业的生命线才会有保证。为企业更好地配置这条价值链而培养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理解并尊重企业价值链则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功课。这种价值链的外在内容表述通常就是所谓的企业文化。高职教育就过程和形式而言尚不能完全渗透企业内部,因此,尊重与理解企业文化,就可以间接领会企业精神、经营理念、行为准则、形象标志、产品品牌等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功能,明确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理由和目的,也就是文化的融合。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要思考诸如“企业为何而来、企业缘何存在、企业要去何处、企业如何能让公众和社会满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对此类的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本身也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导向与内在自省。事实上,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构成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坐标维度,如果说知识生产与公民塑造是传统大学文化的精神支柱,产品生产与利润创造是企业文化的价值本性,那么,高职特色文化的追求,就是一种由大学文化出发,不断尊重和吸纳企业文化,最终找到针对两者的“黄金分割”的过程。[1]
2.拓展与创新企业价值观是校企融合的文化责任。长期以来,校企结合都存在着高职院校“一头热”的现象:高职院校想方设法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而企业却认为,投入教育产出不明显,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还存有一定的空间隔阂,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在人本性和社会性上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大学始终把崇尚真理作为基本诉求,以培养人的理性、启迪活的智慧、探究新的知识为己任,这似乎与企业追求财富的价值观相差甚远,但学生心智的开发过程何尝不是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前奏?更何况全社会都在大力倡导社会责任,作为“社会人”和“经济人”的统一体,企业的价值观早就不能局限于利润最大化,而应拓展为同时提高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承担经济、法律、伦理、慈善等责任。只有企业把自身的价值观范畴拓展了,从更广的视域上关顾企业与人的追求,才能真正形成校企文化的融合。
高职院校与企业两种文化融合与贯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高职文化的本质是培养社会人才的文化,在校企融合过程中必须超越企业的利益化目标,构建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的特色文化体系。
1.大学精神是魂。校企融合倡导高职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尊重和吸纳,但并不影响高职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而应具备大学精神的内涵;恰恰相反,对于一种孕育历史短暂且积淀缺乏深度的高职文化,更应该发扬传统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大学长期积淀的稳固的心理图式和精神面貌,广义上,也常被泛解为大学理念乃至大学思想。尽管,对于“大学精神”的内涵,国内外学者的表述各不相同,但总括起来,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精神通常包含理性主义、人性关怀和自由独立三个方面,延展开来还体现在创新精神、批判精神、追求卓越等基本内涵。[2]大学之所以能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地,就是因为它这些独有的精神魅力。不过,高职文化在以大学精神为魂的同时,还要兼顾其教育文化的职业性。高职院校作为大学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新类型,在办学目标、管理模式等方面与传统大学有很大的差异,以大学精神为魂也不能简单地沿袭或套用大学的模式,而应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体现大学精神。传统大学从人文主义的视角提倡宽泛的“厚德载物”,而高职院校则应将“德”的内涵与职业情怀相贯通,即高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职业认知、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它以职业价值的理性认识为核心,引发对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从显性的视角看,大学精神重在塑造“大写的人”(公民),而高职教育语境下的文化指向则关注于培养“合格的人”(职业人),就像翁史烈在《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的展望》中所说的“技术人文主义者”。
2.企业文化是本。高职文化建设的根本取决于它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文化动脉。从培养目标来看,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大多数高职大学生,将从企业开始社会生活的第一站,也就必须接受企业文化的氛围和熏陶;从培养模式来看,高职教育采用必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高职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为企业服务,这必然促进了学校潜移默化地适应企业。相反,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认可、企业对高职学生的接收,一方面是源于对学生职业精神的肯定,另一方面则在于对企业文化的张扬,即企业文化所需求的、与市场相适应的职业能力的体现。为此,不少高职院校大量增设实训内容,大规模实施工学结合,在教学改革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同时还注重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以行业标准为导向建立实训场所,创造良好的实践性教学条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岗位操作能力。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实训教师,缩小了企业文化教育的空间隔阂。这种校企对接,使得高职院校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专业文化,成为其特色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开放式合作是链。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社会趋势、市场需求、企业发展等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导向,而高职院校也为社会与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这种相互影响、双赢发展的内在联系构建起一种开放的高职教育生态链。由此产生的高职文化,也必然会体现着多方位的合作交流、多形式的资源共享和多维度的价值观交融。[3]随着产学结合、资源共享的深入拓展,高职文化的面向建设也会打破传统的模式。一方面,学生通过顶岗实习了解并感受到企业文化,领会企业的价值标准、职业规范,增强了企业归属感;另一方面,更多外在的文化因素动态地影响着学生的校园生活。特别是随着校企融合的新载体——职业教育集团广泛成立后,高职文化的开放性进一步拓宽,文化育人的功效也尤为凸现。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校企融合的高职教育特色文化建设也更为紧迫,这势必造成一些文化建设的迷失。
1.大学精神被工具理性替代。企业文化是一种营销文化,它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渗透着鲜明的工具理性。在校企文化融合的实施过程中,有时很难区分营销文化和育人文化的特征,高职教育文化在逻辑起点上具有极强的功利性目标。如果说普通教育使人学会理性思考,使“人之能够为人”的话,那么职业教育“授人一技之长”的定位本身就确定了它的实用主义倾向。[4]由此看来,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着以工具理性替代大学精神的现象。一方面,教什么?市场说了算。另一方面,学校办得怎么样?就业率说了算。功利思想充斥了高职文化。薛涌曾说过,什么是大学生活的核心?在他看来,最重要的就是disputation(论辩)。这种“论辩”,并不一定是公开的口头辩论,而更多的是在心灵中默然进行的是非辨析,是一种永无止境的精神努力。作为大学的一种特殊类型,高职文化建设在精神层面的缺失值得反思。
2.文化育人被知识育人替代。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如“数学知识”等;文化则包含着更为广泛而丰富的内容,如地方风俗、人的性格与气质等。“文化”是在“知识”的基础上升华而成的一种智慧和精神特质。在校企融合过程中,既要谋划“知识”之舟,又要突出“文化”之舵,正如传统文化“庖丁解牛”所宣扬的“由技至道”。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知识被视为人的唯一规定性和人之本质,培养“知识人”已成为一个根深蒂固的信条;实际上,纯知识育人是目中无人的教育,压抑人的个性和创造性是知识育人畸形发展的必然结果。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5]所以,教育回归人的本身、回归人的理性生活、回归精神文化层面,已是中国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的选择。而目前高职教育注重工学结合,突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把单一的专业知识作为学生走向社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敲门砖。从长远看,这种不科学的文化体系的架构,对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来说,无疑是徒劳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封闭式教育的高职新型教育模式,这就决定了高职特色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即这种能够熏陶与感染学生的文化理应与高职大学生的精神追求、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它折射出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企业与学校等各方沟通融合的程度以及学生认同的结果。这当中大学精神是高职文化的灵魂,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则是高职文化之本,而创新校企融合的多方位开放性文化则是高职文化建设的链条,这三者不仅相辅相成,而且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办学风格。因此,对高职特色文化体系的架构不仅要着重于高职院校文化的发展趋势,着重于市场需求与产业动态,还要着重于各个具有个性特色的高职教育文化的内涵与传统氛围。
高职特色文化建设只有在维度上统筹架构,在高度上极力于大学精神的扬弃,在深度上挖掘企业文化的内涵,在广度上多渠道创造全方位开放合作的平台,学生的精神风貌、职业素养和认知生态才会得到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使校企融合的高职特色文化在育人环境中焕发出创新的活力。
[1]朱发仁,傅新民.“校企结合”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J].职教论坛,2006,(6):7.
[2]刘清涛,伊宏伟.谈高职教改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8):79-80.
[3]章萍.基于校企合作视角的高职专业文化建设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12(4):45-46.
[4]唐永泽,卢兵,霍雄飞.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1(1):47-48.
[5][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K.).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0.
G71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752X(2012)01-0057-02
2012-01-23
李修元(1968-),男,安徽无为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管理学、思政教育。
作者简介:2011年安徽省高校思政教育专项课题《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特色文化建设研究》(编号:2011-44)阶段性成果。
王跃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