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中风康复中应用

2012-08-15 00:47吴玫玫王汝玲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中风跨文化病人

吴玫玫 王汝玲

(铜陵市中医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0)

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中风康复中应用

吴玫玫 王汝玲

(铜陵市中医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0)

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是为个体、家庭和群体的健康提供与文化相应的护理照顾。在中风康复护理过程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注重个体的个性特征,将常规的医疗护理与病人自身的个性特征相结合,为病人提供符合个人独特需求的与文化相一致的关怀和照顾,以调动和提高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能力,促进其早日康复。

跨文化护理理论;中风康复;文化照顾;护理文化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为脑中风,是各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发生病变,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脑血管病在我国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并有发病年龄提前趋势。据2008年4月29日公布的第3次全国居民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位列城乡居民死亡原因首位,占死亡总数的22.45%。脑血管病是单病种致死、致残率最高的疾病,每年给国民造成的各种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莱宁格(Leininger)创立了“跨文化护理理论”(transcultural nursing theory),跨文化护理理论的目标是为个体、

家庭和群体的健康提供与文化相应的护理照顾。我院康复病区以莱宁

格跨文化护理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中风康复病人的早期渗透性督导护理,对中风病人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收到良好效果。

1.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文化照顾是人类生存的必需条件,莱宁格认为照顾在护理学中是占统治地位的。没有照顾,治疗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而没有治疗,照顾却可以有效地进行。文化照顾是用一些已被理智地认识道德价值观、信念和已定型的表达方式,来提供帮助、支持或使另一个个体(群体)维持健康、改善生活方式或面对死亡和残疾。

1.2 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民族具有文化照顾的共性和特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照顾体验,因而就会形成这种文化所特有的一种照顾模式。一种文化中的照顾的表达方式可能与另外一种文化有着天壤之别。为病人提供合乎其文化环境的照顾是护理人员的职责之一。

1.3 文化照顾分为普通照顾和专业照顾 专业照顾与普通照顾在意义及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普通照顾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专业照顾则是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专业活动,是一种工作而不是一种属性。专业照顾是那些帮助性、支持性、关心性的专业行为,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从而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或生活条件,以利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及发展。

2.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

2.1 营建病房较强人文氛围 中风康复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语言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减退,伴有心理烦躁或抑郁等负性情绪,入院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文化休克(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试图了解或适应另一不同文化人群时所感受到的不适应、无助和一定程度的惘然现象)。护士主动热情接待,使病人尽快了解和熟悉病区环境,病区备有多部轮椅、推车在方便病人使用的同时,也带给病人一种安全感。在严格执行医疗护理同时,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在康复治疗、家属陪伴、代办事宜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特别是陪护时间,在不影响病人休息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病人需要,着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康复环境,帮助病人尽快渡过文化休克期。

2.2 护患关系中的人文重建 中风人群年龄结构、文化背景、康复要求等方面差距较大,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不同,对护理需求不同。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康复对象的主动参与,在护理过程中实行以床位责任护士为主小组协同护理的康复护理模式,因人施护,注重感知病人心态,加强护患间沟通交流,长时间的密切接触,护患间建立一种信任关爱的朋友式护患关系新模式。

(1)了解病人的求医行为 中风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风康复病人入院时不仅是身体,大多病人心理上也有影响,通过有效的沟通方式,了解病人对疾病的看法与态度,对康复的理解与要求,结合病人对治疗和护理的期待进行护理。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辅导和指导,以取得病人的同意和合作。

(2)明确病人对疾病认识 住院患者对脑中风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普遍偏低,护士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动态地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以及病人对健康问题的表达和申述方式。通过临床护理工作路径与病人适时沟通,明确病人的身体、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从心理上克服障碍,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其自身功能的康复,达到恢复身心社会功能的目标。

(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中风病人住院周期长,护士与病人之间建立的关系既要符合治疗性的护患关系,又要适合“文化”现象的人际关系。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知识结构等文化背景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行为与心理反应,尽量使用病人可理解并能正确反馈的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进行交流,重视病人心理体验和感受,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4)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 家庭是中风康复病人的一个重要支持系统,应了解病人的家庭结构、家庭功能等情况,重视病人家属的作用,与病人、病人家属一起共同完成护理活动。在中风康复过程中,受过健康指导的患者家属对患者的心理支持、饮食、功能锻炼中起重要作用,利用家庭的力量预防病人的文化休克和健康支持系统的再建。

(5)提供特色的优质服务 对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在中风康复护理中尤为重要。护理服务从细节着手,如瘫痪病人更换衣被的有遮挡法、晨间护理待病人醒来做,一些可移动的康复器材允许病人推入病室内进行治疗等,提高了病人的自尊与自信,责任小组护理人员在每日生活方式中始终注意康复护理,以人性化的专业服务,提高病人主动参于的积极性。

(6)及时进行阶段性评估 国内外对中风后康复治疗的循症医学研究证明,中风后不论其瘫痪和功能障碍有多严重,均可通过康复治疗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中风康复过程时间较长,责任护士及护理小组成员及时评价各种康复措施的实施效果,给病人一些积极的肯定,增强信心。并与病人家属一起找出新的问题,为制定下一步康复计划做准备,使患者获得完整、连续、个性化的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2.3 建设护理服务文化目标 “您的满意,我们的目标”这一护理理念,在中风康复中得到很好应用。床位责任护士直管、小组集体护理负责制的实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责任护士主动关爱、介入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小组集体负责后续补充,给病人全方位、全程的照护,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为更好服务于病人,病区开展了“假如我是病人”的换位思考,以心换心,体味病人感受,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2.4 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教育 病区内设立健康知识宣传角,利用陪护扎堆聊天时间,进行中风康复基本知识的宣教指导,鼓励专职陪护人员的交流并予以正确指导,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备有宣传栏,上面摆放中风康复健康教育处方相关报刊杂志以方便病人和家属取阅。病区内设立健康教育指导师,对病人和家属进行每天长达30分钟的中风康复知识宣教。

3.讨论

3.1 对中风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莱宁格指出,以文化为基础的护理照顾是有效地促进和维持健康和从疾病和残疾中康复的关键因素。护理照顾体现在护士与病人的护患关系中,以及各种护理活动中。在康复护理过程中,以增进和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的,配合病人的文化需求,从整体观念出发,为病人提供符合个人独特需要的与文化相一致的关怀和照顾,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能力得到极大调动。病人的主动参与意识是疾病康复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病人的积极配合使护理工作更有效、合理和切合实际,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中风康复护理中的有效运用,对帮助不同文化的服务对象恢复健康、维持健康、促进健康以及面对疾病、残障和死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加强了康复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21世纪护理发展趋势是护理人员将成为卫生保健、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康复护理人员不仅是病人照顾者、健康教育者、督促康复治疗的继续执行者,更是协调者、早期康复执行者,甚至成为一些病人的依赖者。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中风康复中的运用,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康复护理人员不仅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文学、心理学、营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具有高学历、多学科知识和较强技能的护士,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

3.3 促进了病区康复护理文化建设 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中风康复中运用,不仅为病人和家属的健康提供了与文化相应的护理照顾,同时促进了病区护理文化建设。

(1)优化护理专业形象 康复过程中,护理人员自身专业形象在与病人交往中显得尢为重要,只有具有良好的专业形象,才能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信任。

(2)主动服务意识增强 病区内开展微笑服务、舒适服务、小组护理等,以适应和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增进良好护患关系,康复护士主动介入式护理督导,将护理督导贯穿在中风病人住院全程中,明显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

(3)创新护理服务理念 重视病人和病人家人的意见和建议,以病人需求为导向,建立以围绕病人康复为主线的流畅服务链,满足病人不断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

(4)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中风病人功能或能力的重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加强内在素质培养,爱岗敬业,才能提高护理水平,为中风康复病人服务。

3.4 中华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应用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化,文化与医疗服务紧密相连,中医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中医护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针灸、按摩等在中风康复中已起到重要作用,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辨证施护特点,如移情、疏导、相制的矫正方法,可明显改变病人的感受、情绪、态度和行为,使病人保持舒畅、宁静的心理环境,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发挥文化的育人、导向、激励、凝聚、约束的功能与作用,培植有中国特色的护理文化精神,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促进其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1]顾炜.多元文化与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杜书芳,李晓玲.跨文化护理理论的评价与应用[J].护理学报,2006,13(6):74-76.

[3]邹卫英,金妹,等.康复督导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09,8(2):133-134.

[4]吴旭丽,林卫英,等.不同居住地脑卒中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16-418.

R47-05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752X(2012)01-0030-02

2012-01-09

吴玫玫(1979-),女,安徽安庆人,铜陵市中医医院康复病区护师。

夏万夫)

猜你喜欢
中风跨文化病人
谁是病人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病人膏育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